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宪宁】孔末事件

栏目:钩沉考据
发布时间:2023-09-25 08:06:23
标签:

孔末事件 

作者:孔宪宁

来源:作者赐稿 发布 

 

《宋书·文帝纪》记:元嘉十九年(442)十二月诏曰:“胄子始集,学业方兴。自微言泯绝,逝将千祀,感事思人,意有慨然。奉圣之胤,可速议继袭。尼父德表生民,功被百代,而坟茔荒芜,荆棘弗翦。可蠲墓侧数户,以掌洒扫。”鲁郡上民孔景等五户居近孔子墓侧,蠲其课役,供给洒扫。《宋书·志第七·礼四》记:元嘉十九年,授孔隐之为奉圣亭侯。

 

由《宋书》两处记载可见,宋文帝元嘉十九年速议继袭者为孔隐之。孔景等五户当是早在墓侧守墓人家。南朝宋据鲁地,以隐之在曲阜袭爵,并以孔景等五户为享受朝廷钦准和优待的守墓户。在隐之后,有惠云等袭封。清乾隆《孔子世家谱》始记隐之为二十六代,为二十二代孔衍玄孙。《晋书》有孔衍传。按《宋书》记载,孔景是孔氏。孔景与隐之是否一支人,未尝可知,但二人相识,这当无疑。

 

后北魏夺得鲁地,以孔乘奉祀,屏蔽南朝宋隐之、惠云等奉祀情况,孔景后人可能知道南北朝各政权选择奉祀的内情。

 

元末,五十四代衍圣公孔思晦立石刻宗图。明正德《孔氏宗谱》(以下简称《正德谱》)四十七代传公传小字注:“元天历年间,思晦立石刻宗图于祖庭之东,家庙之前。”思晦石刻宗图记:宋文帝元嘉十九年,孔景等五户居近孔子墓侧,为洒扫户。后孔景等遗胤有孔末者,承五季之扰,杀圣人子孙几尽,唯光嗣子仁玉,隐于外家得免。末冒为袭封、曲阜县令,葬其父祖于孔林之东。后鲁人以末之诈讼于上,蒙后周太祖罢末,以仁玉为曲阜县令,袭封文宣公。故自五代及宋,孔氏所存者无几,其有谱系同居者谓之袭封院,外居者谓之外院,非吾族也。


 

孔末事件,《宋史》未有记载,孔家早期著述《东家杂记》《孔氏祖庭广记》及今天所见仁玉的墓志铭,亦皆未记。

 

2008年夏,曲阜市文物局修葺孔仁玉墓,发现墓后室券顶已被揭开,考古人员进入墓室查看,墓室已空,唯剩一块墓石。经鉴定,碑文为仁玉墓志。笔者当时在济南续修协会修谱,曲阜市文物局局长孔德平专门到协会,送来一张墓志的拓本。墓志主要内容为:公讳仁玉,字无违。年九岁,值泗水君即世,传家为陵庙主。终制,授曲阜主簿。二年而就,转县令兼袭封文宣公。慕容作叛,公罹其灾,孤城若粉,揖让而出,何忧何惧!周高祖幸陵庙,即赐绯,兼赐银器、杂彩、茶等。大宋乾德二年(964)五月二十九日薨,享年四十五。墓志刻于是年九月二十三日,下葬大概也就是这一天。  


  

 

按墓志记载推算,仁玉生于后梁末帝贞明六年(920),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年九岁,父光嗣卒,乃承奉祀,服丧三年后授曲阜主簿,又二年,转县令兼袭封文宣公。

 

思晦是首次公布孔末事件。《元史·孔思晦传》紧随而记之曰:“五季时,孔末之徒方盛,欲以伪灭真,害宣圣子孙几尽,至是,其裔复欲冒称宣圣后。思晦以为:‘不早辨则真伪久益不可明,彼与我不共戴天,乃列于族,与共拜殿庭,可乎?’遂会族人稽典故斥之,既又重刻宗谱于石,而孔氏族裔益明矣。”

 

