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纯斋主人】《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桓公十二年

栏目:经学新览
发布时间:2024-07-10 14:32:15
标签:

《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桓公十二年

作者:三纯斋主人

来源:“三纯斋”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六月初五日乙亥

          耶稣2024年7月10日

 

[春秋]十有二年,春,正月。

 

夏,六月,壬寅,公会杞(纪)侯、莒子盟于曲池(欧蛇)。

 

秋,七月,丁亥,公会宋公、燕人盟于榖丘。

 

八月壬辰,陈侯跃卒。

 

公会宋公于虚(郯)。

 

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于龟。

 

丙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

 

丙戌,卫侯晋卒。

 

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

 

鲁桓公十二年,公元前700年。

 

春季,无特殊事件,《春秋》以“十有二年,春,正月”带过。

 

夏季,《春秋》有一条记录,“夏,六月,壬寅,公会杞(纪)侯、莒子盟于曲池(欧蛇)。”不过三传引述《春秋》原经时有两处差异。一是会盟的三位诸侯,其中两人是鲁桓公和莒国国君,没异议。但剩下的一位,《公羊传》和《榖梁传》是“纪侯”,《左传》则是“杞侯”。由于《公羊传》和《榖梁传》对此条记录均未关注,所以就以《左传》为准。杞国的历史在《史记·陈杞世家》有记录,若按《史记·陈杞世家》的记录,此时杞国国君是谁无法确定,因为《史记·陈杞世家》记录了杞国从东楼公开始到简公灭亡,其中东楼公、西楼公、题公、谋娶公,这几位在位的时间都没有明确记录,从杞武公开始到杞简公每一任国君的在位时间都很明确,并且明确记载了“(简公)立一年,楚惠王之四十四年,灭杞。”则以楚惠王四十四年倒推回去,此时最晚应该是在谋娶公时代,但这又与《史记·陈杞世家》记载的“谋娶公当周厉王时”矛盾。所以《史记·陈杞世家》记载杞国国君的信息必然有误。我查资料看到有说《史记·陈杞世家》记载的“(杞)桓公十七年卒”这句据考证有误,应该为“桓公七十年卒”才对,这样出来了五十三年的差异。另外杞德公和杞桓公之间,百度上的杞国国君表里多出了一位杞成公,在位十八年——但百度这个说法的依据是什么,我没有查到相关的资料。若按百度给出的资料这样修订一下《史记·陈杞世家》的记录,则这一年杞国的国君应该是杞靖公,杨伯峻先生也认为这一年是杞靖公四年。

 

第二处差异是会面的地点。《左传》和《榖梁传》是“曲池”,《公羊传》作“欧蛇”,但据考证都指的是在今天的山东宁阳县北。

 

结合此前的记录,看得出鲁国跟莒国的关系虽然一开始也谈不上好,但在纪国的撮合下,已经很大程度得到了改善。鲁国和杞国的关系在鲁隐公时代似乎谈不上差也谈不上好,但在鲁桓公时代明显出现了裂痕。

 

《左传》夏季的记录只有简单一句:

 

十二年夏,盟于曲池,平杞、莒也。

 

这次是鲁桓公做和事佬,想撮合杞国和莒国的关系。双方的结怨,应该就是鲁隐公四年《春秋》记录的“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一事。两国都既是鲁国的邻国,也是齐国的邻国,此时齐国和鲁国已经翻脸,不管是为了缓解边境的压力,还是为了对付齐国,鲁国都有必要拉拢一下这两个国家,至少确保这两个国家不跟齐国站一条线上来对付鲁国。所以,鲁桓公才发起这次会面,以求改善鲁国、杞国、莒国三国之间的关系。从《春秋》能说“盟于曲池”来看,这次会面的结果应该是比较成功的,达到了鲁桓公的目的。

 

秋季,《春秋》记录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秋,七月,丁亥,公会宋公、燕人盟于榖丘。”燕,是南燕。榖丘,杜预注释说是“宋邑。”杨伯峻先生认为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东南。

 

第二件事是“八月壬辰,陈侯跃卒。”陈厉公去世。他去世后,即位的是他的弟弟林,史称陈庄公。

 

