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笔书院2023年第十四期读书简报

栏目:青春儒学
发布时间:2023-10-27 23:26:05
标签:

落笔书院2023年第十四期读书简报

来源:“海南落笔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四年岁次癸卯九月十一日丙辰

          耶稣2023年10月25日

 

2023年10月22日上午九点,落笔书院举行了本学期第四次读书会。全体师生向大成至圣先师行礼后,一同继续研读并读完《礼记·仲尼燕居》和《礼记·孔子闲居》。本次书会由张节同学对本次所读内容进行串讲,随后,其他师生依次分享自己的阐释和观点。

 

 

 

盛宝学院经金2201班的张节同学认为,《仲尼燕居》主要记录了孔子为弟子子贡、子张、子游讲述礼的事宜。孔子用回答问题的方式,阐述了礼的内容、功用、失礼的后果,以及礼和乐、诗、德和行政之间的关系。首先,孔子通过对非礼行为的论述,引申出了什么是“礼”,孔子认为,礼是用来节制一切,使之适中的准则。其次,子游向孔子询问礼的作用是否为“领恶而好全”,即抑制丑恶,保护美善。孔子对此给予了肯定的回答,并以具体礼仪的施行为例,详细讲述了礼的功用,同时也指出了失礼的后果。之后,子张向孔子询问为政之道。孔子指出,为政之道就是通晓礼乐,并在行政中施行礼乐。同时,孔子认为社会的治乱与礼的兴废休戚相关,除此之外,孔子还给弟子讲述了礼与乐、诗、德之间的关系,并解答了子贡对夔是否知礼的疑问。总之,《仲尼燕居》一篇以“礼”为核心,通过孔子与子贡、子张、子游三位弟子之间的问答,阐述了孔子的礼乐思想。孔子在此明确指出了礼的内容,功用和兴礼的后果,强调为政要践行礼。可见,礼对社会治理的重要意义。

 

体育学院康体2101班的王立葳同学表示《仲尼燕居》是对“礼”总结性的篇章,主要讲了礼的三个特点,第一,礼是用来规范事物的,从而使事物趋善避恶。如“言游进曰:‘敢问礼也者,领恶而好全者与?’子曰‘然’”;第二,礼不能仅仅重视表面形式,更需要明白行礼之中所蕴含的义理,例“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这与我们现在提的“外化于形,内化于心”相似;第三,重视礼的实践性,如“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还讲了礼的两种功能,礼可以规范人的行为,礼也可以维持事物的秩序。最后认为《仲尼燕居》可以作为《论语》的补充阅读,如《论语》中只记录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并未对原因做出解释,而《仲尼燕居》中“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正好做了补充。

 


人文学院汉语国际2001班的谢明慧同学提到内心恭敬、外表恭顺、勇敢如果没有合乎礼的要求,内心恭敬会变成粗野,外表恭顺会变成花言巧语,勇敢会变成乱来,礼要求知行合一。礼是人们行为的导向,是人们前进的指明灯,规范了人们的行为。“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礼,就是道理。乐,就是节制。她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学习道理来节制自己的行为。“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谢明慧同学在网上查到的“哀乐相生”和书上的释义有一定区别:悲哀和欢乐可以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人文学院汉语国际2001班的谭萍表示《仲尼燕居》中说到恭敬、恭顺、勇敢,即使这样,也都要合乎礼。映射到我们现代社会中,就是“无规矩,不成方圆”。她认为孔子所说的礼跟我们现在的法律有一定的相关性,就像子游所说的“礼也者,领恶而好全者与”。另外孔子是注重礼的,她认为在社会中,在日常生活中,甚至是治理国家,都要身体力行地施用礼,并且贯彻始终。孔子在说明礼的重要性时,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也给了她一些启示,当要传达自己的观点想法时,举例子是很有必要的。在《孔子闲居》中,孔子论述了很多君王应该做到的事情,以说明推行仁政的意义,但谭萍同学个人觉得其过于理想和绝对化,认为孔子有些忽视了人性的弱点,就像西方一些国家推行的福利国家制度,它还是会有一些社会矛盾存在。

 

