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大哲学系山海会语系列讲座之东亚儒学系列第三讲,林月惠主讲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4-05-29 16:22:07
标签:

原标题:山海会语系列讲座06:东亚儒学系列讲座第三讲

来源:“浙商大哲学”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四月初九日庚辰

          耶稣2024年5月16日

 

东亚儒学系列讲座

浙商大哲学·山海会语讲坛06

区域国别学系列讲座15

 

应浙江工商大学东方语言与哲学学院哲学系和东亚研究院的邀请,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所林月惠研究员于2024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在我系做共计八讲的“东亚儒学系列讲座”,该系列讲座是哲学系以跨文化对话为宗旨的“山海会语”讲坛在2024年度的特色活动。

 

 

 

2024年4月29日,林月惠教授在下沙校区A317教室做了第三场东亚儒学系列讲座,主题为“丁茶山的心性思想——从西学灵魂论之格义谈起”,本场讲座由东语学院哲学系刘旭老师主持,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绪琴教授、我院柴可辅老师等和哲学系五十余名同学参加了本场讲座。

 

讲座伊始,林教授首先介绍了丁茶山的生平、故乡、发明创造、被流放等经历,而后从朝鲜后期西学传入的四个阶段以及丁茶山的学思历程讲述丁茶山与朝鲜后期西学传入之背景。朝鲜儒学的其中一个特征是以理气论解释心性论,而丁茶山吸收西学后,将心性论和形上学分开解构,从心的理解讨论性、讨论德,重新解释他的新儒学。因此,本次讲座主要聚焦丁茶山的心性思想和伦理思想。

 

《天主实义》传入朝鲜之后,丁茶山的老师李星湖积极接受西学,用格义的方式探究西学。《天主实义》中利玛窦传教的重点在于认识天主和救助自己的灵魂,学术重点在于讨论anima(认识自己在于认知自己的灵魂)和Deus(上帝)。《天主实义》中有两种灵魂观,一种是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的三魂与三司——魂有三品,草木拥有生魂,动物拥有觉魂,人拥有生魂、绝魂、灵魂三魂;魂有三司,灵魂具有记忆、理智、意志的三种作用;另一种则是柏拉图和奥古斯丁强调灵魂的精神性、灵肉二元对立的灵魂观。《天主实义》中相关的伦理思想,一是性善与德行。性之善是先天就有的良善,更重要的德之善是后天习得的习善。丁茶山将其分为道德的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丁茶山的老师李星湖用“心“格义”魂“,其中生魂等于生长之心,觉魂等于知觉之心 灵魂等于义理之心。而后他反思”心“之所指,用天地之心类比人之修养境界、吉凶,用草木之心类比事物生长的源头。”性理而心气“,林教授认为其仍是运用朱子学的思维方式。最后,李星湖将灵魂论带入东亚造成解剖学的讨论,提出感觉在脑、知觉在心的观念并作出心统性情图。他反对《天主实义》中的灵肉对立,认为可见的血肉之心和不可见的神明之心相须不离。

 

 

 

接着,林月惠教授探讨了丁茶山之心论,丁茶山推翻朱子学虚灵知觉认为以背景为无形精神加有形肉体的人心形神妙合,心、性不同。丁茶山重构“心”的学说,认为心包含三个部分:五脏之心;心所发之心;灵明之心三者缺一不可。林教授展示丁茶山心性图深入描述心有三等。五脏之心代表肉体之心,作为有形的肉体和灵明之心代表的无形的精神最后形神妙合成为人心,心所发之心代表现实经验世界中的情感,可千可百。三者之间存在本末、一多关系,打破宋明理学体用观。丁茶山认为灵明之心又分为三种功能:心之性,性是心的一种功能,是一种好善恶恶的主观原初道德情感,方向为至善;心之才,作为一种权衡的功能,运用相对的自由意志选择善恶;心之势落实在具体的经验世界,心的薄弱意志受主客观干扰,不容易表现善。三种功能不可或缺,透过选择将灵明之心诉诸于现实世界。丁茶山通过心之才强调人心与道心的善恶抉择。可千可百的心所发之心的道德抉择只有善与恶两种选择,但是丁茶山的“人心”存在歧义,作为权衡功能和人欲之私的人心和道心是否并存的判断和朱子学人心与道心并存的思想存在差异。

