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纯斋主人】《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隐公十一年

栏目:经学新览
发布时间:2024-07-05 20:52:34
标签:

《春秋》三传通读入门之隐公十一年

作者:三纯斋主人

来源:“三纯斋”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五月十九日己未

          耶稣2024年6月24日

 

[春秋]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

 

夏,(五月),公会郑伯于时来(祁黎)。

 

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

 

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

 

鲁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

 

春季,《春秋》唯一记录是“十有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两位国君滕侯、薛侯来访。

 

滕国前面已经提到过。薛国是任姓,始封祖奚仲是夏朝的车正(注:即主要负责造车的官员),封地在今天的山东枣庄薛城区一带——这个地方挨着滕州区,而滕州区就是滕国的封地。商朝末年,薛国国君一脉的后裔任成,把女儿嫁给了周文王的父亲季历并生下了后来的周文王(注:所以文王的母亲史书称“太任”)。周武王伐纣灭商后,封任成的后裔畛于薛国。薛国后来被齐国所灭,一度成为孟尝君的封地,孟尝君的故事里有一个很有名冯谖(xuān)薛城市义,就发生在此。

 

《公羊传》对这两位诸侯来访记录解读说:

 

其言朝何?诸侯来曰朝,大夫来曰聘。其兼言之何?微国也。

 

先解释了一下朝和聘的区别。诸侯来交流用“朝”,大夫来访问用“聘”。之所以滕侯和薛侯放在一起说,是因为这是两个小国家。

 

《榖梁传》的看法则有点不同:

 

天子无事,诸侯相朝,正也。考礼修德,所以尊天子也。诸侯来朝,时正也。犆(tè)言,同时也。累数,皆至也。

 

考礼修德,即演习礼仪,提高德行。犆,同“特”,犆言即特别言明的意思。天子无事,诸侯之间互相朝拜是正当的。(通过互相交流达到)演习礼仪、提升道德修养,是尊重天子的表现。诸侯来朝,记录下时节(即季度),是正当的。特别说同一个季度,是说明薛侯和滕侯是同一天到达鲁国的。

 

同一天到达的,有啥特殊的吗?还真有,《左传》春季的记录就是交代薛侯滕侯来朝的一个插曲:

 

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曰:“我先封。”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kuàng)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薛侯许之,乃长滕侯。

 

薛侯之所以说“我先封”,原因前面说了,因为薛在夏朝就已有封。滕侯说的卜正,是负责占卜的官员之长。当时很重视占卜,所以很多事情都需要占卜问吉凶。卜正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与鬼神沟通的人物,地位非常尊贵。他之所以说“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是因为滕国是姬姓,薛国是任姓。鲁隐公让羽父说的“辱在寡人”是谦辞,意思是来看望我使你们受委屈了。诸任,此处代指任姓的各位诸侯。齿,是并列的意思。贶,是赏赐的意思。辱贶,类似我们今天说的给我个面子(让您受委屈了)。“宾有礼,主则择之”,我感觉意思说因为宾客有礼貌,所以能体谅主人的难处,主人也不用担心因为疏忽做错什么而惹客人生气。“愿以滕君为请”的意思就是遵照滕侯的心愿以他为长。

 

这段意思说,鲁隐公十一年春天,滕侯和薛侯来鲁国交流访问,两位国君争论谁应该为尊长。薛侯说:“我们薛国分封的早。”滕侯说:“我的先祖是周王室的卜正,你们薛国是庶姓,我不可以排在你后面。”鲁隐公就派羽父劝说薛侯说:“委屈您和滕侯来访问我们鲁国了。周有句谚语说,‘山上有树木,工匠才会去度量;宾客有礼貌,主人才可以选择’。周王室会盟的顺序,都是异姓国家排在后面。如果是我去薛国拜见您,一定不敢跟您的任姓国家诸侯并列。希望您委屈一下给我一个薄面,允许我替滕侯给您提这个请求。”薛侯答应了,于是以滕侯为长。

 

所谓外交无小事,长幼尊卑的顺序,在这种场合确实很重要。当然,有人大度不在乎这些,有些人则未必,很看重这些——后面的鲁桓公十年会看到因为同样排序问题,引发郑国和鲁国的一场战争。

 

夏季,《春秋》也只有一条记录,“夏,(五月),公会郑伯于时来(祁黎)。”不过三传引述《春秋》原经时有两处差异,一是《榖梁传》和《公羊传》都明确记录了会面的时间是五月,但《左传》则无“五月”二字;二是会面的地方,《左传》和《榖梁传》作“时来”,《公羊传》作“祁黎”。但《榖梁传》和《公羊传》都未关注此事。

