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超杰 著《〈谷梁〉善于经:〈谷梁〉释经学及其建构史研究》出版

栏目:
发布时间:2024-12-17 17:55:45
标签:

许超杰 《〈谷梁〉善于经:〈谷梁〉释经学及其建构史研究》出版

 

 

 

书名:《〈谷梁〉善于经:〈谷梁〉释经学及其建构史研究》

作者: 许超杰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 2024-10

 

【图书简介】

 

本书是对西汉以降历代《谷梁》释经学史及《谷梁》学体系的学术史研究。分为上下二编。上编以“《谷梁》释经学及其诠释体系研究”为主题,以“《谷梁》善于经”为核心脉络,以西汉以降儒者尤其是历代《谷梁》家对《谷梁》释经体系及其价值的研究为对象,对《谷梁》诠释学史予以探讨,主要以郑玄、范甯、杨士勛、阮元、许桂林、柳兴恩、锺文烝、柯劭忞等诠释《谷梁》学者为中心。下编为“《谷梁》释经新诠”,即以柯劭忞所建构的《谷梁》学体系为中心,以“九旨”与“三临之言”为核心标准,对《谷梁传》传文予以专题新诠。主要包括对“元年春王正月”“西狩获麟”“齐桓晋文之事”的再诠释。

 

作者简介 

 

许超杰,浙江慈溪人,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经学与经学史、《春秋》学、文献学。

 

目录 

 

序一 守先待后 纷陈其新(戴扬本)

 

序二 《谷梁》学史开新篇(李纪祥)

 

绪论1

 

 

上编 《谷梁》诠释学史与诠释体系研究

 

 

第一章 盛衰继之辩讷:汉代《谷梁》学说略 13

 

第一节 废兴由于好恶:“宣帝善《谷梁》说”发微 13

 

第二节 郑玄《春秋》学发微:以“《谷梁》善于经”之诠释爲中心 47

 

第二章 集解与义疏:《谷梁注疏》释经模式研究 75

 

第一节 集解《谷梁》:范甯之《谷梁》学与《春秋》学 76

 

第二节 义疏与正义:唐初义疏学视域下杨士勛《谷梁疏》 95

 

第三章 再发现与新诠释:“《谷梁》善于经”视域中的晚清《谷梁》学

 

第一节 传承与共构:阮元与晚清《谷梁》学的再发现 111

 

第二节 重构《谷梁》时月日例:许桂林《榖梁释例》研究 128

 

第三节 治诸侯与日月例:《谷梁大义述》与“《榖梁》学”体系之建构 151

 

第四节《谷梁》最善于经:锺文烝《谷梁补注》约论 166

 

第四章 九旨说与三临言:柯劭忞之《谷梁》学体系建构182

 

 

下编 《谷梁》释经新诠

 

 

第一章 叙事与赋义:《春秋》三传释经体系异同论217

 

第二章 正隐以治隐:《谷梁》体系中的隐公叙事246

 

第三章 不使麟不恒于中国也:《谷梁》“西狩获麟”义解261

 

 

附录 文本诠释与现实投射:杜预、范甯《春秋序》中的历史与建构272

 

参考文献292

 

后记302

 

后记

 

圣如日月,普天皆有春秋;道若江河,随地可成洙泗。

 

——岳麓书院大成门对联

 

自汉武帝推崇经学儒术以降,孔子作为儒家的开山祖师、六经的正定者,从生前郁郁不得志的儒者变成了后世仰望的圣人,如日月一般普照大地。所以然者,古人认为孔子所正定的六经,寔为后世“制法”,虽千万祀亦当遵之、准之。孔子修六经,但真正由其所作者,亦不过《春秋》而已。是以,“普天皆有春秋”,亦普天之下皆当遵从《春秋》。江河流转不居,所到之处皆受其惠;即如孔子之道,二千年来皆受其濡润。

 

但孔子毕竟已经逝去二千多年,孔子之道也已被人弃之如敝履,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2016年4月,我第一次来到曲阜,这块曾经哺育圣人的土地。从酒店坐车到孔林,只用了十分钟;从孔林走回酒店,用了整整半天。不是因爲路途遥远,而是由于这块曾经的圣地、圣域,给了我太多的冲击。花了很长一段时间让自己平静下来,在午夜的曲阜,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孔林俨然已是文化旅游之热点,无论是巍峨的牌楼前,抑或通往夫子墓的洙水桥,都人头攒动,好不热闹。然热闹只属于表面,吾人只需沿着步道走出二三百米,除了周遭一垄垄坟丘和坟前或巍峨、或残败的墓碑,却只有我一人独自走过了。当我走过三分之一时,心中好不惨然。坟丘中埋葬了当年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或耀眼、或黯然;墓碑用短短一二行字书写下墓主的生命与履迹,或显赫、或惨淡。但耀眼也罢,显赫也好,终归成爲一垄坟丘、一块石碑,所不同的,不过是墓前多了、少了两头温顺的石狮、石羊。唉,人生辉煌,终归敌不过这时光流逝、日月不居。