第三件事是“公会宋公于虚(郯)。”鲁桓公和跟宋庄公再次会面。三传在引述《春秋》这条记录的时候,对于会面的地方《左传》和《榖梁传》作“虚”,《公羊传》作“郯”。如果是虚,则宋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延津县一带;如果是郯,则为鲁地,在今天的山东省郯城。

 

秋季的记录,《公羊传》和《榖梁传》都未关注。

 

冬季,《春秋》一共有四条记录,第一条记录是“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于龟。”龟,杜预注释说是“宋地”,杨伯峻先生认为可能在今天的河南睢县。这条记录《公羊传》和《榖梁传》都没关注。

 

这已经是这年七月以来,鲁桓公与宋庄公的第三次会面,考虑到当时交通工具情况,这样的会面密度是相当频繁了。鲁桓公频繁与宋庄公见面,显然是在讨论某件重大事情,具体是什么,后面看《左传》再细说

 

《春秋》冬季的第二条记录是“丙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武父,杜预注释说“郑地,陈留济阳县东北有武父城。”在今天的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西南和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东北一带。不过这次与鲁桓公会面的人不再是宋庄公而是郑厉公。这条记录《公羊传》和《榖梁传》都未关注。

 

《春秋》冬季的第三条记录是“丙戌,卫侯晋卒。”卫宣公去世。这条记录《公羊传》没关注,《榖梁传》简单解读了一下:

 

再称日,决日义也。

 

决,此处应该是明确的意思。即对于丙戌这个日子,《春秋》这里记录了两次,就是为了特意明确一下这两件事情就是发生在同一天。

 

卫宣公去世后,即位的是他的儿子朔,史称卫惠公。

 

《春秋》冬季的第四件事是“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鲁国和郑国攻打宋国,丁未,在宋国地面上展开战斗。

 

关于这条记录,《榖梁传》解释如下:

 

非与所与伐战也。不言与郑战,耻不和也。于伐与战,败也。内讳败,举其可道者也。

 

“非……也”,是“以……为非”的意思,放在本句里,即榖梁派的学者认为,《春秋》这条记录,夫子要表达的意思是认为鲁国与郑国去攻打宋国是不对的。之所以没有说和郑国一起去攻打宋国,是耻于两国其实并不是团结一致。在这次伐宋的战争中,鲁国打了败仗。对内忌讳说吃了败仗,只记录下来可以明说的——能明说的,即本条记录“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丁未,战于宋。”

 

“不言与郑战,耻不和也”,是解释《春秋》这条记录为何没有明确写作“十有二月,公及郑师伐宋”。从这段解读看,似乎这次战争的失败,在于讨伐宋国的过程中,鲁国和郑国军队并不团结,甚至起了冲突,结果反而让宋国给渔翁得利。

 

《公羊传》则进一步做出说明,注解如下:

 

战不言伐,此其言伐何?辟嫌也。恶乎嫌?嫌与郑人战也。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内不言战,言战乃败矣。

 

“战不言伐”,即这条记录本来《春秋》可以写成“十有二月丁未,及郑师战于宋”;“恶乎某某”,有点像今天说的“为何(如何)是某某”。这段解读意思说,如果用“战”,就可以不用“伐”,那为何《春秋》这里用“伐”?是为了避免别人产生疑惑。会有什么疑惑?会让人误以为是与郑国人直接交战。这场战争是一场偏战,为何没有明确说我们鲁国打了败仗?因为对内部不说“战”,说了这个词,就意味着打了败仗。

 

《左传》这年秋冬之际的记录如下:

 

公欲平宋、郑。秋,公及宋公盟于句渎之丘。宋成未可知也,故又会于虚。冬,又会于龟。宋公辞平,故与郑伯盟于武父。遂帅师而伐宋,战焉,宋无信也。君子曰:“苟信不继,盟无益也。《诗》云:‘君子屡盟,乱是用长。’无信也。”

 

楚伐绞,军其南门。莫敖屈瑕曰:“绞小而轻,轻则寡谋,请无扞(hàn)采樵者以诱之。”从之。绞人获三十人。明日,绞人争出,驱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门,而覆诸山下,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伐绞之役,楚师分涉于彭。罗人欲伐之,使伯嘉谍之,三巡数之。

