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庐山南麓千年白鹿洞书院:延续文化交流与合作

栏目:庙堂道场
发布时间:2016-09-29 23:30:34
标签:

探访庐山南麓千年白鹿洞书院:延续文化交流与合作

记者:吴鹏泉、姜涛、王剑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八月廿八日癸丑

           耶稣2016年9月28日


 

 

   


27日,“人文圣山”庐山阳光明媚,中新社记者实地探访了这所已有千年历史的书院。 姜涛/摄

 

头顶中国古代高等学府的熠熠光环,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中国四大书院”。

 

27日,“人文圣山”庐山阳光明媚,中新网记者实地探访了这所已有千年历史的书院。

 

 


白鹿洞书院大门是一座双层飞檐单门,门上高悬明正德年间李梦阳手书的“白鹿洞书院”横额。 姜涛/摄

 

走近白鹿洞书院,门前古树垂荫,溪水轻吟。大门是一座双层飞檐单门,门上高悬明正德年间李梦阳手书的“白鹿洞书院”横额,笔力雄浑。书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古木的掩映之中,书院建筑美观大方,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风格,由近及远依次排列着五个高大的院门,由此构成五大院落,每一院落又各有两至三进。

 

宋朝书院讲学之风盛行,白鹿洞书院因朱熹和学界名流陆九渊等曾在此讲学或辩论,成为理学传播的中心。“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这一由南宋大儒朱熹撰写的《白鹿洞书院揭示》,至今仍铭刻在白鹿洞书院内的一处石碑上。

 

  


书院傍山而建,一簇楼阁庭园尽在古木的掩映之中,书院建筑美观大方。 姜涛/摄

 

刘湜是北京文博学院的在校学生,尤为衷情中国古代书院文化。“我们学校也是书院形式,这次来白鹿洞书院就是想感受古代先贤培养学生、治学理念给予我们当下人的启发。”

 

“看了之后收获很大,感觉回归到古代的一种沉静的学习环境氛围”,在刘湜看来,身处具有真正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书院,才更能体会先贤所讲的理念。“离开这种环境学国学,我觉得是隔靴搔痒。”

 

来自台湾基隆的游客张文阳慕名前来参观白鹿洞书院,他小时候学国学时,在书中见过有关白鹿洞书院和朱熹的介绍。“白鹿洞书院有千年历史,台湾没有这么悠久的书院,参观后感觉很好。”

 

白鹿洞书院管理委员会主任黎华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白鹿洞书院起际于唐,南宋时期达到鼎盛,以其悠久的办学历史,深远的文化影响而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

 

黎华表示,虽然白鹿洞书院现已不再具有教学功能,但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却一直在延续。“白鹿洞书院跟全国多所书院和高校都有文化交流活动,这对挖掘、传承和弘扬中国国学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柳君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