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学家孙机:中国要有自己的“国服”不容易

栏目:国服暨当代中国公礼服
发布时间:2016-08-22 15:48:52
标签:


文物学家孙机:中国要有自己的“国服”不容易

记者:冯双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七月十八日甲戌

          耶稣2016年8月20日

 

 

【澎湃新闻编者按】8月19日晚,文物学家、考古学家孙机在上海图书馆做了题为《中国服装史上的四次大变革》的演讲,这是他在2016年上海书展期间的第一场讲座。孙机先生在演讲中表示,时下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除了“食”还保留传统与特色外,衣、住、行各方面都已经“与国际接轨”,在这种背景下回顾中国服装的发展历程有其意义。

谈起有人提出中国人应有自己的“国服”时,孙机认为“不太容易”。“‘国服’应该是从民间、社会生活里自然而然产生的。如果是要恢复明朝以前那种宽袍大袖的传统服饰,很难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此外,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不能要求所有人都穿一个民族的服饰。历史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但这和恢复穿着古代着装是两码事。”

孙机先生在讲座中介绍了中国服装史上的四次大变革,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对其内容择要摘录,以飨读者。

 

 

“上衣下裳、束发右衽”

 

服装的起源是多元的,日本有贯头衫、印度有纱丽,而华夏民族早期的服装形制是“上衣下裳、束发右衽”——上穿衣、下穿裳,裳即是裙;头上梳发髻,前襟向右掩。

 

与服装形制相对应的是生活习惯。“上衣下裳”的服饰中,裳(裙)里没有内裤,裤裆处只缠一块布,叫做“裈”。没有高脚家具的情况下,如果两腿伸开、两膝微曲地坐在席子上,身体便不能被完全遮掩,被认为是极度失礼的坐姿,称为“箕踞”。当时有少数民族父子“相对箕踞”,便被华夏的一些保守人士认为与禽兽无异;《史记》记载,一个郭解的游侠乘车经过,有人“箕踞视之”,郭的门客“欲杀之”——“箕踞”的无礼可见一斑。因此古人一般是跪坐,下裳能遮住身体,保持礼貌。具体而言,两膝着地、臀部坐在后脚跟上称为“坐”,臀部抬起称为“跪”,挺身直腰则称“跽”,又叫“长跪”。

 

  


 上衣下裳、右衽

 

下裳外面还有一个类似围裙形状的“巿”(fu,也作韨),先秦时,贵族将长长的组玉佩挂在胸前、搭在巿上(不像唐代以后将玉佩垂于身体一侧)。

 

 


 西周的组玉佩(图片来自:孙机《周代的组玉佩》)

 

玉璜、玉珠等玉件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组玉佩,既有装饰功能,又是贵族身份在服饰上的体现之一。身份越高,组玉佩越长,身份较低者,佩饰就变得简单短小。这种现象与当时贵族间标榜的步态有关,身份越高,步子越小,走得越慢,且走路时玉佩的碰撞要合乎乐律。因此带上长长的组玉佩可以节制步伐。


  


身份越高、走得越慢:祭祀中,天子、诸侯行走时,迈出的脚应踏在另一只脚所留足印的一半之处,可见行动缓慢(1)。大夫的足印则一个挨着一个(2),士行走时的步子间就可以留下一个足印的距离了(3)。

 

第一次变革:胡服骑射

 

“上衣下裳”的服装形制到东周才有所变化,而催生第一次服装变革的是战争。


中西方古代都有战车,但唯独中国有车战。西周、春秋时,车战是作战的主要形式,所谓“千乘之国”,即战车数量作为衡量国力的重要指标。然而战国以降,车战逐渐没落,原因很多:如只适合开阔地作战、战斗方式特殊、“礼崩乐坏”对车战规则的瓦解等等,还有一个原因是骑兵的兴起。在骑兵的优势面前,战车相形见绌。

 

骑兵成为单独的兵种始于战国时的赵武灵王。《史记·赵世家》记武灵王的话说:“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又说,寡人“变服骑射,以备燕、三胡、秦、韩之边”。

