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人类的本性到底是善还是恶?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4-05-11 22:27:28
标签:


 

人类的本性到底是善还是恶?

作者:张作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邮报》

时间:孔子2565年暨耶稣2014510

 

 

 

人的本性到底是善还是恶?这是困扰了诸多哲学家的问题。古往今来,莫衷一是。

 

我们先看一下什么是本性。

 

人的本性,是指人天然具备的基本精神属性。这种属性是稳定的,亘古不变的,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规律。

 

不因为社会制度,经济水平,文化差异等而改变,也不因为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而改变,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一天,人的本性就存在。

 

关于人的本性,人类历史上有如下几种理论:

 

1,人性本善论。

 

代表人物:中国的孟子,法国的卢梭。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卢梭认为,人性原来都是善的,只是由于历史发展和社会制度等原因才变恶。

 

2,人性本恶论。

 

代表人物:西方的耶稣,叔本华等,中国的荀子。

 

耶稣认为:人性本恶,所以人生而有罪,人活着就是为了赎罪。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是恶的,后天教育可以由恶变善。

 

3,人性无善无恶论。

 

代表人物:中国的告子,英国的洛克。

 

告子认为:人性无分于善不善,犹水之无分东西也。洛克认为,人之初始,人心都是空如白纸的,根本不存在善与恶的问题,善与恶的心理观念和道德品质,都是后天的因素造成的,尤其是教育造成的。

 

4,人性有善有恶论。

 

代表人物:中国的董仲舒,王充,西方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

 

王充认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

 

柏拉图认为:人有欲望,意志和理性,当理性能够驾驭意志和欲望时,就是善,反之,则是恶。

 

5,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善与恶的对立统一。

 

也就是每个人的人性中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但是人的善性和恶性这一对矛盾发展并不平衡,总会存在一方为主导,一方为从属的情况。

 

在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下,会导致善性为矛盾的主导方面,恶性为从属方面,或者恶性为主导方面,善性从属方面的表象。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人性呢?

 

在整个历史上,西方人认为人性本恶,所以基督教为西方的统治思想,东方人认为人性本善,所以儒家为东方的统治思想。

 

但是,我们并不能就此认为西方人的本性就是恶的,东方人的本性就是善的。

 

我们开篇就说过,人性,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无论古代,现代,未来,也无论哪个国家,哪种制度,哪种文化,都是一样的。

 

所以,无论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都只能代表人性的一方面,都是不全面的,不能代表真实的人性。

 

那么,人性无善无恶论和有善有恶论呢?

 

诚然,人性无善无恶论和有善有恶论看起来似乎能够解释人类社会善恶并存的情况。

 

但是,无论无善无恶论还是有善有恶论,都属于人性不可捉摸论,陷入了人性后天决定论,而我们探讨的人性是指排除后天的一切因素的本性,是属于先天性的,人生而就有的,本质的属性。

 

所以,人性无善无恶论和有善有恶论都不准确。

 

那么,剩下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性是善与恶的对立统一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先天的善与恶的对立统一,善与恶会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而发生不平衡的现象,从而导致人性善主导和恶主导。

 

人性善主导,是指人性中善的一面居于主导地位,恶的一面居于从属地位。

 

人性恶主导,是指人性中恶的一面居于主导地位,善的一面居于从属地位。

 

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当人性善主导时,恶性虽然居于从属地位,并且随着善性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强时,恶性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小,但是绝对不会消失。

 

反之,当人性恶主导时,善性也是如此。

 

马克思主义能够解释全人类所有有关人性的林林总总的现象,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的理论是正确的。

 

但是,仅仅知道了人性是善恶的对立统一还远远不够。

 

大家知道,数千年来,东方儒家文明认为人性本善,但同时,数千年来,西方基督文明又认为人性本恶。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差异呢?是什么原因导致儒家文明人性善主导,基督文明人性恶主导呢?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思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人性论作为一种社会思想从属于上层建筑,它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那么,数千年来,东西方的社会经济基础有什么差异,导致双方的人性论完全不同呢?

 

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我们先引入人的本源这个概念。

 

什么是本源?

 

本源,是指一切事物的来源和存在的依据。

 

什么是人的本源呢?

 

人的本源,是指人的一切思想,行为的来源和依据。

 

换句话说,人的一切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是来自于这个本源。

 

我们的一切思想, 善的恶的,美的丑的,我们的一切行为,吃饭,读书,工作,结婚,生子,一切的一切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西方人认为,人的本源是神。也就是人的一切思想,行为的来源和依据是神,是神让人有这样那样的思想和行为。

 

由于当今中国很多人是无神论者,很难理解神的含义,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神。

 

西方人认为,宇宙万物是有本源的,一切存在物都是由本源构成,一切存在物最初都从本源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本源。

 

同时,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也都是有本源的,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来源于本源。

 

宇宙万物的本源和人的本源都是同一个,那就是神。并且认为神具有超自然能力,是一切人和宇宙的主宰。

 

