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涛】知道、可道、守道与论道 ——读《荀子思想理论范畴及体系》

栏目:书评读感
发布时间:2024-06-08 16:30:47
标签:

知道、可道、守道与论道

——读《荀子思想理论范畴及体系》

作者:梁涛(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荀子研究学会副会长)

来源:《中华读书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四月初八日己卯

          耶稣2024年5月15日

 

 

 

荀子曾将求道的过程概括为:知道、可道与守道。这同样可以表达为学的境界,其中“知道”是对道的认识和理解,这是人与道关系的初级阶段。“可道”是从价值观念上认可道,这是人与道关系的发展阶段。“守道”是对道的坚守,辨明是非,排除干扰,这是人与道关系的成熟阶段。而要达到以上三重境界,除了个人的努力外,还需要论道,有三五志同道合者,有坐而论道的环境,相互启发,共同努力,如此方可有所成就。近读刘振英、田青两位博士所著《荀子思想理论范畴及体系》(下简称《体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12月)一书,感觉其对荀子思想的理解和把握,正可用知道、可道、守道来概括。而该书的出版,与邯郸学院近些年积极推动荀学研究,为青年学者提供的论道的环境是分不开的。

 

知道:忠实经典,还原文义

 

《荀子思想理论范畴及体系》,顾名思义就是要对荀子思想理论的主要范畴进行归纳和总结,达到对荀子思想的客观认识和理解。经过多年的推动,荀学已然成为当今的一大显学,但对荀子思想——道——的认识,仍多有分歧,以人性论为例,学界就存在性恶心善说、性朴说、性危说等不同观点和看法。如何消除分歧,对荀子人性论做出合理的解读,就成为荀学研究的一个急需攻克的难题。《体系》一书注意到《性恶》篇多次提到“今人之性恶”,进而提出性恶并非对人性的抽象概括,而是对具体时代人性的表述。这个时代就是战国大分裂、大动荡、大战乱、大变革的时代,是燕、赵、秦、韩、楚、魏、齐七国对峙、兼并的时代。仅荀子在世时,就发生七次较大的战争:齐灭宋之战,燕、赵、楚、魏、秦五国破齐之战,齐伐燕及田单收复齐地之战,秦将白起攻楚之战,秦掳楚地“六千里”之战,秦赵上党之战,秦赵邯郸之战。《性恶》虽为讨论人性论之作,但文中提到“今人之性”就有8次之多,作者由此提出:“今人”应指以“秦人”为代表的战国时期的人。荀子将战国末期人性特征概括为:好利争夺、疾恶残贼、好色淫乱。有鉴于此,荀子对“今人之性”做出道德判断:人之性恶。荀子认为这种恶之性是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残贼、淫乱,“犯分乱理而归于暴”的根本原因所在,止住了人性恶,就止住了争夺、战乱。因此,荀子性恶论的矛头所向,是战国时期秦昭襄王、齐湣王为代表的国君掠夺土地和人民、侵占财富和资源的无可节制的欲望,以及这种人性欲望引发的兼并战争对人民生命财产的伤害。“今人之性恶”不是泛指跨时代的人性,而是指特定时期政治、军事等因素影响下人性的表现。

 

笔者曾指出,荀子的思想存在历时性的发展,其对人性的表述就存在规范性和描述性的不同用法,《富国篇》提到“害生纵欲”,认为纵欲则害生(性),其性是一个规范性概念,而非描述性概念,性虽然包括欲,但只有在一定范围内,不伤害人之健康和成长的欲才可称作是性。《正名篇》:“性伤谓之病。”正是此意。这与后来用“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非相》)“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穷年累世不知不足”(《荣辱》)论人性、人情显然有所不同。对于荀子的思想包括人性论,更应从历时性的角度加以考察,而不应简单地一刀切,在性恶还是性朴之间做无谓的争论。学者已注意到,《荀子》三十二篇中,只有《性恶篇》提到性恶,而其他各篇均未明确肯定性为恶,荀子在《性恶篇》是从“好利”“疾恶”“好声色”来理解性的,这与其他各篇也有所不同,这种不同恐怕只能从具体的历史背景去理解,而《体系》一书关于“人之性恶”的解读,对于澄清荀子思想——道——认识中的种种分歧和争论,无疑有着启发意义。

 

可道:正本清源,重估荀学

 