 

生活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发明了裤子和长靴。穿着这种“胡服”作战骑在马上,动作灵活方便。赵国“引进”胡服、建立骑兵部队后,军威大振,在几年之内便成为北方强国。

 

 


 胡服

 

而此前华夏民族讲究“极敬之所,莫不皆跣”,即在正式场合以赤脚、不穿鞋为敬。

 

 


 西汉,长信宫灯。汉朝跣足宫女的典型形象。

 

有了裤子以后,便可以将上衣和下裳连在一起,叫深衣。深衣的下摆叫“曲裾”,可以掩到身后,上面由腰带固定住。这种服饰到魏晋南北朝时已经十分流行。女性曲裾很长,可以在下身绕三圈。典型如《女史箴图》中的贵族妇女形象:

 

  


女史箴图

 

也就是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服饰大变革,就是从“上衣下裳”变成穿裤和深衣。

 

 

第二次变革:隋唐“双轨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统治者多为鲜卑人,他们本是游牧民族,穿的是“短制褊衣”。随着鲜卑人对北方社会的影响逐渐深入,穿着较为便捷的鲜卑服在底层社会流行起来;而另一方面,经过北魏的“全盘汉化”和北周的“胡汉并举”,鲜卑贵族开始在典礼上改穿宽松的汉装。


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隋唐时期的服饰出现了“双轨制”现象:普通民众的穿着属于胡服系统,如“袍”,指上身穿的外衣,圆领、系扣,便捷、紧凑,虽然和鲜卑服装不同,但差别不大;而宽袍大袖、褒衣博带的传统汉族服饰则在高级贵族出席正式场合时出现。

 

  


 鲜卑男子常服

 

胡服常服流行的根本原因也是生活习俗的变化。这一时期,建筑物上的梁架结构改进了,室内的空间增高了。又由于佛教的传入,高坐具如胡床(马扎)、倚子(起初叫子,后来叫椅子)等出现了。加之发明并推广了马镫,骑马的姿式矫健可观,不再认为跨鞍近似于被人瞧不起的踞坐,高靿靴随之流行。

 

 


 帽子。1、2是鲜卑人的头巾,图3是隋朝人。

 

唐朝人一般戴着幞头,这是一种方形的包头软巾,由鲜卑人的头巾改进而来。用金属线撑起巾脚,称为硬脚幞头。唐代皇帝所服的幞头用硬脚,稍上曲;五代晚期以后,硬脚渐趋平直。宋朝时成为“展脚幞头”,两脚伸长、展开,当时有一种说法认为让官员戴这种帽子能防止朝臣私语。发展到明朝,幞头就成了乌纱帽。传统中国女性不戴帽而梳发髻,唐朝时部分接受了胡帽,到了宋朝则上层妇女在礼节上必须戴帽。

 

 


 宋太宗画像。帽子是展脚幞头。

 

唐朝的女装和南北朝时期没有很大变化,追求的是宽松——李白所谓“云想衣裳月想容”,把衣服和云的飘逸联系在一起。到了宋代,文化上趋于保守,女装变化较大,趋向于瘦、窄。宋朝士大夫欣赏一种缺陷美、病态美,例如缠足——缠足的罪魁祸首是苏东坡,他和他的苏门学士都写诗吹捧过小脚。

 

 


 唐代女装加肥的趋势

(图片来自:孙机《唐代之女子着男装与胡服》)

 

 

清朝、民国的两次变革

 

第三次大变革是明清易代之际,清朝统治者要求一律穿满族服装,男人必须剃发。起初要求妇女不得缠脚,后来有所让步。

 

第四次大变革是民国以后,长袍马褂、中山装风靡一时。解放后到现在,我们的服饰逐渐与世界接轨,中外差异不大了。

 

  


 满族服饰

  




 中山装

 

 

(本文根据公开讲座整理,未经主讲人审订。)



责任编辑:梁金瑞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