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学与传统学术:文本、思想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开幕式暨主题报告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4-07-01 15:53:24
标签:

“中国经学与传统学术:文本、思想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开幕式暨主题报告

来源:“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五月廿五日乙丑

          耶稣2024年6月30日

 

2024年6月29日,由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主办的“中国经学与传统学术:文本、思想与方法学术研讨会”在紫金港校区圆正启真酒店顺利召开。本次会议围绕“经学与传统人文学的文本与文献研究”、“经学与传统人文学的方法论研究”、“经学与传统人文学术的思想与理论研究”、“经学与传统学术的现代开新与创造转化研究”、“经学与人文学术的互动”、“世界文明视阈中的经学与传统学术”等前沿问题展开,来自浙江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南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暨南大学、五邑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从不同进路、以不同方式、在多个议题上推进了对以经学为主体的传统学术的研究。

 

 

 

 

 

大会开幕式由马一浮书院副院长陈赟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教授,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理事、经学资助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林红女士,马一浮书院院长杨国荣教授先后致辞。

 

 

 

周江洪副校长首先代表浙江大学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引用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研讨和弘扬中华传统学术,是赓续中华传统文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自创院以来就确立了以经学为主体、推动中国传统人文学科高水平研究的战略,这一战略既是学术之盛事,也是以学术方式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具体方式。

 

 

 

林红秘书长在致辞中回顾了敦和基金会协助浙江大学建立马一浮书院的历史,高度肯定书院在现有的教育体制和学位制度下改革创新,尤其是设立国内首个以“经学”命名的二级学科博士点,为培养经学研究的高精尖人才开创先河。她还指出敦和基金会的定位是做守道者的同道、步行者的陪伴、探索者的后援,希望能与专家学者一起,推动经学回应现代性变革的需要。

 

 

 

杨国荣教授以“怎样理解经学”为核心,总结归纳经学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的各自特点,并指出现代经学既要求在学术层面继承以往的实证性研究成果,也要扬弃或转化不合时宜道德方面。今天的学者应当给予经学不同于以往的时代特征,在指向传统文献或经典的研究过程中,应当展现出现代理论的视野,敞开经学本身的深层内涵,使传统经学获得理论层面的创新成长。

 

接下来,八位专家代表分别报告各自关注领域的前沿问题,马一浮书院副院长林志猛教授、真大成教授担任主持。

 

 

 

深圳大学景海峰教授提出当前“中国古典学”普遍存在两种路向:一是“移植性的古典学”,即以西方古典学的引进和消化为重点,强调作为一门新知识的古典学具有学科体制化特点和研究规范化诸要素;二是“本土格义式的古典学”,也就是用古典学的名义来研究中国传统学问,尤其是用古典学包容诸科的优长来反思现代学科划分和研究方式。除此之外,还应该寻找第三种路向,即在哲学诠释的意义上建构“中国古典学”,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的经验里体证生命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并以此融入文字、文本、经典凝聚的共识中,而不是坚守只属于文献整理范畴的传统古典学的堡垒。

 

 

 

四川大学舒大刚教授带来题为“经史兼宗:金景芳先生的经学思想与成就”的主题报告。舒教授指出金景芳先生善于利用经学史料解决历史问题,具体表现为坚持“六经”的典则意义和信史价值;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指导《周易》研究;重视以“三礼”资料解决先秦史上的制度问题;开辟“思想史研究与社会史研究”的新路径,等等。金先生的学术人生体现了一代鸿儒从旧经学入新史学,又用新史观治旧经典的转变,对现代学术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浙江大学王云路教授以“颠沛”本字考释为例,深入探讨汉语词义“殊途同归”的现象。王教授指出“沛”字跟水有关,而跟“颠沛”的“走顿”义没有联系,因而“颠沛”之“沛”必不是本字。通过分析“沛”“波”“播”等字本义,以及安大简(二)“遉必于是”的字形,可知《论语·里仁》“颠沛必于是”中“颠沛”本字是“颠播”。“颠播”与“颠波”同义,“波”与“沛”因形近、音近而误。“波”因为水流波涌而有散开的特征,“播”强调手,因撒播种子而有四散的特征,“”强调足,二字施用于人,皆有奔走义。“颠播”与“颠波”皆为同义并列关系,属于汉语词义的“殊途同归”现象,与我们理解的“同音假借”现象不同。

