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林】礼敬传统与人文化成——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及其使命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16-02-21 21:57:57
标签:
宋立林

作者简介:宋立林,男,字逸民,西历一九七八年生,山东夏津人,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任职曲阜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孔子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华礼乐文明研究所所长,兼任喀什大学国学院院长,贵阳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孔子学会理事,山东曾子研究会副会长,《孔子研究》副主编,《走进孔子》执行主编等。著有《孔门后学与儒学的早期诠释研究》《出土简帛与孔门后学新探》《儒家八派的再批判》《孔子家语通解》《孔子家语探微》《孔子文化十五讲》《孔子之道与中国信仰》等。

 

礼敬传统与人文化成——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及其使命

作者:宋立林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正月十四日癸酉

           耶稣2016年2月21日


 

本文是在2015年7月1-3日的首届海峡两岸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论坛上的大会演讲,并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录讲。

 

各位前辈、各位老师、各位同仁、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来自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曲阜师范大学国学院。在此诚挚欢迎和邀请台湾的朋友到曲阜去。今天向诸位汇报的题目是《礼敬传统与人文化成——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及其使命》。

 

昨天和刚刚提到陈来老师、龚鹏程先生、吴光先生、林安梧先生等前辈老师的演讲,非常受教益。他们的观点,我几乎都双手赞成。我今天讲这个题目,其实也仅仅是对前辈观点的一个补充或注脚。因为,我就是读着诸位前辈的书成长起来的。我之所以能够“皈依孔孟”,成为儒家文化的自觉的学习者、继承者、弘扬者,与这些前辈在这二三十年来不断地著书立说,不断地彰显传统文化的价值,不断地讲学弘道有密切关系。我正是受到诸位前辈、老师的精神的感召才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找到了精神的家园,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地方。因此,我从个人体悟出发,我认为,“师道尊严”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是弥足关键的。我现在也忝为人师,在大学里教历史、教孔子,真正感觉重担在肩,不得不勉。我希望能够追随各位师长先进之后,挺立师道尊严,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

 

下面我就这个题目向各位汇报几点想法,请大家指正。

 

第一,什么是传统?我们经常提到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概念,那么什么是传统?已故复旦大学的朱维铮教授曾有一部非常有名的书,叫《音调未定的传统》。朱先生是比较反感儒家文化的,也比较反感所谓儒学热、国学热的。他认为,根本不存在一个现成的传统去等着你弘扬。传统是变动不居的,是无法继承的。不过,我想朱先生的看法值得商榷。中国作为一个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他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其他的文明,比如西方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等等,显然是有其自身的特征的。这种文明的特征,就是我们可以把握的传统。他有古有今,有本有末,有道有器。如一棵参天的大树,根深叶茂。

 

一个民族的历史,一定是有文化、文明的历史,否则就没有历史可言。正如钱穆先生所指出的,民族和历史、文化是密不可分,三位一体的。“欲灭其族,先灭其史”,“欲灭其国,先灭其文化”等等,从反面证明了文化、历史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性意义。

 

中华民族当然是一个多元一体性的民族,中华文化也是一个多元一体的文明。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祖先在历史的征程中,创造的文明成果。传统文化就构成了我们民族的历史财富,就构成了我们未来发展的丰沃土壤。历史上,每一次历史文化的转进,无不是扎根于文明的沃土之中,汲取营养而后得以出现的。返本开新、推陈出新。这陈就是本。本的本意是树木的根。我们的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民族之树的根。根深才能叶茂。如果根被伤害,树也就会受伤。如果根被斩断,那么,大树就会逐渐枯死。很可惜,我们过去一百年来,就是自觉地去斩断我们大树之根的一百年。我们的现代化进程之所以步履蹒跚,与这种失根是有因果关系的。

 

好在,我们的根非常粗壮,不是轻易可以砍断的。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呵护她,养护她,希望能够经过几十年的养护,能够恢复正常。

 

