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卫国】禁止之后如何——“耶诞节”与节日文化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5-01-07 13:11:01
标签:

 

禁止之后如何——“耶诞节”与节日文化

作者:董卫国(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哲学系讲师)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时间:甲午年十一月十七

           西历2015年1月7日

 


近日在网上看到几则关于圣诞节的新闻报道:据说某高校禁止学生过圣诞节,违者予以处分;另有图片新闻,一些年轻人举着纸牌,号召国人不过洋节,倡导重视中国传统节日。从这些报道中不难看出来,相比于前些年人们跟风过圣诞,而现在似乎对节日也有了一种文化的觉醒——觉得节日似乎必然存在民族文化的烙印。然而,作为一个传统情结一直较重的人,看到这些报到时,我的感受却有些复杂。一来,倡导中华传统节日,乃至于主动冷淡洋节,这毫无疑问意味着国人在寻找着一种文化认同;然而,令人不无忧虑的是,这么多年来,我们对于社会文化、社会风气之类东西,似乎是“禁止”之处多,然而“树立”之处极少。我倒是觉得,不能简单的禁止谁过什么节日,何不于此背后去反省一下,何以洋人的节日流行于中国呢?何以中国春节、中秋等不在洋人之间流行?

 

首先,人为什么要过节日?《说文》:“节,竹约也。”繁体字为“節”,其初义可见。做节日讲,是后来延伸义。竹子之骨节将其枝干有秩序地划分为若干段落,若无骨节,则竹竿即光滑而混沌。时间本无节点,本是莽莽然一片的混沌,试看动物的生活里,哪来节日?然而,唯独人无法忍受这种时间的混沌之流,以周期来计量本来混沌莽然的时间,于是就有了“年月日时分秒”的计量时间。在这周期性的计量时间之中,又不甘心于日常生活的平淡和简单的重复,进而又设置节日,以点醒一些特殊的意义。这本是节日之特殊的含义。也就是说,节日本是为了传达某种教化意义而设,至少传统的节日无不如此。

 

节日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通过设立一个特殊的日子,且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之中,实现由某些特殊的文化形式传达某些教化意义的目的。任何的节日,他都有其特殊的教化意义,而这种教化意义,则需要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得意表达。正是这样的一种不同的表达,让我们的生活和情感丰富起来的。例如,清明节乃是为了怀念祖先而设,所以清明需要扫墓、祭祖;端午节为吊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故在南方部分地方要赛龙舟、吃粽子。然而清明之义本为慎终追远,端午之义本为怀念忠良,至于在此基础上,民间的纪念活动甚或融入了更多的娱乐成分,这本是道理之“俗化”的表现,日常生活本该如此,无可厚非。而耶教所谓“圣诞”,本是一宗教节日,初为纪念其教中圣人耶稣基督之诞生。西方人过圣诞节,大凡像样一点的教堂总会举行弥撒之礼,以表达对耶稣之崇敬与感恩,并祈求神赐福。中国并非耶教国家,尽管该教在现代中国传播迅速,但国人信奉耶教的,总是少数,而过“圣诞节”者,大部分本是干凑热闹。然而,这还不是问题所在。

 

问题在于,当洋节流行中国的时候,从深层的角度来看,实际上反映了中国本土文化阵线的一种失守,以及社会教化的缺位。一方面是耶诞节这样的洋节流行中国,而另一方面是中国本土节日的沦落。例如,春节本为国人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然而,“年味之淡薄”却又是普遍的社会感受。为何如此呢?是传统的节日本身即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吗?不是,而是丧失了那些能够将价值和意义感烘托、引导出来的文化形式!文化形式是意义的载体,这些形式的丧失,实际代表着意义的沦落。有人认为传统的春节是一个生产节日,其实不然,春节也是一个宗教节日。以前,春节活动最为隆重的环节是祭祖,从朝廷到普通百姓,在春节前后按照一定之礼仪规范祭祀祖先,这是最为隆重之事。而祭祀则显然是一种宗教活动。由此宗教仪式,人们体验到于神灵世界之沟通,心灵于此中得意暂时的安慰。此是春节之教育意义所在,是春节作为节日所异于平素之生活者。然而,接受几十年反传统历史教育的中国,加之以商业文明的冲击,传统文化在民众中建立起来的教化机制则逐渐走向了瓦解!对我们祖辈而言,春节意味着以简单的仪式表达对天地祖先的尊敬,不管是简单的供桌和“天地君亲师”的排位,还是焚烧的纸钱和点燃檀香,虽然简单,然而礼仪的形式还在。孔子反对子贡去“告朔之饩羊”,曰:“尔爱其羊,我爱其礼”,鲁国虽久不视朔,然而简单的少牢之礼尚存,则视朔之礼依然有恢复的可能,圣人之悲心和智慧可见。然而,对于年轻一代而来,春节又意为着什么呢?意为着央视春晚?意为着朋友聚会和吃饭?总而言之,娱乐逐渐取代了教化,且是最具有神圣价值和意味的教化。