思晦立石及《元史》所记,以为孔末为伪。《正德谱》仁玉传未记载孔末事,在传末注引五十三代孔涛语:“予至阙里,闻孔氏长老云:‘孔景等五户之裔,非先圣之后,或出姬姓,亦未可知。’”元天历元年(1328),孔涛由衢州诣曲阜,见思晦等族人,初闻孔末事,时思晦尚未立石。明天启《孔氏族谱》孔弘颙作《伪孔辨》称:孔景盖鲁郡民也,本不姓孔,诏给圣林洒扫户,因随主姓。后清代、民国及今次续修的孔氏总谱皆记载孔末乱孔之事。孔继汾在《阙里文献考》卷六、卷七中记:唐昭宗天祐二年(905),四十二代光嗣以斋郎授泗水主簿,遭世叛乱,遂失封爵。后梁末帝乾化三年(913)春,孔末见孔氏子孙单承,门祚衰弱,又多流寓他所者,乘时不纲,谋冒圣裔,遂窃世爵,计害光嗣。光嗣卒,年四十二。子仁玉,字温如,后梁太祖乾化二年(912)五月二十九日生。孔末之乱,仁玉生甫九月,母张氏抱匿于外家。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鲁人诉于官曰:“曲阜令末,非圣人后,光嗣有子仁玉,育于张氏,今十九岁矣。”事闻于朝,乃诛末,以仁玉主孔子祀,授曲阜主簿。三年(932),迁龚丘令,袭文宣公。今人赵文坦说,继汾综合元、明人的记载而撰光嗣、仁玉传记。【1】

 

清康熙《孔子世家谱》(以下简称《康熙谱》)记仁玉生日是五月二十九日,继汾记仁玉生日是后梁太祖乾化二年(912)五月二十九日,墓志记仁玉卒日是五月二十九日。生忌、死忌同月同日,是巧合还是哪个写错?

 

孔末杀圣人子孙几尽,此孔家不共戴天之仇,何以孔府自仁玉至思晦间十几代人沉默不语?

 

民国《孔子世家谱》丹阳派、平阳派记:四十代绚,唐僖宗乾符中为丹阳令,卒于任上,子昌贤随父在,有孝行,因父葬于斯,筑庐守墓,不忍离去。昌贤子子云,后梁五经博士,值孔末乱,不敢还曲阜,仍居丹阳,后嗣因家焉。四十二代桧,唐昭宗天祐时任兖州参军,至五季时遭孔末乱,独与庄存耳,二人乃出奔,至汴州,复与庄走失,自南徙吴越,以教授生徒为业,不克归,家于温州平阳。平阳派迁居高淳漆桥支支谱记:后唐同光元年(923),桧公避乱南渡,将适闽(仲良公居莆之涵江),至温阻兵,遂居平阳。【2】这些当为原记,当证末乱有之。

 

孔涛还说道,江南孔姓者或云其先唐时来南,或云其先五季乱离以前来南。【3】云其先五季乱离以前来南者可能是丹阳派、平阳派的始祖绚、桧。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五十三代衍圣公孔洙奉诏归鲁奉祀,至曲阜会曲阜尹、权主祀事孔治等族人,祭奠拜谒,考订宗支,寻赴京觐见世祖,让爵,受国子祭酒,归衢。

 

元元贞元年(1295),孔治袭封衍圣公,时孔洙已卒。元天历元年(1328),孔涛由衢州诣曲阜,见思晦等,考订宗支,及还,作《阙里世谱》。《正德谱》是《阙里世谱》的续修本,在仁玉传末注引孔涛语:“《阙里通载》:张頯达善,与袭封衍圣公治书云,孔末一事者,尤以为不便,向来《广记》不载,盖讳之也。”张頯字达善,其先蜀人,及蜀灭亡,侨寓江东,元代硕儒。张頯可能是与唐末及五代时迁走江南的孔氏族人接触中闻悉末事,阅史书及孔氏家谱等不得,会与治书相云之。

 