社会学院社会学2301班的蔺睿熙同学先是提出了对于《仲尼燕居》和《孔子闲居》两章强调礼的反思,老子《道德经》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正是因为大量人缺礼而去为非作歹,而“礼”正是起“领恶而全好者与”即治理丑恶而保全美德的作用,所以孔子等人才会去强调“礼”的重要性。今日众人将渡水不击的宋襄公看做小丑,可在当时那个“春秋无义战”的年代,宋襄公正是那为数不多的守礼之人。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春秋时期与今日人们对“礼”的缺失。蔺睿熙同学对《孔子闲居》中的“五至”与“三无”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文中孔子认为君王要通晓礼乐的本源,就要达到“五至”,做到“三无”。“五至”要求君王做到对百姓有哀民之心,深切的了解民众的疾苦,而“三无”则是“无声之乐”“无仪之礼”“无丧服之服丧”,三者的核心同样是正身进而爱人——勤于政事,在别人发生危险时尽力去救援。这些是礼乐的源头,却无礼乐之形,这反映出礼乐最根本的不是礼乐本身,而是通过礼乐所要达成的目的——哀民,爱民,爱人。

 

盛宝学院经金2302班的陈珍妮同学阐述了自己对“三无"的理解:无声之乐:不用音乐陶冶情操,因为内心宁静,用内心来修养自己的内心;无体之礼:不用特定的礼仪形式来表达对别人的礼仪礼貌,因为内心敬重,仪态自然端庄安详;无服之丧:无需丧服,是因为并不都是亲属关系的人,侧面反映人们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并由此观之,认为《礼记》所言虽大多为君王治国理政之方略,但其仍对当代社会的生活实践有极大的借鉴之处。

 

社会学院社会学2301班的吴傲松同学表示,无论是《仲尼燕居》还是《孔子闲居》,孔子都有讲到“礼”,孔子的“礼”更像是一种方法论,如“言游进曰‘敢问礼也者,领恶而好全者也?’子曰:‘然’。”可见孔子肯定礼的作用在于抑制丑恶,保护善美。后文“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礼也者,理也”反映出孔子认为礼即是做事的方法和道理,可见孔子的“礼”是一种君子为人处世的方法论。其次,孔子处于士阶级,是一名士大夫,他认为其思想观点更多的角度是从士大夫角度、从政者角度去回答如何治国理政的,如在《孔子闲居》中孔子阐释了君王要达到志诗礼乐哀这“五至”,做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这“三无”,还要实行“五起”,遵奉“三无私”精神等,可见其思想观点多从执政者治国理政角度出发。当然在孔子的言语中仍有许多可深入探究的思想,如“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他认为其暗含了孔子的中庸之道,即用礼使人做事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孔子的礼乐思想也蕴含了超越治国理政之上的内在的成人之美,成人之德,他认为这些就是《礼记》给予后人的精神财富。

 

 

 

社会学院行政2101班的潘梓晨同学认为《仲尼燕居》开篇中“夫礼所以制中也”强调了礼的实践性,是一种规范和准则。“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强调礼不仅是外在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实行中所蕴含的义理,具有交流的功能。并以一次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内容为例做说明:乌克兰方面首先发言,为俄乌战争中牺牲的乌克兰人默哀,全场陆续起立,但我方代表没有起立默哀,因为我方代表虽然对战争中牺牲的乌克兰人表示同情,但是战争中受伤的不止一方,起身站队有违中立原则。但俄方发言要求为战争中所有的受害者默哀,随后我方代表率先起立,全场在观望后全体起立默哀。不偏袒任何一方的默哀,是生者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的表现形式,同时我方在乌克兰单方发言时未起身,也包含了“绝对中立”的义理。

 

社会学院社会2301班的文韬雄同学表示这是自己第一次读《礼记》,虽然没有太多见解,但受到张节同学的启发,认为这两篇文章讲的是治理国家,行政治国的观点,孔子对他的三个弟子解释了治理国家的一些观点和进一步的阐述,通过礼来治理人民,而礼是做事的方法,礼就是道理,并通过规范君王的德行来治理社会,管理社会。

 

