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永胜 著《心学何为?——阳明学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出版暨前言
书名:《心学何为?——阳明学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
作者:陆永胜
出版社:孔学堂书局
【内容简介】
《心学何为?——阳明学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是《阳明文库》学术专著系列其中一册。今天,阳明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当之无愧地以“显学”立身扬名。在此“历史”的前提下,“阳明学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这一主题既显得大胆,又显得宏阔,既体现时代之需,又含有时代之叹!
本书共有五章,论述了作为当代文化资源的阳明学,于当代观念文化建设、当代制度文化建设、当代生活文化建设和当代阳明文化践行中的学术思想互摄和价值观念共生,着重学理探析,分门别类,化繁为简,以点连线,以线构面,呈现阳明学与当代文化融摄之“点”的多样性于文化类型之中,展示二者融摄之向度、层面的多重性、丰富性于文化体系之中。
【作者简介】
陆永胜: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南大学中华文化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前言】
“心学何为?”是一个永恒的“当代性”话题。在新时代,我们提出这个话题,就具有现实的当下性,即我们基于新时代的语境对这一时代之问的重新思考和反思。因此,这里涉及文化语境和文化生成的问题,抑或可以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语言表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走进新时代的“典型语境”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毋庸置疑,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课题,需要伟大的实践来论证。本课题仅从文化向度对“阳明学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这一论题进行思考,以期对中国传统文化推陈出新和中国当代文化自信建设有所裨益。
“心学何为?”其预设的认知前提是“何为心学?”。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国心学史上的高峰。王阳明的心学思想在历史上有诸多称谓,如“阳明学”“王学”“心学”“姚江学”等,分别对应了“朱子学”“朱学”“理学”“闽学”等。心学与理学的对举,自宋代朱陆之辩而有之,阳明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对举,自明代阳明之后而风行。究其原因,阳明心学以程朱理学为生成语境,这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不争的事实。同时,阳明心学又以船山学为反思语境,而船山学朱王杂糅的思想和以朱批王的形式引起了后世学者对朱学与王学关系的更多探究与反思。朱子学的生成语境和船山学的反思语境给阳明学以宋明理学史上的精准定位。从中国学术思想史的脉络看,阳明心学上承孔子、颜回、孟子、程颢、陆九渊一系的心学道统,下启黔中、楚中、南中、北方、江右、闽粤、浙中、泰州八个王学流派,乃至对现当代的“新心学”有着重要的思想启示。因此,阳明学这一范畴的内涵和外延要比王阳明个人的思想要大得多,它是中国传统心性学资源、王阳明的心学思想、阳明后学的思想衍化成果的和合之物。从此意义上讲,阳明学自始至终是时代语境的产物,是每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思想、学术等要素的和合体。因此可以说,作为思想形态存在的阳明学具有三个显著特征:第一,阳明学思想是动态的。阳明学是历时语境中发展、演化的产物,它不是如其产生时那样一成不变,而是与其所处的时代思想发生交流、碰撞,乃至文化要素间的互渗与转换。第二,阳明学是语境的产物。不同地域的个性文化语境与时代普遍语境所形成的双重语境使产生、发展于其中的阳明学在保持基本属性的同时也具有了不同的地域个性。阳明学是时代思想的一部分,也必然和时代思想发生影响与互动。第三,阳明学可以超越政治文化。伴随着当代政治、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政治与文化的疏离趋势也日渐明显,在不同于传统社会政治与文化密切结合的当代语境中,阳明学得到了更为多样性的发展和多重性的价值体现。阳明学在学术研究与思想交流的层面先于政治而达到了广泛的认可、普及与发展。阳明学的这三个特征使其具有了变动不居、变化莫测的特性,但不可否认的是,阳明学具有自身的“自性”,上述特征不过是阳明学的“适应性”罢了。阳明学的“适应性”即呈现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阳明学”——是“适应性”和“自性”的合一。它一方面体现了阳明学的阶段(文化思想、时间与空间的复合语境)发展,另一方面体现了阳明学对其之为阳明学的基本原则的持守。中国阳明学、韩国阳明学、日本阳明学,乃至欧美阳明学都不例外。阳明学的“自性”“适应性”和“超越性”特征正是我们能够在新时代探讨阳明学与时代文化融合的学理根据、理论前提和可能性、可行性的保证。