 

《左传》夏季的记录如下:

 

夏,公会郑伯于郲(lái),谋伐许也。郑伯将伐许。五月,甲辰,授兵于大宫。公孙阏与颖考叔争车,颖考叔挟輈(zhōu)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及大逵,弗及,子都怒。

 

郲,即《春秋》经提到的“时来”。杜预注释说“荥阳县东有釐城”,在今天的郑州市西北。许,是姜姓诸侯国,周初周成王封许文叔于许——即今天的河南许昌,建立许国。许国是目前史书记载中唯一确定的男爵国家。许国就在郑庄公眼皮底下,以郑庄公的性格,迟早要吞并。大宫,即国君的祖庙。因为要打仗,所以祭祀先祖告知一下,以求先祖庇佑。公孙阏,即后面提到的子都,子都是他的字。他是郑桓公的孙子,和郑庄公平辈。此人据说很是英俊,所以后来经常用子都代指美男子。輈,是车辕。棘,即戟。逵,指大路。

 

这段意思说,夏季,鲁隐公和郑庄公在郲会面,商量讨伐许国。郑庄公将要讨伐许国,五月甲辰,在宗庙举行出兵仪式。公孙阏与颖考叔争车,颖考叔挟起车辕就跑,子都拔戟去追,一直追到大路上也没追上,子都因此很愤怒。

 

这两人为何不顾身份要争车,我猜可能郑国的战车并不是很多,对于想立功于战场的将军而言,战车非常重要,所以两人争车也能理解了。

 

郑国联络好了鲁国,并且出兵仪式都举行了,许国的命运堪忧。颍考叔恐怕也不会想到这次激怒了子都,会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

 

秋季,《春秋》唯一记录是鲁、齐、郑终于对许国动手了。“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鲁隐公和郑庄公夏季会面商谈的事情终于落在实处。鲁隐公和齐僖公、郑庄公三位诸侯亲征,组成联军攻入许国。《榖梁传》和《公羊传》对这条记录没有再发挥。《左传》秋季的记录比较多:

 

秋,七月,公会齐侯、郑伯伐许。庚辰,傅于许。颖考叔取郑伯之旗蝥(máo)弧以先登,子都自下射之,颠。瑕叔盈又以蝥弧登,周麾而呼曰:“君登矣!”郑师毕登。壬午,遂入许。许庄公奔卫。

 

齐侯以许让公。公曰:“君谓许不共,故从君讨之。许既伏其罪矣,虽君有命,寡人弗敢与闻。”乃与郑人。

 

郑伯使许大夫百里奉许叔以居许东偏,曰:“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寡人唯是一二父兄不能共亿,其敢以许自为功乎?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其况能久有许乎?吾子其奉许叔以抚柔此民也,吾将使获也佐吾子。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唯我郑国之有请谒(yè)焉,如旧昏媾(gòu),其能降以相从也。无滋他族实逼处此,以与我郑国争此土也。吾子孙其覆亡之不暇,而况能禋(yīn)祀许乎?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yǔ)也。”乃使公孙获处许西偏,曰:“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我死,乃亟禋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

 

君子谓:“郑庄公于是乎有礼。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郑伯使卒出豭(jiā),行出犬、鸡,以诅射颖考叔者。君子谓郑庄公“失政刑矣。政以治民,刑以正邪。既无德政,又无威刑,是以及邪。邪而诅之,将何益矣!”

 

王取邬、刘、蒍(wěi)、邘(yú)之田于郑,而与郑人苏忿生之田:温、原、絺(chī)、樊、隰(xí)郕、攒茅、向、盟、州、陉(xíng)、隤(tuí)、怀。君子是以知桓王之失郑也。恕而行之,德之则也,礼之经也。己弗能有,而以与人,人之不至,不亦宜乎?

