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敬邦 著《唐君毅与香港》出版

栏目:
发布时间:2023-03-02 21:41:57
标签:唐君毅

赵敬邦《唐君毅与香港》出版

 

书名:《唐君毅与香港》

作者:赵敬邦

出版社:台湾联经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3年3月

 

【内容简介】

 

唐君毅先生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哲人之一,事业和学问与当时仍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唐君毅的努力,丰富了香港的文化气息,改变了香港纯然商业社会的状况;香港的环境,也影响了唐君毅对事情的理解,对唐君毅的哲学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唐君毅与香港》讨论唐君毅与香港的重要关系,冀能一方面帮助读者更了解唐君毅其人,另一方面帮助读者更了解香港其地。本书分为三章,第一章讨论唐君毅在香港的文化运动;第二章介绍唐君毅在香港的足迹;第三章评论唐君毅留在香港的一批藏书,同时也收录了唐君毅留在香港新亚研究所的藏书照片,这些照片从未曝光,价值尤其珍贵。

 

【作者简介】

 

赵敬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宗教及神学哲学博士,现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兼任讲师及新亚研究所佛学中心副研究员。著有ThoméH.Fang,Tang Junyi and Huayan Thought:A Confucian Appropriation of Buddhist Ideas in Response to Scientis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2016)、《激荡即无碍:佛教与儒道思想的互动》(2020)和《即凡见圣:唐君毅人学论》(2023),学术兴趣主要为儒家与佛教之间的对话。


 

【目录】

 

序(刘楚华)

 

自序

 

导言

 

第一章:一场在港的文化运动 

一、与港结缘 

二、人文主义的倡议 

香港的性格

三、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新亚的特色 

四、新亚与中大的纠纷 

分歧的出现 

哲学的理解 

关系的破裂 

五、对香港的启示

 

第二章:哲人的香港足迹 

桂林街岁月 

太平山经历 

大屿山游览 

中上环购书 

沙田的意义 

农圃道楼梯 

香港的影响

 

第三章:留给香港的遗产 

一、印章及签名 

二、眉批 

三、家庭 

四、他人赠书 

赵冰 

吴俊升 

王道 

韩裕文 

谢幼伟 

胡兰成 

其他

 

附录:唐君毅年表

 

 

 

刘楚华

 

过去几年,敬邦每逢学期结束之前,总会热心地领一班新亚书院的学生,访农圃道新亚书院旧址,为他们介绍书院历史并参观图书馆。图书馆内设唐君毅先生纪念室,存放1987年唐师母谢方回女史捐赠的唐先生全部遗书几千册。多年来这批书籍一直珍藏那里,久之,认真阅读利用的读者已为数不多了。

 

2020年大疫以来,敬邦每周到此查阅唐先生藏书,分类表列,用心地钩出书中唐先生的眉批笔记签署等痕迹,目的在编一张较详尽的唐先生读书目录,藉此让学者深入了解唐先生学问各阶段的发展历程,这是研究唐先生哲学的中外学者所期待的讯息,很有意义的一项工作。意外的是,今天收到的书目,已扩充成一本完整的小书册,真是可喜。

 

翻开书稿,首章开篇,作者引录劳思光教授多年前的话,说他见证了唐先生在新亚书院的文化运动由盛而衰的过程……。作为哲人的后辈、从上世纪走过来的老新亚人,在不同阶段或经历其境,或有所听闻,读之不免怵然,为之惭愧,为之感慨。定过神来一想,即就由唐先生由创立新亚到退出中文大学的这段历史来看,三十年间由盛而衰,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事实。然而,我们能就此判定唐先生所推行的教育理想,他投入中国文化精神建设工作都完全落空了?中国文化花果飘零之后,果然如唐先生的善愿:灵根自植了吗?又何从自植……?印象中过去文教界,甚至近年对港台新儒家的批判声中,曾出现过不少同类的疑问。

 

这本小书带我们回顾这场发生在殖民时代香港,由民间学者自觉推动的中华文化建设运动。它广泛搜罗资料,依据史实,客观陈述,呈现了唐先生筚路蓝缕的艰辛与当时社会环境的关系。分析先生的教育理念,篇幅不多,而体察入微,深中肯綮。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唐先生的生活状态,终其一生,学问追求与事业奋斗,时刻呼唤中华文化的灵魂,念兹在兹,又随时回应现实社会的问题。

 

据我推测,以敬邦的年纪,应不曾见过唐先生,当算是唐先生的再传学生吧。在他严肃而满怀敬意的书写中,我读到一颗青年学者的心,似乎要透过唐先生的奋斗经历寻求启示。世道人心万般复杂,不论喜欢与否,客观现实中不确定的危机变化,总要面对。现代化、全球化、能源、贫穷、战争、病疫、自然灾难……不同的困难,新一代当如何自处,问题如何解决?对于中华文化的前景,还可以怀抱怎样的希望?

