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君】也谈我的读经经历 ——文礼书院学子读《一个读经少年的来信》有感之一

栏目:少儿读经
发布时间:2016-07-07 21:03:15
标签:

  

 

 

也谈我的读经经历——文礼书院学子读《一个读经少年的来信》有感之一

作者:陈奕君

来源:文礼书院 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六月初四日庚寅

           耶稣2016年7月7日

 

 

 


 

文礼书院编者按:日前一篇名为《一个读经少年的来信》的微信文章广为流传,一时引发大众对读经教育的种种议论与关切。文礼书院助教老师把此文打印出来给书院诸生阅读并请他们发表感言。今起陆续刊发数篇文礼书院学子就《一个读经少年的来信》一文之读后感。

 

本文为书院学生陈奕君同学的回信。

 

惟生同学:

 

你好!我与你年纪相仿,是在08年进入私塾学习,目前就读于文礼书院。机缘巧合,我看了你写给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的信。你道出了许多我同样经历过的,鲜为外界所知的情况。我的读经历程很简单,便是傻乎乎的坚持着“要把书背完,要进书院”的信念,不管外界的舆论压力,在2014年春入读文礼书院。

 

当时,我没有好好思考过“包本”“背书”的意义在哪,只是不想象其他同学那样暗中偷懒而碌碌无为,便硬着头皮包本,进了书院,之后也没再想过这个问题。但当别人问起“为何一定要背经?”“为何一定要背三十万字?”,我仍是无言以对,模棱两可。而在此次阅君之信后,我不想象教徒式的维护教条,于是通过自己的读经经历和感受,开始仔细思考此问题。

 

我想先从你读书的心态讲起。【‘机械式’的背诵意义在哪?】读书进程确实是机械的,但其过程果真是机械式的枯燥而毫无意义吗?我认为,如在读书时,有一种‘想要得到某种结果’的倾向,则当一遍遍的读诵并无带来任何可见的变化,而且离未来的那个成果还有很远很远,就会感到“厌烦”、“无意义”。因只是将其当做一种“a means to an end”(一种为达成目的而不得不去做的工作)(概念来说,确实是不可能不带任何一种目的去做事)。但在此,背经并不是如此的没有意义,因其本身就是为了提升自己的智慧;从现实的效应来说,是为了以后学问的广博会通,促进智慧增长的可能性。从所谓“意义”本身的意义来说,一件事的过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并不是达到某种结果之后才始有意义,在一遍遍读诵(中文经典)的潜移默化中,吸收先人的智慧并将其深刻地埋入脑海中,只是当下并不见任何成果,就是没有意义吗?

 

人要学会活在当下,就好比我现在初学古琴,总是羡慕那些已弹得很好的同学,觉得只有到那时(弹的很熟练了),可以感受音乐陶冶性情,弹琴才有意义;如果像我现在这样连最基础的指法都做不好吧,哪能陶冶什么性情,哪有什么意思呢?只是书院的必修科目,不得已一定要过这一关,所以硬着头皮不断地进行枯燥的练习。我平时学习的心态就是如此,仅仅将现在的工作当做达成未来某种结果的手段,所以我经常觉得学习生活枯燥无味,没有意思。但在偶然意识到上述那一点后,领悟到其实当下就是真实,而不是把心神寄托在未来;其实,未来才是真正意义的“或者”,现在不是没意义的姑且过着,而是就活在当下每分每刻里。同理,如君将心神寄托于将来的某一时刻,如“出头之日”“成功之时”,而把当下仅仅当成了工具,汲汲奔命于未来,自然觉得现实当下之无趣(比如读经生活)。讲回来,只要符合道理的,也就是符合人性的,就应该照着做,而不是看到许多现实的‘成功案例’才去做。正确的、符合天理的,在现实上因很多现实因素的插入是不一定成功的,但它必定会成功的;而错误的,是永远不可能成功的。我为什么一直对“背经”有疑惑,不敢下定论呢?因为我知道,一个人最终“成德”不是靠外在的一切条件,而是通过自己的实践与体悟来领悟真理,我终能从实践中体悟真理吗?我不敢预先断定。不过,我现在就可以知道读经的意义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只要“理解”了,“实用”了,就可以了。

