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骏峰】潕溪文脉

栏目:庙堂道场
发布时间:2024-02-22 01:22:57
标签:

潕溪文脉

作者:龙骏峰

来源:《湖南日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五年岁次甲辰正月十一日甲寅

          耶稣2024年2月20日

 

简介

 

潕溪书院位于吉首市东门坡鳌鱼峰上,由苗族大儒、明代苗族教育家吴鹤于正德年间创建,迄今有五百余年历史。清乾隆、嘉庆、光绪年间有过三次扩建,湖湘名士龙昇明、胡师谦等曾任山长,民国湘西知名学者陈庆梅、石启贵等曾在此任教。潕溪书院是汉文化教育在湘西民族地区传播,以及湘西人民主动融入国家发展的珍贵历史实物见证,在促进苗族文化传播、苗疆教育发展、少数民族人才培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脉是文化的积淀、文明的象征,它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存在,滋养并形成一座城市的精神、一个地域的气质。

 

吉首市的一条重要文脉,是潕溪书院,自明朝正德年间创立至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是湘西地区现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书院。五百年文脉一线存,潕溪书院的出现,不仅使小城有了五百年文化积淀,更为湘西地区突破地理阻隔和地区封闭,主动接收外来先进文化,吸引外界关注,促进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作出了重要贡献。

 

 

 

潕溪书院。龙骏峰摄

 

 

在潕溪书院之前,湘西还有一座东洲书院。它前身是北宋庆历五年(1045)在泸溪县沅江边创修的学宫。被视为蛮荒之地的湘西,在这一时期里兴建学宫,可以看出宋代文风兴盛、影响深远。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辰州府太守和卢溪郡令在沅水学宫基础上,在五里洲创建了东洲书院,并聘请江西安福籍进士王庭圭担任书院山长。东洲书院是湘西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早书院,不过历经千年变迁,遗址早已荡然无存。所以保存完好的潕溪书院,成为了汉文化教育在民族地区传播,以及湘西人民主动融入国家发展的珍贵历史实物见证。

 

创立五百余年来,潕溪书院一直坚持原址办学,从未迁动。这对历史上战乱频繁、行政中心不断变换的湘西地区来说,是一个较罕见的存在。

 

书院位于吉首老城区东面的鳌鱼峰上,这是东门坡衍生出来的一座小石峰,因形状像龙首鱼身的鳌鱼而得名。潕溪书院的创立者吴鹤当年选在这里兴学研文,首先是看中此地环境清幽,与城区隔着一条峒河,学生可不受尘嚣干扰安心读书。其次是因为鳌鱼峰这个名字寓意好,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鳌鱼与文教有关,象征文章显达,准发科名之应。把书院建在鳌鱼峰上,寄托了吴鹤希望弟子们个个文运亨通、出类拔萃的美好愿望。

 

 

潕溪书院的选址和布局,顺应山势,因地制宜。主体建筑坐东北面西南,中轴线由三进院落组成,左右次轴线各有两进院落。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60平方米,由门楼、山门、大成殿、明伦堂、藏书楼、学署、鹤公祠、山长室、敬文斋、润心堂、鳌鱼池、文昌阁和孔子广场组成。从峒河岸边沿石阶上至鳌鱼峰顶,跨过八字门楼,来到青石铺地的前院,台阶上四株百年丹桂左右排列,树影后面是书院山门。一对石狮分踞大门两旁,石狮外侧各有一堵雪白影壁,右边写“顶天立地”,左边写“继往开来”,道出了潕溪书院的学风和传统。山门上方悬挂有“潕溪书院”四个烫金大字牌匾,乃著名画家黄永玉所书。左右门柱上,挂有书院创始人吴鹤先生撰写的对联:

 

读法书畏刑,读兵书畏战,读儒书刑战不畏;

 

耕尧田忧水,耕舜田忧旱,耕砚田水旱无忧。

 

步入山门,庭院环境清幽。围墙底下摆满盆栽兰草,还有几截断碑,碑面风蚀严重,文字模糊不清。其中有一通残碑,刻写的是清光绪年间重修潕溪书院捐赠者姓名及金额。

 

第二进是大成殿,左右各有围墙,隔开出两个小院。左边是鹤公祠,右边是藤翁院、敬文斋和鳌鱼池。穿过大成殿,是一个四合天井,正对面为藏书楼,左首为明伦堂,右首为文昌阁。整体建筑以歇山顶砖木结构平房为主,只有两栋高层建筑,分别是两层楼的明伦堂和三层塔的文昌阁。

 

潕溪书院有三大特色景观。一个是书院里的十几株丹桂,树龄都在百年以上,树形高大,枝繁叶茂,每年金秋时节桂花盛开,几百米外都能闻到浓郁幽香。一个是藤翁院里的紫藤,种在敬文斋大门右边阶沿下,傍着一棵百年梧桐树,藤干有婴儿身子般粗大,茎蔓蜿蜒屈曲,如虬龙盘卧泥地,枝叶交缠盖住了大半围墙,估计树龄应该有几十上百年。年年花信来时,紫色花串如流瀑泻落,气势磅礴,又如千万只紫蝶聚集起舞,艳丽夺目,吸引大量市民专程来观赏拍照。围墙根下竖有一块大青石,上面有黄永玉写的“藤翁”两个朱红大字,为这景观增添了人文底蕴。再一个是紫藤前面六角形的鳌鱼池,池不甚大,一面挨墙,三面用石栏杆围成一圈。池水清浅,水中央生有天然奇石,形状像一条大鱼。椭圆的鱼头,弯曲的身子,细长的鱼尾,看上去栩栩如生,真像神话传说里的鳌鱼一样。

