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研究》2024年第2期(总第202期)目录

栏目:
发布时间:2024-04-03 01:04:22
标签:

《孔子研究》2024年第2期(总第202期)目录

来源:“孔子研究杂志”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二月廿四日丙申

          耶稣2024年4月2日

 

中华文化资源与国家治理

 

唐文明丨论孔子律法——以《孝经》五刑章为中心的讨论

 

李德嘉丨德治与无为:法治视野下的儒道治理思想互补

 

余治平丨“天子一爵”论——公羊家对君天关系的设计与处理

 

张立恩丨杜预对《春秋》政治合法性的重建——以《春秋左氏传序》为中心

 

原典新诠

 

杨海文丨儒家生活中的小事大孝——以《孟子·尽心下·曾皙嗜羊枣章》为中心

 

陈晨捷丨命运:孔子的一个隐性关切——以“与命与仁”及“性与天道”章的诠释为中心

 

唐梵凌丨孔子论“君子”的“学而成人”与“中道而行”

 

张 磊 王绍之丨观德与修己:商周大射礼的演变与成熟——以儒家对礼乐文化的阐释为旨归   

 

儒学源流

 

孙宝山丨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辩与儒道的碰撞统合

 

孙 伟丨《庄子》的心论、性论及荀子之融摄

 

张道奎丨《礼记·乐记》篇的文本传承及作者问题再辨析——兼论《乐记》作者与编者的区分

 

简帛研究

 

袁 青丨论安大简《仲尼曰》的思想主旨及其“慎独”思想

 

余建平丨安大简《仲尼曰》与《论语》的形成

 

中西文化

 

程志华 张 新丨由儒家观念透视中国文化——明恩溥对中国文化特性的剖析

 

赵 跃丨理念、话语与模式:跨文化语境下儒家文化国际传播的当代进路

 

青年论坛

 

廖 浩丨“修己以安人”之我见

论孔子律法——以《孝经》五刑章为中心的讨论

 

唐文明

 

摘要:通过对《孝经》五刑章的详细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呈现孔子的律法思想,主要有以下三个要点:首先,刑法的目的是为了激发人们的迁善之心;其次,孝是一条根本性的律法,是规范社会秩序其他法律的基础,是诸法律的律法;再次,由“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而来的孔子律法,可概括为“四尊五勿”:尊天,尊亲,尊圣,尊君;勿杀人,勿奸淫,勿侵犯他人领地,勿抢劫伤人,勿偷盗。

 

关键词:象刑 天牧 孝 尊天 孔子律法

 

作者:唐文明,哲学博士,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伦理学、中国哲学、宗教学。

 

德治与无为:法治视野下的儒道治理思想互补

 

李德嘉

 

摘要:“无为而治”是儒道两家共同的社会治理目标,具有相近的社会治理价值追求,其特点是强调统治者减少行政干预,最终实现“垂拱而治”的治理效果。两者的区别在于,儒家期待以“德政—德教—德治”的方式治理社会,实现“化成天下”的治理成效,最终达到“无为而治”。而儒家 “德治”本身,不仅强调君主具有政治德行操守,而且要求君臣率先垂范,推行“德教”,又具有有为的一面,难免与“无为”的理想相互矛盾。对于道家而言,“无为”既是目标,又是手段,同时也是一种理想的政治德性。“无为而治”所包含的治理智慧,不仅与现代法治的目标不相冲突,而且可以增加现代法治的价值维度。

 

关键词:无为而治 德治 无为 法治

 

作者:李德嘉,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法律史、法律文化。

 

“天子一爵”论——公羊家对君天关系的设计与处理

 

余治平

 

摘要:《春秋》对周天子使用不同称谓,其所指虽都一样,却具有价值褒贬,即根据天子的言行而给出相应的王义评判,绝不因为其地位尊贵就予以包庇。王者应该能够打通天、地、人之间的阻隔,让天道、地道渗透进人道,使自己成为天下归顺的政治领袖和道德楷模。天子,作为官阶之一爵,最早由深受公羊学影响的纬书《周易乾凿度》提出,然后《白虎通·爵》再加以学理论证。西周中期盛行谥号之法,折射出朝廷对官秩序列中上自天子、下至授命大夫的政治评价和德行鉴定。只有位居天子之上的、更权威的存在者才可以成为天子爵位、谥号的授予主体。诔、谥之礼的本质是向君王传递道德压力。在《礼纬·含文嘉》《孟子·万章下》的文本叙事中,天子被纳入“五爵”“六等”体系,处于等级之中,一起接受限制和约束,而没有逍遥于外。儒家反对“天子僭天”,目的就是要重新树立天的尊严,维护天的至上权威。在现代民主制度产生之前,这显然是儒家所能够想到的防范天子作恶的最有效手段。天子一旦被纳入现实的官秩体系,就会受到限制,需要以守礼的方式适配其“分位”。

