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涛】朱子与武夷文庙

栏目:庙堂道场
发布时间:2016-04-15 23:30:13
标签:

 

 

朱子与武夷文庙

作者:朱燕涛

来源:“朱子理学摇篮武夷山”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三月初九日丁卯

           耶稣2016年4月15日


 

 

 

武夷文庙远眺(图为1960年文庙景观)

 

文庙俗称孔子庙,唐贞观后普及到全国郡县。它在历朝历代的地方机构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建筑也表征着一个地方的文治形象。

 

由于武夷山(原崇安县)在古代“为七闽户牖,舟车辐辏,冠盖相属”(民国三十一年版《崇安县新志》,下同),因此武夷文庙建设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朱熹生前多次垂顾武夷文庙并留下许多圣迹,逝后更赢得了“南方孔子”盛誉并入祀孔庙,武夷文庙日益荣耀,其建筑的体量与形制愈来愈宏敞、巍峨与华美。至清代“宏丽为闽北冠”“行道之人见宫墙之壮,轮奂之美,莫不肃然起敬。”即它的规模与精美程度,超过作为闽北府治的建瓯文庙,成为儒教的南方“麦加”。如今武夷山市政府大楼南侧、崇圣祠西南片的参天古樟群,便是当年武夷文庙创建时植下的“孔林”,它们见证了武夷文庙近千年的辉煌与沧桑。

 

武夷文庙历史悠久,并与在武夷山生活、讲学、著述长达48年的朱熹结下不解之缘。“治必有学,学必尊孔”。崇安设县之初便设立学宫,供奉孔子。童子入学必先拜孔圣,春秋开学及科举应试的前后也必朝觐孔庙,这是我国绵延了千余年的尊师崇儒基本礼仪。

 

 

 

一 文庙沿革与发展

 

武夷文庙“旧传在昼锦坊,其地不可考。《旧志》云在兴贤坊,营岭之右(南),宋绍圣二年(1095)知县王当(重)建。”营岭即今天市政府及旧法院一带,为旧崇安城内地理上最核心、地势上最高广的台地,百姓俗称“大岭顶”。当初的文庙大门朝南,建制有:“大成殿”祀奉孔孟等先圣,“两庑”祀历代先贤;大成殿后面建“立教堂”和“学宫”;东西建有四个斋楼和两座库房(藏书籍和存祭器);大成殿前是“棂星门”,棂星门外建有“兴文祠”、“射圃”和“大观亭”,面积十余亩。宋乾道三年(1167),知县诸葛廷瑞在文庙“立二贤祠,祀赵清献公、胡文定公,朱晦庵为之记。”即早在朱熹来武夷山之前,武夷文庙就有相当大的规模。


 

 

武夷文庙大成殿前的棂星门旧照

 

绍兴十三年(1143)朱熹13岁,因父丧投崇安五夫里刘氏受养从学;17岁赴建州应试,中举,次年登进士第。学龄内就到崇安的朱熹,多次朝觐礼拜过县治的孔庙。也许,其将孔孟思想发扬光大的志向,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理想,就是在崇安文庙的孔子像前萌发与坚定的。乾道年间,朱熹学业精进,著述颇丰,已成为崇安有相当名望的人物。这时的知县邀请朱熹为二贤祠作记,既顺理成章,更恰当不过。二贤祠所祀的赵清献是在崇安任过知县、后来与包拯齐名的大“清官”;胡文定则是朱熹的师祖、人称“武夷先生”的大理学家,朱熹理学思想的形成深受他们熏陶,因此为二贤祠作记自当仁不让。

 

