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杰】郭店简《老子》所示早期儒道关系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4-05-23 20:50:28
标签:

郭店简《老子》所示早期儒道关系

作者:杨杰(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三月廿八日庚午

          耶稣2024年5月6日

 

儒道关系是中国古典思想世界演绎的一条基本线索,学界有“儒道对立”“儒道互补”“儒道会通”“儒道相通”“儒道和合”等不同说法。这些观点往往以秦汉及其后的文献为分析对象,把儒家、道家当作两个独立的学派进行比较,而轻看了多种思想在竞争合作中的相互渗透、交融与流变。有赖于近年一些未经后人改动的战国秦汉简帛文献的出现,中国早期思想形成阶段即诸子百家时期的思想原本呈现在我们面前。其中,尤以《老子》诸简帛本与传世本的变动最为典型,使得我们得以窥探这一文本流变与思想互渗的过程。

 

汉代史家论儒道关系

 

汉人整理发掘春秋战国时的诸子资料,归纳出“六家”“九流十家”等学派,最早明确提出儒道关系。司马迁在《史记·老子申韩列传》中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是论说明的是当时儒家学派与老子思想的对抗关系,而不是学派与学派之间或孔老二人之关系。这种说法是有其理由的。

 

其一,如传中所述,孔老可谓师生关系。相似的故事记载于《庄子》《礼记》《吕氏春秋》《韩诗外传》《孔子家语》《文子》《新序》《说苑》等战汉典籍,虽各本因有附会增删而细节有异,但其事当非道听途说。其二,秦以前道家并未形成一个学派,老子、庄子、黄老固然共享了某些核心旨趣,但其差异在史迁的论述中显然是不可忽视的。且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所言的儒道之别在为政上的事少与多劳之分,其称“道家使人精神专一”云云,扩大甚至扭转了老子的思想内涵,其说的“道家”无疑是流行于汉初的黄老思想。百余年后,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所说的“道家”则包含了老庄黄老的思想特征,其谓包括儒道两家在内的诸子十家“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并且扩展了《庄子·天运》中老子对孔子倡导的“仁义”的批评,以为儒道之分在思想上的“绝去礼学,兼弃仁义,曰独任清虚可以为治”,明确了道家反对仁义礼学作为儒道之分的根本。可见,刘笑敢所谓学派或文本的“思想聚焦”现象,越往后越发明显。

 

郭店简论儒家之德

 

1993年出土的郭店简《老子》是诸本中最早的一种,一般认为抄写于公元前300年之前;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两种,其中甲本抄写于刘邦称帝之前,乙本抄写于汉惠帝时;最为完整的北大汉简《老子》一般认为抄写于汉武帝前期。丁四新等学者关注这四种古本的形成演变过程,认为北大汉简本是老子立为经书的定型本,稍晚的刘向定著本是后来各通行本的母本。是论有将已见已知的各本视为线性演变的嫌疑,忽略了抄者或藏者的个性与孤本的特性;并且已出土或已见的必然只是少数,或许还有其他版本不为我们所知。因此,对于楚简《老子》文本所呈现的思想演变,不能仅限于《老子》,还要结合《太一生水》《五行》等同时期出土的十八种儒、道等文献,给予综合考量。

 

郭店简出现“仁”“义”的次数均有六七十次之多;其中《老子》出现“仁”“义”“礼”者主要在讲治道的丙本。汉以后,“仁、义、礼、智、信”作为儒家的核心观念才稳定下来。《五行》讲“仁、义、礼、智、圣”,《六德》讲“圣、智、仁、义、忠、信”,郭店儒简以这些“德目”作为儒家的核心概念进行申说。《五行》说“仁,形之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义,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礼,形之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智,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圣,形之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形于内”即内在于心,如郭店简中部

 

 

 

郭店简《老子》对“仁”“义”的态度

 

