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杰】清静经不清静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3-01-13 20:09:07
标签:清静经

清静经不清静

作者:李林杰

来源:作者赐稿 发布

 

成都青羊宫是大陆西南地区负有盛名的道观之一,始建于唐代。在青羊宫进门之壁墙上镌刻有道家经典作品之清静经一部。多年来引得无数慕友徘徊于前,发人深思,亦常引得笔者思索,这一道家经典之所指究竟意图何在,是否真在「长生」二字上。

 

该经原文精髓张布于下: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谓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谓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以真常无定之心看待万物,则体性自足,清明寂寥。所谓欲者,所以扰其心、牵其神者俱无,则心体澄清,神明自见。从澄明处,系于类道,推导自足长生之智慧。其进路无非,类比释教、景教乃至儒教之修炼法门,在内省与节欲上做工夫,求得道德维度之完满。所谓节欲者自同于道德,实乃人类文明进步之基准:人类文明之进步,一在于解放欲性,从事物欲之生产及其满足,谓之物质文明;二在于压抑欲心,求得对于物质追求之节制乃至知止,谓之精神文明。非有物欲,文明不能进步,非有节欲,文明不可持续;所谓道德者,文明维度中反济其物欲心、生产心、追求心之维度罢,求得类总体之可持续与心灵安顿。以此观之,道家无非是另一道德主义学说罢。

 

所谓道德主义学说,无非内涵下述三个维度:从精深处言之,是得道天成之法门,以其有限之躯体,推其无限之思想,至于精神胜过肉体,以「无我」之自然界或天道充实与取代「小我」,寄有限之躯体作无限之天道,成全「我」之无垠无限。从浅议言之,则导人向善之说教,服务于文明演进之双轮,反济人之物欲之心,求得功利层面整体生产乃至满足之可持续,安顿躁动之不可止之进取心。从众生处说,则善巧不过,以来世、彼岸、天国、不朽之神话,利诱人之中下者,以彼岸之贪止其现世之魇。三者合一,方法论之节欲同焉。

 

直至笔者目及此句,道家学说之面貌为之扭转:

 

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上士是不争的,下士是求争的,上德是无德的,下德是持德的。同义于,做下士计较于争,不如无争以取上士;下德执着于德,不如弃德以全上德。如此理解,「不争」是为了「上争」,「不德」是为了「上德」,由此观之:求「得」之心,俨然跃然纸上。所谓「不争」、「不德」,只是求「德」之权谋机变罢。

 

以君人南面术观道家要义,道德主义学说立化为实用主义策略。吾有三德,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何以如此,不为「节欲」之根本目的,即「齐得失心」,而在于「上得之得」,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正在于为后之不慈、不俭、为天下先,作知雄守雌、知白守黑之逆向操作罢。道家将阴阳克化之理衍至极致,不效儒家之纯阳守正,而作取阴之待物流转,以最小之代价,最大之耐性,见证「自然之势」之反济变迁,借天之力成己之事。如此说来,清静经也不清静了,清静不过权变罢了,为的是更好、更大、更强之不清静。

 

一个执着于辩证逻辑的学说是不可能具备充足之道德性的,道德要求对于道德目的、手段与过程之对道德律之坚定坚守,诉求于敢于说「我要」与「我不要」之主义。辩证逻辑,「要」即是「不要」,「不要」不妨也是「要」,在权变中最终走向权谋。道家不是彻底之道德主义学说之缘由在于此。它太偏好于「变」,未能坚定一些「不变」。

 

如此说来,很多文化现象一目了然:佛家无占卜问卦之传统,而道家此传统源远流长,何也?前者「齐得失」,后者以「失」谋「得」、终持「得」心罢。

 

供稿人:李林杰,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美国问题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