阳明学的核心命题有四:“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四者之间紧密相连:“心即理”确立了阳明学的本体论,展开为“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两个向度,为“知行合一”提供了内在理论的规定性;“知行合一”在阳明学的视域内有自身的理论效力和实践能力,不仅仅是方法论,更是境界论,是贯穿整个阳明思想的内在维度;“致良知”即本体即功夫,即知即行,展开为向内致极良知的成己和向外发用良知的成物,最终走向“心理合一”“心物合一”的成圣境界,即“万物一体”,因此,“万物一体”是阳明“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内在理路发展的归宿和展开向度的价值诉求,也是阳明学的终极人文关怀和价值关怀。所以,在成熟的阳明学研究中,言其一而兼有其三。我们对阳明学的认知是“一”而不是“多”,其最核心范畴是“良知”,言“良知”则统摄着阳明学的四个核心命题。因此,在新时代的文化语境中,良知在不同文化层面呈现出的图式是我们探讨“阳明学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具体理论基础。
良知是中国心性话语体系中一个经典而传统的范畴,是一个既与天理相连,又落实于气(个体)的范畴,因此,具有普遍性和个体性的双重品格。前者注重形上层面的根本义理,后者注重时代语境中的语义变化;前者制约后者,后者对前者也有一定的影响。在二者的相互影响中,良知范畴得到了不断的演化,呈现出政治、学术、生活三个领域各有偏重的内涵。就落实于个体而言,良知既可以指理性层面的本心,也可以指情感层面的良心,二者的逻辑前提——“理”是一样的。但在一般的话语语境中,良知往往呈现出多义性。这种多义性正是我们理解和建构当下多重语境中多元文化的理论根据。随着时代话语语境的改变,良知的结构图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当代其更多蕴含于学术话语语境、政治话语语境和生活话语语境三个领域之中,并分别有侧重地表现出道德、价值、信仰三个向度。良知的这三个向度同时又是中国当代文化中不可或缺,然而又隐而不显,亟待建设的理论内涵。
“当代文化”是一个广义的统称,其中包含着多种多样的文化形态、文化类型、文化思潮和文化流派,目前并没有一个关于当代文化的完备的理论体系和价值体系。从广义的文化而言,可以分为四个层面: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生活(风俗)文化和物质文化,每一个层面的文化中都包含着道德、价值、信仰三个向度,但因为文化形态的差异,在具体的呈现中会有所侧重。如制度文化在根本上以道德为基础,与良知的学术语境——道德向度更为切近;观念文化在根本上强调价值导向,因此,其与良知的政治语境——价值向度更为切近;生活(风俗)文化更多呈现为民间生活样态,与良知的生活语境——信仰向度更为切近。在此意义上,道德、价值与信仰构成了阳明学与中国当代文化的内在连接点,也因此成为本课题研究的内在隐性对象。
我们探讨阳明学和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关系,在对象(内容)和根源(实质)上是有一定张力的。在对象(内容)上表现为二者的融合问题,即两种相异文化背景下的两种文化形态如何结合的问题。明代的传统文化背景和当下受西学影响的文化背景迥然不同,因此,阳明学和中国当代文化在概念、范畴、思维方式和理论期待等方面是有一定距离的;但在根源(实质)上,则表现为阳明学的现代诠释问题。从文化源流而言,中国当代文化的土壤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其与阳明学因为不同的语境而形成不同的文化形态。就如高墙内外相距不远的两棵树苗,其地下的土壤性质是一致的,但因为阳光、风力、温度等外部环境的不同,而成长为不同的形态。因此,问题的实质是在同一语境中研究两种不同文化形态的相融相通,从诠释学的立场出发,我们唯有以当代文化语境对阳明学进行重新诠释,抑或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一部分,阳明学能够为当代文化建设提供什么,在于当代文化建设需要什么。因此探究阳明学与当代文化的内在联系、理论异同、互含互摄等问题成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阳明学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的关系研究除了上述理论层面的可行性,还有现实的客观可行性。阳明良知说提出于明代中期,其时的社会思想转型、道德转型、经济关系转型、文化转型等状况,与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社会面临的社会生态变革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社会变革转型期的语境相似性成为阳明学在当下受到重视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阳明学作为时代的产物,并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发展,自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其历史的存在事实便是其有益于明代社会治理的论据之一。这一点在黔中王学、浙中王学、南中王学等王门学派那里都得到了充分体现。当然,明末以来对阳明学的学术性批判和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对阳明学的富有政治色彩的意识形态化批判,使人们对阳明学存在诸多的误解,从而忽视了这一重要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它在意识形态建构方面的价值和作用。这是我们在研究中需要关注的。总之,我们认为,阳明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其对当今的文化建设可以提供丰富而有益的资源。良知话语结构图式可以为中国当代文化之道德、价值、信仰三个向度的建设提供具体的形上根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阳明学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是一个具有鲜明时代性的课题,是伴随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民族复兴”“文化自信”“中国梦”等时代主旋律而受到关注和重视的时代课题。