 

天地苍茫,时光无限,人实在是太过渺小。看着墓旁树木的奇姿百态,不禁羡慕树木之寿。虽然默默淡淡,却自我独立,不必等待身后的书写。反倒是人,虽或轰轰烈烈,终归是免不了留待后人“盖棺定论”,定义这个“人”之爲“人”。

 

还好,终于见到了孔林深处的一束鲜花,斯人虽逝,却亦不曾完全逝去,其生命已爲后人所承继,其精魂仍爲后人所惦念。人生幻灭与永恒之间,终究还是不绝若线的。夫子也是一样,夫子的幻灭与永恒之间的转换,终归不在肉身的存与亡,而在夫子精神的永恒与否。当衍圣公墓前的石狮子被磨成光滑圆润的时候,当神道旁只有温顺、屈膝的石羊时,衍圣公已不过是夫子生命之延续,而不再是夫子精神的承载了。

 

余英时先生说:“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国。”曾爲圣域的孔林,倒也符合余先生的这句话。当诸弟子守丧、子贡庐墓之时,当众人重拾夫子言行、编撰《论语》之时,孔林当然是夫子的圣域。但当孔林只是一碑“严禁烟火”、一车车从下马石前驰过的游客时,就已不再是“圣域”了。夫子的圣域,实在其所述所作的《春秋》中,在诸弟子结构的《论语》中,在华夏文化的传承中,但并不独在这片土地中。

 

当夫子以“西狩获麟”爲《春秋》写下最后一笔之时,怹早已爲我们结构了怹认可的、建构的“圣域”;当谷梁子以“其不言来,不外麟于中国也;其不言有,不使麟不恒于中国也”解读“西狩获麟”之时,怹早已爲华夏文化创立了一条进入夫子“圣域”的神道。只是千余年来,吾人总在遥想远方的“圣域故事”,却不曾注意脚下的“圣域之路”。夫子与后学结构的《春秋》《论语》《诗经》《尚书》《仪礼》《礼记》《周礼》《周易》在在都是通往夫子“圣域”的“通途”。“优入圣域”四字是古今儒者的大追求,然“圣域”在哪?不在一时一地、不在从师与否,而在于诗书礼义之间,在夫子精神世界之中。

 

千年之后,当我怀着朝圣的心情踏上久远的“圣域”,但“圣域”所带给我的,却是对“圣域”的祛魅。还好,当有形的“圣域”悄然崩塌的同时,我也找到了属于我的“圣域”。原来怹一直在这里,在千年传承的儒学荣光之下,在洙泗洛闽的道脉之内。孔子曾感叹:“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既未之逮,如何“有志”、如何赓续呢?盖“唐虞三代,《诗》《书》所及,世有典籍,故虽尧舜之盛,必有典谟之篇,然后扬名于后世,冠德于百王”,是所以孔子虽不及大道之行与三代之英,却能有志以赓续。孔子虽已逝去二千多年,但正因为有其正定的六经,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仍能赓续其道。是以,只要能够透过六经以追寻孔子的精神,我们仍能接续孔子之道;只要能够研读六经,亦“随地可成洙泗”。以我的浅学无识,当然不敢说接续了千年的儒脉道传,只是感到很幸运,机缘巧合,能够选择《谷梁》作爲志业,在当下的现实世界中,用《谷梁》回望夫子之“春秋”,让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谷梁》“不外麟于中国”又“不使麟不恒于中国”的圣人书写与圣人之道,使我有机会探寻“圣域”所在。

 

“优入圣域”这四个字大概是古代学人的终极理想,但对当下的学者而言,却似乎已经是陈年旧事,不过只是一阙牌楼罢了。说实话,从本科到硕士,虽然也读了一点点经学儒学著作,但都是“祛魅”之后的阅读,而不能真正体会古人对于“圣域”“经典”的尊崇、优思与想象。真正让我亲近经典、走近“圣域”的,大概就是李纪祥教授。2014年春,李老师客座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思勉高等研究院,开设《明清舆图史与世界观专题》研究生课、《史通》读书会。机缘巧合看到李老师课程海报,即去旁听。在听了李老师第一堂课之后,我就坚定地说,我喜欢、欣赏、崇拜这位老师。此后,从樱桃河畔到宜兰礁溪,从圣域曲阜到丽娃河边,亦步亦趋,跟随李老师的步伐,希望能够走近“圣域”、走进“经典”。

 