 

郑、息有违言。息侯伐郑,郑伯与战于竟,息师大败而还。君子是以知息之将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不韪(wěi),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第一段交代联合伐许的经过。傅,通附,当“附着”讲,“傅于许”意思就是兵临城下。蝥弧,按杜预注释,是用来标识郑庄公身份的旗子名。瑕叔盈,是郑国的将领。许庄公,是当时许国的国君。

 

第一段意思说,秋季七月,鲁隐公会同齐僖公、郑庄公讨伐许国。庚辰,兵临许国城下。颍考叔带着郑庄公的蝥弧旗子抢先登上许国城墙,子都自城墙之下用弓箭射颍考叔,颍考叔摔落下来,瑕叔盈又拿着蝥弧旗子登上许国的城墙,挥舞着大喊:“国君已经登上城墙了!”郑国军队士气大振,全部登上城墙。壬午,大军进入许国,许庄公逃奔卫国。

 

子都暗箭伤人,就是报当初的争车之仇。颠,字面意思是摔落,但从后面看,颍考叔就此死去了——至于是被子都射死之后掉下来还是射伤之后掉下来摔死,就无法确认了。

 

第二段讲述攻下许国之后,齐鲁让许。鲁隐公说“君谓许不共”的共,通恭,不恭就是不奉王命。

 

第二段意思说,齐僖公让鲁隐公接收许国。鲁隐公说:“您当初说许国不尊奉王命对王室不恭,所以我才追随您讨伐许国。如今许国已经伏罪,即使您有这命令,我也不敢遵从。”于是把许国给了郑国。

 

鲁隐公不受许,我猜一者当初伐宋,郑庄公已经给了鲁国郜、防两座城池,鲁国再纳许的话,显得贪得无厌适得其反;二者许更近郑,鲁国即使取得了也无多大实际意义。所以直接推辞做个顺水人情。

 

第三段讲述拿下许国后,郑庄公如何安排部属善后。百里,是许国的大夫,应该是郑庄公指定的傀儡政权官员的首领。许叔,是许庄公的弟弟,被郑庄公拉出来做了傀儡政权的首脑。郑庄公对许国人的这段讲话还是很有水平,“天祸许国,鬼神实不逞于许君,而假手于我寡人”,这是先拉大旗充虎皮,占据道义上的优势,不是我要攻打许国,是你们国君有罪,老天看不下去于是假我之手而已;然后以事例论证自己德能都不足以承担老天安排的这一重任——当然这是假惺惺的谦辞。“共亿”,用今天话说就是和谐相处。“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糊其口于四方”,指的就是公叔段事件。从这句话看似乎段当初并没被杀死,而是流亡在外——不过郑庄公说的这个听听就可以了,不必当真,这句话里的“弟”,也可能是省略,实际指的是弟弟的家人。“吾将使获也佐吾子”,这里的获,即后面提到的公孙获,是郑庄公安排在许国的事实上首脑。谁都清楚公孙获的职责其实不是辅佐而是监视。昏媾,杜预注释“妇之父曰昏,重昏曰媾。”连起来还是表达通婚的意思。禋祀,即恭敬的祭祀。能祭祀先祖意味着国家没有灭亡、香火还在延续,所以禋祀实际意思是掌管许国江山社稷。圉,是边界的意思。

 

随后对公孙获强调的事情,也看得出郑庄公非常有远见。“凡而器用财贿,无置于许”,这是避免激起许国人的反感;“我死,乃亟禋去之!吾先君新邑于此,王室而既卑矣,周之子孙日失其序。夫许,大岳之胤也。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新邑,指的就是郑国此时都城新郑。大岳即太岳,《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尧时有四岳,是传说的四方部落首领。胤,是后代的意思。许国是姜姓,按郑庄公此处说法,其先祖应是四岳之一。这是居安思危,意识到天道已经不在周这一脉了,作为周王室同族的郑国,也难以对抗天意,而将来替代周的很有可能是四岳的后人,也许就是许国这一脉的后人,所以做人做事要给对手留有余地。

 

第三段意思说,郑庄公让许国的大夫百里奉许庄公的弟弟许叔主持许国国政,居住在许国的东部,说:“老天降下这灾祸惩罚许国,是鬼神看不下去你们国君的所作所为,所以假借我手惩罚他。我连一两个父兄都不能友好相处,又怎敢以此次伐许作为自己的功劳呢。我有个弟弟,我们都不能处的相安无事,以至于使他流亡在外糊口,又何德何能敢长期占据许国?请您侍奉许叔安抚许国的百姓,我将派获来辅佐您。假如有一天我不在了,老天又依礼不再惩罚许国,许国的国君重新执掌社稷,那时如果我们郑国有求于许国,就像以前我们两国通婚一样,还希望你们能屈尊答应我们的请求。不要让别的国家侵占我们这里,来跟我们郑国争这里的土地。我的子孙自己尚且无暇应对当前的危亡困境,哪有精力替许国祭祀先祖,我让您留在这里,不仅仅是为了许国,也是为了巩固我们郑国的疆界。”于是让公孙获住在许国的西部,对他说:“凡是你所需要的器用财贿,都不要留在许国,我如果死了,你一定要赶紧离开许国。当年我们的先祖在这里建立新的城邑,周王室如今已经衰微,子孙越来越丧失祖宗的基业。许国,是四岳的后代,上天如今已经在抛弃周王室,我们怎么能和许国相争呢?”