《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曰:“《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讳人耻也。孔府认为先人遭难是奇耻大辱,故讳莫如深。及思晦不能忍受,《元史》方公开证之。这当说明末之事,仁玉至思晦,十余代袭封公俱知之。

 

末事早已随绚、桧迁徙而传出,只是直到思晦怒斥末后,才算孔家正式挑明此事,后来传为以伪灭真之案。

 

         

 

《旧五代史·唐书·列传二十》记:孔邈,文宣王四十一代孙。身长七尺余,神气温厚。登进士第,历校书郎、万年尉,充集贤校理,为谏议大夫,以年老致仕。(按:《孔邈传》,原本残阙。考《册府元龟》云:乾宁五年(898),登进士第,除校书郎。崔远在中书,奏为万年尉,充集贤校理,以亲舅独孤损方在廊庙,避嫌不赴职。)又《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记:天成二年(927)八月,以吏部郎中、袭文宣公孔邈为左谏议大夫。四年(929)四月,谏议大夫致仕、袭文宣公孔邈卒。

 

由上述可知,孔邈是孔子四十一代孙,唐末昭宗乾宁年间进士,后唐时为吏部郎中、袭文宣公、左谏议大夫。其亲舅独孤损在唐末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此职实际上就是宰相,有名声,后为朱温杀害。

 

《册府元龟》卷五十记: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正月,以孔子四十三代孙陵庙主仁玉为曲阜主簿。《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记:长兴三年(932)五月,以仁玉为兖州龚丘令,袭封文宣公。

 

《正德谱》记:四十一代孔邈,上代未详,字准之,乾宁五年(898)第五人及第,位至谏议大夫。《康熙谱》始记邈为颖达曾孙务本之后,戣之曾孙,织之子,纬之从子,昌弼、昌序从兄弟。《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务本为颖达族孙(当是一支人中的族亲关系),未记邈及邈父织。《孔氏祖庭广记》未记邈(见下《康熙谱》颖达、务本一支世系图)。

 

         

 

         

 

史书记载邈袭文宣公和代次,但却未记其袭封时间和承继情况。邈又像南朝隐之、惠云等一样变得模糊不清。隐之、惠云等奉祀问题是南北朝政权对峙造成的,邈爵问题是否是唐末至五代政权交替造成的呢?

 

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三十五代璲之袭文宣公,自萱至昭俭皆未袭封。按《宋史·孔宜传》,璲之至策皆袭封;策生振,历兖州观察判官、刑部员外郎;振生昭俭,历兖州司马、曲阜令;自策至昭俭,三世岁给封绢,以供享祀;昭俭生光嗣,哀帝天祐中,为泗水主簿,奉祀孔子。从《宋史》记载看,振、昭俭、光嗣三人皆主奉祀,但未袭爵。家谱皆记振、昭俭袭爵,光嗣遭乱失爵,为泗水令、陵庙主,并斥末乱。思晦称后周太祖罢末,遂以仁玉袭封。继汾以为光嗣在唐末、后梁初遭乱失爵,在后梁末帝乾化三年(913)被末篡夺杀害,后末在后唐明宗长兴元年(930)败,仁玉主奉祀,三年(932)袭爵。史书记,后唐明宗天成四年(929),袭文宣公邈卒;长兴元年(930),仁玉为曲阜主簿,三年(932)袭文宣公。可见,继汾所述与史书所记在时间和逻辑上有通洽之处。后唐明宗天成四年,文宣公邈卒,长兴元年,鲁人告官末事,仁玉为曲阜主簿,复主祀事,三年,袭文宣公。邈、末之事相交织。

 

近来讨论此事,商丘孔德昌说,曲阜、商丘一带说话发音类似,“邈”音“末”。史料中,同音、近形错讹字是常见的。德昌比较方言说是有启发性的,值得注意。按邈、末音近,会是传来记去,将“邈”写成了“末”,或有意写成了“末”。

 

问题大致如上,笔者拟按邈、末为一人,或为合伙二人,或只末一人,这么几种情况分析五季之乱事件。  


   

 

