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继文】国学的概念解释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2-11-23 08:00:00
标签:
邸继文

作者简介:邸继文,男,西元1970年生,山西朔州人。本职工作于朔州市税务系统,曾任朔州市政协委员,长期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层推广与实践,朔州市经典文化教育民间研讨会(简称朔州国学会)创办人。主持的“中华文化传承十百千万朔州示范工程”于2016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13个部门联合授予首届“四个100”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2016年被全国社科联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

     
     
     
    国学的概念解释
    作者:邸继文(山西省朔州市政协委员)
    来源:作者惠赐《儒家邮报》
    时间:西历2012年11月22日
    
    
    
    编者按:此文系山西省朔州市政协委员邸继文,于西历2012年11月21日,在共青团朔州市委员会组织的青少年学生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会议上的发言
    
    
    
    问:国学热持续升温,但究竟什么是国学,众说纷纭,请您给解释一下国学的概念?
    
    答: 大家好,我是朔州国学会秘书长邸继文。作为朔州国学推广的早期发起人,我早学了几年国学,但还处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还不太中正,就我所知介绍一下吧。
    
    国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简称,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思维方式、价值倾向、道德规范、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的高度总结。包括国学之道、国学之器、国学之艺和国学之仪四个维度。儒、释、道、法、墨,诸子百家;兵、农、医、武、艺,包罗万象。其中国学之道集中表现在各类国学典籍之中,国学典籍又可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分,经部是核心,经部主要是儒学经典,有“十三经“之称,教育领域内一般采用宋朝理学家朱熹“四书五经”的提法。儒释道三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人物有孔孟老庄释等(即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释迦牟尼),佛道两家是出世神文文化,而儒家文化则是典型的入世人文文化。所以,历史上中国传统私塾教育和官员选拔任用一般是以儒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核心和主干。儒家文化以德为本,所谓“德之本也,财之末也”(大学),“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不同于西方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精神生活重于物质生活。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一以贯之,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在这条文明河流波澜壮阔的行进中,孔子恰如这条河流的河神,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恰如这条河流的中心,孔子是中华文化数轴上的坐标原点,承上启下,继往开来,他和他弟子们总结中国上古文化而形成的儒家学说,是天道人文化的历史创造,是指引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传世道统,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是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深厚基础。党的十七大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十八大继续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在,党和国家对国学的态度非常正面。
    
    但近现代以来,国学还是遭遇了她五千年来最为惨烈的一场文明竞争。从1912年民国教育总长蔡元培下令废除读经科、修身科,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取消文言文”“废除汉字”,再到“文革”“破四旧”“批林批孔”,西方文明势力凭借其科技与军事优势炮制反传统文化话语体系,对我五千年灯传之中华文化极尽抹黑与丑化之能事,动用各种手段对我中华文化文攻武打,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经过近百年的国学文化大摧残、大折腾,使当代人们已经被西化而不自知了,在对传统国学知之甚少或一窍不通的情况下,却种上了根深蒂固的反传统文化意识,以致天安门广场对面国家博物馆门口树起孔子像后却被网民群起哄之而被迫移走!所以,今天我们所有人都应该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自我反思,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及十八大精神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开始民族文化自觉、实现民族文化自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诵读中华传世经典,志愿献爱心,书香进万家,尽一个当代炎黄子孙应尽的文化责任。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