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绍辉】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 ——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⑨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3-09-05 20:18:39
标签:

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

——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⑨

作者:何绍辉

来源:《新湘评论》

时间:孔子二五七三年岁次癸卯六月初二日戊寅

          耶稣2023年7月19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有着丰富的方法论资源。“执两用中、守中致和”就是其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并列举了“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等重要元素。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告诉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不能偏激、走极端、刻意标新立异,要坚持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掌握好事情的度。

 

“中”是我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中,作为儒家学派中的核心概念,是“中庸”思想的重要构成。“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这些思想和主张无不道出了“中”的重要境界,无不强调了我们思考问题时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适中适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具有高度契合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高度契合的重要体现。执两用中、守中致和就是要坚持辩证地、全面地、两点地想问题,就是要坚持一分为二地、实事求是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办事情,就是要坚持运动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作决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契合相通,坚持和运用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就是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执两用中、守中致和,核心是要用中和守中。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既要看到事物的全貌,“叩其两端”,也要看到事物的“纹理”“道理”“原理”,掌握分寸;要坚持在执两中用中、在守中中致和。如此,才能达至和。坚持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就要学会底线思维,面对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各种可能想得更周到一些,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争取好的结果,牢牢守住底线。坚持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还要学会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等思维方法,尽可能做到登高望远、慎思明辨、见微知著,切实提升思维能力。

 

当然,坚持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并不是说要丢掉原则、玩平衡游戏、当好好先生。现实中,容易把执两用中、守中致和庸俗化,认为执两用中、守中致和就是要搞没有原则的一团和气、凡事讲究个平衡法则、信守不干事就不会出错。显然,这是对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的曲解和误解,这不是真正的执两用中、守中致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的当下,坚持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就要坚持发扬斗争精神,随时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唯此,致和才有可能。也唯此,才有以斗争求和则和存之可能。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