 

第四段借君子之口评论郑庄公在这件事上的表现。君子说:“郑庄公在这件事上是符合礼制的。礼制,是治理国家、稳定社稷、安抚百姓、有利后代的。许国不遵守法度所以去讨伐它,伏罪了就宽恕它,度量自己的德行去处理问题,估量自己的实力去行事,看准时机后行动,不连累后人,可以说是知礼了。”

 

第五段是郑庄公给死去的颖考叔一个交代。卒和行,都是军事单位,百人为卒,二十五人为行。与行对应的还有一个伍,五人为伍,五伍为行,今天还有一个词叫“行伍”就是代指军人。豭,是公猪。从后面《左传》里很多祭祀记录看得出,豭是当时很重要的祭品。

 

第五段意思说,郑庄公让一百名士兵出一头公猪,二十五人出一条狗和一只鸡,来诅咒射死颍考叔的凶手。君子说:“郑庄公失掉了政和刑。政用来治理百姓,刑用来纠正邪恶。既缺乏清明的政治,又没有威严的刑法,所以才发生邪恶。已经发生了邪恶的事,然后加以诅咒,有什么用呢!”

 

伐许之战到此结束。至于颍考叔死于冷箭之下,凶手是谁,郑庄公即使当时不知道,那么多人总有人看到,搞这一出诅咒闹剧,无疑是郑庄公担心下面人对子都不满而演戏罢了,就像后来曹操的割发代首一样,以至于《左传》要借君子之口讥讽郑庄公的虚伪。

 

第六段史称周郑易地。邬、刘,都在今天的河南偃师一带;蒍,杨伯峻先生说是今天的河南孟津县东北;邘,在今天的河南沁阳一带。苏忿生,是周武王时期的司寇,封于苏,国于温,所以苏国和温国是一回事,封地在今天的河南温县。周王室拿来与郑交换的温、原、絺、樊、隰郕、攒茅、向、盟、州、陉、隤、怀等几处土地就是温国的辖区。原、樊、向都在今天的河南济源市;絺、州、陉,在今天的河南沁阳市;隰郕、怀在今天的河南武陟县一带;攒茅在今天的河南修武县;盟在今天的河南孟县;隤在今天的河南获嘉县。看起来王室给的地方挺多,但从君子评论时说的“己弗能有,而以与人”看,王室拿来跟郑国交换的这一片土地事实上此时已经不是王室能实际控制的。所以这次周郑易地,王室拿走的都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就在跟前。给郑国的则是画了个饼,名义上郑国用四地换来了王室十二地,但实际上郑国还得自己去征讨,王室有点不厚道——不过当初周王封秦国先祖的时候,也是画了一个大饼,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后来秦国真的把这个画的饼给做成了现实,并且加倍讨回来了最后还一统天下了。这件事可能是周桓王故意恶心郑庄公而设的套,如果郑国拒绝就是不遵王命,所以明知是阳谋郑庄公也得忍。但带来的后果就是王室彻底失去郑国的支持。所以《左传》借君子之口也批评了周王室。恕,即以仁爱的心待人,用自己的心推想别人的心,用今天话说就是要换位思考。

 

第六段意思说,王室从郑国取得了邬、刘、蒍、 邘的土地,而把当初分封给苏忿生的温、原、絺、樊、隰郕、攒茅、向、盟、州、陉、隤、怀等几处土地给了郑国。君子因此知道周桓王失去郑庄公的支持了,说:“按照‘恕’的原则办事,是符合道德的规则,是符合礼制的要求。王室自己都不能实际拥有的土地,拿来跟别人交换,别人此后不再尊重你不再听你的召唤,岂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第七段讲述郑庄公讨伐息国。息国是姬姓诸侯国,位于今天河南息县一带。违言,即言语相违和,发生争吵的意思。

 

第七段意思说,当初息国和郑国发生争执,息侯于是帅军队攻打郑国,郑庄公帅军队与其相战于两国边境,结果息国大败而归。君子因此知道息国也将要灭亡了。不揣度自身的德行,不考量自身的实力,不亲近该亲近的人,不考证别人说的话是真是假,不明察是非,这是犯了“五不韪”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还去攻打别人,岂不是注定失败?