十多年后的淳熙七年(1180),知县赵彦绳再修学宫与学舍,“学宫旧无田,彦绳核发寺田二顷有奇,给资士之贫者”即收缴了城乡多处废寺田产归学宫所有,创立“学田制”,用于维系学宫运营和资助贫困的老师及学生。朱熹很感动,再“为之记”《崇安县学田记》表示赞赏。如同朱熹倡导“社仓法”,文庙设乡贤祠与学田之举,由于朱熹“记文”的影响,后来被各地文庙所效法并成为制度。这些记文都照朱熹真迹刻成碑文,民国年间仍立于文庙内。因此,朱熹能够在崇安“为往圣继绝学”创立“后孔子主义”成为“南方孔子”,与武夷文庙的渊源既深且长。

 

 

 

 

 

武夷文庙崇圣祠前的千年古樟

 

武夷文庙建筑庞大,并随着朱熹后来地位的不断提升而逐代升级。朱熹生前虽深受政治迫害,但逝后8年即得到平反。“嘉定二年(1209)诏赐遗表恩泽,谥文公,特赠宝谟阁直学士。宝庆三年(1227)赠太师,追封信国公,绍定三年(1230)改徽国公。”“淳佑元年(1241)正月,从祀孔庙。”“淳佑六年(1246)御书朱熹《白鹿洞教条》颁行天下学宫立石。”能入孔庙与“至圣先师”同祀,所撰“学规”由皇帝亲自书写刻碑作为全国文庙读书人的“宪法”,这是对朱熹莫大的肯定与恩荣,自然也是崇安旷古首沾的巨大荣耀。这一荣耀的到来,启动了武夷文庙的不断升级扩容。

 

“景定二年(1261),知县林天瑞复兴学宫,建诸贤祠于内。”“咸淳元年(1265),知县刘汉传重建大成殿,易‘立教堂’为‘明伦堂’,东为景行祠。”进入元代,朱熹声誉益彰,熊禾评道:“宇宙间三十六名山,地未有如武夷之胜;孔孟后千五百余载,道未有如文公之尊”,武夷文庙愈加得到重视。“至元十六年(1279),知县张茂绩重修儒学。建礼殿,修讲堂,构两庑,设三门,先贤祠宇、诸生斋舍罔不具举。”“至治二年(1322),刘源祖知县事,甫下车,踵成前令修学宫,又建二坊跨冲通。左曰‘风化之源’,右曰‘道德之圃’。”“泰定四年(1327),张端本知县事,增修县学、乡贤祠,又增广祀田,皆捐俸,自为记。”“至正壬辰(1352),知县彭廷坚重修。”这些建筑后来毁于元末兵灾。

 

进入明代,朱元璋更加推崇朱学,称颂朱熹“集群贤之大成,从祀天下之孔庙。其道学之高明,如星斗丽乎天。”并钦定朱熹《四书五经集注》等作为科举取士之书,文庙进一步复兴。“洪武四年(1371),知县徐德新重建。永乐十一年(1413)修葺。学门之内立先贤祠,祀忠显、文靖、草堂、忠定、忠肃刘公,文定、靖肃、文忠、五峰胡公,微国文公,西山蔡公,忠献苑公,清献赵公,都官傅公,承议刘公,翊善翁公(此十六人均为崇安圣贤)。”“正统二年(1436),邑人胡安国、祭沈从祀孔庙。”“嘉靖四年(1525),知县潘勖尝立社学于四门,聚童子之秀者,择师训之。朔望令诣学宫,讲诗学,习揖让,一时人才蔚起。”即,为满足人口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县府在各城门方位设立了四个学宫“分校”,请专门老师授课,并于每月初一和十五派学宫教员去辅导诗书礼仪,很快就培养了很多人才。

 

