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去五载兮,论“节”共追忆 ——杭之先生逝世五周年追思会暨苇杭癸卯“节”主题年度会讲

栏目:会议讲座
发布时间:2023-12-28 20:42:14
标签:

君去五载兮,论“节”共追忆

——杭之先生逝世五周年追思会暨苇杭癸卯“节”主题年度会讲

来源:“苇杭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四年岁次癸卯十一月十三日

          耶稣2023年12月24日

 

2023年10月14日至15日,苇杭癸卯“节”主题年度会讲在北京清华校友君子文化驿站举办。知名儒家学者张祥平先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教授、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姚中秋先生,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干春松先生等四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会讲,共同就“节”之义理基础及其实现路径进行专门研讨,并就更广泛的议题展开讨论。衡水学习社、志心书院、清华大学校友总会等为会讲举办提供人员和场地等支持。

 

會講日程
 
癸卯年八月三十(2023年10月14日,週六)
09:00——09:10 開幕
09:10——10:20 追思會
10:30——12:00 第一場
 
14:00——15:30 第二場
15:40——17:10 第三場
18:30——20:30自由交流探討
 
癸卯年九月初一(2023年10月15日,週日)
09:00——10:20第四場
10:30——11:50第五場
11:50——12:10閉幕
 
地點:清華校友君子文化驛站(清華科技園創業大廈1層105室)

 

本次会讲旨在赓续苇杭书院山长、“虔诚的儒门守护者”杨汝清(杭之)先生生前未竟的儒门事业。2018年10月,杭之先生突发疾病英年早逝,令众多同道师友扼腕痛惜。杭之先生生前曾规划二十年的年度会讲主题,希望以此对儒家义理进行梳理、总结和阐释,进而发用于当下社会。从2009年开始,苇杭书院围绕孝、礼、信、耻、廉、义、和、忠、恕等九个主题组织年度会讲,在儒门内外产生广泛的积极影响。杭之先生辞世当年,众多同道师友围绕“仁”这一重要主题进行了具有十年总结意义的会讲。此后,一些同道师友利用每年杭之先生追思会的契机,继续围绕敬、文、恭等主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去年面临疫情防控,在同道师友的共同努力下,于杭之先生去世四周年之际,如期举办了线上“谨 ”主题年度会讲,参与人数超千人。今年,在众多同道师友的殷切期盼下,大家相约北京,共同重启了线下会讲。根据杭之先生生前规划的主题,本次主题为“节”。

 

 

 

 

 

受师友委托,杭之先生逝世五周年追思会暨苇杭癸卯“节”主题年度会讲开幕式由中华文化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中国传统文化教研室主任李勇刚副教授担任主持人。沿用苇杭书院会讲的惯例,与会人员首先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像、宗圣曾子像行四拜礼,接着向杭之先生像行三拜礼。随后,主持人简要回顾了苇杭书院历次会讲情况,介绍此次苇杭会讲缘起及安排。清华校友总会君子文化传承发展项目总干事徐林旗先生为本次会讲提供了场地,他在发言中表达对大家的热忱欢迎,并希望大家共同完成杭之先生未竟的事业。杭之先生夫人王晓民女士因工作繁忙未能到场,委托主持人向与会师友代为致意。杭之先生三弟杨汝亭先生作为家属代表应邀致辞,对众多支持会讲和苇杭文库的师友表达谢意。马一弘先生、高士涛先生、程旺先生、张军先生等师友同道代表上台发言,追忆自己与杭之先生相处的点点滴滴,分享各自弘传儒家文化的艰辛与感动。抚今追昔,过往情景历历在目,令与会师友无限感怀。    

 

 



 

本次会讲的中心议题为“节”,邀请若干从事儒家义理探索、实践的学者为主讲人,就儒家经典中“节”之义理进行深入探讨。其他与会讲人可充分质疑、辩难。以期从不同角度对“节”进行深度探索,以收正本清源之效。并结合诸子前贤之观点重点研讨“节”之精神及其在当代社会中之意义和作用,以期明经以致用。为更深切精微地探讨“节”的思想内涵,会讲围绕中心议题集中设置了四个子论题。第一,节之基本内涵:如何理解夫子论“节”之大旨?如何理解后世圣贤对“节”的诠释理解?第二,节之功夫:如何做到“节”?第三,节之影响:“节”对其他德目有何特殊意义?“节”与“礼”“义”等德目是何种关系?第四,节与当代社会:“节”对中国人民族性格有何影响?“节”在当代社会有何意义与价值?“节”与现代人对极致的追求是否有重大矛盾?

