吕正惠:中华文明何以在多次分裂后终归于统一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16-10-19 19:37:36
标签:

吕正惠:中华文明何以在多次分裂后终归于统一

记者:俞诗逸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九月十八日癸酉

           耶稣2016年10月18日

   

 

 

俗话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古代王朝的兴替本是政治生态的正常变动,然而从长时段的角度来看,却具有文明史的意义。就中国而言,自隋唐结束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面后,历史基本上进入了以统一为常态的稳定阶段,这一阶段通常被称为“中国第二次大一统”。综观人类文明史,在同一块地方,基本上由同一人群,在经过多次分裂后仍能归于统一的文明体,也就只有中国。那么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华夏文明如此特殊?从今天的眼光着眼,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段历史?10月17日下午,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吕正惠教授做客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讲座,为师生们分享了他对这段历史以及有关大一统话题的独到见解。

 

中华文明不做罗马帝国的翻版

 

日本学者谷川道雄在《隋唐帝国形成史论》一书中将隋唐看作是一个强盛的“帝国”,京都学派的杉山正明则认为元朝不是中国的王朝,面对这些史学界的争议观点,吕正惠认为有一定道理,但如果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来看,也有失公允。在吕正惠看来,古代中国并不是一个帝国,中华文明也一直处于延续状态。帝国的特征是外向性的扩张,强调的是武力的征服,而非内向的聚合。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观点,他以罗马帝国的兴衰为例,以此来说明中国并非帝国的观点。

 

   


讲座现场

 

吕正惠教授认为,古罗马在整个环地中海文明体中是最落后的,与古希腊相比,它并没有形成相对成熟完善的城邦体制,罗马之所以能成为帝国,将地中海变为自己的“内海”,靠的是武力征服,它对意大利以外的国土,控制力度并不是很强。附属国虽然暂时臣服于罗马的铁骑之下,但由于未能形成足够的文明向心力,使得整个罗马帝国的边界处于随时变动的状态,对于帝国而言,其本身的统治根基并不牢固,一旦出现政权上的合法性危机,就有分裂的可能。况且由于罗马帝国所统治的区域文明各异,语言、文字各不相同,在文化上很难形成大一统的形态,所以最后出现的情况是版图一统,文化各异。在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虽然东方的拜占庭帝国仍然存在,且延续至1453年,不过总体而言,欧洲的大一统局面一去不复返了。由此带来的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长期衰落,希腊文、拉丁文的著作逐渐被人遗忘,取而代之的是基督教会对于欧洲文化的垄断。有意思的是,文艺复兴时期西欧人重新拾起了对古典文献的整理,然而这些文献大多是经过拜占庭、伊斯兰学者的保存、解释才重见天日的,所以现在欧洲人说自己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直接继承人,这一观点有待商榷。

 

而对中国来说,则幸运地保住了自己的文化血脉。虽然在两汉之后,中国历经三国鼎立、五胡乱华、南北朝对峙的分裂时段,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走向,至隋唐后更是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为何会出现“第二次大一统”,说到底还是文化的作用。中华文明有一种魅力,它能产生一种文化向心力,使得落后文化被先进文化所吸引,在不断聚合后,成为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看待一个文明是否有生命力,有延续性,在于是否能对外来文化产生聚合作用,而这一点,古代中国可以说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它并没有选择帝国式的对外扩张,而是凭借文化的力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明形态,所以说海外汉学家常提中国是一个“帝国”,实际上是对中国历史的一种误读。

 

汉字与农业造就中华文明

 

既然中华文明如此充满魅力,其本身必有重要推力。在吕正惠教授看来,汉字在其中就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很难想象,若不是汉字的出现,操着各地方言的中国人该如何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他以梁启超为例,这位20世纪前后叱咤风云的政坛人物,其乡音很重,光听讲演,或许很难理解他所要表达的观点。不过没关系,梁任公下笔有千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群能够通过阅读他的报刊来获取信息,如果汉字拉丁化,则会人为制造障碍。五四时期的钱玄同、鲁迅、陈独秀曾有过废除汉字的主张,不过经过实践发现,汉字这个传统还是很难改变,毕竟千百年来中国人已经习惯了使用汉字,在文化认知上接受不了废除汉字这种激进思想。好在汉字目前还存在,两岸三地、海外华人都能识别认同,这就形成了文化交流的纽带,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重要部分。而像巴尔干半岛地区的斯拉夫国家,如克罗地亚、塞尔维亚和波黑,它们虽然语言相近,但文字各异,这就很难形成稳定的统一文明体,尤其在近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之后,民族性超越了地域性,要想再凝聚起来绝非易事。

 

除了汉字,对于中华文明的形塑而言,农业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一词所包含的区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它最初指的是中原地带,其地理范围并不大,随着历史的推进,“中国”这一概念逐渐从地域概念变成了一个融地域、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概念,一个具有文化主体性的中华文明开始出现。农业是构成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中国人安土重迁,勤于劳作,以农耕社会为根本,为大一统的形成奠定基础。农耕民族产生的文明是很有弹性的,它所看重的是文化的认同,所以古代有“天下”,即便遇到外族入侵也不怕,因为会有强大的文化力量来吸纳、同化外来文化,中国人讲兼收并蓄,这一点很难得。

 

  


《国史大纲》

 

不让历史漫画化

 

历史学者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曾说过,“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否则只算知道了一些外国史,不得云对本国史有知识。”吕正惠教授很赞同钱穆先生的观点,他觉得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的历史文化都缺少尊重,这是很说不过去的。然而在现实中,他却看到不少人对本国史知之甚少,或带有偏见,或置之不理,这让他很是忧心。中国在开放,在强大,何必对自身的文化看低一等呢?以前中国人看世界历史,常陷入“西方中心论”的圈套,以为所谓人类文明的演进,就是按照西方的道路走。后来西方学者对此也有过反思,他们提“全球史观”,将原先的国别史研究范式转向了全球史,不过这种全球史的研究在多大程度上能体现人类文明的完整性,在历史叙述的时候是否会重新陷入“西方中心观”,对此吕教授持谨慎态度。在他看来,文化、文明本身具有主体性,应该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在认识其历史发展时客观看待,切不可抱有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否则将流于表面,贻害无穷。历史的图景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漫画式的历史解读只会带来偏见,造成冲突与隔阂。从历史的进程看,大一统的格局其实是老百姓的选择,人心向着和平,这是趋势,今天我们再谈大一统,为的就是这份和平、安宁,这也是作为中华儿女的职责和使命。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