 

“不度德,不量力”,这是直接说息侯对自己定位有问题,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不亲亲”,是因为息国和郑国都是姬姓,本来有血缘关系应该亲近才对;“不征辞,不察有罪”,是因为郑、息之战起因是有违言——至于谁对谁错、谁说的真谁说的假,息侯也没有去调查就贸然攻打郑国,做事太冲动了。

 

综合看最近一两年的情况,郑庄公南征北战,战果累累,此时真的应该说是志得意满。

 

只可惜,鲁隐公的命运,迎来了重大转变。冬季,《春秋》唯一的记录是鲁隐公被弑杀,“冬,十有一月,壬辰,公薨。”十一月壬辰,鲁隐公去世。

 

《榖梁传》对这条记录释读如下:

 

公薨不地,故也。隐之,不忍地也。其不言葬,何也?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罪下也。隐十年无正,隐不自正也;元年有正,所以正隐也。

 

“隐之”的隐,是哀痛的意思,此处并非指鲁隐公的谥号;“其不言葬”,指的是《春秋》后面并没有鲁隐公的葬礼记录。“隐十年无正”,指《春秋》从鲁隐公二年至鲁隐公十一年,春季所有的第一条记录都不是以“王正月”开始;“元年有正”,则指的是鲁隐公元年《春秋》开篇第一条“元年春,王正月”的记录。但我个人觉得“隐十年无正,隐不自正也;元年有正,所以正隐也”这个结论有些过度解读。

 

这段意思说,鲁隐公去世了但《春秋》没有记录他去世的地点,是因为有变故。哀痛他的死,不忍心记录他遇难的地点。之所以不记载他下葬的信息,是因为弑君的乱臣贼子没有被讨伐,所以不记载他下葬的信息,表示对臣子的责备。鲁隐公(除了元年之外)后面十年,《春秋》都没有写每一年的正月,是因为鲁隐公自己不愿以国君自居。《春秋》之所以在一开始的鲁隐公元年记载正月,表示《春秋》认可鲁隐公的君位是正当的。

 

《公羊传》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

 

何以不书葬?隐之也。何隐尔?弑也。弑则何以不书葬?《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无臣子也。子沈子曰:“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子不复仇,非子也。葬,生者之事也。《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不系乎臣、子也。”公薨何以不地?不忍言也。隐何以无正月?隐将让乎桓,故不有其正月也。

 

“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子不复仇,非子也”,是因为臣、子没有尽到诛讨乱臣贼子为先君复仇的责任。子沈子,按上下意思推测,应该是研究《春秋》的一个专家学者之类人。之所以说“《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不系乎臣、子也”,因为臣子和儿子都没有尽到复仇的责任。

 

这段意思说,为何《春秋》后面没有记录鲁隐公的葬礼相关事宜?因为表示哀痛。哀痛什么?哀痛他被人弑杀。为何被弑就不记录葬礼事宜?《春秋》惯例是,国君被弑杀了,如果乱臣贼子没有被诛讨,就不记载国君葬礼的事,以此来表示国家就像没有臣子一样。子沈子说:“国君被弑杀,做臣子的不去诛讨贼人,就不是臣子;做儿子的不去复仇,就不是儿子。安葬逝者,是生者的事。《春秋》(的惯例是)君主被弑杀,如果贼人还没有被诛讨,就不记载国君的葬礼,以此表示先君已经跟大臣和儿子没有关系了。”鲁隐公去世为何不记录遇难的地点?是因为不忍心写。为何关于鲁隐公的记录(基本上都)没有说正月?因为鲁隐公本来就是计划要让位给鲁桓公的,所以不写他在位期间每一年的正月。

 

《公羊传》和《榖梁传》在这里都强调《春秋》了两点:一是《春秋》没有记录鲁隐公去世的地点。后面读关于其他鲁国国君去世的记录就能明白,正常情况下,国君去世的记录应该是“某月某日,公薨于某地”;二是《春秋》后面没有鲁隐公安葬的记录。因为正常情况下,国君(包括夫人)去世后,前面如有去世记录,后面对应必然有一条“某月某日,葬我君某公”或“某月某日,葬我小君某某”的记录。这两处异常,后世都认为是夫子有意为之的。

