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锋作者简介:任锋,男,西元一九七七年生,晋地介休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博士。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西方政治思想史,当代政治理论,政治文化。著有《道统与治体:宪制会话的文明启示》《治体代兴:立国思想家与近世秩序思维》《儒家与宪政论集》(杜维明、姚中秋、任锋合著)等。 |
道统与治体
—— 宪制会话的文明启示
作者: 任锋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年: 2014-11-1
ISBN: 9787511720771
自序 从乌托邦反思到宪制会话
一九九八年夏,我从南开大学毕业,去往香港科技大学读书。眼前的这本文集,便是自那时起我在学思探索中收获的一些片断。
记得赴港前,与历史系的师长交流,明确了未来求学的一些关键,比如注重理论和方法的借鉴吸收。于我而言,还有一个想法,就是适逢香港回归不久,可以现场感受“一国两制”这个创新实验的展开。
初初到港,犹能感觉到萦绕此间的一些隔膜和猜疑。有同学想象我们的中央“特派”身份,几有异类之感。媒体上的国旗焚烧争议、非港生子女的永久居留权诉讼,萨斯(SARS)之年的冷寂与激情,都让我这个大陆人有了直观的体会。而东西方资讯的丰富与复杂、海外华人混融传统与现代性的文明活力,也着实让人大开眼界、心思汹涌。
隔了浅浅的清水湾,我的读书生活暂时远离了那片大陆,无论“下岗”,抑或“三农”。硕士论文的研究围绕乌托邦主义来讨论它的传统渊源。乌托邦是做梦的事,二十世纪的中国曾见证过诸多伟大梦想的竞争,至今遗响未绝。到了全民争相“下海”的九十年代,这种时代精神早已退潮,或遁为潜流。而我,却从一代代的去国者那里,发现了对这些潮流的不断追忆与反思——不仅仅出于个人命运的波折流离,更寓托着对国族板荡的忧惕警省。这其中,导师张灏先生的长期省思对我启发良深。在他的课上,对现代中国乌托邦主义的分析展现出了复杂的古今中西之维。我又从对宋儒的阅读中隐约把握到了这种精神气质的传统渊薮,于是围绕近世的《尚书》洪范学做了一番比较研究。
这个话题本来会成为进一步的博士论文主题,我却于其间产生了很大的不安。要评判乌托邦主义的空幻、乖张,必须有一个论者自身确信的合理性根基。这一点,自觉当时的学识与思考力还不堪胜任。另外,这种源于现代问题意识的比较研究,如果缺少对于传统的内在深入探讨,很容易流于简单的批评和推断。对于儒家传统的初步探索,已经让我窥见内里的复杂性。于是我的学术精力,更多移向了传统自身的梳理。博士论文遂以南宋浙东学派的经制之学为对象,成为我迄今仍在进行的一条研究主线。
儒家经世之学的研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成为政治思想史关注的热点问题,张灏先生提出的三层义理架构说也成为此中典范。对入世取向、治道、治法的观察又可以上溯轴心文明期的思想突破,下贯转型时代的意识形态竞争。于此间,张先生提出的超越意识与幽暗意识、二元权威、心灵秩序、政教关系等概念、论题,也不断激发我的思考。后继经制之学、洪范模式、实践意识、世俗性与公共性等问题的写作,可以视为这个意义上的呼应与再思。此番过程,使我愈加意识到这类讨论其实触及的是儒家传统之宪制和秩序主题。传统秩序的宪制性(Constitutionality)逐渐成为激发我探索与反思的问题意识。
同时期,余英时先生晚年扛鼎之作的研究也成为一个有益的助缘。当时余先生对于朱子和宋儒的写作,透过他与张先生的远洋通话,使我得近水楼台之便,了解到诸如国是、皇极、内圣外王反思这些关键的信息。迨及大作面世,华人学界热议四起。余先生与港台新儒家的热烈争论无异是围绕传统与现代学术思想的一幕幕精彩活剧,而张先生居间持衡的中肯视角每每提醒我,尽可能从中汲取两造各自的优长。这也启发我更进一步地思考儒家传统的政治与道德关系,并从宪制构成的视角理解其中的精义与曲折。
博士毕业离开香港,我先后在南开、人大的政治学系任教。由于教学的缘故,又一头闯进西方政治思想史的园地,也让我比较系统地完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结识了一批活跃的西学研究者。没有对于西方传统的深入把握,中学研究的境地很难提升,这可能是当今中国学人面临的重大智识挑战。而怎样把中西研究的智慧与中国面临的转型难题结合起来,就更加考验我们的勇气、胸怀与眼力。幸运的是,遇到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师友,他们的探索惠我良多。其间,高全喜先生的政治宪法学、姚中秋先生的儒家宪政主义、许纪霖先生等师友关于自由主义与文明-国族的讨论,使我获益匪浅。可以说,之前从张灏、余英时二先生那里汲取的宪制关怀在此获得了更为自觉的理论意识。