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2101班的王馨艺同学表示“礼”不是“礼仪礼貌”,而是更加广泛的可以拓宽到万物上的“规则”。既是人行为的规范也是万物制作和生长中蕴含的规则。通过遵守礼来达到惩恶扬善的目的。礼并不是流于表面的,内心恭敬而行为无约束是粗野,外表恭顺而内心无礼是花言巧语,勇敢但无礼是乱来,礼要求我们心口如一,知行合一,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管理学院技术造价2101的邵彦同学阅读文本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他认为孔子想恢复周礼但是时代发生了变化,春秋是从奴隶制转封建制,相对应的人性、礼仪也会发生异化,就像沈从文发现十几年过去之后他文章中的农村的淳朴和自然,都发生了变化,这也是京派作家的一个悲哀,他们意识到了城市给人心灵带来的压迫但却没有意识到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是必然发生的。相对应的,社会环境变了人心也一定会发生一定的异化,他提出孔子是否意识到了社会环境的变化,他想恢复的周礼只是周朝的礼仪还是面向现在诸侯国争霸时代的礼仪呢?

 

盛宝学院国贸合办2302班的聂泺航对邵彦同学提出孔子推行的“礼”是周礼还是他本人主张的礼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孔子推行的礼应该是周礼,在春秋战国那个诸侯争霸的年代,周朝的礼乐制度遭到了践踏,孔子和老子作为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代表,在那个礼崩乐坏动荡的年代孔子推行周礼是想恢复西周初期的社会稳定。其《周礼》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以礼为序,以德治国,以乐致和,自强不息,忠诚无私,举贤任能,礼让为先,尊老爱幼。就像《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说的那样,和董仲舒之后“三纲五常”中的礼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克己复礼”,而后者更倾向于迎合大一统时代需求的礼。

 

 

 

社会学院社会学2201班的朱正表示他从《仲尼燕居》中发现古人非常注重礼的要求,却没有明确定义礼,礼更像是一个规则,一个法度,要求礼自在人心,需要无为中透露出礼,这个要求他认为非常难实现。同时,他表示感到神奇的是乐器竟然与礼紧密相连,甚至成为了礼的一种。古人交流不言不语,放段音乐就表示礼貌,这需要很大的默契。在《孔子闲居》中,孔子论述了君王治国必需的仁义,但君王不止需要仁义更要有手段,他觉得孔子这篇讲的可能偏向于让统治者做好仁义。

 

已毕业留三亚市工作、特意周末返校读书的包玉辰学长认为从郊、社之礼到尝、禘之礼,再到馈奠之礼,最后到射乡之礼和食飨之礼可以看到是从空间、时间再到人,也就是儒家讲的天、地、人。这是一个儒家顺序。其次,并分享了通过上周的工作培训,学到了很多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法,非常高效,回到文本来说,他觉得礼是从文化深入人心,使人人心中有礼从而遵守成为一种习惯,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上就形成了制度。

 

 

 

学术服务中心陈彦军老师首先向新参加的同学表示欢迎,同时也告诉大家在书院共读的时间可能有些紧,但更多的是起启蒙作用。并认为由于现在社会竞争加剧,同学们的压力增大,家庭在教育子女时过于关注考试成绩,而忽略了通识教育,导致同学们不仅反感“原生家庭”认为是束缚,同时自己也沦为考试机器。而大学的这段时间相对宽松和自由,也正是大家读书明理恢复为“人”的一个关键时期。从“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中引出大家能否像古人一样通过观察大自然的规律引申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而指导生活。并解释祭祀祖先是从过去的时间角度考虑,核心是不完全以自己为中心,通过祭祀的形式与自然进行交流。最后表示“三无”是礼的最高境界,“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也正是礼在生活中运用的最高体现,有形的礼化为无形,并应用在人的日常生活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宏海老师在最后总结中表示这两篇文章的标题与《礼记》中其它篇章命名有很大不同,反而类似《论语》的篇章命名法。这是值得注意的。再有燕居与闲居不同,译者显然没有关注这点儿,燕居的关键是“燕”,燕子按照季节变化而迁徙。按照秦汉官职的任职常识,有来往拜见等互动情况,燕居很可能是孔子带着学术去外地的一次活动,在暂居之处开展一次学术活动。闲居则应为政事完成后和学生的学术讨论会。二篇都呈现了孔子传教图的情景。后来,也有人做雕版刻画“孔子传教图”。再有二篇文章所体现的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写作由语录体向对话体变化的过渡,并以此告诫同学应该从文章整体的篇章结构的角度去理解文本。

 