要不是因为李老师,我根本不会想到选择《谷梁》作为日后研习的课题。李老师认为学者应该有其根本,专研一经是为建立根本之最佳途径。《谷梁》历来研习者少,不妨以此入手。2015年秋,赴佛光大学跟从李老师学习一个学期,老师每星期都会有半天专门批改论文,与我谈《春秋》与《谷梁》治法。本书下编论《谷梁》义下的“《春秋》始隐”说、“齐桓晋文之事”和“西狩获麟”初稿,都是在礁溪林美山李老师耳提面命之下写就的。细细婆娑李老师批改的厚厚一叠论文,静静阅读那“五彩斑斓”的批校本,深知如果我真能一步步接近“圣域”、一点点渐知“经典”,这一步一厘的前进,都是李老师在背后默默推行。2016年暑假,陪侍李老师在曲阜讲学,当最后一讲结束时,我在课上说过:

 

当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在这里,就在沂河边上,跟弟子讲“贤哉,回也”,这才有了“颜渊之乐”;在两千多年之后,又在这沂河边上,在这个教室里,李老师带我们读这一章的时候,我们也在寻找“孔颜乐处”。我觉得两千多年的时间间隔,就在这个地方交汇了。从李老师身上,我知道了什么叫作师道尊严,什么叫传道受业解惑也,什么是孔门的传承。

 

不敢自比孔门弟子,但李老师正在做、也是一直在做的,都是接续孔门学脉,这是毫无疑问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愿在李老师的指引下,最终能够走近“圣域”、走进“经典”吧。

 

当然,还得感谢我的博导戴扬本教授,要是没有戴老师的宽容,容我随意妄爲,选择《谷梁》这样一个很“守旧”又不太可能出彩的课题作为博士论文,也就没有日后的《谷梁》学研习。事实上,戴老师对我的治学态度、人生态度和对西学与理论产生了极为重要的重视。就我的性格而言,伉急狷介,又敏感焦虑,有失平和之气。犹记得临近毕业,跟老师在秋实阁吃饭、对酌之后,当着老师的面大哭过一场。如果没有戴老师的开导与指引,或许难免太过偏执,难免偏离人生与学业的“主线”。

 

而就西学与理论的学习而言,则在毕业之后才真正体会到老师的用意。老师在序中说:“所谓‘历史感’,不止是历史背景知识的叙述,更重要的是一种自觉的思维方式,就像研究社会须从最初的社会经济关系出发一样,研究思想应该是研究感性活动的主体即人的种种社会活动入手。”这是老师对我这篇文章内在思路的一种提炼,但这种思路的形成正是在老师的指引下产生、成型的。

 

我始终觉得,人文学科最终不过是在书写一个“人”字。研习经典,更重要的就是要去体会文本背后的那个“人”。戴老师不但博学,更爲博识,将所学之“知”与所历之“识”完美的结合起来,成就了一个大写的“人”。从戴老师身上,不但学到了如何作学问,更明白了当如何作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人格完善的“人”。老师所指引我的,不但是如何为学,更是如何学为人师。

 

正是在李老师的推动和戴老师的宽容下,我最终选择以《谷梁》学为研究对象,又结合“十到十九世纪思想史”的博士研究方向,确定了《清代<谷梁>学文献四种研究》这一博士论文题目。2017年6月毕业、工作之后,日渐觉得若就单章而言或不无可取之处,但就全文而论却实不能让人满意,至少不能让我自己满意。故发心以“《谷梁》善于经”为中心,重论《谷梁》学史与《谷梁》学体系,是以有了这本小书。

 

从2015年确定以《谷梁》为题、2017年写完博士论文,即使是从2019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立项以来,也已过去多年。多年耕耘,不过写就了这样一本小书,实在有些让人汗颜。或许聊可以为借口的,就是结婚生女,每天要面对柴米油盐酱醋茶,学术只能让位于生活吧。但就像前文说的,人文研究的核心不过就在一个“人”字上,要去探求文本背后的“人”,更要让学术回归到活生生的“生活世界”中去。正是因为与我爱人相知相爱相守,才让我更能明白生活的意义与包容的可贵;正是女儿的到来,让我更体会了这个世界的无限可能与爱的真谛。

 

也许正是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细节,有喜怒哀乐的转换,才能显出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没有必要神圣化学术研究,让人文学术重新回到活生生的生活世界,这样的研究才有意义,这样的学术人生也才更为真实。其实古往今来的大学者哪一位不是在这样的琐屑生活中成长起来的呢?哪位真正学者又没有自己的困厄与无奈呢?学术本就应该从生活中来,也应该回归到生活中去。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一切历史都应该是活生生的历史。无论孔子还是谷梁子,抑或是范甯、杨士勛、柯劭忞,都是在书写历史、接续历史、创造历史,从历史中来、到生活中去。要真正接续《春秋》学、《谷梁》学传统,大概仍当回到历史与生活中去吧。

 

余英时先生说:“人只能知道自己有多少本钱,就能做多大的生意。不要看别人是大富翁,我也要去做大生意,那就画虎不成反类犬。总而言之,尽力完成自我,同时也知道尊重别人,这是所谓‘博学知服’,即是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的最好办法。”自知没有多少本钱,做不了大生意,但至少要努力做一个有尊严的知识人。

 

是为记。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