 

其次便是你对于“纯读经”的质疑,我想作一些回应。身处书院,我知道一向以来,许多家长与老师为此争论不休。而我觉得只要对背经不影响,其实多加一些其他的课程是无伤大雅的。但外界要么就太注重其他的课程,偏废了背经;要么就是一味背经,而缺乏了一些滋润。但两方的结果不同,后者,因为基础打好了,在未来的书院学习中,这些缺憾均会补救回来,而且原本没有理解的东西此时理解也会更深刻。而前者,在彼时有所理解,确实有所获得有所领悟,但因基础不够扎实,所悟并不深刻,严重的是可能有了一时的理解后,便自画不再前进,其所谓领悟就到此为止。其实真正的领悟不是汲汲追求来的,反而应该是随着人生阅历而不断有更新,博通学问后的生活阅历会带来更深刻的领会。如果在读经教育推广初期,不可能要求到达中庸,那选择后者而提倡“纯读经”是可理解的因时制宜之计。两者都有遗憾,但后者的遗憾是可补救的,要以长远的目光来看,而不是拘于一时。所以请你知道,“老实大量纯读经”并不是反对理解,而是为了防止现在的理解妨碍了未来更好的理解。

 

进一步言你认为读经教育“反智”与“粗陋”的质疑。从读经教育一开始的规划就已言及13岁后的书院教育,即进一步的解经教育。如前所言,一开始的背诵便是为了他日更好的理解,这怎么会是‘反智’呢?又,你质疑“为何读经教育与古代私塾教育不同?”,也就是“为何如此的粗陋?”要知道这是时代的原因。文化断绝一百年,在这个急需人才的时候,如果注重细节,顾这顾那,可能是培养不出人才的。就如孟子到陆象山,心性之学断绝了一千多年,象山的“先立乎其大”,便是同一个意味。

 

你说得对,读经的命运也是我的命运。但走到今天,我是庆幸。我曾一度反感老师们“教条式”的教导,导致了在学堂时对老师的不尊重,在书院时对平时所闻的教诲半信半疑。觉得周围同学与老师就是一味地迷信与夸大。但后来平心静气地反思,其实那些我一度认为“教条”的话都是真理,无论它怎样被宣扬。我庆幸当时没有因为我的不成熟而做出什么冲动的举动,即便我现在仍是这样的不成熟。如你所言,我们所有背过的经典应与我们生命融为一体,而包本录像确实只代表一个基础,不代表什么生命真实的东西。但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入学需要有一个凭证;而对于早期读经学子来说,是一个历练心智,考验决心的存在(因为往往都要将背过的书重新再背一遍)。虽在入学书院时它只是一凭证,但在往后书院的学习中,我处处被启发、引导,我自己也越来越警惕自己勿将智慧当做知识看待。在两年的书院学习中,我渐渐从单单的知识的视角中走出。也许我有所体悟,但最大的体悟便是我渐渐从知识的追求中浮现出智慧的景象,而这是得益于我以前的背书和后来书院的教导。

 

最后,我想说,我不是季谦先生,对人性有那样的了解。我对人性或许全无了解,所以对读经理论只是一知半解。但我似乎直觉地感受到季谦先生推广读经教育背后是有一个深心大愿,虽然我一时说不清楚。所以,以上只是讲讲我的一些感受。另外,人生苦短,适合发奋学习的青年时光一去不复返,希望你尽快上路,找到自己的志向指南,勿再迷惘徘徊。

 

陈奕君 拜上

 

【相关链接】 

【惟生】“老实大量纯读经”之困惑与反思:一个读经少年的来信


【陈安东】先立乎其大——文礼书院学子读《一个读经少年的来信》有感之二


【何懿书】冲破混沌,透其灵光——文礼书院学子读《一个读经少年的来信》有感之三


【范家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礼书院学子读《一个读经少年的来信》有感之四


责任编辑:葛灿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