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野】北京老师三无论调,中国教育误入歧途

栏目:快评热议
发布时间:2012-05-31 08:00:00
标签:
玄野

作者简介:玄野,男,现居美国。

     
 
     
     
     
    北京老师三无论调,中国教育误入歧途
    作者:玄野
    来源:儒教复兴论坛
    
    
    23 日北京一位学者发微博爆料,北京二十二中5月10日的一堂政治课上,老师为维护课堂纪律对某学生罚站,并因为罚站过程中的不顺畅将此学生踹出教室,更在课后将其叫到办公室谈话。之后就发生了惊世骇俗的一幕:年级组长王靖老师“气势汹汹地跑了过来”, 冲言覃大吼道:“第一,你户口不是北京的!第二,你是借读生!第三,你在校长那还是挂着名。而且,你们家无权无势无钱,就是一个三无人员,你随时可以滚蛋! ”很显然,这位年级组长在教育目的和老师责任方面,其认识彻底扭曲了。虽然这样有创意的骂人言语是孤例,但是这种扭曲的教育意识绝不是孤例。
    
    
    一个无权无势无钱的三无人员,学校就有权将其逐出门外,那么学校是为什么服务的?是权力势力和金钱吗?首先,从经济运作来讲,一个公立学校的资金来自于国家财政,其必然是对所有符合入学规则的人开放的,我无法想象中国政府制定的学校服务范围内会有权力势力和家庭财富方面的规定。其二,老师不应该关注招生范围与学生来源,任何坐在这个课堂里的人都必须平等对待,不管他是作为入学考试的状元进来的,还是偷偷跑进来蹭课的。课堂的主宰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而是人类传承道义真理这个理念,课堂是神圣的。如果有人扰乱课堂,你应该将他请出去,无论他的家庭背景如何;如果一个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课堂,并以出众的表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你必须褒奖,不论他是否交足了学费买齐了课本。老师的责任是不辱师表,不应也不必过问行政人员负责的财路,尤其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参杂进这样的杂念。其三,这个学生可能上课捣乱,甚至于是问题少年。越是这样的情况越能体现老师的价值,越是这样的学生就越需要老师给予教导帮助,越是这样的情况越考验老师的水平和情操。纠正他的学习态度,不可以用人格侮辱和下三烂的拜金主义来斥责,那只能使他的人格更加扭曲。老师必须以身作则,熏陶学生选择光明的人生道路。学生之过,只在误己,且尚有塑造机会;老师之过,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中国六十年来教育方针的偏颇是造成教育界这些乱象的根本原因。教育的目的必须是提高人的理性与道德水平,而绝对不能是有形的物质成果。政府历来的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理念就是一个反面典型。其中有两个逻辑错误。其一,如果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终破灭了,那么你培养的所谓接班人不就是废物了?这种教育对民族对人类是一个巨大的冒险,毕竟世界上没有哪个预言家是肯定正确的。而从普世价值的角度来看,这种教育是将不成熟的意识形态凌驾于民族之上,实在是对民族的坑害。其二,如果被教育者对你们政府的理想不感冒,而是认同君主政体或者资本主义,你是否应该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也就是说政治正确是否是教育权利的前提?更进一步,教育到底是政府实现自己目标的手段,还是一种从人类历史长河中继承下来的政府义务?教育更靠近于信仰,而不是更靠近于实现人的物质需求。教育所能达成的目标,必须是国民素质的提高,包括信仰,理性,智慧,谋生能力,等等。提供教育服务和保障教育服务是政府的职责。政府绝不能将教育当成培养劳动力的工具,更不能蹂躏作统治手段。将教育事业变成自己的统治工具,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十恶不赦之罪。
    
    
    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至于人的素质提高以后会站到哪一政治派别去,绝对不是教育要关心的事情,政治倾向绝对不是教育的前提。人的素质的提高和圆满理性的增加(不是片面理性),必然导致道德的提升和社会环境的进步。如果某个政治派别将人类正义独揽在自己的政治派别宗教派别之下,必然会推论出其政治宗教观点之外的理性是邪恶的,知识越多越反动。欧洲中世纪教会对异端的数百年迫害,中国文革时期对志士仁人的短暂却残酷的折磨,都是典型的案例。政党必然有派别,但理性道德与民生永远没有派别。以瞬间的政党利益凌驾永恒的人类价值,焉能成为国策?
    
    
    中国教育方针的荒谬也集中体现在教育和就业方面对残疾人的歧视上,这种歧视也适用于体力或智力相对弱的群体。其根源在于国家主义,实际上就是功利主义主导教育。国家主义办教育和设置各种岗位的目的在于强国,身体残疾和病症显然会降低人对国家的贡献,这与国家主义的目标不吻合。坚持国家集体优先的策略似乎支持这种对残疾人的歧视,其实这种逻辑极其粗陋浅薄。国家的强盛来源于社会中每个人的力量。国家教育的目标不能是国家强盛那样的急功近利,而必须是提高民众素质,优化民众人性,进而改善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再调和以些许国家运作的元素,最后的结果就是国家整体的强盛。更长远的影响是,如此的歧视政策败坏了社会风气,毁灭了古来的人性道德。人的自然属性注定了人类社会只有在仁爱和关怀的基础上才能健康发展。每个人都有付出仁爱的能力,每个人也都有获得爱护的需求。
    
    
    教育是培养人才,绝对不是挑选人才。急功近利者有在基础教育中榨取人才的做法。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目标导致中国的各级教育部门尽力榨取人才。老师更看重学习好的孩子,因为好学生获得最佳考试成绩中的最后一分,将成为判定人才大小的依据,而差学生学习成绩里的前六十分无足轻重。学校成了竞技场,而不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这完全错了,教育目的不是获得某种奖杯。中国人的诺贝尔情节是错误教育理念的最典型体现。
    
    
    来源:儒教复兴论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