 

林月惠教授还深入探讨了丁茶山的性嗜好说与德行论。她首先从字形出发,解释了“性”的含义,认为性是天生的,源于心,具有乐善耻恶的功能。接着,林教授通过举例说明了丁茶山如何运用性嗜好说来证实性善的观点。首先林教授指出,丁茶山通过观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反应,来证明人性本善。他认为,当人们称呼某人为盗贼、不孝子等负面标签时,会感到不适,这说明人们内心深处都有对善恶的判断和追求。这种直接的现实情感,正是最素朴的道德情感的体现。其次,林教授以莲花的生长为例,进一步阐述了丁茶山的性善观点。莲花生长在淤泥中会变得更加美丽,而人在良好的环境中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好。反之,恶劣的环境会导致人的品行变差。这一比喻恰恰证明了人性本善,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品质。

 

 随后林教授从性转向对德的探讨。丁茶山认为对心性的讨论最终要落实到人伦世界中去,继而转向讨论德行。丁茶山认为,心本无德,只有将心之性表现出来才有德。这意味着对心性的讨论要落实到行事上。性善是先天具有的,而人善(德)则是后天表现的,是通过习惯和实践于外的道德行为所体现出来的。丁茶山重新解构了性理学中的仁义礼智,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从心表现出来的四德,而非四性。这四德需要通过德行来表现。

 

丁茶山的心性思想对宋明理学来说是一个创造转化。首先,他解构性理学的哲学典范。茶山化用西学的“魂有三品”说,提出心有三等,把“心”作为一个主体重新发现。宋明理学认为心为体、性为用,茶山则认为心为体,这个“体”不是本体而是实体,性只是心当中的功用,翻转了宋明理学中的体用关系。对此,林教授并不认为茶山是反形上学的,茶山反对的是性理学之理气、体用思维框架的形上学,他的形上学见诸他的上帝论述。第二,茶山重构了孟子的心性论。第一层重构是把心分为三等,灵明之心、心之所发之心、心脏之心。重构的“心”是有限的道德主体,不是纯善的。第二层重构是把灵明之心分为性、才、势三种功能,此三种功能,并非聚焦于纯粹、至善的先天道德主体的超越作用,而是揭示道德主体在心理层面的诸多作用,更贴近日用常行经验层面的道德主体之分析。最后是构建性嗜好说的道德动能。茶山的性嗜好说的道德意识起源于内在,他诉诸于人先天本有的道德情感“乐善耻恶”。研究者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有把这个情感看作是“道德本能”,或谓“道德欲求”,或谓“道德倾向”,林教授则更为认同韩国学者李南麟所说的“道德动能”。

 

 

 

丁茶山的心性思想,“心”“性”“德”三个基本概念不可分开,他的论述策略,先从概念的字义入手,继之以经典文本的“以经解经”,再化用西学灵魂论的思维框架,借以解构性理学的哲学典范,最后重新界定旧有的概念,予以新义,进而重构“心”“性”“德”三合一的儒家伦理思想。茶山分开了心性论和形上学,采用横摄的本/末、内/外的思维框架来重构儒学的道德主体,彰显先天道德主体的多重面向,以及复杂的道德心理现象,进而缔造另一种有别于儒学主流的新型态之天人关系──儒学的“外在超越”模式。

 

 

 

讲座的最后,刘旭老师对林教授的讲座做了总结,指出丁茶山的心性思想的影响以及西学传入东亚后的冲击。林教授鼓励大家积极提问,其中同学们对于“丁茶山以经验论证性善论”举出了一些现实中的例子,对于“丁茶山批判本然之性”的观点做了进一步的提问,林教授也做了细心的解答。最后刘旭老师再次表达了对于林教授的欢迎和感谢,宣告本次讲座结束。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