 

10月14日上午的会讲由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秘书长戴熙宁先生主持,下午两场会讲分别由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孙国柱先生、衡水学院董仲舒研究院教科办主任代春敏女士主持,晚上的场次由衡水学习社创办人刘四顺先生主持。10月15日上午两场会讲分别由中华文化学院副教授李勇刚先生、志心书院执行长赵彬先生主持。众多师友围绕会讲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儒家学者,北京农学院副教授张祥平先生认为“节”的本义是原有动态受约束。他以“格物大自然的二十节动态”为题,从量子场、生物(膜)场直至社会(气)场,将西方科学前沿(量子物理学和复杂性科学)与中国本土的自然科学(诸子百家)对应与结合,用一个全新的中西合璧的知识谱系(全息量子场)描绘世界规律和生命本质,指出宇宙演化是逆熵增的,每一次都伴随着原有动态受约束,即“节”。他还特别强调,从文明交流互鉴的角度,应该给墨子升格(容融科学),正如唐代孟子升格(容融佛学)。

 

 

 

中华孔子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干春松先生通过五常八德讲到“节”,并从词义上将其解释为三种意思:一是有别于“忠”“孝”之类有明确具体对象的德目,“节”更多是道德行为的一种态度和操守;二是将“节”解释为“信”,类似于天地之德;三是将“节”解释为“止”,这关乎个人的决断、立身处世。他指出“节”对当下的三层意义:第一,它是道德行为的一种态度;第二,它是对道德原则的认可;第三,它是对行为尺度的把握。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历史政治学研究中心主任姚中秋先生以《周易》中的节卦切入对于“节”字的理解,认为“节”是圣人立教之道的关键。他指出中国历史上一直有两个宗教传统,分别是“敬天”与“敬人格神”。现代社会的主流是以西方为代表的“敬人格神”。如何恢复“敬天”的传统,是中国能够为解决世界问题而提出的方案。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西安中和书院院长韩星先生由于时间冲突没能来到现场,特录制视频与同道学友分享。他立足经史子集原文,由“节”字的本义出发,系统阐述了儒家对于节欲与节制、节约与节用的中正态度。在欲望问题上,儒家在道家(包括后来的道教)、墨家的“禁欲”和杨朱学派的“纵欲”两极之间走中道,用中庸之道化解二者之间的紧张关系。他指出“节”的引申义——法度与法则对修身养性的重要性,通过做心的工夫,统合主宰性与情,才能由中致和,达到一种中和的精神境界。他列举《左传》《论语》《荀子》《史记》等经典文本和苏武、陶渊明、韩愈、李白、杜甫、周敦颐、文天祥等仁人志士的事迹,强调节操和气节在士人修身立德和民族精神塑造上的重要历史作用。他还回到历史语境、立足历史事实,批判了后世对儒家“贞节”观断章取义式的误读。

 

 

 

甘肃省平凉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美德讲堂”讲师秦治先生从三个方面来论述“节”这个德目,分别是“讲明礼节操守,探明人生大道”、“动静符合礼节涵养文明节操”和“推动文化复兴  恢复中华文明”。他鼓励我们守护自己固有的良知良能,学习圣贤节操,保持美好的言行,从而养成高尚品德、亮丽节操,成就君子人格。

 

 

 

海印蒙学创始人张利民先生先从文字学的角度,把“节”解释为“竹约,约为竹节缠束之状”。他联系竹子本身空心、坚韧、风不易吹倒等生物特性来说明竹节的作用,并且对比草木总结出竹子兼具刚柔二性。由此,他结合《周易》“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这句话,阐发“节”更深层次的道理:天地阴阳二气的变化产生了二十四节气,节气影响着我们的生产生活。他还讲到人做人要学会刚柔并济,太刚易折,太柔则无立场;还要学会节俭、节制等。他提到音乐十二律吕里的“节”来源于地天之道阴阳的变化。

 

 

 