本研究计划按思想资源—理论展开—文化实践的思路开展研究:首先,探究阳明学与当代文化的内在与外在联系及他们在共同的文化价值体系中的统一性特征;其次,分别讨论阳明学与中国当代文化中观念文化、制度文化、生活文化的具体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提供的有益资源;再次,探讨阳明学在具体文化实践中的运用和其对文化现象的解释能力,同时,阳明学与时代文化的融合实践本身也构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对此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进行审视。本课题在具体的研究中,力图将实证考察和哲学分析相统一,注重论证和解释两种研究进路。从论证的进路来说,第一,要揭示、把握阳明学和当代文化的主导原则与观念,并进一步分析二者的主导观念和其他各自体系内相关论点之间的关系,及二者间的相互关系;第二,要揭示学说体系之间内在的共同取向、思想脉络、逻辑关系等。从解释的进路来说,第一,要把阳明学和当代文化的思想体系还原到它所处的具体历史背景(具体的思想史情景)中,再现它的具体性、多样性和丰富性,并对之形成的根源给予历史的解释,从而形成进一步阐释的基础;第二,要把握阳明学和当代文化思想体系自身的多重性和多面性,以及它们形成的内在根源。通过逐层展开研究,以期对阳明学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这一时代课题进行理论和实践建设,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新和新时代文化自信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
陆永胜
【目录】
前言 / 1
第一章 作为当代文化资源的阳明学
第一节 道德·价值·信仰:当代文化语境中良知的三重向度 / 003
一、道德向度:学术话语语境中的良知图式 / 003
二、价值向度:政治话语语境中的良知图式 / 008
三、信仰向度:生活话语语境中的良知图式 / 011
第二节 生活·心灵·实践:日常生活视域中的阳明学 / 020
一、意义生成:生活的阳明学 / 021
二、万物一体:实践的阳明学 / 022
三、由己及物:行动的阳明学 / 024
四、现实与未来:阳明学践行的反思 / 025
第三节 善恶·是非:知行合一的理论效力与实践能力 / 027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理论效力 / 028
二、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实践能力 / 037
三、王阳明“知行合一”在当代语境中的诠释有效性 / 043
四、当代践行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局限性 / 046
第二章 阳明学与当代观念文化建设
第一节 阳明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050
一、心学践行及良知的价值理念 / 050
二、阳明学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资源 / 055
第二节 阳明学与共产党人的心学 / 061
一、心即理:探寻共产党人的初心之理 / 062
二、知行合一:以真知、真行为实现途径 / 065
三、致良知:修养“心学”的原则 / 067
四、万物一体:践行“心学”的境界目标 / 070
第三节 阳明学与文化自信建设 / 072
一、阳明学与文化自信 / 073
二、成己:良知与真理之旨 / 075
三、为事:从初心到践行的“知行合一”之路 / 077
四、成物:境界与理想的“万物一体”之路 / 080
第三章 阳明学与当代制度文化建设
第一节 阳明学与当代廉政建设 / 086
一、“廉”与“良知”/ 087
二、“亲民”以为廉 / 088
三、“知行合一”:廉政建设的规范要求 / 093
四、廉政制度建设的心学实践启示 / 095
第二节 阳明学与当代商业伦理 / 097
一、阳明心学与商业诚信 / 098
二﹑阳明心学与商业平等 / 101
三﹑阳明心学与商业责任 / 103
四﹑阳明心学与商业伦理的当代价值 / 107
第三节 阳明学与当代生态文明 / 108
一、心物合一:生态伦理的理论前提 / 108
二、万物一体:生态伦理的理论依据 / 110
三、仁民爱物:生态伦理的自然条理 / 113
四、工夫方法:生态伦理的实践措施 / 117
第四章 阳明学与当代生活文化建设
第一节 阳明学与自我情感理性 / 122
一、情本体:道德情感的存在者 / 122
二、情意向:恻隐与共的伦理共同体 / 129
三、有无之境:复归生命本源的主体 / 132
第二节 阳明学与自我行为规范 / 135
一、德性与德行的冲突:自我行为的失范 / 136
二、依良知而行:自我行为的原则 / 138
三、德性与德行的统一:自我行为规范的要求 / 141
第三节 阳明学与人际关系调适 / 146
一、心物合一:走出冷漠的人际关系 / 147
二、知行合一:建构德性化的人际关系 / 150
三、万物一体:打破人际关系的隔膜 / 156
第五章 阳明学的当代化及其践行
第一节 阳明学与当代都市文化 / 162
一、当代都市文化的存在基础 / 164
二、良知观照下当代都市文化的规范性与个性解放 / 165
三、良知本体与功夫的统一促进当代都市文化的发展 / 169
第二节 阳明学与当代乡贤文化 / 172
一、立德:当代乡贤文化之本 / 173
二、立功:当代乡贤文化之基 / 175
三、立言:当代乡贤文化之根 / 177
第三节 阳明学热与消费阳明学热 / 181
一﹑明代的阳明学热 / 181
二﹑近现代的阳明学热 / 183
三﹑当代的阳明学热 / 185
四﹑“消费阳明学热”及其反思 / 187
余论 / 193
参考文献 / 199
后记 /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