政权不断更迭,而政权授予的奉祀孔子的爵位世袭罔替已千年,并由侯而公,既荣耀且显贵,孔氏内部发生争爵之事,也是人性使然,不足为奇。迄今围绕孔家奉祀之位仍有各种言行,但却不为外人详知,讳为外人知也。

 

北宋哲宗元祐初,有旨,衍圣公如遇朝廷擢用他职,可另择人代袭权主祀事。意思是说,衍圣公要是被召到朝廷或者派去其它地方做官,要另在曲阜选择族人代袭衍圣公主持祀事。鸿胪卿孔宗翰乃上言,国朝赐孔子子孙世袭公爵,然兼领他官,不在故郡,于名为不正,宜自今袭封,使终身在乡里。朝廷诏从之,袭封遂不复兼领他职。【4】

 

金代贞祐间,金宣宗畏惧蒙古,将都城从中都(今北京)迁至汴京(今河南开封),衍圣公、曲阜令元措随去,以族弟元用权主祀事。后蒙军占领山东,以元用卒,择元用子之全奉祀。蒙军继夺汴京,元措还曲阜继续袭封,之全罢奉祀,为曲阜令。元廷将一人兼有的公爵和县令分给二人各有一衔,有人认为这是元廷为平衡二人之争而采取的办法。元措卒,无子,传弟元纮之孙浈袭封,之全子治攻浈。朝廷罢浈,以治权主。这可谓是权主一门罢袭封系。

 

以这些情况可以推测,孔邈与振、昭俭、光嗣可能是袭封与权主的关系。孔邈袭封必有承袭的世系。如此,孔邈与奉祀系最近的关系是策之孙,邈父承策爵而传邈,振等权主,兄弟不免阋墙,或邈家与振家是袭封系的近支,后来两家发生争斗,大概类似后来的思晦与思诚之争。

 

按《宋书》所记,南朝宋以隐之袭封,以孔景等五户为洒扫户。孔景是世代居住在曲阜的孔姓人家。孔景为姬姓孔,或由外姓改为孔氏,皆无史料证据。邈若为隐之一支或为孔景一支的后人,这支人当知南朝宋及北魏选择奉祀事。洒扫户是好职业,孔景后人可以步入仕途。邈是唐末进士,入朝做官,历职后梁、后唐,亲舅独孤损是唐末宰相,在后唐或有余势。邈或邈一支人当有能力和动机在五代时图谋爵位。

 

如《康熙谱》所记,邈为戣曾孙,事情又会是怎样?《旧唐书·孔纬传》记:孔纬字化文,鲁国曲阜人,祖戣,父遵孺,少孤,依诸父温裕、温业,官至司徒,封鲁国公,一门贵盛,至正卿、方镇者六七人。家谱记载,该支三十八至四十一代,四代三十二人,二十人为唐进士。陈沅民国间拜谒曲阜三孔,著《曲阜林庙展谒记》记:孔林西南为戣等墓。证戣居曲阜。《孔氏祖庭广记》卷十一记:唐懿宗咸通十年(869),鲁国公,郓、曹、濮观察使温裕,节镇汶阳,请以私财就曲阜修庙。《旧五代史·晋书·列传十一》记:孔崇弼,孔纬之子,仕后唐,自吏部郎中授给事中,时族兄昭序由给事中改左常侍,兄弟同居门下,时论荣之。《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记:天成二年(927)八月,昭序以右谏议大夫为给事中。比照家谱记载,可知崇弼即昌弼,昭序即昌序。可见,邈、昌弼、昌序同时同朝。《阙里文献考》卷十八记:唐懿宗咸通间,温裕子续始为曲阜令。照此说法,昭俭当在续后为曲阜令。按《康熙谱》,务本一支接奉祀系,戣至邈是这支人在曲阜的嫡长。此时振奉祀一支,如继汾所言,子孙单承,门祚衰弱,邈或会以本支优势,以取奉祀之位。

 