 

 

 

北京大学吴飞教授从中国古代祭礼尚质角度重新审视巫史传统的超越性。吴教授认为孔子及其后学阐释的祭礼尚质原则,所继承的是巫史传统的核心精神:崇尚自然。虽然儒家非常看重人类的理性智慧和文明制作,但强调自然始终是人类无法完全了解,也不可能超越和改造的。祭礼之所以尚质,就是因为人不可以人类文明中的标准来理解鬼神,而必须始终对鬼神持敬畏之情。由于人不可能真正了解鬼神,所以人类不知道究竟怎样的祭品是鬼神所喜爱的,于是就以最质素,即最接近自然的祭品献给神,因为鬼神正代表了自然中神秘不可测的力量。

 

 

 

浙江大学虞万里教授分享了本人关注“经传分合”问题的心得体会。他指出,孔颖达谓“以传附经”始于马融,并由此分判西汉以前经传分离,东汉以后经传合一。然若考察传自先秦之诸子文本和七十子后学篇章,放眼出土文献,便可发现“以传附经”的形态可追溯到《管子》《墨子》形成之时,最晚在战国中期已有萌芽。纵观先秦经、传合一之形态,紧接经文连抄者,有的已成为经文的一部分,简短的解释变相成为正文训诂;有的经文、传文虽分为两篇而篇名相关相连;有的一篇之中前经后传,前后接续解释;有的则将传文直接插入相应经文下,犹如汉魏之经传合一文本。这些问题的时代很早,这些领域的定点也很小,它可能不切于世用,与现实关系不大,但作为客观梳理经学史、经典文本形成史,以及汉语形成史,则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武汉大学吴根友教授的报告为“全球化时代诸‘圣经’的精神传统之间如何对话”。他指出世界各民族大体都有属于自己的“圣经”传统,该传统从根本上影响并决定了他们关于世界基本秩序的观念。其中,“一神论”的“圣经”往往坚定地维护绝对地位,故其如何向无神论、异教徒开放出人际交往中的互信之根源,便会成为一个现实的政治与社会问题。吴教授认为学术界应该首先正视诸“圣经”传统对话的困难性,其次要积极的探索其中的可能方法,从历史上寻找经验与教训,为当代的诸“圣经”传统的对话思想的启迪。

 

 

 

山东大学李尚信教授围绕“易学共同体的问题与目标”,将易学学科层次和易学人才队伍建设划分为七个层次:第一,易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结构;第二,易学理论与各学科关系;第三,易学思想体系演变发展;第四,易学知识体系与学科发展;第五,易学的现代价值;第六,易学文献的搜集整理与数字化;第七,易学人才问题。当前迫切需要突破的问题是生生哲学、象思维、易学跨学科研究、易学起源、《周易》经传解读、易学知识体系与易学教材建设、易学的海外交流与传播、易学与数字人文、易学人才培养。

 

 

 

复旦大学邓秉元教授以“人性与教化——先秦人性论探析”为题陈述报告,他指出近代以来对人性论的探讨,大体是从人性自觉的角度加以反思的,但从经学角度而言则复杂许多。先秦的人性论至孔子时才得到系统反思,孔子对人性的直接论述虽然不多,但通过对“性相近,习相远”、个体教化的可能性及材性的差异等问题的讨论,提出了完整的普遍人性论。此后学者由自身诉求的差异形成不同的人性论,而在经学史上各家学说之所以势同水火,原因在于学者常将这些基于不同角度的强调视为本质性差异。战国时代人性争论的主轴依然是人性与教化的关系,此前那种素朴的人性论逐渐解体,各种性善论纷纷登场。邓教授认为人性与教化的关系极为密切,由此可以理解不同政教体制的人性论基础。不过,从义理角度而言,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类的心性结构本身。

 

截止发稿之前,29日上午的议程已告一段落,专家学者将于29日下午和30日上午继续探讨经学与传统学术的相关问题,期待本次研讨会能带来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交流互鉴,为现代经学的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