 

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我们作为政治大国、经济大国的地位越来越不容否认,然而,作为世界历史上,少数甚至唯一文明未有中断的文明古国,恰恰在文化大国这件事情上我们颇为心虚!难道这不是一件很吊诡的事情吗?有鉴于此,官方也在推动社会文化建设,诸如发展文化产业,诸如增加教育投入等等。然而,到底什么是文化呢?尤其当我们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建设并提的时候,应该指向的核心是什么?我们依然不能忽视我国故有经典中对“文化”的界定。《周易·贲·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显然,在儒家经典的语境中,“文化”即人文化成之义,而传统儒学的核心精神也正在于此。但凡具有人文教化之意义的,即属文化之列,否则即便形式热闹、花样跌出,皆不是文化,因为它们对生活没有向上的引导。放眼当今,不恰是如此吗?我们经常是把娱乐当成了文化、把知识当成了文化,这些东西或者打发了时间,或者填充了暂时的空虚,但是并没有把生活引向高处。

 

近年来,文化建设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百姓的需要越来越突出。如前所述,在传统儒家的语境中,文化之核心在人文教化,所谓“人文”,宋代大儒程颐说:“人文,人理之伦序”(《周易程氏外传》),即人的生命天然本有的规律和秩序,教化必须依这些人性本有的秩序而设立,不能违逆。因此人文教化要求我们得全面的认识人,不能忽视人生命存在的多维度性,依照对人全面的理解,去设想一种人应有的生活环境或生活方式。这种生活的环境或者方式,最关键就是对民众生活的一种引导。对于耶教徒而言,在参加弥撒的过程之中,他们通过对神表达敬意,得到了身心的净洁,祈求神的赐福。然而,对于现在的国人来说如何呢。人仅仅有物质需要嘛?显然不是。人还需要情感。然而,人的情感需要仅仅是亲情、友情和爱情的需要的吗?也非如此。归根到底,人还是形而上的动物,人有所谓的终极关怀,有形而上的追求,这是教化设立的根本。经过几十年商业文明、工具理性的先后洗脑,人们头脑中到底还剩下多少神圣不可侵犯的意识?没有神圣不可侵犯之处,也就没有底线的观念。没有信仰,谈何底线呢?

 

无论是跟风过洋节,还是抵制过洋节,我觉得似乎都有些过于简单。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想过,我们现在的生活里,缺少了某种能引导我们向上的文化形式;虽然我们的传统节日还在那里,但是那些日子却缺乏一种文化的表达仪式,因而也就失去了文化的内涵而变得索然寡味。对耶诞节的反思,只是说明了一种寻求文化认同开始。然而,当为人们堵上一条道路的时候,是否为人们开辟和疏通了另外的道路?当国人走进孔庙还需要交纳高额门票的时候,你就不要抱怨国人越来越多的走进耶教的教堂!当自己的宗教节日,被压榨的没有任何宗教意义的时候,你不要指望国人通过娱乐或者观看晚会就能体会神圣与超越,这期间的道理是一样的。简单来说,就是如何让我们本土的节日,如何能够恢复其教育意义!让我们本土的文化变得有内涵!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去完成的文化使命了。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