 

关键词:公羊家 天子 天子一爵 天子僭天

 

作者:余治平,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董仲舒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儒家思想与文化。

 

杜预对《春秋》政治合法性的重建——以《春秋左氏传序》为中心

 

张立恩

 

摘要:在《春秋》诠释史上,回应《春秋》的政治合法性问题成为构建新《春秋》诠释体系的基本前提。汉代公羊家董仲舒、何休等提出的孔子素王、《春秋》为汉制法等观点建立起《春秋》的政治合法性。晋代杜预虽然与他们一样主张《春秋》为孔子“制作之文”,但认为公羊家以上说法无异于以孔子为乱臣贼子,故杜预认为《春秋》非“天子之事”,而是史官之事,孔子“制作之本意”是要替代史官遵周公之志而修正鲁史。为证其说,杜预构设了《春秋》的三种存在形态:周德未衰时之《春秋》、周德已衰时之《春秋》及孔子之《春秋》。周德已衰时之《春秋》的出现构成孔子作《春秋》的必要条件。孔子之《春秋》与周德未衰时之《春秋》同遵周公之制,具有相同属性,因此,孔子之《春秋》在本质上是鲁史。杜预此举又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据其将韩宣子所见鲁《春秋》视为 “周之旧典礼经”,则周德未衰时之《春秋》与周德已衰时之《春秋》难以相容;二是,如其所述,史之策书皆君所命,因而孔子何以具有替代史官著史的政治合法性又成为其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春秋》 孔子 杜预 政治合法性

 

作者:张立恩,哲学博士,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暨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春秋》学。

 

儒家生活中的小事大孝——以《孟子·尽心下·曾皙嗜羊枣章》为中心

 

杨海文

 

摘要:从《孟子》单章解释史看,《尽心下·曾皙嗜羊枣章》有三个方面值得深究:一是名物考证,在“羊枣”的两种解释中,“牛奶柿”义胜“羊矢枣”;二是义理解释,“不忍”二字不是无关紧要而是至关重要,“同独”蕴含了丰富的思辨性张力;三是思想史比较,孟学史将“屈到嗜芰”当作“曾皙嗜羊枣”的同类题材,屈建也有理由获得像曾子一样的正面评价。“极痴”的《曾皙嗜羊枣章》单章研究,因其揭示曾子以小事成就大孝而“深妙”。

 

关键词:《曾皙嗜羊枣章》 羊枣 不忍 同独 屈到嗜芰 小事大孝

 

作者:杨海文,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孟子研究院特聘专家,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史。

 

命运:孔子的一个隐性关切——以“与命与仁”及“性与天道”章的诠释为中心

 

陈晨捷

 

摘要:作为孔子关注点之一的命运之所以是隐性的,一方面缘于孔子对其未曾明确提及,另一方面则由于后学对于《论语》中之“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和“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二章的误读。事实上,“子罕言利与命与仁”涉及“利”与“命”、“利”与“仁”的关系,即利是否可求、对行“仁”该秉持什么样态度的问题;“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则涉及“性”与“天道”或“天命”的关系,即性的来源问题及修身养性与其人生遭遇之间的张力问题,其核心均是对命运的关切。命运是不受人所左右的外在力量,而正因意识到德性修养与人生境遇之间的疏离与落差,儒家才格外强调人的道德自主性并以之作为人生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关键词:《论语》 孔子 命运 命与仁 性与天道

 

作者:陈晨捷,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

 

孔子论“君子”的“学而成人”与“中道而行”

 

唐梵凌

 