中华书局编审、深圳大学国学院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祝安顺先生立足儒家的克己复礼工夫,用心理学实验来验证说明那些忍受诱惑、有节制、懂得约束自己的人,更容易获得生活的和谐与工作事业的成功。这种为仁工夫的自动自发,是人性的一种体现,是更好生活的保障,符合人类生活的追求。《论语》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些重要论断彰显了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他强调,适度地消费、生产和学习是中华文化尤其是儒学最了不起的地方。面对当下的消费主义,我们要过一种自我节制的生活。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副研究员常会营先生立足《论语》阐释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特性,重点谈到现代人对古今通用一些词汇如“圣经”“圣诞”等的理解有所不同。近现代西学东渐,传统中国的许多观念逐渐被西方化了。“圣经”原指中国的四书五经、十三经,“圣诞”则主要是指先师孔子的诞辰。民国时期依然颁发政令,并制定先师孔子诞辰纪念办法,庆祝先师孔子圣诞节。后来“圣经”则为西方《新旧约圣经》、圣诞则为耶诞所逐渐取代,影响至今,中国的圣人、圣经、圣诞等词汇便随之西方化了。他强调我们对此应有足够清醒的认识。他还引用《论语集注》,从五个方面阐述“节”,分别是节约、节制、节操、法度与伦常礼节。

 

 

 

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孙国柱从制度文明的视角对“礼之节”展开了现代诠释,指出“知止”是文明成熟的表现,礼治可以“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具有独立范式意义的制度。他结合“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谚语,用“差别即平等”来诠释“维齐非齐”的命题,深入论证了礼乐文明在逻辑上预设了天下大同、兼利无偏的境界,认为礼治背后蕴含着合情的原则。正如礼法并重所启示的那样,一个良好的社会应该坚持合情合理合法相统一。他还别致地借用“礼在昌平,让出文明”的交通标语,指出礼义蕴藏着和谐、共生的博弈智慧与生存道德。和谐共生在问题意识上可以自成目的,能够协调自他、群己、久暂等多重关系,更可以兼顾长期的、整体的利益,不必等待问题出现再提供救济,体现了深层的价值关怀。在某种意义上,和谐共生可被视为高阶价值、深层价值和积极价值。

 

 

 

北京大学经典与文明研究中心秘书长戴熙宁先生强调从文明层面理解儒学。他认为,文明是可久可大的文化,最表层是器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背后有一整套制度,支撑这套制度的价值观念是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而思维方法的核心是数学。西方文明对应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以几何原本和经典物理为基础,中华文明对应的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则以河图洛书和周易经传为基础的。西方思维注重分析还原,采用主客二元的视角,在研究简单科学层面非常有效,在第一次、第二次产业革命中发挥出巨大作用。但在信息和生命等复杂科学的领域,西方科学范式面临瓶颈。中国传统知识体系在复杂科学、人工智能等方面可以走出新路子,这就和“节”的“制数度”相关。“制数度”的“数”是天地生化之数,旨在把生命和天地合为一体,与“议德行”内在相通。他还强调,复兴中华文明必须从“制数度”方面完成文明基础的重建。

 

 

 

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博士谢安之先生紧接戴熙宁老师的发言,提出就卦象而言“水泽”为“节”,为水入泽之象。如水库一样,“节”有调节、调度之义。他又通过竹子的竹节生发新芽,引出节处有玄窍,是生命萌发的枢机,并引用“青瓦白墙”的传统建筑的例子说明道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他还结合专业知识阐释如何运用堪舆学为市政建设、社会建设寻找契合的位置,如何为办公室等处所打造合理的建筑布局。

 

 

 

清华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王子宁追忆了2008-2009年度杨老师周末到北大国学社指导《论语》读书会的时光。她回忆说,自己在北大东门迎接,杨老师自五道口款步从容而来,春风安泰,步步踩在节奏里。子宁接着从中西对照的视野、天人交感的维度,引入法国哲学家德勒兹“艺术是褶皱”的名言,将“节”与“和”、常与变、经与权、秩序与自由、寂然与感通、绘画与音乐通贯起来讲述,并援引贝多芬《命运交响曲》首章为例,令人耳目一新。

 

 

 

人民日报社《国家治理》主编周素丽女士引用《论语》“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阐发人生不同阶段面临的挑战和人生课题,正如一个个节点。从植物看,“节”是生长枝叶之处。人生也是经由这些节点的体验和思考,生发出更多智慧体悟,让生命更丰富更厚重。“节”要求人们“有节”,遵守礼仪法度规矩,而这些规矩法度也是本乎自然、发乎人情的。在当下信息化社会,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我们要节制欲望,保持自己的节奏,通过成长不断丰富内心,获得内心的自由,主宰自己的生命。

 

 

 

衡水学院董子学院副教授、孔子学堂堂主白立强先生指出,《春秋繁露》把“节”称为“天之制”,该概念反映着多个面向和多重角度,可被视为一种文化丛范畴。从具象的物质世界到抽象的精神领域皆有“节”之蕴,比如生物界带有“节”的植物或动物、与天气相关的节气、与道德情操相关的气节,等等。他认为,抽象领域之“节”源于物质世界,于是“节”从现实世界引入到精神领域。“节”也是人及其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度法与规范,因此“中节”显得极为重要。中节方得以成就人生气象,获得生命自由。