历史上,荀子由于教出两位法家弟子而受诟病,当代学界围绕荀子是儒家还是法家,一直存在争论。《体系》一书将荀子与商鞅、韩非子进行比较,肯定荀子为儒家,虽然其思想存在一定的时代烙印,但荀学构成儒学的一个重要面向,缺了荀学,儒学必将是不完整的。

 

《体系》对荀子与法家做了多方面的对比,而对荀子的思想——道——多有认可和肯定。作者指出,商鞅以农战为强国之路,荀子以化性起伪、明分使群为实现社会文明的路径,这是霸道与王道的对立。商鞅以“以刑去刑”为治国国策,荀子以礼法融合为立国方略,这是刑罚与礼法的对立。商鞅排斥礼乐和儒士,荀子把大儒视为平定天下的根本,这是毁灭文化与尊文崇礼的对立。商鞅依靠战时动员的农战政策虽可取一时之效,但难以行之久远,为以后秦二世而亡埋下隐患。荀子隆礼重法,通过化性起伪,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进入一种人伦文明的社会状态。荀子的理想虽未实现,但较之孟子的理想主义,在当时更具有可行性,以后的统治者也主要是用荀学去调整商韩之学的“刻薄寡恩”,“两千年之学,荀学也”正是由此而来。只不过《体系》的作者,更多是从“可道”、从正面去理解谭嗣同的这一著名断语。

 

守道:去粗存精,弘扬发展

 

荀子的基本思想为何? 需要如何继承和发展? 这涉及“守道”的问题,因而受到荀学研究者的特别关注。在2018年第四届国际荀子研讨会期间,部分与会学者专门就此问题展开讨论,认为可以将荀子思想概括为:天生人成,通于神明;义利两有,性恶心善;隆礼重法,积善成德;知通统类,法先后王。可称为荀子思想新论纲,代表了学界的最新看法和认识(梁涛:《荀子思想新论纲》,《清华大学学报》2021年6期)。

 

《体系》一书将荀子思想理论体系分为王道论、成圣论、正名论三个方面,对荀子展开全面、系统的论述。作者指出,化性起伪是荀学的核心范畴,将其概括为两个层面六种方法。在认识层面包括去“臧”守“虚”、摒“枝”择“壹”、去“乱”取“静”三种方法,所谓去“臧”守“虚”,是指心在认识事物规律时要虚怀若谷,有接受新事物、新见解的胸襟和度量。所谓摒“枝”择“壹”,是指心在认识过程中发挥辨别、权衡、选择的作用,坚持真理,不以错误妨碍正确,不因遮蔽而有损光明。所谓去“乱”取“静”,是指让心不被错误思想抑制,不为缪见遮蔽,不为“剧梦乱知”,真正进入光明澄澈之境。在实践行为层面包括礼法的引导、老师的教育、环境与习俗的熏染等三种方法,这六种方法,从认识活动的虚心悟道、恒久持一、静心养智,到实践行为的践行礼法、师生切磋、风俗熏染,最终积善成德,化性起伪,完成人格的全面培养。荀子化性起伪的两个层面六种方法,在今天教学实践与人格养成上仍具有现实意义。

 

论道:以文会友,砥砺切磋

 

需要说明的是,《体系》一书的出版与邯郸学院浓厚的学术氛围是分不开的,是邯郸学院积极推动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成果。大约十余年前,当时的邯郸学院校长杨金庭来京登门拜访,请我帮助推动邯郸的荀学研究,由此开始了我与邯郸学院的合作。之后分别于2012、2014、2016、2018、2023年在邯郸学院召开了五届国际荀子学术研讨会,《邯郸学院学报》设立了“荀子与赵文化”研究专栏,发表了大量荀学研究的重要成果,该栏目也被评为教育部和中宣部的名栏,邯郸学院当之无愧地成为当今荀学研究的重镇。

 

研究荀子思想,要从细读文本开始,故从2012年开始,我在邯郸学院组织了《荀子》读书班,与邯郸学院的青年教师与学生一起研读《荀子》。由于领导重视,读书班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反响。《体系》一书的作者之一刘振英博士本为文学出身,毕业后来到邯郸学院工作。据他讲,他与荀子结缘就是在《荀子》读书班上,由此开始了对荀子的研究。《荀子》读书班能够延续下来,主要就是靠刘振英等几位年轻老师的坚持。荀子曾言“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又言“知者论道而已矣”。学术成果的出现,离不开良好的论道环境,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希望在邯郸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中,在荀学热的推动中,能有更多的优秀成果出现。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