正是这些善缘的推动,启发我提出“宪制会话”的愿景。中国现代转型的宪制思考无疑是当今法政理论的核心议题。围绕宪制主题,我们需要在古今中西通汇的视野中来理解中国政治传统的特质与演变。在这个意义上,中国政治思想的传统可以被视作一个绵延不绝的会话过程,我们不仅参与到当下现实感极强的宪制对话,也需要时时造访先贤,去聆听他们的智慧之声。这种造访既是礼敬与述继,也包含了诠释学意义上的视界融合。
我们当看到,在关乎宪制的精神根基与治理模式上,中华文明的道统前定而不穷,蕴涵着开放竞争、生生不已的思想会话。而治体思考,则因世损益,体大精深,乃是维新不可抛离的基点。缘此,我围绕宪政儒学、儒家公民、道统自觉进行了初步阐发,将其视为范式创新的生机。没有道统的引导,理想主义难免陷于迷狂悖乱;没有治体的约束,乌托邦主义势必导致强制的灾难。而只有讲明道统、熟求治体,才能切实推进我们的秩序转型与国族建构。这也算是对治学伊始之乌托邦反思的一份解答吧。
当我赴港求学之际,大陆思想界继九十年代前期的学术与思想之争、人文精神讨论后,见证了立场阵营色彩强烈的分化和割据。这样的局面可以说贯穿了过去的十数年,似乎也将形成代际延续的窘相。清夜自扪,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胸怀与智慧避免二十世纪中国所经历的激化与极化,避免党争恶政的劫难?这部分地取决于学人和知识分子的选择和能力。一种开放的宪制会话,一种努力超越意必固我的宪制会话,应当是一条值得推进与践行的出路。在中华文明经历百多年困厄蹎踬之后,它也许能透过对于秩序转型的深思熟虑,为我们提供损益复新的文明启示。我愿与同仁共勉共进。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十年来在政治学、历史学领域撰写的文章,曾陆续发表于《汉学研究》(台北)、《开放时代》、《文化纵横》、《知识分子论丛》、《原道》、《读书》、《学海》等刊物。文章总体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经世与经制”是关于近世经世思想研究的思想史论文,共8篇论文;第二单元“儒家与宪政”是围绕儒家与宪政主义的政治哲学思考,共6篇论文;第三单元“范式与方法”是关于政治思想研究范式的梳理,共6篇论文;第四单元“道统与公民”是关于自由主义、人民儒学、世俗主义的衍生性评论和阐发,共5篇论文。
目录
经世与经制
经世精神与皇极观念:宋儒的洪范思想传统
近世思想传统中的政治正当性理论及其启示:以儒学“洪范模式”为视角
胡瑗与南宋儒学的实践意识
投身实地:实践观的近世形态及其现代启示
公论观念与政治世界
公共话语的演变与危机
叶适与浙东学派:近世早期政治思维的开展
天人、治教与君子:《中庸》经义解析
儒家与宪政
宪政儒学的传统启示
期待开放的宪制会话:国族崛起下的儒家与自由主义
正统论与中华文明的宪政时刻
旧邦新命与天下公民:宪制会话视野下的现代认同问题
儒家宪政的传统与展望
保守我们的公共传统
典范与统纪
政治思想史家的道与术
如何理解“史华慈问题”?
鸿飞那复计东西
“再造典范”:现代性视野中的礼治论述
典范转移:《朱熹的历史世界》与儒家政治传统
法政人与传统的回转
道统与公民
文明自觉与道统意识:自由主义的回归
人民主权与儒家的公共精神
宪政主义与革命主义
意识形态激情、中道伦理与儒家公民
穷途末路中的复新:中国文明与世俗化问题
后记
本书收录的文章大多是近十年来发表于各种刊物上的旧作,在此要特别感谢这些刊物及相关师友的支持与鼓励。相关刊物主要包括《汉学研究》(台北)、《开放时代》、《文化纵横》、《学海》、《读书》、《知识分子论丛》、《原道》、《政治思想史》、《天府新论》等。
感谢我的同事和学友们,他们为我提供了一个宽松、融洽的学术社群氛围;特别感谢高全喜、姚中秋二位教授,他们将拙作列入北航高研院资助出版的“治道丛书”系列,激励并养成学人探寻中国治道理论的远大学术抱负。
感谢我的家人,父母、岳父母为我的研究和思考提供了温煦周备的环境,尤其是内子雁华,在繁忙的事业之余,相夫教子,为美好的家庭生活奉献良多。
和研究生朋友们的切磋琢磨使读书生活颇不寂寞。特别感谢苏鹏辉、张舒二位,他们对本书初稿提出的建议帮助我避免了一些错讹不周。
任 锋
癸巳初冬于北京世纪城
推荐人 张灏 杜维明
【上一篇】【啸云】潮州吟草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