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国】曲阜很忙,儒学未必真热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4-12-11 21:54:37
标签:

 

 

曲阜很忙,儒学未必真热

作者:毛建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时间:甲午年十月十二

           西历2014年11月21日



 

又到一年祭孔日,儒学很热,曲阜很忙。一年来,曲阜围绕纪念孔子举办的政府活动数不胜数,每天来学习的、采访的、谈项目的,络绎不绝。整个曲阜市,与孔子文化产业相关的投资企业超过1000家。有数据显示,如今曲阜每天有近3000人祭孔,企业家忙着去圈地办学,动辄投资上亿元,每天有新学校挂牌。(《新闻晨报》11月20日)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永远不能别离的精神家园,时代发展到今天,传统文化依然闪现出其光芒璀璨的一面。而且现代社会所出现的一些问题,也迫切需要传统文化来慰藉和疗救。在倡导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我们当然乐于见到儒学很热、文化很热。

 

可是,现实是复杂的,同样是热,不仅存在着真伪之别,还有层次之异。就拿儒学热来说,到底是作为文化意义上的儒学很热,还是作为经济意义上的儒学很热,就需要仔细甄别。

 

目前的“曲阜很忙”、“儒学很热”,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热。“曲阜很忙”首先表现为“商人很忙”。据报道,嗅觉敏锐的资本早已涌入曲阜,其中一个旅游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建成后将出现曲阜乃至世界上最高的孔子像和最大的儒学旅游度假区;一个培训项目,首批投资就达16个亿。有些项目已产生效益,如一家礼仪文化学校,目前校长的“出场费超过1万元”,今年已经是该校成立第三年,获利颇丰。其他一些与孔子有关的研究热、出版热、活动热,乃至一些孔子研究学者的新“周游列国”——到处走穴讲课,同样散发着强烈的商业气息。

 

文化与经济并不必然对立,文化可以形成产业,经济可以推动文化。在传统文化上聚力发力,形成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相对于过去“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更是一种“升级版”的文化产业化。而且经济热带来的人气,也不可避免地拉近文化与社会的距离。但两者毕竟不同,文化热不直接代表经济热,经济热也不代表文化热,不能把两者混为一谈,更不能让文化成为市场的奴隶。

 

文化具有精神和经济的双重价值,我不反对儒学经济的兴起,但更期待儒学文化的真正兴盛,希望传统文化闪耀出更耀眼的精神光芒。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的梁漱溟先生,曾写过一本《这个世界会好吗》,书名是一个有价值的追问。真正的儒学热,应该是把儒家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沿着“内圣外王”的方向,不断提升个人道德修养,不断推动世界更加美好,实现文化的扩散和繁荣以及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儒学经济热并不直接代表儒学文化热,儒学不能在经济热潮中迷失方向。从儒学经济热到儒学文化热,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远不是投资几个项目、组织几个活动,就能速成的。但我坚信,这个时代需要儒学在文化上的精神熏染,借力于经济而不是臣服于经济,总有一天会出现真正的儒学热。

 

责任编辑:姚远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