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玉华】论天性与习性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11-11-19 08:00:00
标签:
 


    论天性与习性
    作者:焦玉华
    来源:作者赐稿《儒家邮报》发表
    时间:西历2011年11月19日
    
    
    
    孔子在人性论上,是第一个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断的。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差别是很小的,原因就是在于孩童在刚刚出生时,具有着一切动物所具备的自然属性,“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一天性人人本身具足;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在于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熏染的不同,这是社会属性导致的结果,当属习性层面。毋庸置疑,教育对人的后天影响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作为一个教育实践家,孔子对人性是有自己的判别,这也客观地反映了孔子对人所受教育结果的认知。孔子认为,人的习性存在三种界定方法:
    
    
    一种是上知和下愚之别。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第十七》)孔子的十一代孙,西汉鲁人孔安国,曾最早解释过先祖这句话,他说“上智不可强使为恶,下愚不可使强贤”,这是一种理解。我们还可以理解为,把“知”看成“智”的通假,这样“上知”就可以理解为,是被上层贵族独享的文化知识;那么,“下愚”之所以“不移”,就是“下遇”这个群体没有机会学习到“上知”,所以才压根就没有这种求“上知”的意识,既使有也只是有羡慕的份儿,所以才缺乏应有的上进心。结合前面“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致力于是将属于上层贵族文化知识,打破垄断地传授给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下愚”之人,以确保各个阶层的人们都能够享受到文化教育平等权。
    
    
    一种是人有上人、中人与下人之别。
    
    
    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第六》)这里的“中人”,指的是资质或道德水平中等的人。孔子把人用中上和中下分类,是有依据也实践体悟的。在《道德经》第41章有这样一句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意思是说,上等智慧的人听了道,努力去践行;中等智慧的人听了道,半信半疑;下等智慧的人听了道,立即会大声地嘲笑。要是他去不加以嘲笑,也就算不上是真正的道了。于是孔子认为,只有具有了中等智慧或德性以上的人,才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做人的道理,因为这类人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而具有中等智慧或德性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较高的学问或做人的道理,因为这类人还没有达到能够理解和接受的层面。这不是看得起、看不起的问题,而是要“因材施教”和“即不失人,也不失言”的问题。可见,孔子说这句话即有历史的经验,也有现实的实践体验,因为无论是面对教育的对象,还是教学方法,最终还是要考虑到教育的作用和成效。
    
    
    一种是君子和小人之别。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第十四》)这句话是被经常引用的成语。这里我们必须强调一下,对于“小人”的认识,古今的理解是不同的。一是指平民百姓,二是道德品质低劣之人,三是辈份低的人,四是一种自贬的谦称。在儒家经典里面,“小人”是与“君子”相对使用的一个反义词。所以,我们今人在理解上要根本所读之书的内容和语言环境,只有这样才不到出现误读和误解。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追求名利。”所谓“君子上达”,以现在思维习惯定位,是指那些少数具有一定的道德修为、脱离了物质财富困扰的群体,在精神层面追求形而上的、升华人格思想的一类人,也可以理解为追求战略高度和高明远见;所谓“小人下达”,就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他们出于物质财富的需要,有比较现实的、卑下的一面,也可以理解为肤浅,只注重现实的一种短视。
    
    
    孔子在关照到人的天性和习性的基础上,根据人的天赋和学习态度,比较实际地将人划分为四个等级:在《季氏第十六》中,孔子认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对照孔子这句话,今天的我们照样可能进行对号入座,而且依然没有太大的差错。
    
    
    第一等人,是生来就知道的和无师自通的人。这样的人天赋非凡,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天才人物。
    
    
    第二等人,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才知道的,与最上等人比较起来,就差了一等。学而知之者一般比较勤奋好学,虽然天赋差了点,但通过刻苦学习仍然会有所建树,照样可以出类拔萃。
    
    
    第三等人,是遇到困苦才发奋学习的人。“书到用时方恨少,事虽经过不知难。”这类人通常是生存环境逼出来的,属于那种“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在沉默中灭亡”的人。
    
    
    第四等人,是无论遇到任何困境,依然不知道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的人。这类人虽然知道在生活与工作中困难重重,却仍然在学以致用上没有觉悟,怀着“虽然我饿着,但是我坐着”的漠然心态得过且过,这类人是不可救药的。
    
    
    其实,孔子能够成为圣人,完全不是靠他是第一等人,对照《论语》和孔子生平遭遇,孔子仅具有第二等人、第三等人的天赋。孔子在《述而第七》里交待,“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可见,他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属于“学而知之”等级,可这仍然没有阻挡孔子通过后天的刻苦学习和实践,最终成为一个伟大的思想集大成就者。
    
    
    社会发展到今天,知识实现了全球化,信息实现了网络化,知识和学问已经形成了公共和公享资源,正如人人生而平等一样的道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只取决于“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不是人为的垄断和隔离。一个人当脱离了学校的教育之后,步入职场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学以致用,实学活用,才是真正的生存和发展法则。知识探求的外沿越大,未知的领域就会越多。事实上,人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对未知的领域探求的深度体验。这也是近年来,很多职场中人不惜重金参加各种中高级培训班,迫不及待地给自己加压充电的根本原因,不难看出“用然后知不足”的觉悟者,在努力学习提升自我,以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的紧迫感和对知识文化的精神需求。
    
    
    传授知识,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老师在对学生实现“教其自育”的过程中,最终应该追求“不教自化”的目的。就是说,老师的主体与学生的客体最终实现转换,实现学生是求知的主体,老师变成学生实现最终成长的辅助的客体,才是教育目的实现的最大成功。
    
    
    在《公冶长第五》中,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知识的传授和学习,通过老师的讲授或自学是能够轻松获得的;可把握做人处世的道理和人性天道,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明理和把握人性天道,就达到了“不教自化”的境界和高度了。实际上,性与天道不可言说。可什么是天道?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于是孔子只好拿天作比,用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万物自然生长、枯荣加以形象说明。正如,在《八佾第三》中,“子入大庙,每事问”描述孔子一样,看起来他不懂得礼,很无知,其实他一言一行就是知礼的表现。所以天道不是靠说出来的,而是要靠做出来的。
    
    
    所以,在《宪问第十四》孔子与子贡有个交流,原文是这样的: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我们可以用现代的话描述一下。孔子说:“子贡,没有人能够懂我啊!”子贡反问道:“为什么说没有人懂您呢?”孔子回答:“我从不埋怨天,也不责怪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恐怕真正能懂我的只有天吧!”
    
    
    “不离日用行常外,直到先天未化前。”儒家哲学用来指导人生,教化生灵,从来都不是抽象虚幻和玄之又玄的。
    
    
    作者惠赐儒家中国网站发表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