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华】“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走进海南海口丘濬故居

栏目:往圣先贤
发布时间:2024-07-01 15:26:25
标签:

【李英华】“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

——走进海南海口丘濬故居

作者:李英华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五月廿三日癸亥

          耶稣2024年6月28日

 

丘濬在明代被誉为“文臣之宗”和“中兴贤辅”。钱穆先生称赞他“不仅为琼岛一人物,乃中国史上之第一流人物也”。怀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我走进了海南海口市丘濬故居。

 

可继与弗为

 

丘濬故居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后来故居有所扩建,如今故居建筑仅存前堂和可继堂。故居结构严谨,古风浓郁,大体保留了明代建筑特征。

 

可继堂明间摆放一张八仙桌,桌子后面有一座神龛,上面放置一只香炉,后面矗立一尊金色的丘濬塑像。塑像两侧贴着“忠厚传家久”和“诗书继世长”的楹联。其左右次间则是卧室兼书房。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丘濬就诞生于这座“可继堂”中。

 

为何称为“可继堂”?丘濬父亲去世很早,祖父丘普就把延续香火、振兴家族的重任寄托在两个孙子身上。他希望长孙丘源长大后继承祖业,做一名良医,在家乡悬壶济世;又期望丘濬将来拓展祖业,做一名良相,治国平天下。祖父的这番教诲给丘濬留下了深刻烙印,他后来撰写《可继堂记》,深情缅怀祖父的早年教导。丘濬指出,先辈创业垂统,必为“可继”之道,后人则努力继承发扬先辈优良传统;对于先辈做错的事情,则“弗为”,即不要思想僵化、重蹈旧辙,而要更新观念、另辟蹊径。

 

正是基于这种“可继”和“弗为”的精神,丘濬一生积极有为。在担任国子监祭酒期间,他深刻洞察科举考试的弊端,批判指出“一世士子,汲汲功利,惟举子业是务”“身心竟何益,治道亦无取。徒令穷经者,纷如叹白首!”针对学校教育问题,丘濬也提出了真知灼见,他认为教育的本质应当植根于人性,教育的内容应该有利于人性的健康发展,教育的意义在于振士气、结人心、育人才。他大胆揭批学校教育存在严重弊病,即强制灌输一种扭曲人性发展的东西。为此,丘濬决心转变当时不良的科场文风,宣称“我欲挽狂澜”,并勉励同仁“化雨极知沾溉易,士风谁道转移难”。丘濬继承和发扬古代“文以载道”的优良传统,主张“厚人伦”“美教化”。丘濬入阁后,上章《论厘革时政奏》《请访求遗书奏》等,这些奏章的主要内容深刻反映了“可继”和“弗为”的思想精神。

 

丘濬和苏轼

 

进入可继堂的左次间,见到丘濬的一首词《酹江月·和东坡韵题赤壁图》。这首词抒发了丘濬对苏轼的敬佩之情。丘濬还写有《赤壁图》《读东坡诗》,以及在其他论著中多次评述苏轼思想观点。丘苏二人的生平与思想,可谓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丘濬一生仕途平稳,终身都在朝廷任职;苏轼则三起三落,宛如“缥缈孤鸿”。苏轼诙谐风趣,丘濬严肃方正。苏轼自称“我是识字耕田夫”,丘濬直言“我本农家子”。苏轼提出“以民心为天命”,丘濬则说“以民心为己心”。他们认为,君主应该广开言路、倾听民意,这是国家“治安之原、太平之基”。

 

丘濬和苏轼都曾担任经筵讲官,都希望“致君尧舜”。苏轼认为,为君之道贵在“至仁至诚”,丘濬则提出:“谁道为君最是难,看来只在一心间。人心若与天心合,一念才兴万姓安。”所谓“天心”,实质就是“民心”。君主不能以自己的“私心”主宰天下,而应该“以民心为己心”,这样才能治理好天下。丘濬对于明孝宗年间的国家发展与朝政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史家称赞“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这与丘濬的竭诚辅佐是分不开的,故被誉为“中兴贤辅”。

 

丘濬和苏轼都曾担任科举考官,重视选拔人才。苏轼拥有“苏门四学士”与“苏门六君子”,丘濬选拔王鏊会试第一、谢迁殿试第一,两人后来都成为内阁大臣。蒋冕郑重地拜丘濬为师,得到丘濬的倾心培养,后成为内阁首辅。丘濬还为许多青年才俊、地方教谕、知府县令等人写《序》,倾囊传授从政做人的心得体会。丘濬还上书《乞储养贤才奏》,为国家长治久安储备人才资源,这体现出他的深邃眼光。

 

丘濬和苏轼都怀有一种深沉的忧患意识。苏轼提出“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丘濬则指出“乱不生于乱,而常生于治之时;危不起于危,而常起于安之日”。他们都提出了“共理、共成、共享”的治国理念,均主张一切治理实践都应以兴利除弊、惠民利民为依归,这样才能使社会和谐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丘濬的学术精神

 

丘濬暮年愈加眷恋故乡,不断写诗抒发自己的乡愁,“不堪老去思归切,清梦时时到海南”。但遗憾的是,他最终未能告老还乡。弘治八年(1495年),丘濬在京病逝。

 

丘濬早年宣称“胸中太学万卷书,脚底关山几程路”,这表明了丘濬治学的雄心和抱负。他宗奉程朱理学,而又超越程朱理学,故其学术思想自成体系、博大精深,是中华古典政教文明的智慧结晶。他的主要代表著作有《朱子学的》《家礼仪节》《世史正纲》《大学衍义补》《琼台诗文会稿》等。其中,《大学衍义补》是一部关于治国平天下的百科全书,可称之为“治平大典”。事实上,丘濬学术思想是“为学、修身、治国”三方面的有机统一。他强调“从来为学宜端本,第一先教心上明”,即必须洞见心之本体,虚灵不昧,心地澄明则天理自明。他重视“涵养须用敬,进学在致知”,而其精髓在于“审几微”,即审察事物的细微萌芽,及早防患于未然。至于读书方法,丘濬主张“循序渐进,熟读精思”。

 

丘濬深刻领悟宇宙人生的底蕴,臻于天人合一的境界。所谓“方寸间潜天地,书卷中来圣贤”“立足千仞岗,游心万古天”“天上片云无有,江心孤月自明”。这种精神境界至今仍有教育意义。丘濬在官场历练多年,从未放弃读书治学,他把博览群书与官场磨炼融为一体,以修心养性、悟道明理为最高旨趣,故能终身保持赤子之心和清正廉洁。丘濬的许多诗文倾吐了他真挚淳厚的家国情怀。他在《南溟奇甸赋》中赞颂“爰有奇甸,在南溟中”,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自豪与热爱之情。丘濬的《藏书石室记》记载了他少年求学和借书的艰难历程,于是慨然兴叹,暗自许愿:如果将来实现抱负,一定为家乡购藏书籍。后来,丘濬果真兑现许诺,在家乡修建藏书石室。丘濬又在《愿丰轩记》中写道:区区报国之心,庶几在乎。杜子美云“忧国愿年丰”,此之谓也。他把自己的居室命名为“愿丰轩”,寄托了一种“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景。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