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2025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研修活动启动
来源:“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六年岁次乙巳闰六月廿三日丁巳
耶稣2025年8月16日
8月16日,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2025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研修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全国10余所共建院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硕士研究生齐聚孔子故里,以孔子研究院为研修首站,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儒家文化探寻之旅。
“我希望能前往孔庙、孔府这些地方,亲身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也期待能与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同学交流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知识储备。” 来自武汉大学的童璐对本次研修活动满怀期待。
“这是我第一次到曲阜。期待能通过此次研修活动,在齐鲁大地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有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体会。”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陈雨诺表示,希望通过本次研修,拓展自身的知识面,丰富今后在中国哲学方面探索的视角。
清晨的孔子研究院宁静而庄重。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学生们走进书记视察孔子研究院时的座谈会议室,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当时的情景,重温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与责任。
在《大哉孔子》展厅,丰富多样的展品令人目不暇接。展厅通过图片、器物、雕塑、绘画等多种形式,生动而全面地展现了孔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的思想,以及儒家文化对东亚文明乃至全球的深远影响。
就读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雷旭凡首次来到山东,参观完孔子研究院,他感受颇深:“那些珍贵的典籍和生动的复原场景,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也更深刻地体会到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孔子对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其本身已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是中国面向世界的一个文化符号,为世界治理贡献着中国智慧。”
“孔子研究院将礼乐文化和孔子思想尽可能地从文字转化为实物和场景,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公共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场所和资源,向我们展示了文化活态传承的有效路径。”陈雨诺说。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2020年11月,教育部批复创新成立新型研究生院——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研究生院,2023年更名为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联合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6所全国知名院校,汇聚全国顶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研究生。
联合研究生院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组织集中研修、专题研修,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士生学术报告会、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开展“面向世界的儒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论”共同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征文等活动,为学生们搭建了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激发了他们的学术热情和创新思维。
“研修活动搭建起跨院校、跨领域的交流平台,不同专业背景、研究方向的师生在此汇聚。”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带队老师吴艳辉表示,希望同学们以此次研修为起点,既能在典籍中梳理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脉络,也能在生活场域中领悟文化的当代生命力。
作为本次研修活动的首站,孔子研究院为这场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专项研修揭开精彩序幕。8月16日至28日,来自全国16所共建院校的700余位专项硕博研究生将分两批奔赴齐鲁大地,开启一场“沐儒风、探圣脉”的深度研修之旅。
在研修过程中,学生们将通过专题讲座聆听学界专家对儒家思想当代价值的解读,拓宽学术视野、深化专业认知;参观千年古迹,感受先哲智慧,完成与圣贤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通过分组研讨,结合实地考察所得展开交流,在观点碰撞中探索儒家思想的现代转化路径。从课堂讲授到现场教学,从经典文本研读到文化场景感知,这场融合理论与实践、贯通文本与现场的研修之旅,正等待青年学子以青春视角去理解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感受其历经千年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近复
【上一篇】第七届东南亚华人儒学经典研修班成功举办
【下一篇】【李祥俊】中国传统哲学超越思想的核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