第二个问题,我想谈一谈我对传统文化的主题的看法。刚才,我说到,我们的文明与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等相比较,有十分明显的差异。其最大的差异恐怕就是,其他几个大的文明都是宗教性的文明,而独独中华文明是一种人文的文明。这种特征和差异,是在轴心时代就奠定了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的轴心时代的概念,使我们可以把握世界古老文明的基因的形成。中国的先秦时代,就是中华文明基因形成的时期。以孔子、儒家为主导,诸子百家共同奠基了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我们没有走宗教性的道路,而是一种人文性的道路。中国人对终极的关怀,体现为三立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宗教性或者人文性的文明,孰优孰劣。

 

雅斯贝尔斯将孔子视为与释迦牟尼、苏格拉底、耶稣并立的人类思维范式的四大奠基者,确实是准确的。正如柳诒徵、钱宾四、梁漱溟等前辈共同指出的,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是影响中国文化进路与品格的圣人,因为他真正做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他将以前数千年的文明集大成,又开以后数千年文明之新统。西方历史学家贡布里希也指出,尽管老子有着极高深的思想和境界,但是中国人选择了孔子作为精神导师,对于中国人而言是一件好事。孔孟老庄,儒道互补,二者刚柔并济,阴阳和合,共同铸就了中国文化的品格:人文化成。

 

尤其是儒家的五常等观念,构成了中国人的主要价值取向。仁义礼智信,或者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八德,就是两千多年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就是中国文化的魂。

 

人文化成,需要教育、教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正是儒家所重视的人文化成的效果。他没有对上帝的膜拜,没有地狱的恐吓,只有道德的感化,良知的呈现。这种教化,不是强迫的,而是开放的。孔子说:有教无类。礼记云:礼闻来学不闻往教。这种教化,希望在人伦生活中,经过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的引导,开蒙,使儿童逐渐意识到学习的自主性,养成对学习的自觉,对于道德自觉,对于人性的自觉。《论语》开篇讲“学”,学者,觉也。

 

这种学,主要是通过对经典的研习,把握其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理解其中的智慧。所以,古代的经典教育也是活生生的,不是死板的。是与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通的,是下学上达,体用一贯的。

 

社会也需要教化。孟子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试看,今日的中国大陆,在经历的富裕之后,饱食暖衣逸居,但是就是缺乏人文的教育,缺乏人性的启迪。所以很多人身上体现不出人性的光辉,反而是兽性的膨胀。现在流行一个词汇叫土豪。他们可以一掷千金,挥金如土,但是却怎么也无法体现出人的高贵。高贵、教养、文明是钱所买不来的。这种教养的养成,只有靠诗书礼乐的熏染。

 

孔子提出过先富后教的思想。确实,今天的中国太需要教化了。而我们现在的教育,不管是中小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都基本上是只教书不育人的知识技术培训,没有人格的养成教育。所以,我们的教育是很令人失望的。为什么这些年来,民间出现了大量的私塾、书院,其实人们发现在我们过去所批判的封建主义的教育里,有很多值得今天学习的东西。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大量珍贵的资源。我们有没有能力或者智慧,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起来,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三,为什么要礼敬传统?

 

刚才提到,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大树的根。传统的价值观是我们民族大树的魂。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现代化,当然要守护这根,安放这魂。我们作为文明人,自然要对世界上所有的文明予以尊重。但是,对于自家的文明、文化,就不仅仅是尊重这么简单了,而是要礼敬,要带着“温情与敬意”,要有“了解之同情”。上个世纪,钱宾四、陈寅恪先生等这些睿智的提醒,在几十年后,我们才真正明白其意义和价值。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近代以来的反传统,已经形成一股新的传统。反传统的传统,对于传统文化的戕害是巨大的。尤其是文革,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在精英层面失去了意义,在社会大众的日常人伦中叶连根拔起。失魂落魄,是十分危险的。

 

