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传统书院——安徽师大学子探索国学教育新方式

栏目:高校社团
发布时间:2016-08-26 21:29:27
标签:

 

安徽师大学子探索国学教育新方式

作者:宋安娜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七月廿四日庚辰

             耶稣2016年8月26日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每天清晨,华夏茶书院内都会传出琅琅的经典诵读声。

 

今年7月,安徽师大学子循声而来,参与茶书院的国学夏令营活动,口诵经典,心修艺道,体验古代教育模式,感悟新的教育理念。

 

探索与收获,苦乐交织


 


在迷惘中摸索修学路。今年是华夏茶书院接纳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举办公益夏令营的第一年,安徽师大也是第一次组建以修学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书院内存在“以事务学习为主”和“追随一年期学员学习”两种观点,安徽师大学子也缺乏先辈经验。团队成员经历了近一周的迷茫状态,在与院长反复交流、与修学指导矛盾分歧,结合自己在书院内的体验、叩问内心后,初步明确了暑期修学的定位——以艺道承习为重,参与书院工作是对道的更好体悟。

 

“传承传统文化绝不是表面的风雅,亲为者才知个中滋味”。由从未接触古琴到登台演奏《长相思》的学子宋安娜,短短四周练习手指上已经磨出厚厚的茧,而久弹琴者的大拇指指甲都会被磨得凹下去了。学习花道的学子钟丽君,常常顶着烈日外出采摘花枝,锋利的“箭山”又极容易扎破手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修学中一个重要课程就是每天的洒扫。在35度以上的高温中,擦桌拖地帮厨,一个小时下来,学子早已汗流浃背。

 

天道酬勤,努力不曾白费。安徽师大学子在最后的义卖活动中以情景剧的形式将香道表演、茶道表演、花道表演、古琴演奏完美的串联起来,获得观众的阵阵喝彩,向茶书院以及为此次一月修学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团体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诚心交往,赢得良师益友。学子为修学指导准备生日惊喜、为茶叙创新形式,为书院带去欢乐感动,也得到书院成员的真心相待。

 

艺道与事务,知行合一

 

 


研读国学经典,对话圣贤知内涵。经史子集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却因晦涩难懂而被人们束之高阁。选择《孟子》为自己研读经典的学子张忆童虽然是中文专业的学生,但诸子散文年代久远、现代汉语的字义句法变化,使她在阅读中遇到很多困难。借助工具书、网络媒体,并且通过向老师请教、与师兄师姐讨论,她在四周内研读了《孟子》的前两篇。“王道最重要的是与民同之”,张忆童表示对于多次出现在教科书中的“王道”一词终于能够有所理解。

 

“洒扫应对进退”,勿以事小而不为。在7月30日,茶书院前往开福寺为其第二届佛学夏令营举办福慧雅集,4名学子组成道具组,及时有效的保证了雅集展演进行;做好引导工作,准确可亲的指引保持了参与雅集的人员活动有序;煮茶普茶,熟练迅速,给饮茶者带去馨香。学子的每日洒扫,每周值班与帮厨,以及当有爱好者前来书院参观做客时,学子向他们介绍书院各个工作室的名称涵义和主要功能;遇到团体前来书院举办活动时,学子协助修学指导布置场地、准备茶水,以及发挥专业特长拍照写稿,事情虽小虽零碎,但都处处有儒家处世哲学。

 

规矩与自省,相得益彰

 

 


无规矩不成方圆。7月份恰巧是书院修学指导换届、书院机制改革月,书院曾出现责任不清、物品散落的情况,安徽师大学子的修学活动也受到冲击。而院规的重新修订,删改了原本模糊不清的条文,提出了学习的阶段性要求,增加了作息时间要求,划定了卫生打扫区域,使修学活动和书院运转又进入正轨。

 

吾一日三省吾身。每晚6点半到7点半为茶叙时间,所有学员齐聚且庐,交流磋商近期遇到的问题。“复习程老师已经讲过篇章,预习将要讲的篇章,预习的篇章可以每天安排一个领读人来查找并向大家简单解释一下”,在7月15日以“晨读存在问题和如何解决”为主题的茶叙上,学子凤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获得大家赞同。每周上交一份修学感悟,回想上一周的修学中的进与退,制定下一周的修学规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修学感悟让学子对自己的修学有阶段性认知,通过自我督促,推进学习,而不是外力。”华夏茶书院院长程龙伟如是说。

 

7月31日,义卖展演的结束意味着一月的传统文化修习完美落幕。此次修学的安徽师大学子回到校园后,将开展修学成果展示会、修学心得分享会,引入“艺道践行于事务,感悟督促修学”的学习理念,为高校内传统文化研究与传播带去一股清泉,打开一条新的国学传承道路。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