摘要:孔子创造性地阐述了“君子”论,它以“学而成人”的“德性”养成与“中道而行”的“德行”践履为两翼,蕴含着本心的知性与现世的实行的统一。“学而成人”,强调君子作为主体人格的自由自觉,敞开从“悦”到“乐”再到“不愠”的主体情感和志向的意向性生成过程。“中道而行”,将“修仁”与“习礼”统一于“中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肯定性原则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否定性原则的对反并举。“中道而行”是君子能够实现“学而成人”的日常践履和方法论自觉,它包括了主体人格的自由自觉、知耻知礼、崇德有让、权责有界。

 

关键词:孔子 君子 学而成人 中道而行

 

作者:唐梵凌,哲学博士,四川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哲学和伦理理论。

 

观德与修己:商周大射礼的演变与成熟

 

——以儒家对礼乐文化的阐释与旨归

 

张 磊 王绍之

 

摘要:从远古社会到春秋战国时期,大射礼的起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折射了先秦社会的历史变迁。从黄帝“干侯之射”的传说到晚商王射,大射礼的社会属性逐渐替代自然属性而成为主导因素,大射礼逐渐成型。商周之际,在以政治为主导因素的影响下,大射礼发生了礼意上的嬗变,进而在周代以“射为诸侯”为标志,被赋予新的政治内容和道德内涵。春秋战国之际,儒家以观德与修己为要义,深化阐释大射礼蕴藏的思想价值,完成了思想升华,使大射礼臻于完全成熟。

 

关键词:大射礼 先秦社会 礼乐文化 儒家

 

作者:张磊,历史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先秦史、儒学史、礼学史。   王绍之,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区域文化与中国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文献。

 

魏晋玄学的有无之辩与儒道的碰撞统合

 

孙宝山

 

摘要:魏晋玄学虽然道家色彩浓厚,并有“新道家”之称,但实际上是儒道碰撞统合的产物。围绕有无之辩这条主线,魏晋玄学家们从有无本体、有无功用、有无境界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何晏、王弼从以“无”为本体引发出“无”的功用和“无”的境界,以调节名教与自然的关系,试图将儒家与道家统合起来,但将社会风气导向了虚无。裴�以“有”为本体提高“有”的功用,肯定儒家的礼教名分,以消除由尊崇道家的“无”所导致的虚无浮华、轻视礼法、漠视功业的社会风气。郭象在一定程度上承接了裴�以“有”为本体的理路,但又主张自生无待、有无相合,倡导立足世间、顺性自足、安命守分,最终把名教与自然、儒家与道家统合起来。

 

关键词:玄学 儒道 有无 王弼 裴�   郭象

 

作者:孙宝山,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庄子》的心论、性论及荀子之融摄

 

孙 伟

 

摘要:《庄子》一书中的“心”主要探讨的是如何从耳目感官之知、心的理性认知进展到体认觉悟“道”的过程。《庄子》一书中的“性”主要探讨的是人的本性。在庄子眼中,人性为最可贵之物,人需要通过心的修炼来返归到原初的本性。通过“心斋”和“坐忘”的工夫以及“庖丁解牛” 这一故事中所隐喻的“心”与“性”之间转化的智慧,人在返归到原初本性的同时,也实现了物我合一的天道,同时保持了个体生命的完整。荀子的“虚壹而静”思想可谓对庄子思想的融摄,其中隐含着庄子在具体多样的个体认知与形而上之道,也即“心”与“性”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的观念。

 

关键词:庄子 心性 庖丁解牛 荀子 虚壹而静

 

作者:孙伟,哲学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及中西比较哲学。

 

《礼记·乐记》篇的文本传承及作者问题再辨析——兼论《乐记》作者与编者的区分

 

张道奎

 

摘要:目前学界关于《礼记·乐记》篇的文本形成问题讨论颇多,其中关于《乐记》作者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公孙尼子与荀子等方面,而《汉书·艺文志》的基本判断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乐记》文本内容来看,《乐记》最终编纂成书及版本的流传修订虽在汉初,但其主体则由先秦时期儒家学派的“诸子言乐事”等文字组成;从《乐记》传承来看,居于兰陵—稷下的荀子及其后学固然对相关文本的整理与传承有较大贡献,但也不应忽视居于西河—河间的子夏、魏文侯及窦公、刘德及毛生、王定及王禹等一脉的编纂传承之功绩。同时,区分《礼记·乐记》的作者和编者,更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乐记》等儒家文献的形成及其传承过程。