他认为在《仲尼燕居》中“是故,宫室得其度,量鼎得其象,味得其时,乐得其节,车得其式,鬼神得其飨,丧纪得其哀,辨说得其党,官得其体,政事得其施”是正面教育,描述的是社会安于本的理想状态,同时也反映了秦汉统一性的思想。而“是故,以之居处,长幼失其别;闺门,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猎,戎事失其策……”是反面教育,描述了“无礼”的状态,而礼就是治理的方法和规律。同时也告诉大家要懂从正面去教育,因为正面的教育是最健康的、最安全的教育。并指出“车而无左右,则乱于车也”可能是最早的解释了交通法则的交通理念。最后解释道《孔子闲居》是概论性质文本,在阅读时需要注意中国古代的类比是以思想精神为核心的,比如“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中志、诗、礼、乐、哀五者并非同类,看似混乱,但是这五者都聚焦在个人的一种生命价值的体验上,这也是合理的。

 

本周所读内容及译文

 

原文:

 

仲尼燕居,子张、子贡、言游侍,纵言至于礼。子曰:“居!女三人者,吾语女礼,使女以礼周流无不遍也。”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何如?”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子曰:“给夺慈仁。”子曰:“师,尔过;而商也不及。子产犹众人之母也,能食之不能教也。”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

 

子贡退,言游进曰:“敢问礼也者,领恶而全好者与?”子曰:“然。”“然则何如?”子曰:“郊社之义,所以仁鬼神也;尝禘之礼,所以仁昭穆也;馈奠之礼,所以仁死丧也;射乡之礼,所以仁乡党也;食飨之礼,所以仁宾客也。”子曰:“明乎郊社之义、尝禘之礼,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乎!是故,以之居处有礼,故长幼辨也。以之闺门之内有礼,故三族和也。以之朝廷有礼,故官爵序也。以之田猎有礼,故戎事闲也。以之军旅有礼,故武功成也。是故,宫室得其度,量鼎得其象,味得其时,乐得其节,车得其式,鬼神得其飨,丧纪得其哀,辨说得其党,官得其体,政事得其施;加于身而错于前,凡众之动得其宜。”

 

子曰:“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若无礼则手足无所错,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是故,以之居处,长幼失其别;闺门,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猎,戎事失其策;军旅,武功失其制;宫室,失其度;量鼎,失其象;味,失其时;乐,失其节;车,失其式;鬼神,失其飨;丧纪,失其哀;辩说,失其党;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加于身而错于前,凡众之动,失其宜。如此,则无以祖洽于众也。”

 

子曰:“慎听之!女三人者,吾语女:礼犹有九焉,大飨有四焉。茍知此矣,虽在畎亩之中事之,圣人已。两君相见,揖让而入门,入门而县兴;揖让而升堂,升堂而乐阕。下管《象》、《武》,《夏》、《龠》序兴。陈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如此,而后君子知仁焉。行中规,还中矩,和鸾中采齐,客出以雍,彻以振羽。是故,君子无物而不在礼矣。入门而金作,示情也。升歌《清庙》,示德也。下而管《象》,示事也。是故古之君子,不必亲相与言也,以礼乐相示而已。”

 

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子曰:“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夔其穷与?”子曰:“古之人与?古之人也。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夫夔,达于乐而不达于礼,是以传此名也,古之人也。”

 

子张问政,子曰:“师乎!前,吾语女乎?君子明于礼乐,举而错之而已。”子张复问。子曰:“师,尔以为必铺几筵,升降酌献酬酢,然后谓之礼乎?尔以为必行缀兆。兴羽龠,作钟鼓,然后谓之乐乎?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之,乐也。君子力此二者以南面而立,夫是以天下太平也。诸侯朝,万物服体,而百官莫敢不承事矣。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目巧之室,则有奥阼,席则有上下,车则有左右,行则有随,立则有序,古之义也。室而无奥阼,则乱于堂室也。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上也。车而无左右,则乱于车也。行而无随,则乱于涂也。立而无序,则乱于位也。昔圣帝明王诸侯,辨贵贱、长幼、远近、男女、外内,莫敢相逾越,皆由此涂出也。”三子者,既得闻此言也于夫子,昭然若发蒙矣。

 

孔子闲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必先知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矣。”

 

子夏曰:“民之父母,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五至’?”孔子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

 