 

所存者神,所过者化。惟有能独立思考,持续反省,上下求索,文化的灵根生机长在。农圃道校园,钱公手植的柳树枯死了,其他众花草木生意盎然。那几株经历风雨的凤凰老木,每到夏日,压不住的艷红似火,年年复年年。


【自序】

 

本书的撰作,源于笔者一段替新亚研究所整理唐君毅先生藏书的机缘;这批藏书为何保存在新亚研究所,则唤起笔者对唐先生与香港关系的反思。因此,一切也得从笔者参与整理唐先生藏书一事说起。

 

跟唐先生“结缘”,源于就读预科的时候。其时香港预科课程设有中国语文及文化科,唐先生的〈与青年谈中国文化〉是指定课文之一。为了更好地了解作者的观点,笔者找来收录文章的《青年与学问》查阅。惟和绝大部分预科生一样,笔者当时对唐先生的观点只是似懂非懂,且由于唐先生的文风颇为奇特,暗地里已决定考试过后将不再阅读他的其他作品。直至预科即将毕业,某天在学校走廊巧遇向来尊重的郭志伟老师,随便向他查询有什么书籍可供暑期阅读,郭老师即拿出白纸写上“人生之体验续编唐君毅”数字。笔者当时只感奇怪,心想唐君毅的著作是否真的如此值得阅读?之前感到其文其书难以理解,是否只是笔者程度未够所致?是以,遂利用暑假仔细阅读唐先生这一著作,终发现唐先生的观点实极具启发性。自此即尝试阅读他一些关于人生哲理的书籍,笔者亦从此开始喜欢唐先生其学。

 

至在香港中文大学修读本科,由于当时笔者对西方哲学颇为好奇,遂副修哲学以求有更多机会接触西哲思想。惜相关课程的上课时间与主修科相撞,为了符合学分的要求,只好无奈选修有关儒学的课程,授课老师则为刘国强先生。由于对中国哲学本没太大兴趣,故对刘老师的学术背景亦不以为意。记得在第一课时,刘老师叫同学在纸上写下对儒学的印象,笔者即写上“迂腐”二字。当时刘老师不以为忤,只言希望课程可改变一些同学对儒学的负面印象。课堂上,刘老师谈得最多的是唐君毅先生的观点;课堂后,他则跟同学分享唐先生的轶事。笔者其时才知刘老师原来是唐先生的学生,而透过刘老师的一些分享,“唐君毅”乃不再纯然是一过去了的人,而是藉着如吾人对他的怀念等方式而得以继续存在。由于新亚书院是香港中文大学其中一所书院,而唐先生则是新亚书院其中一位创办人,故笔者曾向刘老师查询唐先生在中大的足迹。刘老师才言唐先生的足迹主要不在中大,而是在新亚研究所,并带同笔者在内的数位同学到研究所参观。在参观活动中,见到新亚研究所的图书馆内有一“唐君毅先生纪念室”,内藏唐先生遗留下来的一批书籍,惜多年来未有人对之加以整理,只能一直存放在纪念室中。笔者当时即有帮助整理该批藏书的冲动,但碍于能力及学历,自问未有资格承担这一重要工作,故只好期待该批藏书能终有为人翻阅的一天。但从刘老师的分享和亲临新亚研究所等经历,已使笔者更能认识唐先生的性情和品格,并愈益敬佩唐先生其人。

 

距离是次参观逾十年,笔者亦凭研究唐先生对佛教华严思想的阐释为题而从研究院毕业。适值新亚研究所计划成立佛学中心,笔者在因缘际会下得以敬陪末座参与其事。殊不知开会当天,研究所所长刘楚华教授突然询问笔者会否有意整理唐先生的藏书。作为唐先生著作的长期读者和主力研究他思想的学人,能有机会整理唐先生的藏书固然机会难逢;放在心中多年而未有和人分享的期盼竟突然有实现的可能,更是让笔者感到不可思议。的确,有意整理唐先生藏书的人士甚多,惟这一机会和责任竟落在笔者身上,现在想来还是令人难以置信。在整理藏书的过程中,笔者得对唐先生的种种更作认识,从中亦开始注意到唐先生与香港的关系实远比学界设想的复杂。经过近三年的整理,工作终大致完成,由此乃催生这一本有关唐先生与香港的小书。

 