现代科学证明,在客观世界中并不存在拥有超自然能力的神。但是,在人的思想和行为中,这个神,依然存在,它主宰着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来自于神。

 

比如,有学生在考试前去拜神,求神保佑能够考出一个好成绩。事实上,拜神不如多看几本书更有用,但是,那个学生为什么要去拜神呢?我们只能理解为他心中的神让他这么做的。

 

东方人也认为,宇宙万物是有本源的,一切存在物都是由本源构成,一切存在物最初都从本源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于本源。

 

同时,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也都是有本源的,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来源于本源。

 

但是,关于宇宙的本源和人的本源是否同一个本源时,东西方发生了根本性的分歧。

 

东方人认为,宇宙的本源是道,道是一切宇宙万物的主宰。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

 

比如一块石头,西方人认为这块石头是上帝创造的,东方人认为这块石头是道创造的。

 

同时,东方人认为人的本源则是儒,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来源于儒。

 

儒字的写法,是单人旁旁边一个需要的需。而需字的写法,是上面一个雨水的雨,下面则是庄稼。

 

在甲骨文中,儒和需是同一个字,古人造需这个字的时候,是用来表示:“庄稼需要雨水”个意思。而儒字,则是特指“人”的需求。

 

春秋时期,儒家采用“儒”这个字作为自己整个思想体系的总括,是希望表达他们是专门研究如何满足“人”的需求的一种社会思想。

 

可以概括的说,儒字在儒家中的意思是人的需求。

 

所以,也可以说东方人认为人的本源是需求。

 

而儒学,就是研究如何满足人的需求的一种社会思想。

 

比如吃饭,西方人认为是神让人在吃饭,而东方人则认为是儒让人在吃饭。

 

东方人认为,宇宙的本源和人的本源并不是同一个,宇宙的本源是道,人的本源是儒。

 

也可以理解为,西方人是本源一元论,东方人是本源二元论。

 

关于宇宙万物的本源,现代东西方的社会思想同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自然科学。而自身则把主要精力放在人的本源上。

 

由于客观世界中并没有神,所以现代基督教纷纷把研究方向放在了人的心灵方面,也就是人的本源方面。主要作用是使人的心灵得到慰藉,类似于心灵鸡汤。

 

但是神这个概念模糊不清,我们可以说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来源于神,但是,到底神又为何物?这个问题却不得而知。这反映出了西方基督教理论的局限性。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下,人的本源到底是不是儒?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人的一切行为都源自这五个层次的需求。

 

所以,我们可以说,人的本源就是儒,也就是需求。

 

作为本源的人类需求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永恒的,不变的,只要人类存在一天,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的本源就是需求。

 

人的思想和行为在不同的国家,民族,宗教,制度,文化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在古代,现代,未来,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但是,所有人的思想和行为来源都是为了满足需求。不存在不满足任何需求的思想和行为。

 

举个例子,如果有人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而做了一件无效的行为,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无效的行为是源于他的某种心理需求。

 

了解到了人的本源之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人的需求所具有的性质。

 

马斯洛认为,当人的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就又会产生一个较高层次的需求。

 

这说明需求具有发展性。

 

所谓需求的发展性,是指需求总是由小到大,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变化发展。并且这种发展是永不间断的,永不停止的。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例子,当我们有了涨工资的需求后,我们就要努力工作,使自己创造的价值更大,同时,我们也要向公司提出来,通过和公司谈判来涨工资。如果仅仅通过努力工作或者和公司谈判也可能涨工资,但是效果不如两者结合更好。之所以既要努力工作,又要和公司谈判,就是为了能够尽最大可能的涨工资。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的需求具有最优性。

 

所谓需求的最优性,是指人的需求并不总是完全能够得到满足,当人们在通过思想和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时,都倾向于选择最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那一种思想和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人的需求同时具有发展性和最优性。

 

那么,生产,交换和人的善性和恶性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先来看生产。

 

在生产活动中,人的劳动付出和产出之间是成正比的。如果不付出劳动,就没有产出,付出的劳动少,产出也就少,付出的劳动越多,产出就越大。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在生产条件下付出和需求的关系。

 

当人们通过生产活动来满足自身的需求的时候,需求的最优性要求要有相应的产出,而产出又要求人们付出相应的劳动以获得足够的产出,从而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的需求。

 

如果对于劳动的投入过少,则无法获得足够的产出,也就无法满足人的需求。所以,人们往往会选择付出足够的劳动。

 

而当人们的一个需求得到满足后,需求的发展性就会产生一个新的更大更高层次的需求。而这个新的更大更高层次的需求则会要求人们付出更多的劳动。

 

而付出,则是人的第一个善性。人的其他林林总总所有的善性,都是由付出派生而来。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生产有利于促进人的善性的发展。

 

我们再来看一下交换条件下人的需求和人性之间的关系。

 

当人们进行交换活动时,对于卖方来说,需求的发展性使得卖方希望价格越高越好。但是价格越高则对买家越不利。

 