子夏曰:“五至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三无?”孔子曰:“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子夏曰:“三无既得略而闻之矣,敢问何诗近之?”孔子曰:“‘夙夜其命宥密’,无声之乐也。‘威仪逮逮,不可选也’,无体之礼也。‘凡民有丧,匍匐救之’,无服之丧也。”

 

子夏曰:“言则大矣!美矣!盛矣!言尽于此而已乎?”孔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之服之也,犹有五起焉。”子夏曰:“何如?”子曰:“无声之乐,气志不违;无体之礼,威仪迟迟;无服之丧,内恕孔悲。无声之乐,气志既得;无体之礼,威仪翼翼;无服之丧,施及四国。无声之乐,气志既从;无体之礼,上下和同;无服之丧,以畜万邦。无声之乐,日闻四方;无体之礼,日就月将;无服之丧,纯德孔明。无声之乐,气志既起;无体之礼,施及四海;无服之丧,施于孙子。”

 

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地矣?”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子夏曰:“敢问何谓三无私?”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其在《诗》曰:‘帝命不违,至于汤齐。汤降不迟,圣敬日齐。昭假迟迟,上帝是祗。帝命式于九围。’是汤之德也。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嗜欲将至,有开必先。天降时雨,山川出云。其在《诗》曰:‘嵩高惟岳,峻极于天。惟岳降神,生甫及申。惟申及甫,惟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此文武之德也。三代之王也,必先令闻,《诗》云:‘明明天子,令闻不已。’三代之德也。‘弛其文德,协此四国。’大王之德也。”子夏蹶然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

 

译文:

 

孔子坐着休息,子张、子贡、子游三人在一旁侍立,闲谈中谈到了礼。孔子说:“你们三个人都坐下,我来跟你们说说礼,以便你们能够到处运用,无所不至。”子责马上离开坐席应答道:“请问老师要讲的礼是怎样的呢?”孔子回答说:“恭敬但却不合乎礼的要求,那叫粗野;虽然外表恭顺但却不合乎礼的要求,那叫花言巧语;虽然勇敢但却不合乎礼的要求,那叫乱来。”孔子又补充说道:“花言巧语只是给人以仁慈的假象。”孔子又说:“子张,你做事往往过火,而子夏则往往做得不够。子产好像是百姓的慈母,他能让百姓吃饱,却不知怎么教育他们。”子贡又马上离开坐席回答说:“怎样才能做到恰到好处呢?”孔子说:“只有礼呀!礼就是用来掌握火候使人做到恰到好处的。”

 

子贡退下来,子游又上前问道:“请问礼的作用是不是就在于治理丑恶而保全美德吗?”孔子说:“是的。”子游又接着问:“究竟怎样治理丑恶和保全美德呢?”孔子回答说:“郊天祭地之礼,就是对鬼神表示仁爱;秋尝夏谛之礼,就在于对祖先表示仁爱;馈食祭奠之礼,就是对死者表示仁爱;乡射、乡饮酒之礼,就是对同乡邻里表示仁爱;招待宾客的食飨之礼,就在于对宾客表示仁爱。”孔子说:“如能明白郊天祭地的道理,懂得秋尝夏禘的意义,那么,对于治理国家的事就了如指掌了。所以,日常起居有了礼,长幼就有了分辨;家庭内部有了礼,一家三代就能和睦;朝廷上有了礼,官职和爵位就有了秩序;田猎时有了礼,军事演习就能熟练;军队里有了礼,就能建立战功。于是宫室都符合尺度,量具和祭器都符合法象,五味调和合于时节,音乐合于节拍,车辆合乎规范,鬼神各自得到享祀,丧葬的安排能表达适当的悲哀,辩论谈话有伦有类,百官各掌其职责,政事也能顺利施行。将礼运用于自身的行动和眼前一切事情,一切就都能做得恰到好处了。”

 

孔子说:“礼是什么呢?礼就是治理事情的方法。君子办事,一定要懂得治理的方法。治理国家而没有礼,就好像盲人没人扶助,茫然失去了方向,不知往哪儿走。又好比黑夜在暗室里摸索,没有蜡烛能看见什么呢?如果没有礼,手脚就不知往哪儿放,耳目也不知怎么使用,进退揖让都没有规矩。这样一来,日常起居就分不出长幼上下,家庭内部就会三代不和,朝廷之上官爵也乱了套,田猎练武失去了指挥,军队打仗失去了控制,宫室没有尺度,量具和祭器不符合法度,五味不能按时节调和,奏乐也不合节拍,车辆也不合规范,鬼神没有供品,服丧不能表达悲哀,谈话不伦不类,百官失职,政事不行,自身的举动和眼前的事情,一切都不适宜。像这样就没有办法领导民众协调一致地行动了。”