武夷文庙屡毁屡建,清中后期定格了现在文庙遗址的最后规模。文庙等古代建筑以土木为主,特别是在南方雨侵火毁频繁,常需修葺与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武夷文庙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改建与扩充:朝向由此前的南向改为东向,一方面是为更好地适应营岭的地形,使它可以俯瞰崇安城内街坊及环抱城廓的崇阳溪流;另一方面是面向太阳升起的地方及朱熹成长的五夫方向,意蕴更为深远。它“中建文庙,左右为两庑(供奉先儒、先贤),各九间,庑末二间左为祭器库右为书籍库。前为正门,左右为翼门。又前为棂星门,皆琢石为之(今存立于市图书馆内)。庙左为明伦堂,堂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堂前左右廊各八间。左廊之左为启圣祠(原为文定祠基)。庙之右为教谕、训导署。棂星门前辟周道环于学宫,左转北向以临通衢为泮宫坊(现武装部位置)。”隆庆二年(1568)知县余乾贞“改建‘江南邹鲁坊’,规模宏丽,倍于昔焉。”隆庆五年(1571),知县朱琏“饬学宫,崇先哲,为期日如子弟皆来会,以身教之,而文事复兴。”(陈省《朱文卿记略》)。明末,文庙又数度改建,大门曾改向北,并一度迁址于北门牛氏巷。进入清朝,尊孔达到历史高潮,朱熹地位与声誉也上升到仅次于孔子。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朱熹由先儒升为先贤,配享大成殿列十二哲。在“十二哲”中,只有朱熹一人不是孔子弟子,可谓殊荣之至。文庙因此被提出再次改扩建。“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知县梅廷隽、教谕龚骏声请于郡守张关翔凤改建。今所中为大成殿,左右为庑,前为戟门,戟门之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外为棂星门。门外为黉墙。墙左为五贤祠。祠外稍转近街为坊。匾曰:‘闽邦邹鲁’明董其昌笔也。殿之右为崇圣祠。祠右旷址深广十余丈,留为学署,其前为明伦堂,堂匾及照壁篆刻圣经,皆朱晦翁书。左右翼以夹室,暂为教谕署。堂前左右为廊庑(学子读书、考试用建筑),中为仪门,左为长生祠,右为土地祠。前为泮池,池上为桥(状元桥),桥前为大门。大门之外,右为忠义孝悌祠。旁辟为射圃,圃外建文昌阁,暂为训导署。门额石刻‘义路’‘礼门’四字。……其制仍向东,盖顺地脉云。”“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知县陆廷灿(茶圣陆羽裔孙,著有《续茶经》)完竣其事。”

 

历时五年的浩大工程,得到了来自各方的鼎力支持。其中邑人“卢攀龙与彭六顺同修永宁桥,工竣,剩巨木三百余,俱留为学宫之用。”乾隆五十二年(1787)高宗皇帝为朱熹紫阳书院题“学达性天”匾,武夷文庙再沾恩荣精工修葺。可惜的是,如此浩大的宫殿建筑于嘉庆十二年(1807)七月毁于大火。

 

清后期,朝廷渐趋没落,而崇安闽商崛起,他们十分崇儒与热衷公益。光绪五年(1879),乡绅万方昆等筹资复建文庙,在原址“规复旧制而益拓大之。飞客流丹,壮丽甲于闽北。”光绪十年(1884)七月,明伦堂又被火毁,万方昆重建。

 

 

 

武夷文庙内斗拱木构件及横梁雕花

 

清末民初,军阀混战,文庙失修“丹碧剥落,殿庑半圮”。至民国二十八年(1939),国共合作抗日,崇安稍宁,县长刘超然等组织专门委员会筹款,历时两年四个月对文庙进行整修,“规模如旧,轮奂一新”。但囿于抗战期间党政机关骤增,办公楼院不敷使用,经县长“详准”将明伦堂与崇圣祠整修作政府用房,左右廊庑改建为砖木结构廊式办公楼。这一动作引起了本县人士的不满,县长于是“乃以大成殿后武夷小学地址(今市政府大楼东端)修建为崇圣祠,其规则始告完备云。”

 

二、文庙学制与朱子教育思想

 

