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亮】从“文化”到“文物”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4-08-28 09:21:07
标签:

  

 

 

从“文化”到“文物”

作者:陈文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2013级博士生)

来源:作者授权   首发

时间:甲午年八月初三

            西历2014年8月27日

 

 

 

东亚文化圈的概念提示了东亚各国在文化上的共同性,这种“文化”是一种静态的考察,中国汉字与儒家内容是作为其文化整体的部分存在的。在对古代中国及其周边环境进行考察的时候,我们面临的不是一个“东亚文化圈”,而是一个“华夏文物圈”。东亚各国如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等国,其所接收的并不是单向的华夏文化,而是分享了华夏文物,成为华夏文物共同体的成员。华夏文物圈和东亚文化圈的区别在于,文物圈蕴含了一个“正统”与“中国”的概念。从衣冠文物的角度来说,各国对中国的臣服,不能简化为对一个政治或者经济实体的臣服,而是对“中国”和“正统”的尊崇。当华夏被“夷狄”入侵的时候,中国不只是改朝换代,华夏因为夷狄入侵而导致衣冠文物的沦丧,华夏就退而为夷狄。清朝入主中原的时候,“中国”的内涵就急剧缩减。衣冠文物共同体,因为中国的沦陷而变得失去了现实性。朝鲜在明清之变中涌现出来的所谓“主体性意识”,其背后是作为“偏邦”、“弱国”,对神州陆沉的失落与无奈——朝鲜无法独立守护和承诺一个衣冠文物世界。

 

现代世界拒绝“起源”,一切都根源于技术。从衣冠文物的角度来说,物质生活本身并非纯粹的外在性,圣人作器,才使得天下文明。衣冠文物没有规定我们当下物质生活的具体样式,却为我们指示了物质生活的起源和意义。各国经历了近代化变革以后,衣冠文物共同体已经支离破碎,但“华夏文物圈”并非没有意义。华夏衣冠在日本和朝韩仍然作为民族服饰而存在,儒家信念仍然作为一种文化基因而延续。重建东亚世界,华夏文物圈的概念似乎比东亚文化圈具有更积极的意义。重建华夏文物圈,不需要以恢复某种历史形态如朝贡关系为目标,但中国有必要回归正统,成为具有政教意义的“中国”。

 

华夏文物最显然和核心的部分是汉衣冠。离开了衣冠文物,无从化民成俗。离开了衣冠文物,所谓“中国性”将失之玄虚。重建华夏文物,须渐次恢复冠婚丧祭之礼,以及生活之各种仪文度数。当代汉服同袍自发的恢复汉衣冠以及古礼的热情与行动,渐有影响。冠婚丧祭中,丧礼独无闻焉,盖其礼仪复兴多行于同袍群体中,而未能大之而施于天下。

 

当代儒学及各学者发奋著述,于儒家义理之发明,大为可观。读其书而愈知吾道天地之宽与义理之精。稍涉书籍之人,亦不甘妄自菲薄矣。儒者对衣冠文物的关切与实践也令人鼓舞。清朝君主中国数百年,长袍马褂,用之既久,习与性成,或人服之,亦绰有学者风姿。今日许多儒者颇穿一种对襟褂子,实祖于此。然而究属夷礼,窃为一二前辈学者惜之。学者于汉衣冠或未娴其制,怕异于人,让学者提倡汉服,似乎是责难于人。要之,衣冠文物的重建,犹待儒学与各学者之主持与赞成之。

 

“东亚”、“天下”,学者之常谈。然舍衣冠文物,则中国不为中国,正统难为正统,天下将安系之乎?内外之别,夷夏之防,非自小也,实固其根本之地。《礼记·礼运》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观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责任编辑:葛灿灿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