 

关键词:《乐记》 子夏 诸子言乐事 作者与编者

 

作者:张道奎,历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中国儒学史。

 

论安大简《仲尼曰》的思想主旨及其“慎独”思想

 

袁 青

 

摘要:安大简《仲尼曰》为孔子正语,文末标明“孔子之正语也”是为了与假托孔子的言论相区别,《仲尼曰》是《论语》结集前的孔子语录,可能是《论语》的来源材料之一。《仲尼曰》认为统治者也必须修身而成为君子,故其主旨是如何成为君子,偏重的是修身,主要涉及慎言慎行等一系列成为君子的工夫。《仲尼曰》和《中庸》中的“慎独”当释为独处时要慎言慎行,与《大学》中释为“诚其意”的“慎独”含义不同。

 

关键词:安大简 《仲尼曰》 慎独

 

作者:袁青,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哲学与出土文献。

 

安大简《仲尼曰》与《论语》的形成

 

余建平

 

摘要:安大简《仲尼曰》的部分章节与今本《论语》存在同源关系,更多章节则或与传世文献相异,或不见于传世文献,《孟子》所引孔子言论亦是如此。可见,由于孔子弟子各有所记,在战国时期形成了多种“孔子语录”汇编本,其中多数在流传中亡佚,部分散落在《礼记》等儒家文献中。《论语》的早期传本源于“孔子语录”汇编本,并在汉代武、昭、宣时期逐渐经典化,形成多种抄本。汉代后期,张禹所传“张侯《论》”逐渐淘汰其他抄本,成为今本《论语》的主要源头。

 

关键词:安大简 《仲尼曰》 《论语》 古书形成 张侯《论》

 

作者:余建平,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出土文献与中国早期文本文化。

 

由儒家观念透视中国文化——明恩溥对中国文化特性的剖析

 

程志华 张 新

 

摘要:明恩溥作为一位来华传教士,在宣教时对中国文化有诸多研究。在他看来,中国文化的特性是由儒家塑造的,故分析儒家基本观念可以反映中国文化的特性。他通过分析当时中国人所具 “仁”“礼”“智”“信”“义”之思想特质,勾勒出中国文化的“大致轮廓”,进而提出改造中国文化的“药方”——以基督教文明帮助有着“举世无双的过去”的中国人“纠错改正”,以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明恩溥的思想虽然基于基督教立场且有特定目的,但亦具有一些合理性。

 

关键词:明恩溥 儒家观念 中国文化特性

 

作者:程志华,哲学博士,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哲学。  张新,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哲学。

 

理念、话语与模式:跨文化语境下儒家文化国际传播的当代进路

 

赵 跃

 

摘要:新时代,儒家文化国际传播处在古今中外多学科、多视野、多语境的交汇处,在传播理念、话语构建、传播模式等方面面临新的需求与挑战。儒家文化国际传播应建立在对自身文化的自觉自信及对人类文化多元一体的理解之上,通过传播理念的共情转向、话语构建的融合转向、传播模式的生活转向,积极打造现代化、融合式的国际传播生态,开拓更扎实具体的话语对接与转换,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

 

关键词:儒家文化 跨文化传播 国际传播 传播能力

 

作者:赵跃,文学博士,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与文化传播、国际中文教育。

 

“修己以安人”之我见

 

廖 浩

 

摘要:“修己以安人”一般被用以概括儒家学说之精神主旨,但是历代注家对此文章眼目注解各异,反而使儒家学说之精神主旨闇而不彰。深入探究《论语》文本,可知“修己”乃是对于自身德性生命的修治完善,“安人”则是以教、养结合的方式安定自身之外的他人。“修己”与“安人”之间构成了一种体用关系,即君子“修己”而明其体,“安人”而达其用。“敬”之工夫是“修己以安人” 的实践路径,“修己以敬”乃是以工夫而明本体,“修己以安人”则是由本体而见效用。君子敬修笃实、工夫深厚,自然臻至百姓安定、天下均平,并非于“修己”之外别有“安人”。学人唯有将“修己” 作为君子之道的根本,方能正确把握儒家学说之精神主旨。

 

关键词:君子 修己 安人 敬 工夫

 

作者:廖浩,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先秦哲学。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