武夷文庙有教无类,被泽崇安莘莘学子在修齐治平中出类拔萃。文庙的主要功能是教化,特别是其中的学宫,也称“儒学”、“郡学”或“县学”,是一所“官办学校”。武夷文庙秉承孔朱有教无类真谛,学宫实行半“义务教育”模式。《武夷山市志》载“县学的设置,以官团举办为主,由官府拔给公田,让学宫出租作为办学之用。乡绅也捐助一部分,或实物、谷物、银钱、田产。县学过去为崇安的最高学府,长官为教谕、训导,明清时各一。学生经三年两次的县试,考中者录取入学,称生员。

 

明清县学的生员有膳食津贴,成绩一等前列者(称廪膳生)才能享受,一般为前20名(《崇安县新志》载‘崇之取额每试取26名’)。清代廪膳生膳食津贴为年白银7.2两,但各地不所差别。生员学习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也学诸子百家、史志策论,诗词歌赋等。由教谕、训导定期讲解。”

 

值得一提的是,“学田制”得到朱熹肯定与倡导后,之后的许多官员及乡绅也向文庙捐助学田,为文庙普及教育提供了经济保障。如“总督姚启圣康熙二十一年,捐置学田计苗五十石,坐落城隅共二十三段一十九佃”等等。

 

由于武夷文庙长期致力“基础教育”的推动及朱熹之后雨后春笋般的武夷山书院“高等教育”的促进,崇安人读书穷理和学儒求仕蔚然成风,人才辈出,群英荟萃,“学术执全国牛耳”。

 

清末民初,废科举,改学堂,朱敬熙、潘政明、万钟骥、丘戴等乡绅及官员发起并筹资,在文庙内的明伦堂、景贤书院等场所先后创立了“崇安中西学堂”“同化两等小学”“师范讲习所”“县立初级中学”“武夷小学”“清献小学”等,为武夷山培养了第一批新学的学生,许多后来成为了社会的栋梁。崇安学风之盛和教育质量之高由此可见,武夷文庙对武夷山乃至全国历史文化的贡献功不可没。

 

据统计,唐垂拱年间(685-688)至清光绪十八年(1892)的1300年间,全县中进士达248人,平均5年中1人,其中南宋152年间中进士99人,平均每5年3.26人。古代崇安县人口稀少,如果按人口比重计算,排名在闽北各县中居第一。武夷山古代至民国所出人才并不限于科举,学术道德突出者及经商从政显著者更不胜数,其中荣列入武夷文庙各殿堂祠庑的先哲、先贤、先儒和乡贤等,以及获得朝廷(中央)旌表褒奖的忠臣贤士义商儒将等等,达百余人之多,同样地“宏丽为闽北冠”。

 

三、文庙留给武夷山的记忆

 

武夷文庙旧貌形胜,武夷山稍上年纪的百姓仍记忆犹新如数家珍。据1939年就读黄埔军校途经武夷山并参观过文庙及旧政府的、现年92岁的林振光先生介绍:文庙四至,东起横街头广场的清献河畔,西至今恒立小区东缘,北到现中山路界,南逾档案馆至旧法院一线,占地30多亩。

 

至上世纪70年代前,文庙基本格局仍在,整体略呈“甲”字形,中轴线即“甲”字的一竖。多座建筑为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庭院宽阔,布局规范,结构严谨,展示了传统建筑古朴、凝重、雄浑的特有风姿,是旧崇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站在横街头仰望文庙中轴线上依岭坡而筑的陛道及建筑,庄严肃穆,气势逼人。营岭东麓的文庙入口(“甲”字收笔处),是一方用石柱和铁链圈围的矩形台地,台地用石板和卵石拼砌。过了台地是一道坊门,坊门后是泮池与“状元桥”(大小与崇圣池前的相似。在一个文庙中同时拥有两个泮池及状元桥,为其他县级文庙少有;它们的给水排水系统至今也扑朔迷离)。过完桥,是数十级的陛阶。陛阶半坡左右各有一翘角小亭。至坡顶,是一副三层斗拱飞檐的壮美牌楼,上悬“闽邦邹鲁”与“仰之弥高”横匾。牌楼是进入文庙中心建筑棂星门与大成殿的大门。门口是条从五贤祠(今武装部)方位横折过来的大道。道旁立有齐眉高的石碑,上刻“文武官员至此下马”大字。其余格局和建筑与县志描述大致相同。几处殿祠之间有曲折的回廊建筑连接。

