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天,是七十多年前设立的中国节日,不仅有感人的历史故事,还有深邃的文化内涵
来源:“至圣礼乐书院”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七月十一日癸巳
耶稣2022年8月8日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在宝岛台湾,每年的8月8日,是中华民族自己的“父亲节”,也叫“爸爸节”、“男子节”。这一节日背后不仅有感人的历史故事,更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这一天,让我们省思父爱如山,让我们礼敬中华孝文化。
由来和故事
中国的父亲节起源,要追溯到民国时期,1945年8月8日,上海发起了庆祝父亲节的活动,市民立即响应,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市各界名流,联名请上海市政府转呈中央政府,定“爸爸”谐音的8月8日为全国性的父亲节,在父亲节这天,人们佩带鲜花,表达对父亲的敬重和思念。
时为1945年8月6日,上海《申报》刊文《八八父亲节缘起》。文章称:美国为纪念欧战中阵亡将士的妻与母,曾发起创立母亲节。而今,中国也应该发起创立自己的父亲节。
因“父”字形同“八八”,且“八八”读音也与“爸爸”相同,故号召上海市民,一同来过“八八父亲节”。当时,日军虽败局已定,但尚未投降,上海仍在其控制之下,这一倡议“暗中表示怀念祖国之意”,实有风险。文章末尾,公开署名的首倡者共10人,分别是:颜惠庆、袁希濂、陈青士、梅兰芳、史致富、严独鹤、费穆、陆干臣、富文寿、张一渠。
上述诸人,均系名流,虽久处沦陷区,但爱国之志仍存。如颜惠庆于北洋时代,曾任外交总长、署理国务总理等职,1941年12月香港沦陷,遭日军所执,次年被迫返回上海,坚持不出任汪伪政府任何的官方职务。
1945年的这次民间发起的“父亲节”活动,影响范围有限。至1946年5月,又有上海名流潘公展、李石曾、宋汉章、王晓籁、杜月笙、吴稚晖、李登辉(原复旦大学校长)、钱永铭等数十人,联名向国民政府请求定每年的8月8日为“父亲节”。其理由是:
“中国八年抗战,终究得到了最后胜利,这八年中阵亡将士不可计数,而这辈将士,前赴后继,杀敌致果的忠勇精神,实受父亲平日教养和随时激励的结果,所以父亲对于这次抗战胜利的影响,十分伟大。回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加维然女士,发起母亲节,纪念欧战中阵亡将士的妻与母,因为她们对于国家有伟大贡献;我们应该效法先例,规定父亲节,同时纪念这次大战中阵亡将士的父与兄,因为他们对国家也有伟大影响,使父和母同沾其光。”
该请求获国民政府批准。每年的8月8日,遂成为全国性质的法定“父亲节”。是日,子女佩花以作纪念——父亲健在者,佩以红花;逝世者,佩以白花。相关的推广工作也随后展开。譬如,作为“父亲节”的首倡者之一,1946年8月7日,颜惠庆被邀请去“青年会”做关于“父亲节”的演讲,“谈了不同社会中父亲的地位和责任”。次日,他又在日记中写道:“报上满载关于‘父亲节’的报道”。
父亲节这天,我们在思考、我们在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心是无可比拟的,当母亲含辛茹苦地照顾我们时,父亲也在努力地扮演着上苍所赋予他的负重角色,当我们努力思考着该为父亲买什么样的礼物过父亲节之时,不妨反省一下我们是否爱我们的父亲?像他一样曾为我们无私地付出一生呢。
中国古代父亲节
1、父亲的生日
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意思是父母的生日,子女不可不知,既为父母高寿而喜悦,又因父母年事已高而忧虑。这样一来,父亲的生日,就成为子女表达孝心的最佳时机。
2、“天伦日”,即父母的成亲日
这一天,子女要向父母亲行九拜大礼,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3、父亲的“金榜题名日”,古称“科甲日”,即父亲高中科举的那一天
“科甲日”是古代男人功名事业的起点,如果父亲有幸考中,子女会铭记这个日子,每当这天到来,都要为父亲举行祝贺活动。
4、子女过生日
做子女的每逢生日,要先拜父母,以示不忘本。在父亲的安排下先拜“天地君亲师”,然后才能庆祝自己的生日。
以上这些日子,虽均与父亲有关,但称之为古代的父亲节,还是略显勉强。无论是父亲节还是母亲节,须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民族精神,才能成为一个对人影响至深的节日。
中华孝文化的意义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孝文化一直弥漫、浸淫在中华大地;孝之思想、理念、实践,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当年社会各界名流如吴稚晖、李石曾、潘公展、杜月笙等人倡导设立父亲节也是弘扬中华孝文化的体现。8月8日与中国悠久传统的敬老节日“99”重阳节也遥相呼应。
展示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敬老传统,纪念长辈老人,让中国自身的文化传承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令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意蕴深厚。所谓洋人节的入侵,是我们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现在吵吵嚷嚷的西方所谓“父亲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感恩节”等等,对中国人而言,大多是跟风。睡一觉就过去的无关事,可商家则借机炒作,大有“不买我的东西、不来我餐馆用餐、不转我的信息”就不是孝子之意。其实,留在心灵深处的,应当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像“养不教,父之过”、“父爱如山”、“父之美德,子之遗产”等传统思想,要让这些深入到我们的骨髓与灵魂里。就如古人所造的“父”字,象形解释即为父亲之角色定位:肩披蓑衣、迈开双腿奔波做事的人。由此可见,千年传承的中华道德文化内涵,不会以节日符号而转移。