 

孔子说:“你们三个人仔细听着!我告诉你们,除了上面讲的礼以外,礼还有九个节目,而大飨之礼占了其中的四个。如果知道这些,即令是个种地的农夫,依礼而行,也可以说是圣人了。两国国君相见,宾主互相揖让而先后进入大门。进入大门以后,马上钟鼓齐鸣。宾主互相揖让而升堂,升堂以后,一献礼毕,钟鼓之声停止。·这时堂下的管乐奏起《象》这首乐曲,而《大武》之舞、《大夏》之舞,一个接着一个地相继跳起。于是陈列美味佳肴,安排应有的礼仪和乐曲,执事人等一个不缺。这样做了以后,客人就不难看出主人待客的深情厚意了。此外,走路笔直,合乎曲尺的要求;旋转的弧度,合乎圆规的要求;车上的铃声,合着《采齐》乐曲的节奏;客人出门时,奏起《雍》这首送别曲;撤席之时,奏起《振羽》这首结束曲。所以,君子做事,没有一件不合乎礼的要求。客人刚一进门就钟鼓齐鸣,这是表示欢迎之情。歌工升堂合唱《清庙》之诗,这是表现文王的崇高德行;管乐队在堂下奏起《象》这首乐曲,这是表现武王的伟大功业。所以古代的君子要互相沟通感情,根本就用不着说话,只要通过行礼奏乐就可以表达意思了。”

 

孔子说:“所谓礼,就是道理;所谓乐,就是节制。没有道理的事君子不做,没有节制的事君子不做。如果不能赋《诗》言志,在礼节上就会出现差错;能行礼而不能用乐来配合,礼就显得单调呆板。如果道德浅薄,即便行礼也只是一个空架子。”孔子又说:“各种制度是由礼来规定的,各种文饰行为也是由礼来规定的,但要实行起来,却是非人不可呀!”子贡又离席发言说:“请问夔这个人是不是只懂得乐而对礼却一窍不通呀?”孔子回答说:“你问的是古代的那个夔吗?须知古代的人是把精于礼而不精于乐的人叫做素,把精于乐而不精于礼的人叫做偏。夔这个人只不过是在乐的方面的造诣比在礼的方面的造诣高一些罢了,所以只传下来一个精通音乐的名声,须知那是根据古人的标准来说的。”

 

子张问到政治的事。孔子说:“子张,你上前来,我对你说。君子如果懂得了乐,只需把它放到政治上去运用就行了。”子张又向孔子提问。孔子说:“子张,你以为必须摆下案几,铺下筵席,上下走动,献酒进馔,举杯酬酢,这样才算是礼吗?你以为必须排下队列,挥舞羽籥,敲钟鸣鼓,这样才叫做乐吗?其实,说的话能切实施行,这就是礼;行的事能使人感到快乐,这就是乐。君子努力做到这两点,那么只要在天子的位置上南面而立,就能使天下太平。诸侯都来朝拜,万事都很得体,百官没有人敢不忠于职守的。“礼教兴起,百姓就会服从治理;如礼教毁坏,民众就要犯上作乱。从前只凭眼力测量建造的房屋,也都有堂奥和台阶之分,坐席则要分上下,乘车则要分左右,走路则要前后相随,站立也要讲究次序。这都是古代就有的道理。如房屋不分堂奥和台阶,堂屋就要混乱;坐席不分上下,坐次就要混乱;乘车不分左右,车上就要混乱;走路不分前后,路上就要混乱;站立不分次序,位置就要混乱。从前圣明的帝王和诸侯,都要分辨贵贱、长幼、远近、男女、内外的界限,不得互相超越,都是根据这个道理来的。”三位弟子听了孔子这一席话,心中豁然开朗,好像瞎子重见光明。

 

孔子在家休息,子夏在一旁陪侍。子夏说:“请问先生《诗》上所说的‘凯弟君子,民之父母’,怎样才可以称为民之父母呢?”孔子回答说:“民之父母吗?他必须通晓礼乐的本源,达到‘五至’,做到‘三无’,并用来普及子天下;不管任何地方出现了灾祸,他一定能够最早知道。做到了这些,才算是百姓的父母啊!”