 

 

 

武汉大学历史系博士陈明先生认为节中有礼、礼中有节,“节”就是让在上者和在下者可以“俯而就之,跂而及之”来触碰到礼的东西。他还联系《尚书》讨论天文和地理中的“节”。一方面,《尧典》中尧命羲和观象授时就是为时间赋予“节”,从而让混乱、混沌的时间变得有秩序,使人们能够有秩序地过每一个季度、节气;另一方面,《禹贡》中禹画九州,通过“山川为节”划分为九州,形成差等,各州的土壤等级、贡赋也都有了规定,这使地理空间获得秩序。他还以“符节”为例,讨论了“守节”与“守信”、“变通”的关系,并提出对“守节”与“失节”的思考。

 

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讲中,衡水学院董子学院教科办主任代春敏女士、儒家礼乐文化学者于晓鹏先生、秦治先生家弟秦荣光先生、白马先生等众位专家学者、社会贤达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分享了对“节”的思考和体会,并就更广泛的文化议题展开交流。

 

 

 

14日晚间的“苇杭夜话”,是会讲期间别具特色的一个环节。白天“大水漫灌”式的知识输出,让大家沉浸在儒学义理的海洋中。“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晚间的时段,部分师友围坐在一起,在衡水学习社创办人刘四顺先生主持下,放松绷了一天的神经,或交流,或倾听,让彼此的想法碰撞、心流相遇。崔灿先生、王先冲先生、赵彬先生、张孟川先生、代春敏女士、戴熙宁先生、孙国柱先生等继续对“节”进行义理阐发,诸多师友同道分享了自身的感悟与困惑、努力与期许。从七点半开始的夜话,一直持续到十点多才在大家的不舍中结束。

 

 

 

杭之先生生前倾注大量心血培养青年,促进青年生命成长和事业发展。值得关注的是,去年线上会讲首次举办的青年专场也沿袭到本次会讲。该专场由志心书院执行长赵彬先生主持,李文、管惠华、王凡、郑弘文四位来自中国哲学、法学、生物制药学、教育学不同领域的青年,围绕“节”这一主题从不同思考维度碰撞出思想火花,其中有对青年人“谨身节用”的时代困局的反思,也有对“制节谨度”如何助力实现法律正义的思考,等等。生动而又深刻的分享,为会讲带来一股清新的气象,让与会师友们看到儒门传承、文明赓续的蓬勃生机。

 

 

 

“如此江山,代有儒生承道统;何等家国,世存经典辨华夷。”杭之先生于2006年12月创立苇杭书院,始终秉承传统书院精神,藉民间公益模式,以“讲习礼乐、力行孝道、敬畏天地、感念圣贤”为宗旨,以“孝”为核心,修习儒学经典,“明孔孟之道,养君子之风”。2009年,苇杭书院启动年度会讲制度。基于杭之先生的人格感召和不懈努力,苇杭书院年度会讲活动当时成为国内书院文化发展的一件盛事、儒家文化圈内的独特学术风景,受到众多有识之士的支持和关注。与当下惯常的学术研讨会相比,苇杭书院的年度会讲拥有鲜明的特色:首先,在会讲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都安排向圣贤行礼的环节;其次,遵循儒家“长幼有序”的原则,按照年齿的顺序发言;第三,发言者不必提交论文,鼓励活泼泼的、当下的、触发式的思考;第四,发挥古代书院自由辩难的学风,发言嘉宾和参会人员之间可以充分地质疑与驳论,倡导以理服人的会风;第五,安排老、中、青三代学者同台发言,体现出儒家所追求的思想和学术上的传承有序。

 

 

 

负责组织此次会讲的师友倡议同道们未来一起成就“杭之所愿”:“守护儒门,传承命脉;缘心而作,因时而为”——愿我们共同守护杭之先生生前留下的儒门火种,珍惜“苇杭”凝聚起来的同道情谊,回归本心,遵时守位;“君子之交,肝胆相照;修身养性,济世立人”——愿我们在前行路上彼此扶持,各自发力,相互温暖;“雅居静室,皆为道场;绿水青山,亦是心斋”——愿我们在世事纷扰中心存大道,气定神闲,不疾不徐。不少师友表示,希望苇杭会讲的传统能够延续下去,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把各自的努力逐渐汇聚在一起,共同完成杭之先生“为儒门虔诚守望,期儒林薪火相传”的遗愿。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