 

第一段讲述鲁桓公这年忙碌的外交生涯以及最终为何会引发战争。句渎之丘即榖丘。榖丘之会的发起者十有八九是宋庄公,此时宋国和郑国之间已经明显产生了矛盾,所以与会的三方都是跟郑国有矛盾的国家。宋国和郑国爆发矛盾,原因就是宋庄公扶植郑厉公突即位前,向他和祭仲索要贿赂,但这两人回国之后应该没有完全满足宋庄公的要求,惹怒了宋庄公,故而此时宋庄公想要对郑国动武,于是想拉拢此前跟郑国就有矛盾的鲁国和南燕,这次见面就是一起讨论一下对付郑国的事情。结合后面的相关记录看,这次会面,应该是并未就伐郑一事达成完全一致,至少鲁桓公似乎并不支持对郑国动武。

 

后续的虚之会和龟之会,应该都是鲁桓公是想调解宋国和郑国的关系。但龟之会宋庄公明确拒绝了鲁国的提议。鲁桓公一怒之下,丙戌日转而与郑厉公在武父会面并结盟。随着这次结盟,矛盾转变成了宋国与鲁国、郑国联盟之间的矛盾,且最终在十二月爆发。

 

“君子屡盟,乱是用长”,出自《诗经·小雅·巧言》。所谓的盟誓,前提是盟誓各方要讲信用。这句诗意思说,能多次盟誓,那盟誓的严肃性就大大降低了,信用度也就随之降低,所以这种(没有信用的盟誓),次数越多,越意味着一定会有动乱。

 

第一段意思说,当初,鲁桓公想调解宋国和郑国之间的矛盾。秋天,他跟宋庄公在句渎之丘会面,但宋国并未明确表态是否愿意与郑国和解。于是又有了八月的虚之会,随后又是冬季十一月的龟之会。但宋庄公最终还是拒绝与郑国和解。所以鲁桓公才与郑厉公在武父会面并结盟。两国联军攻打宋国,与宋国开战,就是因为宋国不讲信用。君子评论这件事说:“如果信用不能为继,即使结盟也没用。《诗经》有句诗说:‘君子屡盟,乱是用长’就是讲的这种反复结盟却不讲信用的事情。”

 

这场战争,结果真是让人窝火,鲁桓公试图对宋庄公来一次恩威并施,结果呢?要说施恩吧,多次会面说和人家都不领情,要说立威吧,反而把自己弄个灰头土脸。现在看宋庄公、鲁桓公、郑厉公,这三人都不是通过正常手段登上君位的,闹出这么一出,别说,想想还真是有趣。

 

第二段讲述楚国攻打绞国。扞,是保护的意思。第二段意思说,楚国去攻打绞国,军队围住了绞国国都的南门。莫敖屈瑕建议说:“绞国国力弱小但做事轻率,轻率的话就缺少谋略,我们可以派人采取诱敌之策,让我们的的人去打柴但不派兵保护他们。”楚武王采纳了这个计策。绞国人就俘虏了楚国三十名打柴的人。第二天,(楚国又派出人打柴),绞国人争相冲出来,在山中追赶楚国的砍柴人。楚国军队坐守绞国国都的北门,在山下设下埋伏,大败绞国军队,逼迫绞国人签订城下之盟而还。

 

第三段讲述罗国人在这次战争中如何侦察楚国情报。罗国,封地大概在今天的湖北宜城县一带。据说罗人的祖先发明了罗网,善于用罗网捕鸟,所以就称为“罗氏”,这也是今天罗姓的来源。但罗的先祖,有说是颛顼之后,有说是熊姓之后,如果是熊姓之后,则跟楚国是同姓同祖。伯嘉,是罗国的大夫。谍,即做间谍。

 

第三段意思说,这次攻打绞国,楚国的军队分出一部分渡过彭水。罗国人想攻打楚国,让伯嘉去打探情况,(伯嘉)一共数了三遍楚国的军队人数。

 

《左传》在这里插进来罗国的人侦察楚国军事情报,为来年楚国和罗国发生战争埋下了伏笔。我们来年再看、再说。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