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树欣】学思录(三则)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6-03-30 10:21:50
标签:


 

 

学思录(三则)

作者:彭树欣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二月廿二日辛亥

           耶稣2016年3月30日

 

 

 

【作者简介】彭树欣,江西莲花人,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哲学博士后。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一思考,不仅上帝,吾侪辈亦发笑矣。此记录的不过是一些不成熟的思考而已。——题记

 

 

关于对象化问题

 

最初的存在没有被人对象化,即是混沌状态,即无。“无”不是指万物没有,万物不存在,而是指万物还没有被人的思维对象化、认知化的状态。这是最本真的存在。这也是西方哲学前沿所思考的存在。存在一被对象化、认知化,就固定化了,就被架构化了,因而也就失去了自由,也就死了。《庄子》中混沌凿七窍成便死了,即是此意。老庄反对对象化、认知化,主张回到“无”,回到混沌,这才是生命的本真状态。文明的进程是一个主体意识发展并对象化、认知化万物甚至改造万物的过程。这一文明进程蕴含着一个严重的悖论:一方面,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带来了辉煌的文明成就;另一方面,人对象化、认知化万物,同时人自己也被对象化了、异化了,这不仅使万物失去了自由,造成人与自然万物的矛盾,而且人自己也失去了自由,造成人与人、人与自己(即身与心)的矛盾。而且文明越发展,这种矛盾就越明显、越深化。道家和佛教都是主张了打掉或消除人的自我意识(这在佛教看来是我执),这样人才能逍遥或涅槃。它们认为人类建构的世界是污浊的世界或为“五浊恶世”,因此不主张建构世界、建构文明,而是主张出世或超世。儒家主张重建世界秩序,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这是不可能彻底成功的,所以它渴望的大同世界从来只是梦想而没有真正变成过现实。但是,人毕竟已经成了文明者,超越之路极为艰难,故儒家只好沿着这一现实之路走,在无法超越中求超越,“知其不可而为之”。虽然不可能彻底成功,但毕竟使人在奴役与自由之间造成了某种张力,使得人不至于彻底堕落,使得人在奴役中仍然有着希望和光芒。这决定了儒家必采取中庸思维,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文明与自由之间寻求某种平衡。所以儒家之路不是一种绝对自由之路,在彻底性上不如道家和佛家。但儒家是一条现实之路(儒家毕竟肯定现实,肯定文明),在承认目前现实的情况下寻求一条超越之路,这是不得已而采取的。这就是儒家思想意义之所在。

 

 

关于时间、生死问题

 

时间是个主客间问题。没有主客之分之前没有时间观念,主体意识诞生后,有了主客之分,于是就有了时间观念。人类没有主体意识之前,即无时间、无历史。历史是主体意识的展开过程。当我们达到天人合一、主客合一境界的时候,就回到了无时间状态,即达到了绝对,进入了永恒(或永生),如进入佛的境界、道的境界、天国的境界,即是如此。同时,生死也是个主客间问题。无主体意识就无生死问题,当主体把自己从万物中分离出来,构成了主客思维模式,才有生死问题。生死是主体的生死,不是万物存在之生死(或转化)。当人作为主体从万物中分离出来之后,才独立了、分化了,这时才有了生死观念。人在没有被对象化(人对象化万物,亦对象化自己)、没有主体意识之前,万物本来一体,世界变化,生命变迁,从来如此,何来生死?所以,要超越生死,就是要打掉或消除主体意识。如此,就回到了天人合一、心物合一的状态,回到了本真状态,回到了“无”。海德格尔主张向死而生,认为人一死,就消除了主体意识,就回归了“本真的存在”。其实,海德格尔的思想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人一死,是否就能彻底消除主体意识?如果承认宗教的轮回,人死后主体意识并未真正消亡(目前关于再生人的研究,在西方是一个重要的生命课题)。这是其一。其二,人不死,就不能消除主体意识吗?海氏不懂道家和佛教,其实道家(包括道教)和佛教均认为人活着,通过修炼也可消除主体意识,结果是得道成仙或涅槃成佛;即使不能彻底成仙或成佛,也可在一定的时段内消除主体意识,如进入深度禅定状态,甚至暂时的忘我状态也是主体意识的短暂消除;此时时间消失,生死不存在。所以,当人沉浸在某一领域(如艺术或学问),忘却世俗,忘却自我,不知今夕何夕,即进入了不生不死状态,即由技进入了道,这是生命的最佳状态,也是艺术或学问的最高境界。孔子晚而好《易》,“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即是此境。

 

 

关于两个“世界”的问题

 

从中国哲学有无相生的原理看,在我们这个“有世界”(即有形的、物质的、客观的世界)之外(或之上)还存在一个“无世界”(即无形的、精神的、神性的世界)。我们的日常意识、理性思维只能见到“有世界”,当人关闭或摆脱了日常意识、理性思维,即如庄子所说的“外天下”、“外物”、“外生”之后,“无世界”才会呈现。当“无世界”呈现于我们面前,即是所谓见“道”,见“佛”,见“上帝”,这时我们与道合一,或与大全合一。宗教徒(甚至精神失常者),有时会“见到”一些异象,往往是在非正常意识下见到的,这些异象有时可能是幻觉,但有时可能是“无世界”之呈现,即“精神”、“道”、“上帝”之呈现。这个“无世界”不是空无、绝对没有,其实也是“实存”,如得道者所得者,似乎什么也没有得,但他实实在在感到自己有所得,有大得,精神气质为之一变。

 

从宇宙的产生过程看,是由“无”生“有”,“有世界”是由“无世界”产生的或创造的,道家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犹太教和基督教说“上帝创造世界”,“道”、“上帝”是大全、是精神、是绝对无,它产出或创造出了“有世界”。

 

物质世界的诞生是从无到有,而精神世界的追求则是从有到无,即反向而求,不断地内退,由“外天下”到“外物”,再由“外物”到“外生”,最后到“虚而待物”,“虚者,心斋也”。当人摆脱了一切的意识、一切的束缚,达到了“虚”或“无”的状态,即是见道,就是精神的最高境界。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由技入道,所谓“道也,进乎技矣”。由“有”进到“无”,即是“有世界”之关闭,而“无世界”之开启,其实在开启之刹那,“有”与“无”同时也合一了、消融了,达到所谓不生不死,永恒、永生。所以人要获得精神的力量,就要不断地向后退,去“无世界”那里汲取能量,一旦得到这种力量,人的生命就会发生本质的改变。道家、佛教(甚至儒家)的修持都是向后的,都是指向“无世界”,或者为了得“道”,或者为了证“空”,或者为了尽“性”(儒家之性也指向天道,指向“无世界”)。如果不理解这一个反向的过程,就根本无法真正理解中国文化、中国艺术最后的追求或最高的境界,为什么总是虚静、空明、物我一体、天人合一。

 

“有世界”有因果链、客观规律之限制、束缚,人不得绝对自由,但一旦进入涅槃境界、空无境界,进入“无世界”,因果链就彻底断了,或客观规律就彻底消失了,此时生命绝对超越、绝对自由。佛教所说“三谛圆融”,“有”是指因果世界,“空”是指涅槃世界,“中”是指“有无合一”的世界。众生是因果世界存在者,菩萨和佛是涅槃世界存在者,在世的佛陀既在因果世界,又在涅槃世界,可以说是“有无合一”之世界的存在者。

 

责任编辑:葛灿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