 

 

 

鳌鱼池。龙骏峰摄

 

 

从创立伊始,潕溪书院就对接上了当时最有影响的儒家学说“阳明心学”。书院创始人吴鹤先生,是历史公认的唐宋以来苗族第一大儒。

 

吴鹤是镇溪上涝(今吉首市峒河街道上佬村)人,生卒年月不详,主要活动于明成化、正德年间。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谪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龙场镇)当驿丞,其间创立“致良知”学说,史称“龙场悟道”。正德六年(1511),王阳明获起任为江西庐陵县知县,从贵州回来途中,经过湘西辰州(今沅陵),当地官员和士子力邀他留下来讲学。王阳明欣然应允,在虎溪山上住了一个多月。当时吴鹤听说王阳明在辰州讲学,十分欣喜,特地从吉首赶过去拜师求学。

 

吴鹤聪敏好学,又有苗族人性格里的忠厚朴实,王阳明一见之下,觉得是可造之才,当场答应收他为弟子。这是王阳明龙场悟道出山后,第一次正式在公众场合大规模讲授“致良知”学说。从拜师求学时间来说,吴鹤比后世称道的王阳明几个优秀弟子,如王畿、徐爱、钱德洪等人都要早得多,是名副其实的大师兄。只是吴鹤不愿为官,一辈子安居苗疆潜心教学,社会影响没有这些人大。史书上说,吴鹤尽得阳明心学嫡传,与钱、王等人同为王门最优秀弟子之一。这一个多月的虎溪听讲,使吴鹤眼界大开、学识猛进。所以王阳明离开湘西后,他也毅然放下一切,只身跑去江西追随恩师。

 

正德十三年(1518),王阳明与众弟子重新刊刻古本《大学》。说是重刊,自然免不了在里面加入对心学的最新阐述。吴鹤全程参与了这次文化盛事,通过编书、刻书,对心学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学习,思想得到全新洗礼,哲学思辨能力显著提升,对他一生的学术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从湘西走出来的第一代苗族知识分子,吴鹤对苗疆的封闭落后比任何人都体会深刻,也更加认识到教育对这片土地的重要性。尤其来到江西后,随着见识越广,学问越深,他对家乡的落后状况越发感到焦虑。由此兴起了要尽自己一生所学,改变苗疆落后面貌的念头。

 

如果吴鹤继续跟随王阳明,后面的官途可想而知。此时的他一心只想回老家办学,对功名、仕进之事已视若浮云。回到吉首后,吴鹤马不停蹄,立即投身地方教育事业。当时的苗区与外界几无来往,大部分苗寨没有人会说汉语,对外面社会一无所知。吴鹤利用自己是苗族子弟,熟识苗语、熟悉苗俗的优势,在苗寨开设学馆,大量招收适龄儿童就学。用苗语教学积极推行汉文化教育,大力传授阳明心学。他先后在上涝、司马溪、三岔坪等地开设蒙馆授徒,足迹遍及苗乡村寨。在学馆选址上,吴鹤作了精心考量,认真下了一番功夫。上涝是他家乡,设馆办学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司马溪当时有个正三品的昭勇将军张元虎,与他是忘年交。当年吴鹤去辰州拜谒王阳明,便得到了张元虎的引荐,在司马溪办学不仅回报张元虎的知遇之恩,更有张氏家族的大力支持。至于三岔坪,这里的吴姓苗族与吴鹤同宗同族,两边素有往来,他在这里就像在自己家一样,不会受到任何刁难。

 

乡村设馆,场地有限,难以达成吴鹤繁荣苗乡教育、培养苗区人才的目标。于是,他把目光转向城市,选在城区河对面的鳌鱼峰创办学馆,广招门徒。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吉首地区的汉文化教育得到快速推广普及,一大批少数民族子弟脱颖而出,成长为栋梁之材。

 

 

吴鹤去世后,鳌鱼峰上的学馆一直坚持开办下来。清乾隆三年(1738),乾城厅同知王玮对其进行扩建,命名为镇溪书院,并聘请名士龙昇明、胡师谦等人担任山长。嘉庆十二年(1807),镇溪书院更名潕溪书院,一直沿用至今。光绪三十四年(1908),新式教育在湘西推行,潕溪书院改为乾州厅镇溪民立学堂。

 

1936年11月,苗族学者、湖南省政府参议石启贵等人向省府陈情,请求在湘西苗区开办师资训练班,为苗区培养师资,发展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经省政府批准,湖南省立湘西特区师资训练所在潕溪书院旧址成立。省教育厅委任陈庆梅为所长,石启贵为湘西苗族教育劝导员。主要招收乾城(今吉首)、凤凰、永绥(今花垣)、保靖、古丈、泸溪、麻阳等7县的苗、汉知识青年,对他们进行专门培训,毕业后分配到苗族地区任小学教师。1938年,湘西特师训练所改名为湖南省立乾城简易乡村师范学校,1940年改为省立第九师范学校。成立十余年间,先后为苗区培养出小学教师近500人。

 

新中国成立后,省立第九师范学校多次易名。2001年6月,正式组建为吉首大学师范学院。从民国至今80多年来,它为湖南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培养培训了7万余名中小学教师和各类优秀人才。尽管学校不断更名、扩建,但潕溪书院旧址一直受到完好保护,如今仍发挥着教育功用。

 

五百年沧桑,道统不绝如缕,文脉永流赓续,潕溪书院在湘西教育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