“孝道”文化是中国特有的,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孝”字。“孝”是一个会意字,它的意思是小子搀扶着长着长长胡须的老人。《尔雅·释训》云:“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老部》说:“孝,善事父母”者。段玉裁注曰:“《礼记》:‘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畜者,养也。“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于侍奉和赡养父母的意思。
孔子论孝道
孔子创立“仁学”,“孝”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儒家看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行仁德的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抓住这个根本,实行“仁”的基础建立起来了,人与人之间伦理道德就会产生出来。
1、养亲是孝的最低层次
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并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事生”最基本的是“奉养”,首先要保证父母的吃和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朱熹注:“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不孝乎?”要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自己生病,更不能陷入不义而使父母担惊受怕。孔子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常言说:“儿行千里娘担忧”;当父母年老的时候,要常在父母的身边尽孝道。
2、敬养是孝的较高层次
在养亲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要尊敬父母。子游向孔子请问“孝”,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在回答子夏问时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如果只养活父母,对父母不尊敬,即使每一顿都给他们酒肉吃,也不能算做到了“孝”。孝顺是发自内心的真正的爱,语言要和气,面色要和悦,行为要恭敬。孔子强调,作为人子,不但要奉养父母、尊敬父母,还不要忘记父母的年龄。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继志述事”是孝的最高层次
孔子认为,继承父志是“孝”的一个重要内容。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逝世之后,要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对父亲志向和优点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说是做到“孝”了。孔子主张“三年之丧”,“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孔子把“祭祀”作为治理国家的四件大事之一,祭祀是十分重要的。祭祀要按照“礼”的规定。祭祀的核心是要“敬”,“祭思敬”,要“真诚”,要做到“事死如事生”,做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节日的文化内涵
中国人对于节日并不陌生。历史上的节日要么是出于习俗,如重阳、七夕、中秋;要么是源于节令,如立春、清明、冬至。在中国的节日里,作为中国人的核心信仰,礼敬天地、祖宗、圣贤是主基调,除此之外间以很多热闹的节庆,如元宵、春社、上巳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被节俗所充满的国度。
节日之“节”代表的是一种节律。万事万物都有张弛之道,人自然也不例外。在繁忙的劳作之余,人需要有节日或调节身心,扫除疲惫;或借用节日,敦睦人伦。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各自的节日,万千的不同之中却又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各地的节日都是一种普遍意义的约定俗成,基于共通文化心理是一个节日能以多大范围传播的前提。
当下的很多节日中,有些是传统的,有些是现代的。传统的是约定俗成,现代的很多则还在“约定俗成”之中,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存在有些节日跟人们的文化心理存在一定隔膜。这些存在隔膜的往往都是因为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是外来的。如“教师节”、“劳动节”一样,现行的“母亲节”与“父亲节”也都是来源于西方的文化表达。其立意固然不错,但要成为一种文化习惯就不得不与我们所熟悉的认知与文化相结合。
中国人对于父亲母亲的情感有其非常特殊的地方,“乾称父”、“坤称母”,男女夫妇之道与天地相应,自然也有了与之匹配的德行,如乾德是自强不息,坤德就是厚能载物。这种文化心理是特殊的,也是自古一贯的。我们想到母亲的形象往往是宽厚温和,又能居中调和,父亲的形象则是奋发有为,有责任有担当。这种文化心理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人们的行为与意识,已然成为我们“日用而不知”的部分。
我们在过来自于西方的父亲节与母亲节时候,其实内心并不能与之发生文化反应,除了礼节上的问候与往来,一个节日如果不能激扬起人们内在的德行,它就很难成为人们日常“礼俗”的一部分,也无法起到节日本应具有的化民成俗的文化功能。
只有内涵充满,一个节日才能真正深入人心。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近复
【下一篇】关于举办第三期释奠礼传承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