 

《左传》冬季的事情记录如下:

 

冬,十月,郑伯以虢师伐宋。壬戌,大败宋师,以报其入郑也。宋不告命,故不书。凡诸侯有命,告则书,不然则否。师出臧否,亦如之。虽及灭国,灭不告败,胜不告克,不书于策。

 

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tù qiú),吾将老焉。”羽父惧,反谮(zèn)公于桓公而请弑之。公之为公子也,与郑人战于狐壤,止焉。郑人囚诸尹氏。赂尹氏,而祷于其主钟巫。遂与尹氏归,而立其主。十一月,公祭钟巫,齐于社圃,馆于寪(wěi)氏。壬辰,羽父使贼弑公于寪氏,立桓公,而讨寪氏,有死者。不书葬,不成丧也。

 

第一段记录,讲述郑国伐宋。伐宋的原因在于“以报其入郑也”——指的就是去年宋、卫国入郑,并纠结蔡国伐载(戴)一事。臧否,本意是善恶的意思,《出师表》里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就是此意。“师出臧否”,提到军队应该是指战争顺利或者不顺利的意思。策,即册,类似今天说的档案。

 

第一段意思说,冬季十月,郑庄公帅虢国军队攻打宋国。壬戌,大败宋国军队,以报复宋国攻入郑国。宋国没有前来告知此事,所以《春秋》没有记载。凡诸侯发生大事,来告知了《春秋》就记载,不然就不记载。出兵顺利或者不顺利,也是一样。即使国家被灭亡,被灭的不报告战败,胜利的不报告战胜,也不记载在册。

 

第二段讲述鲁隐公被弑杀过程。鲁隐公四年《公羊传》已大致讲过。只不过《公羊传》里把鲁隐公计划养老的地方写做“涂裘”,此处则写做“菟裘”。鲁隐公留宿的寪,应该也是鲁国的大夫一类人物,这个家族比较倒霉,为这次弑君政变事件背了黑锅——羽父在弑杀鲁隐公后还“讨寪氏”,显然就是栽赃给其且杀人灭口。

 

第二段意思说,羽父向鲁隐公建议杀掉鲁桓公,想借此求得太宰的官职。鲁隐公对他说:“当初是由于他年纪还小的缘故(所以我代为摄政),我打算把国君的位子交还给他,已经派人在菟裘建筑房屋,我将要去那终老了。”羽父害怕(他对鲁隐公说的这些传到鲁桓公耳朵里将来对自己不利),于是反而在鲁桓公跟前诬陷鲁隐公,并且主动请求替鲁桓公杀死隐公。当初鲁隐公还是公子的时候,曾率兵同郑国人在狐壤打仗,被郑国人俘获。郑国人把他囚禁在尹氏那里。鲁隐公贿赂了尹氏,并在尹氏所祭神主钟巫之前一直祈祷。后来果然和和尹氏一起逃回鲁国。于是就在鲁国立了钟巫的神主(也开始祭祀)。十一月,鲁隐公要去祭祀钟巫,在社圃斋戒之后,去寪氏那里住宿。壬辰,羽父派贼人在寪氏家刺杀了鲁隐公,立鲁桓公为国君,并且派人讨伐寪氏,寪氏有人被杀害。《春秋》后面不记载安葬鲁隐公,是由于后来鲁国并没有按国君的规格正式为鲁隐公举行葬礼。

 

鲁隐公时代到此终结。从三传的文字看,对鲁隐公一直持同情态度。鲁隐公摄政的十多年时间里,鲁国总体来说是稳中向好,影响力稳步提升,可惜,正是好时候,鲁隐公却被弑杀。

 

但客观说,鲁隐公之死跟他自己也有很大关系。即使鲁桓公在父亲去世的时候才一两岁,在鲁隐公执政十一年后,鲁桓公也完全达到当时可以亲政的年纪了,如果参考公子翚与他能商量谋杀鲁隐公这种事看,要说他才十多岁出头的少年都有点小了,感觉至少十七八岁往上了。所以鲁隐公虽然一再做出要还政的表示,但迟迟不落实,作为大臣们也一直面临着站队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公子翚这样的政治投机分子而言,站队问题更是大问题。所以,鲁隐公的死,固然有别人的原因,但鲁隐公自身在还政于鲁桓公这件事上暧昧的态度,也为自己的悲剧埋下了隐患。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