 

崇安解放后,新政权接管并延用文庙内的旧政府办公楼院。县人民委员会成立后,“闽邦邹鲁”坊改造为政府大门,两侧修砌了带牒齿的岗楼(如“崇安文庙大成殿前的“闽邦邹鲁”牌楼”图);孔庙“大成殿”三字更换成了“文化宫”,殿前旷坪常用作群众大会广场。

 

 

 

武夷文庙崇圣祠前的牌楼(1950年改造作崇安县人民委员会办公楼院的大门)

 

文庙建筑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血汗的结晶,为了保护祖国文化遗产及纪念发生在文庙的革命活动,1959年崇安县人民委员会公布文庙为崇安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61年福建省人民委员会以“闽北苏维埃第四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会址(1933年3月5日)”名义,公布为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部门曾拨款整修,并利用这些古建筑作为多个党政部门办公、会议、展览和住宿用房,以及供开展各种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场所。

 

但进入文革后,古代的和革命的文物均未得到应有尊重而失修,大多数被以危房名义陆续拆毁。但文庙的基本格局今天尚能廓清,仍有部分宝贵的遗存在默默地坚守着。如北宋植下今为武夷“樟树王”为代表的“孔林”尚未被砍伐;临街的一条庄严阶陛、两处的泮池及状元桥、一副明代的青石透雕棂星门、五片宋明石碑(其中五贤祠内胡氏绘像碑四片和圣谕碑一片)、一幢崇圣祠(旧政府会堂)、半幢明伦堂(现政府食堂后旧机关幼儿园)、一口已封盖上的五贤祠古井(武装部停车场)、多堵由印有“文庙”字样“定制砖”砌筑的高墙,以及散落庙园遗址各角落的柱础石条,仍在向人们述说着它们所代表的“闽邦邹鲁”的曾经辉煌与沧桑。

 

 

 

武夷文庙棂星门

 

 

 

武夷文庙棂星门石雕

 

武夷文庙遗存是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武夷山最珍贵的城市记忆。近年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结合福建省将朱子文化打造成福建第一文化品牌的部署,在朱子诞辰885周年,修缮完成了文庙严重坍漏的崇圣祠与明伦堂。2015年8月,武夷文庙的崇圣祠与明伦堂两古建筑初步修缮竣工;9月14日,崇圣祠迎来了一尊孔子青铜塑像永久入驻。2016年2月22日,武夷山市中小学师生代表在崇圣祠孔子铜像前举行了武夷山解放自以来首度的中小学开学敬孔仪式。3月22日,“武夷书院讲坛▪明伦堂讲座”开讲。武夷文庙将成为武夷山人民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初步修缮后崇圣祠遗址风貌

 

 

 

初步修缮后的崇圣祠

 

 

 

崇圣祠内孔子铜像

 

据悉,武夷山还将积极听取社会贤达及百姓的建议与呼声,有步骤地修复文庙建筑,恢复相关文化内容,为传承朱子“理行天下”未尽遗愿,重拾“道在武夷”的自信与荣耀。上述两座文庙古建的修葺与敬孔、讲坛仪式的举行,标志着“千载儒释道”的武夷山,其首屈一指的“儒”文化复兴之路已庄重启航。

 

 

 

在武夷文庙崇圣祠举行春季敬师礼开笔式

 

 

 

在武夷文庙明伦堂举行“武夷书院讲坛▪明伦堂讲座”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