事实上,唐先生的学问和事业与香港有密切关系,惜他在港的岁月却颇为寂寞。诚如其在《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补编》中自言,他只期待自己的著作能有人阅读和了解,除此以外未有太大奢望。也许,唐先生这一卑微的愿望反映了他晚年的唏嘘。本书的撰作,首先是希望唐先生的在港经历能让更多人认识,借以增进读者对他思想的同情和理解;其次,则是希望透过唐先生的经历反思香港在文化事业上扮演的角色,从而加强对香港的认同和信心。本书得以完成,首先要感谢新亚研究所刘楚华所长的信任,让笔者可以接触唐先生该批珍贵的藏书。笔者并感谢刘所长在百忙之中为本书作序,并容许本书使用有关藏书的照片;新亚研究所图书馆主任潘秀英博士为笔者在图书馆的工作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她对图书馆的承担和书籍的热爱尤使笔者感动。潘博士早前虽骤然离世,但笔者相信其在天之灵必定乐见本书终能顺利出版;谢浩然先生毅然帮忙为唐先生的大量藏书进行拍摄,使笔者最终能够顺利解决有关相片的难题。除特别注明外,本书所用照片即由谢先生提供;香港中文大学的关子尹老师就出版事宜所提供的协助;张灿辉老师慷慨借出唐先生手稿及其他相关文件的电子档案,以及林健枝老师就拍摄时需要留意的地方所作建议等,均是本书得以顺利完成的重要助力,笔者对各位师友的帮助衷心感谢。最后,多谢家人一直以来的支持和体谅,使笔者能继续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


 

【导言】(节录)

 

唐君毅先生(1909-1978)是近代中国其中一位重要哲人,他的地位不但为华人学界所认同,名声亦远传至国际。有评论形容唐君毅的人格和学问代表了中国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我们若认识他的经历和细味其著作,当发现以上形容可谓不无道理。由于唐君毅的一生非常丰富,故不同人可循不同角度对之作出分析,并从而对他作出不同评价:有论者强调唐君毅对儒家的忠诚,认为他是当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有论者认为他深受西方哲学影响,可谓黑格尔主义者;亦有论者把焦点放在其性情和人格,以为这些特质才是唐君毅最具魅力的地方。此外尚有其他角度,不一而足。诚然,各种阐释均加深我们对唐君毅的了解,惟有一重要角度却偏偏为人忽视:唐君毅是在香港建立事业和发展学问。换言之,“香港”是吾人在讨论其事业和学问时必须正视的元素。

 

的确,唐君毅的事业和学问增加了香港的文化气息,其多少改变此地纯然是一商业社会的状况;香港的环境则影响唐君毅对各种事情的理解,其对于此人如何发展他的哲学有着极大的影响。由于唐君毅与香港的关系如此密切,故吾人若忽视香港这一地方,则必然对唐君毅的了解有所不足;我们如忽视唐君毅这位人物,则对香港在文化上所扮演的角色亦会缺乏正解。本书即对唐君毅与香港这一重要关系作出分析,冀能一方面更助读者了解唐君毅其人,另一方面亦更助读者了解香港其地。

 

本书共有三章。第一章讨论唐君毅在香港的文化运动。近年学界喜用“南来文人”形容一班在上世纪中叶由中国大陆逃难香港的文化人,借以强调大陆和香港在文化上的渊源。这一论调当然反映了事实的某一面向,惟却容易轻视了这些“南来文人”之所以来港的原因。诚如唐君毅言,他所以离开中国大陆是因为未能服膺于当时在该地盛行的唯物思想,故他在香港的工作正是要提倡人文主义,从而对治时弊。唐君毅这一文化运动在近代思想史上可谓饶有意义,因其不但加强我们对传统中国哲学特性的理解,亦帮忙塑造现代香港高等教育的面貌。本章即对这一在港的人文主义运动所涵意义作出反省。第二章介绍唐君毅在香港的足迹。唐君毅在香港生活接近三十年,其不但在此地留下了不少足印,香港的不少地方亦反过来影响唐君毅的视野。如果“南来文人”一词意含中国大陆为香港带来传统文化,则香港对这些人士的影响便是为中国文化带来了现代启示。换言之,中国大陆和香港在文化上的关系当不仅是“南来文人”为香港带来文化的一面,亦有着香港元素启发中国文化的一面;彼此实是双向的互动,而非单向的施受。本章即讨论这一互动关系,以尝试补足学界的一些既有看法。第三章评论唐君毅留在香港的一批藏书。盖在唐君毅逝世后约十年,其夫人谢廷光女士(又名谢方回,1916-2000)把乃夫的藏书捐增香港的新亚研究所图书馆。这批藏书一直保存在图书馆内,至近月才整理完成。当中部分藏品不但有助说明唐君毅哲学的特色,亦有助重整他在香港的故事,间接增加我们对香港的了解。本章即评论这批藏书的特色和价值。

 

以下,即让我们重新翻阅唐君毅与香港的故事,以察看其对今人当有着什么启示。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