对于买家来说,而需求的发展性则使得买方希望价格越低越好,但是如果价格越低则对卖家越不利。

 

而同时,而需求的最优性则使得卖家希望交易成交,也就是希望买家接受自己的高价格。至于这个高价格是否不利于买方则不再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或者考虑很少。

 

需求的最优性也使得买家希望交易成交,也就是希望卖家能够接受自己的低报价。同样,至于这个低价格是否不利于卖家不再自己的考虑范围之内或者考虑很少。

 

虽然最后的成交价格取决于买卖双方的博弈,但是,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心态都是自私的,利己的。

 

自私,就是人的第一个恶性,人的所有其他林林总总的恶性,都是由自私派生而来。

 

由此可以的出结论:交换有利于促进人的恶性的发展。

 

当代经济学家在分析经济现象时,全部都不约而同的采用人性自私理论,便是由于这个原因。

 

而当代企业中出现有员工偷懒的情况,本质上是因为劳动力交换,由于员工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工资收入,所以导致出现偷懒的情况。

 

知道了需求和需求的性质之后,我们再来思考本文之前的哪个问题:为什么西方人认为人性恶主导,东方人认为人性恶主导?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思想。当我们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分析古代中国和欧洲在社会存在方面的差异。

 

这个社会存在,就是指社会的经济,政治,组织形式等等。其中最根本的是社会的经济形式。

 

我们先来看一下古代欧洲的经济形式:

 

欧洲古代实行的是领主经济体制,又叫庄园制经济体制,也就是所有土地归领主所有,领主将土地一部分给农奴,分给农奴的土地叫份地,但是农奴对份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领主保留的土地叫公田,份地上的产出归农奴私人所有,但是农奴同时要以劳役地租的形式在公田上劳作,公田上的产出归封建领主所有。

 

其具体的剥削方式就是马克思所说:“直接生产者以每周的一部分,用实际上或法律上属于他所有的劳动工具(犁、牲口等等)来耕种实际上属于他所有的土地,并以每周的其他几天,无代价地在地主的土地上为地主劳动”;在这里,“财产关系必然同时表现为直接的统治和从属的关系,因而直接生产者是作为不自由的人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889890页)。所有各种封建关系,特别是等级森严、上下隶属的关系,都是这一基本关系的表现形式。 

 

当农奴在自己的份地上劳作时,是从事生产活动,但是,当农奴在公田上劳作时,其本质却是一种交换活动。

 

也就是农奴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份地的使用权。

 

这种交换构成了整个中世纪欧洲的经济基础。

 

而同时期中国的土地制度则是地主制经济。

 

地主制经济,是指地主将土地出租给农民,农民以实物地租的形式向地主缴纳赋税。通常是土地上产出的一半。

 

在这种经济形式下,虽然地主和农民之间仍然是一种交换活动,也就是农民用实物换取土地的使用权。

 

但是,农民的回报和生产高度结合在了一起,也就是生产的产品越多,农民的回报也越多。

 

史书上有记载,当农奴在自己的份地上劳作时,属于生产,那么,农奴自然努力工作,但是,当在公田上劳作时,便偷懒起来。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是需求的最优性。

 

当农奴在自己的份地上劳作时,他的需求是产出,产出越多,要求的农奴付出的劳动也越多。所以,农奴便会辛勤劳作。

 

而农奴在公田上劳作时,他的需求是取得份地的所有权,劳动只是用于交换份地的所有权。也就是只要在公田上劳作的时间达到封建领主规定的时间就可以了,公田上的产出和他无关。

 

所以,农奴自然而然的就会偷懒。

 

而在地主制经济下,农民的需求是产出和取得农田的使用权,但是,由于地租是土地上产出的一半,那么,土地上产出的另一半则归农民所有,这样,无论产出还是农田的使用权,都和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了。所以,农民便能够辛勤的劳作。

 

我们再来看东西方不同的经济政策。

 

从汉朝清朝中期的数千年中,除了元朝,其余各个朝代都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把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商人排在社会的最底层。

 

而欧洲无论是古希腊罗马,还是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各国,乃在现代的西方各国,都实行重商主义,鼓励商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从经济学的角度说,中国古代的社会经济结构以生产为主,古代欧洲的社会经济结构以交换为主。

 

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时代的局限性,无论东方的儒家还是西方的基督教,都没有能够认识到人性的另一面。

 

所以,由于古代欧洲的经济基础以交换核心,由此促进了人性中恶性的发展,从而导致以性恶论为基础的基督教的统治地位。

 

而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以生产为核心,由此促进了人性中善性的发展,从而导致以性善论为基础的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

 

本人儒生,有感于当代国人道德水平停滞不前,希望用儒家理念感化世人,将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文明,仁爱,道德的盛世社会。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以大智慧悟人生,以大仁慈爱世人,以大勇敢卫天道。

 

至仁至德,唯有儒家。

 

内圣外王孔夫子。

 


责任编辑:泗榕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