郭店简《老子》整理出版后,学界特别关注其对“仁义”的态度。今本《老子》第十九章作“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帛书甲乙本、北大汉简本同此;唯有郭店简作“绝智弃卞(辩),民利百怀(倍);绝巧弃利,盗侧(贼)亡又(有);绝伪弃虑(诈、作),民复季(稚)子”。这一明显的不同引起学者广泛讨论。李存山、陈鼓应、邓立光、聂中庆、尹振环等认为,这说明了原始老子并不否定儒家的仁义观念;张岱年、李学勤、裘锡圭、李零、周凤武等则认为,无论如何老子还是反对仁义的,甚至认为郭店简《老子》恰恰是抄写者或墓主人持儒道兼综立场进行改动后的结果。对比这两种版本,“三绝三弃”的指向有异,期待的结果却相同。虽然“仁”“义”“孝”“慈”等价值观在战国后越发具有儒家学派属性,但战国早期以前的思想家不会直接反对这些于国家治理有益的观念;而“圣”“智”“巧”“利”“智”“辩”“伪”“诈”则是春秋战国思想家共用的语汇,并不具有学派属性。《五行》对“仁”“义”等概念有“形于内”与否的区分,说明战国中期这些观念已经有虚伪—真实之分了。因此,“仁”“义”“孝”“慈”等儒家色彩浓厚的词汇,完全可以被包含在“巧”“利”“伪”“诈”之内。也就是说,某种类型的仁义孝慈可以是伪诈的一种表现。需要指出的是,郭店简本的“季子”,当从刘信芳、裘锡圭、廖名春、聂中庆、刘钊等作是读,即“赤子”“婴儿”的无思无虑真实无伪现象,这种事实状态在孝慈观念之前;后来的“孝慈”是后生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价值观的强化。因此,郭店简本章不是反对儒家,而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现实进行更为彻底的反思,以期实现国之“长久”的结果。

 

今本《老子》第十八章,郭店简作“故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正臣”。这句话比今本少“智慧出,有大伪”,多“安”字(傅奕本作“焉”),且断句、标点、句序皆有不同意见。一种理解同通行本的理解,“安”读作“才”,反对的是仁义、孝慈、正臣,支持大道、亲和、邦治。另一种理解则以各分句读作反问句,“安”读作“哪里”,理解为肯定仁义、孝慈、正臣。但是,“故”字说明本章是接着今本第十七章讲的,是章“信不足,安有不信”句亦有相似的理解问题。如果断句为“信不足,安有不信?”这种理解是于理不通的,故而当如河上公注“君信不足于下,下则应之以不信,而欺其君也”,这也是古今多数人的理解。因此不必为求与儒家相合而读“安”为“哪里”。顺此,“安”理解为“才”“则”“于是”的前后顺接关系是较为合理的。那么,第十八章应当作第一种理解。支持“季子”而反对“孝慈”,乃在于前者是初始、淳朴,后者同“仁义”“正臣”一样已经可能是外在的虚饰,不必然符合原始儒家本意了。

 

郭店简《老子》中出现“道”123次(作“导”“言说”义也统计在内);“德”76次(或写作“惪”),“道”“德”已经成为《老子》的核心概念。《五行》对“道”“德”作了区分:“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性自命出》说“道者,群物之道……唯人道为可道也”;《语丛一》曰“《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儒简区分“天道”与“人道”,讲述的“五行”或“六德”都属人道。《老子》论述的“天之道”,指向的也是“人之道”的“无为”,圣人“以道从事”的目的仍然是达到社会的“事成而身长”。《五行》云“圣人知天道也”、《成之闻之》说“圣人天德”,与《老子》所讲的“圣人无为”,在境界、价值上一致。因此,郭店道简同儒简一样,“皆务于治”。

 

《老子》作为开放性文本的最终形成

 

一个合理猜测是,《老子》是春秋末开始逐渐形成的开放性文本,因此在《左传》《国语》《周礼》《金人铭》等典籍中也能找到思想相似的因子,故不能过早以学派区分立论。诸子去除能透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描述,通过增加其形上性、普遍性而形成了一个以“道”“德”为价值尺度与境界形态、“自然”“无为”为方法论的形而上学,这可能是当时思想家有意设计的结果。这个形成过程持续数百年,直到汉初才稳定下来,直至王弼整理出流传于世的通行本。

 

所谓“互补”,是指两个独立的个体依据共同的理由相互补充;多数学者接受的“儒道互补”即是在“道”之下将儒道分为两家,如张立文谓老子思想“不是对儒家的批判和否定,而是对儒家思想从负面的补充”,儒道有主辅之别。实际上,这种理解轻视了儒道二者之间相互渗透与交融的力度,它们的问题意识、解决思路、思想立场、表达方式等是在相互勾连中进行的,因此应该称之为“流变”中的“互渗”更为合适。正因如此,《易经·系辞下》对诸子思想“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的旨趣评判,在思想变动中才能得以理解。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先秦汉晋‘自然’‘无为’观念的互动流变研究”(21BZX060)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