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爆粗口:语言暴力还是自我主义
记者:王珊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5-06-11 第4版 综合)
时间:孔子二五六六年岁次乙未年四月廿五日戊午
耶稣2015年6月11日
济楚(微博名)没有想到,微博上的一条留言竟然惹来那么大的麻烦。
6月5日,闲来无事的济楚浏览了一个名为“刘清平杂谈”的用户的微博。刘清平是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主要从批判的角度研究儒学。
虽然一直对刘清平有所耳闻,但看到他的微博上有很多“当婊子立牌坊”“儒家五行缺爹”等字眼,济楚还是觉得难以接受。
“看完简直觉得三观尽毁,完全不觉得这是正常人,而且是受过高等教育并在高等学府教书育人的人能说出的话。”济楚在微博上写道。
“看了你的微博,只想发动一个活动,叫#将刘清平逐出复旦#教授啊,您叫这名字,却对祖先说出这等轻佻无知的话,哪还有一点点师者的体面?……”济楚在刘清平的一条微博中留下了这样的评论。
她没想到的是,一场声势浩荡的风波就这样来临了。
刘清平:这不算骂人
刘清平转发了带有济楚评论的那条微博。随即,网友分成两方,在微博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其中不乏攻击性语言。
6月6日, 在微博上发起 “把刘清平教授驱逐出复旦大学?”的讨论,并评说刘清平曾在2014年“以‘下流低劣字眼’‘谩骂和无道德底限的方式污辱先圣先贤’”。
紧接着,中国儒教网于6月7日发出了《关于抗议复旦大学教授刘清平侮辱圣贤的声明》,提出刘清平本人“必须就侮辱圣贤一事,公开向孔孟圣贤、孔孟后人、广大儒家信徒以及公众进行道歉”。
而对于被质疑的行为,刘清平认为,自己是在进行学术探讨,“对方主要是因为在理论上难以反驳我,才拿以前的事大做文章”。刘清平称,2014年,他已经公开道歉。
不过,刘清平依然坚持儒家有“犯贱倾向”这一观点,并认为这样的评价不叫骂人。以关于忠孝与仁义的分析为例,刘清平认为这是儒家最致命的一个悖论。他在微博上写道:“为了忠君孝父不惜坑害陌生人和民众……从政治视角展示了标榜亲民的儒家通过移孝作忠的途径忽悠民众甘心情愿认皇上官员为再生爹娘的犯贱倾向。”
刘清平多次公开强调,自己拥有学术自由的权利,若是因“犯贱倾向”的言论就要将其驱逐出复旦,“我也不怕”。
不过,6月7日下午,济楚本人也在微博上强调,自己完全不会反对刘清平发表异见的学术自由。“我认为他恶劣粗口,有失师德”,而“任何试图将这场争论引入歧途(比如打压政治异见、打压学术异己)的趋向,皆非我初衷”。
讨论者:驱逐与否应该慎重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邓晓芒也是批判儒家的典型人物。“儒家思想确实已经过时了,一些老道理经不住现实的检验。”邓晓芒说,儒家思想需要批判,但要有理有据有节制。
讨论已经超出了儒家与反儒家之争,讨论者更加关注的是应否把刘清平驱逐出复旦。
对于济楚表示出的要把刘清平驱逐出复旦,很多专家在讨论时表示出对该诉求的理解。
“学生在网上看到本校老师和别人讨论问题互爆粗口,并且由攻击对方升级到使用粗鄙不堪的语言,情感上都无法接受本校教师的这种恶劣做法。”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彭永捷说。其实,在民国时期,学生要求驱逐无良教授、甚至不受欢迎的校长,是常有之事。北大学生就曾经以梁实秋英语不好的缘由将其赶出过课堂,国外的类似做法更多。
但对于是否将刘清平本人驱除出复旦,彭永捷持保留态度。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的态度也是这样。
“老师的行为是否符合规范要学校的学术委员会、道德委员会去讨论,根据他一贯的表现看其是否适合担任老师。”熊丙奇说。
在熊丙奇看来,社会要容忍不同的声音,也要容忍对问题表达的不同形式,但作为一位老师在学术讨论时也应该更加理性。
“一位59岁的教授一旦丢了饭碗,又能去哪儿呢?”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唏嘘不已。但他也明确指出,复旦应该对刘清平批评、劝导,刘也应该公开认错、道歉。
另外,彭永捷提醒:“学者争取的言论自由是公共表达学术和政治见解的自由,不是公共粗口以及对宗教领袖污言秽语的自由。”
更自我的中国人
随着舆论的发酵,不论是济楚还是刘清平,都承担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张侃看来,此次“驱逐”事件实际上是社会心态的一种反映。
一直以来,中国人被认为是非常具有集体主义精神的人群。而事实上,随着近几十年的发展,一项研究表明,中国民众已经愈发显示出自我主义的特点。
“中国人更具自我性,而且比西方人还要强。一旦有事情发生,就会引起过激的言论。”张侃说,这与自媒体的伴生也有一定关系,人们需要表达的出口。但此类性质的事情,很快就会销声匿迹。
“网络微博是公共的平台,充斥着各种暴力的语言,大学教授在其中更应该以身作则。”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梁涛说。
事实上,近年来,类似高校教授爆粗口事件已不胜枚举。“这件事提醒我们要更加关注语言暴力,对整个学术界都有警戒意义。”彭永捷说。
责任编辑:葛灿灿
【上一篇】【赵法生】中华家教的使命是反本开新
【下一篇】【刘梦芙】《国诗第二辑》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