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广 著《诸子视野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出版

栏目:
发布时间:2023-09-07 19:56:17
标签:

李友广 著《诸子视野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出版

 

 

 

书名:《诸子视野与先秦儒家政治哲学》

作者:李友广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7月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先秦儒家政治哲学为研究对象,从先秦诸子的宏阔视野对于儒家在先秦时期对天人关系、道体与道用、政治与道德,以及传统与现代、因袭与变革等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以期通过这种综合性研究来获得对于先秦儒家在政治理念、政治行为及政治理想诸多方面于哲学意义上的理解与把握。本书自觉运用比较研究的学术方法,从诸子的宏阔视野来研究先秦儒家政治哲学,既有利于在诸子之间的互动关系中来彰显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性质、特点与价值意义,科学还原传统政治理论样态在先秦时期的复杂性与丰富多彩性,对于先秦儒家政治理论何以具有恒久生命力进行深入挖掘与理论阐述,也可以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深入的新时代,为今日之中国如何在合理汲取西方文明智慧的同时更好地挺立起中国文化的主体性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李友广,1978年生,山东莒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西北大学历史学(中国思想史)博士后,现为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专家,兼任中华孔子学会理事。研究方向为先秦儒家政治哲学、出土简帛与先秦儒道法关系比较。在《中国哲学史》《哲学动态》《文史哲》《人文杂志》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五十篇,文章先后被“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转载。目前出版学术专著《先秦儒家人性论的演变——以郭店儒简为考察重点》(陕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和《传道与出仕:共同体理论视野下的先秦儒家》(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两部。曾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学科研究计划项目等多项。

 

【目录】

 

第一章  《周易》变易思想与周人新型天命观的确立

——以《革》卦为讨论中心  /  001

第一节  殷周剧变与“天命不易”观念的失效  、  002

第二节  《周易》变易思想与新型天命观的确立  /  006

第三节  周人新型天命观与《易传》的诠释特色  /  012

第四节  畏命、知命与务德  /  017

小   结  /  021

 

第二章  周人的王道政治与儒家的王道理想  /  023

第一节  王道与王道政治  /  023

第二节  儒家视野下的王道政治及其理想化  /  027

第三节  理想化的王道政治及其现实困境  /  033

第四节  困境下的应对与期待  /  038

小   结  /  041

 

第三章  《论语》文本与孔子尊王立场  /  043

第一节  道、有道与无道问题  /  043

第二节  人道视野下的尊王  /  047

第三节  尊王的方式及可能性  /  053

第四节  关于《论语》升经问题  /  062

小   结  /  064

 

第四章  孔子论“仁”及其对历史人物的评判

——以“令尹子文三仕”章为例兼及孔子政治哲学  /  066

第一节  “令尹子文三仕”章之“知”通解  /  066

第二节  “令尹子文三仕”章之忠、清与仁的关系  /  071

第三节  “仁”的标准及对历史人物的评判问题  /  076

小   结  /  082

 

第五章  从重道体到重道用:子学思想在战国时期的转向

——基于《管子》四篇的考察兼及孟子政治哲学  /  084

第一节  《管子》四篇精气说与道的具象化处理  /  084

第二节  《管子》四篇“心”说与识道  /  089

第三节  《管子》四篇“名”与礼法思想及孟子政治哲学  /  094

第四节  《管子》的学派属性及道用的影响  /  098

小   结  /  099

 

第六章  性朴欲趋恶论:荀子人性论新说及其政治哲学  /  101

第一节  性恶论及性趋恶论和性危说  /  103  

第二节  关于性朴论  /  107

第三节  关于性恶心善说  /  111

第四节  性朴欲趋恶论:荀子人性论新说  /  117

第五节  性朴欲趋恶论与荀子政治哲学  /  122

小   结  /  132  

 

第七章  政治的去道德化努力

——韩非对政治的思考兼及儒家政治哲学  /  134

第一节  法家如何看待道德  /  134

第二节  何为最好的政治  /  152

第三节  超道德化与去道德化:道、法两家比较的一个向度  /  157

第四节  排除道德,政治是否可能  /  164

第五节  关于道德、习惯与法律  /  167

小   结  /  169

 

第八章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论要  /  171

第一节  对先秦儒家政治哲学所持的立场及界定  /  174

第二节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构成及特点  /  180

第三节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要解决的问题与理想政治  /  203

第四节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不足与未来发展  /  214

小   结  /  227

 

结语  德性与政治之间:先秦儒家立场、特征及影响  /  229

第一节  身与心  /  230

第二节  个人与社会  /  234

第三节  德性与知识  /  239

第四节  人性与政治  /  242

第五节  对汉儒的影响  /  246

 

附录一  先秦儒道两家圣人观比较研究  /  251

 

附录二  消解与建构:《韩非子》文本中的孔子形象  /  268

 

参考文献  /  287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