当然,很多人在今天对国学热提出警告和质疑。我们当然欢迎。实际上,我想大多数国学的弘扬者,都有着清醒的自觉。有人认为,我们礼敬传统就是完全的复古,全盘接受,就是失去了批判精神。其实绝非如此。你从文化保守主义者那里,就会看到,他们一方面对传统有温情与敬意,另一方面又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对传统的消极面进行了不留情面的批判,其中尤其以徐复观先生最为突出。但是,正如昨天吴光老师提到的,精华和糟粕的说法,在理论上是比较辩证的合理的,但是在实践中往往是有害的。我们以什么标准来判断精华和糟粕呢?我经常拿吃饭打比方。我们知道,我们所吃的东西不会被身体全部吸收,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是精华,是养料,但另一部分是糟粕,是渣滓。精华被身体吸收,糟粕被排泄出体外。我们不能说,我光吃精华,我吃21金维他,就可以了。其实不行。所以,这就涉及到第四个问题,也就是最后一个问题。

 

四,如何礼敬传统?

 

我想,正如昨天陈来先生、龚鹏程先生等一再强调的,我们对待传统,首先是继承、持守的问题,然后才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问题。如果,一味地说批判,正如我们已经见到的那样,后果十分严重。但是,如果一味地谈创新,其实后果也不好。没有继承的创新,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我们今天铺天盖地的创新,但是我们到底创了多少新,还不是大部分是伪创新。所以,第一个应有的态度就是,要有一个“述而且作”的文化观。先考虑继承,先把继承的工作做好。

 

第二个,就是谦卑的态度。礼者,敬而已矣。敬,就需要谦让,谦卑。我们对现代的西方文明充满了谦卑,为什么对待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就横挑鼻子竖挑眼,就横眉冷对呢?我们口口声声谈平等,但是为什么不能平等地对待古人呢?欺负古人没有反驳质疑我们的机会吗?

 

这里我讲一个徐复观先生读书的故事。从这个故事,我们就可以推而广之地明白,对待传统文化的应有的态度。1943年左右,时任国民党少将的徐复观先生,在重庆北碚拜见了大儒熊十力。这是徐复观弃武从文的开端。熊先生要求徐先生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要求一周后向他汇报读书心得。一周后,徐先生来到熊先生处,汇报读书心得。徐先生滔滔不绝,自以为颇有心得,将船山一通乱批。没想到,熊十力先生竟然当头棒喝。“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比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晚年徐复观在回忆这一经历时说,这对他而言是“起死回生的一骂!”

 

我想,我们今天不管是读书也好,对待国学也好,都应该仔细琢磨一下熊十力先生的看法。

 

我们要继承传统,该如何去做?

 

第一就是亲近经典。像昨天林安梧老师讲的,我读经典,经典读我。让经典的智慧点燃我们的智慧,让经典的生命点燃我们的生命。让经典和古圣先贤和我们对话。比如我们学校在八十年代开始坚持开设《论语》课,最近五年开始在全校开设必修课程《孔子与儒家文化》,着重讲述儒家的修身智慧,人格养成。我们还在在曲阜师范大学开展的经典会读班,同学们组织的论语研修会等等。

 

第二就是社团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比如我们的洙泗学社,一直以来坚持每年一届开展文化月,影响越来越大。其中的释奠礼、射礼的展演,儒家文化齐鲁行的活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敝校,作为大陆唯一一所农村大学,建在县城的大学,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今年是其六十华诞。曲园的一大特色就是浓郁的儒家文化气息。在校园的各个角落,都能感受到儒家文化。

 

第三,学校与地方结合。我们近年来推动山东尤其是曲阜、泗水的乡村儒学,目的就是让儒学真正在生活中扎根。我们现在又在尝试社区儒学。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国学爱好者,我们国学班的同学或其他的同道,能够汇入到义工的队伍之中,利用自己的所学,服务社会。既能锻炼自己,深化对国学对儒学的认知体悟,也能切实地为社会做些事情。

 

我的汇报到此为止。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姚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