综合家谱和史籍的记载,可以推断,邈与光嗣争爵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从后梁乾化三年(913)到后唐长兴元年(930),持续十余年时间。过程可能是这样:邈支与振支因袭封和权主产生矛盾而争斗;或因争斗,邈支获得袭封,振支为权主;争斗引起族内械斗,械斗可能不止一次,光嗣或以疾卒,或因械斗卒;邈寻以老卒,争斗引起诉讼,仁玉得以袭爵。

 

若邈、末为二人,二人当在血缘及感情上亲近。邈在争斗中得到末的支持,且有议定,邈得袭封之爵,末得曲阜令之职;邈卒,因诉讼,末被罪,仁玉袭爵。

 

仁玉墓志记仁玉遭慕容彦超之乱。《旧五代史·周书·太祖纪》记:后周广顺二年(952),太祖郭威征兖州慕容彦超,破城斩之。彦超据兖州三年而亡。太祖幸曲阜,谒拜孔子祠、墓,召见仁玉,赐绯,授曲阜令。按思晦立石所记,“太祖罢末”,似末趁彦超之乱起而夺爵。此末事与邈袭爵不是一回事,然是贯穿五代的连续事件,还是后周突发事件,不得而知。

 

五代发生了什么,仁玉最清楚。即使否定墓志避讳,我们也不能简单以墓志为据,因陵墓容易被盗。仁玉墓早被发掘过了。仁玉在时,曲阜还有邈支人在。仁玉下葬时,墓志会是被盯上的目标。仁玉墓志不记邈事,大概既为父隐,亦为淡化邈。若末在后周造乱,那么墓志或许透露了一点信息。

 

综上所述,末事仍是一个案件。事情真相只在一点,但在这一点不明之时,我们自然会扩大搜求的范围,牵连众多,推论不当,诚望批评和谅解。从今日还存在的争嫡夺长现象来看,历史之争是常事,不是鲜见,只要争夺,就有理由,不单是几个人的搅扰,亦会牵涉多方相互纠缠,剑拔弩张。

 

史记,邈卒仁玉立;家谱记,末乱败而仁玉立。混沌模糊的历史有迹可寻,邈、末无论是一身还是二人,邈可能是原型,末被演义为故事。事情最激烈的程度,发生内讧,造成血案。事情不会是空穴来风,但深藏蹊跷,虚实混杂,或为近支替争,或图以庶僭嫡,或欲以伪灭真,这些都暂时难辨,以待新解。

 

虽说末事扑朔迷离,但是自仁玉袭爵而起传位子孙,对后来孔氏影响巨大,这是真切的。

 

《宋史·孔宜传》记:太祖乾德中,仁玉子宜诣阙上书,述其家世,诏为曲阜主簿,历黄州军事推官,迁司农寺丞。太平兴国中,太宗召见宜,问以孔子世嗣,诏宜为太子右赞善大夫,袭封文宣公,复其家。

 

宜述家世及答世嫡之况,是有情由的。颖达、务本一支隆盛于唐朝,到北宋衰落了,仁玉一支在北宋兴旺起来。为讳家耻及免活人争斗,仁玉及子孙隐忍不发,随官修家谱废绝而私修家谱兴起,制定了严格的修谱之法,以保护袭封。

 

笔者见到族人提供的四十五代孔师祖墓志铭拓本及部分辨认文字,在此摘抄两段:

 

宋故乡贡明经阙里孔君墓志铭并序  从侄袭封院鲁学尚书学谕宗哲书

 

孔氏宗□之裔曰袭封院支庶蔓衍流派数十谓之外院虽名在民版悉不服□□□役会熙宁间□输役钱元祐复差法蠲役之例不可明□□□□□公嗣三走京师□□部谒执政

 

公嗣姓孔氏名师祖公嗣其字也夫子四十五世孙祖讳□政父讳□皆不仕□先世未克葬公嗣乃告于袭封院曰我□世祖温裕仕于咸通间为天平军节度使尝□□以葺祖祠□不可志遂允其请始得葬于圣林元祐七年□月□□二□□□卒于家享年六十有二

 

从这两段辨认文字看,宗子奉祀系及直系子孙为袭封院,其他庶支皆为外院,师祖是温裕的七代孙,属外院庶支,以其先世未能安葬,乃告袭封院,请以其祖温裕修葺祖庙之功德,许葬圣林,袭封院允之。墓志记载师祖有子有孙。