 

子夏说:“关于‘民之父母’,学生已经领教了。但您说的‘五至’又是什么呢?”孔子回答说:“既有爱民之心至于百姓,就会有爱民的诗歌至于百姓;既有爱民的诗歌至于百姓奋就会有爱民的礼至于百姓;既有爱民的礼至于百姓,就会有爱民的乐至于百姓;既有爱民的乐至于百姓,就会有哀民不幸之心至于百姓。哀与乐是相生相成。这种道理,即使擦亮眼睛,也不可能看到;竖起耳朵,也不可能听到;但君王的这种思想却充塞于天地之间。这就叫做‘五至’。”

 

子夏说:“什么是‘五至’,学生已经明白了。再请问什么叫做‘三无’?”孔子回答说:“无声的音乐,无形的礼仪,以及不穿丧服的丧事。这就叫做‘三无’。”子夏说:“三无的大概意思我已经明白了,但请问什么诗句跟这三无的意思比较近似呢?”孔子说:“‘日夜秉承天命,宽和而又宁静。’这就近似于无声的乐。‘仪表威严宽和,没有挑剔之处。’这就近似于无形的礼。‘看见人家有灾难,千方百计去救援。’这就近似于不穿丧服的服丧。”

 

子夏说:“您这番话太伟大了,太美妙了,太有哲理了!要说的道理都在这里了吗?”孔子说:“怎么会呢?君子在实行‘三无’的时候,还有‘五起’呢。”子夏说:”‘五起’怎么讲?”孔子说:“第一,无声的音乐,不违背心志;无形的仪式,国君的态度从容不迫;没有丧服的丧事,设身处地地同样非常悲伤。第二,无声的音乐,心愿已经满足;没有形式的礼仪,‘态度恭恭敬敬;没有丧服的服丧,爱心延及四方各国。第三,没有声音的音乐,上下心愿交融;没有形式的礼仪,上下和睦齐同;没有丧服的服丧,使万国之民竞相孝养。第四,没有声音的音乐,四方闻者曰益增多;没有形式的礼仪,‘天胜似一天,一月强过一月;没有丧服的服丧,使纯粹的道德曰益光明。第五,没有声音的音乐,使响应之心纷纷而起;没有形式的礼仪,普及四海;没有丧服的服丧,传及后世子孙。”

 

子夏问道:“夏禹、商汤、文王的德行,与天地并列。请问怎样才能与天地并列呢?”孔子答道:“要遵奉‘三无私’的精神,以恩德招揽天下百姓。”子夏接着问道:“什么叫做‘三无私’呢?”孔子答道:“就是像天那样无私地覆盖万物,像地那样无私地承载万物,像曰月那样无私地照耀万物。按照这三条来招揽天下百姓,就叫做‘三无私’。这个意思在《诗经》里也有所反映:‘奉行天命不敢违,至于成汤登君位。降下政教不迟缓,聪明谨慎曰向上。明德长久照下民,恭恭敬敬事上帝,帝命九州效法汤。’这就是商汤的德行。天有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既有刮风下雨,也有下露降霜。这些都是天所显示的教化,人君应当奉行以为政教。大地承载着神妙之气,风雷鼓荡,万物萌芽生长。这些都是地所显示的教化,人君应当奉行以为政教。圣人自身的德行极其清明,他的气志微妙如神。在他行将称王天下的时候,神灵有所预知,一定要为他生下贤能的辅佐之臣。就好像天降及时之雨,又好像山川飘出祥云。有《诗》为证:‘五岳居中是篙山,巍巍高耸入云天。中岳高山降神灵,生下甫侯和申伯。只有甫侯和申伯,才是周朝栋染臣。诸侯靠他作屏障,宣扬盛德遍四方。这就是文王、武王的德行。夏、商、周三代称王,在其称王之前就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诗》上说:‘勤勉不倦的天子,美好名声千古传。这就是三代圣王的德行。《诗》上又说:“太王施其文德,团结四方各国。这就是太王的德行。”子夏听到这里,一跃而起,倚墙而立,说:“弟子敢不接受老师的这番教诲吗!”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