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金瑞作者简介:梁金瑞,民间儒生,现居广东。 |
“国学”复兴是个阴谋吗?
作者:梁金瑞
来源:道南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2015年4月7日
近日,大陆新儒家代表性人物康晓光先生,偶尔在微信上看到许锡良先生写于五年前的《“国学”果然是一个阴谋》一文,发现该文内容有严重失实之处,于是在 发表其个人声明如下:
“许锡良的这篇《‘国学’果然是一个阴谋》,是学生昨天通过微信转给我的,这篇东西我第一次看到,其中有关在下的内容,完全失实。我与雷颐大约见过一两次面,但绝对不属于‘好朋友’。他回忆的故事情节我一点印象都没有,绝对属于信口雌黄,真是令人眼界大开,方知什么叫下流无耻。”
引起康晓光先生极度愤怒的是许锡良在该文提到:“当年的康晓光先生说,我们倡导儒学,重尊孔子,其目的就是要为了维护中国的专制制度,防止西方的民主法治在中国形成气候。”并以此为依据,结合时政的演变,得出一个结论,认为国学或儒学的复兴是一个阴谋。
事实果真是这样吗?抛开当事人有无此话语争论或对其理解有无歧义,我们应该籍此正面认识一下:儒学的复兴是一个阴谋吗?儒学本身应当何为?实际上我们应该知道,儒学在今日之复兴,主要缘于近百年的传统中断而导致的种种社会异化问题,而对传统的召唤,则意味着重新接上历史命脉,继往开来,返本开新,不但是复归国性,更重要的是复归人性。人性是普世价值所在,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故基于人性而返者,乃为普世价值所在。
今日的西方普世价值派是否要与此抗拒,才能获得其理想呢?唯其所谓之“人”,乃是世俗化意义上的个体,有私有欲,不能与社会相协调。其所谓之“民主”,则是各行其是而乱天下。儒学实质上也是在此层面上反对之,故以此反儒者甚众,而西方的价值观能满足其诉求,故唯西方之马首是瞻。
然而,他们将儒学理解为等级森严的专制制度,是否就是儒学本身呢?因为对儒学本身真相不明而理解为阴谋,而谓有阻止其“民主宪政”实现之企图,岂不贻笑大方?而在其角度看来,儒学与政治的合流即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韪,维护专制而已。且不说其理解的儒家只是历史上与秦制相配合的法家,与儒学无涉,更重要的是,儒学在今日之复兴,实为突破二千年之束缚而在全球化背景下将人的独立价值与政治相匹配而获得实现的学说,古今无两,当世无二。
人之价值在于为其形而上之复归而与天下联而为一,由礼而归仁,而政治之意义,亦在此落实而实现天下大公(而不能实现此形态的政治皆为假而伪者,儒者不与焉。)而所谓的民主宪政亦在此中落实而得到崇高的升华,是所谓“天赋人权”之有(此语本由儒家而来而影响西方),也唯有儒家而可实现之。尽管在现阶段,必须由礼以实现之(通过合理的差异于上之联系而实现内在导归),故藉礼以归仁,乃是儒家价值观与方法论所在,岂可言专制等级?
当然,当前的儒学复兴运动尚处于初级阶段,参与者认识参差不齐,当局的措施也远未到位,但是出发点都是为了重整社会道德,扭转“唯利是图”的不良风气(此正为西化派所趋),在中国的历史传统中获得政治之合法性,沿此开展的大方向是不错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唯可与赞不可为仇。
最后想问的是,那些出于自身肤浅的诉求而得出荒谬结论的人,是否会在将来高层次的儒学复兴中,象庄子寓言中的那个因无知而畏惧入宫的乡女一样,对其当初的想法而感到可笑呢?只怕到时,他们也会非常情愿而唯恐不及地戴上孔子的像章了,尽管不需要如此。
(作者是广东学者)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