 

袭封院的宗哲,乃仁玉幼子勖之孙,良辅次子,为师祖书写墓志,应该与师祖关系不错。

 

从上不难推测,大概自南北朝至五代,袭封系并不稳定,诸支相争,仁玉及其后几代的袭封子孙,定出了袭封院和外院的分别,有着明确的目的的。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宗翰修谱,名《阙里世系》,俗称《元丰谱》,为首次私修族谱,称嫡庶并收。此本亡佚,只存宗翰序。从后来的家谱来看,《元丰谱》所谓收庶子,一是收入汉、唐间史书上的族人,二是只收仁玉之后的庶出子孙,未录师祖之类的族人。可以推测,宗翰修谱时,因袭封院、外院已经形成,遂依二院之别,只收袭封院人,不录外院人。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师祖卒。尽管师祖与袭封院关系不错,其支人可葬圣林,但却不能入袭封院所修的谱。

 

事情比较清楚,仁玉及其子孙作出二院之别,是项特殊收族之举。袭封院修谱只修仁玉之后,不收外院。袭封院人去世入葬圣林,外院人一般不得入葬圣林。

 

思晦立石言:自五代及宋,孔氏所存者无几,其有谱系同居者谓之袭封院,外居者谓之外院,非吾族也。可见,思晦所说的袭封院、外院是有根据的。《元丰谱》不收外院,到思晦这里,外院进一步成为外族了。

 

《康熙谱》卷首绘《内院真孔之图》和《外院伪孔之图》二图(见下内院、外院图)。内院、外院二图当是从袭封院和外院演变而来。仁玉曾孙宗愿以衍圣公,舜亮以中散大夫,宗翰以刑部侍郎,宗寿以太子中舍,宗彀以国子监博士,是为五位,是为真孔。外院诸庶支皆都变成孔末裔孙五院,成为伪孔。

 

从思晦立石到《康熙谱》,我们还可以看到,在曲阜,袭封院人和外院人各有自己居住之地,以为区别。

 

了解二院的形成和发展,看到《元丰谱》的情况,即可认识思晦立石的用意,及其后孔府修谱的思路。早期流寓诸支能够持续自修支谱而流传下来是为幸运。外院庶支,如景后、戣后,大概皆成伪孔,失去自修为真孔的合法性,其留居及外迁者,或会想方设法往内院上接,孔府以为这是麻烦。

 

因一场“孔末事件”,仁玉一支定出严格的措施,这严格的措施很快造成后世真假难辨的问题,或许矫枉过正了。  

 

内院、外院图

 

内院真孔之图(同居庙宅谓之内院,宋末分居外宅)      

 

中兴祖曾孙五位:

 

○袭封位传浣、沂、潾、治、澄、济六派分二十五户

 

○中散位传淙、涖、演三派分四户

 

○侍郎位传淑、泗、滨三派分十二户

 

○中舍位传滋一派分一户

 

○博士位传浩、淋、潝、洵、汭、泾、灨七派分十八户


外院伪孔之图(洒扫庙户谓之外院,元初改编里甲)


 

洒扫户孔末裔孙五院:

 

○宅上院小薛社民

 

○洙泗院张阳社民

 

○驾部院西隅社民

 

○文登院东忠社民

 

○三传院西忠社民

   

注释:
 
【1】赵文坦:《文宣公孔仁玉中兴本事考》,《孔子研究》2015年第3期;《东晋南北朝时期孔子宗子世系辨析》,《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12期;《阙里伪孔案考辨》,《孔子研究》,2020年第4期。
 
【2】《平阳派迁居高淳漆桥支明嘉靖年间重修支谱序言》,载《孔子博物馆藏孔府档案汇编·明代卷》(全三册附录一册)第一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8年。
 
【3】见《正德谱》四十七代孔传小字注。
 
【4】孔继汾《阙里文献考》卷七十五,并参见《宋史·孔道辅传》。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