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显庆】慈利书院始于南宋 ——兼清溪书院考

栏目:庙堂道场
发布时间:2022-03-28 01:24:53
标签:清溪书院

慈利书院始于南宋

——兼清溪书院考

作者:罗显庆

来源:“走读慈利”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壬寅二月廿一日乙亥

          耶稣2022年3月23日

 

 

 

建在城西清溪旁的紫霞观,原为清溪书院。

 

书院是古代教育制度中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我国书院的鼻祖,应追溯到春秋诸子百家争鸣时期孔子杏坛讲学。但正式出现“书院”二字的是唐朝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在东都洛阳的丽正书院。书院的兴起始于宋代,到元朝书院达到了鼎盛时期。

 

明朝初年书院转衰,直到嘉靖五年王阳明辞官讲学,书院再度兴盛。随后书院因批评时政,遭当道之忌,明世宗、张居正皆曾毁书院,尤其是无锡的东林书院事件,魏忠贤尽毁天下书院,书院开始没落。

 

到了清初,为防书院广聚生徒,反清复明,曾一度采取抑制政策,规定“不许别创书院”,因此,清初近百年间,书院沉寂无闻。直到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廷迫于形势,又出于笼络汉族士儒的需要,才不得不放开禁令,拨款建省城书院,各地竞相仿效,至清末已达2000多所。但这时的书院巳和官学无大区别了,从书院的主持人任用、经费、教学内容到师长延聘、生徒录取考核等都必须经官府审批,至此,书院已基本官化。

 

 

 

书院是古代教育制度中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

 

那么,慈利的书院始于何时?

 

从明万历《慈利县志》“清溪书院在紫霞观中。宋进士刘甸刘峙兄弟建以读书。”的记载看,慈利的书院始于宋朝。但清康熙《慈利县志》、嘉庆《慈利县志》、同治《慈利县志》、光绪《慈利县志》以及民国《慈利县志》中的记载,慈利书院最早始于元处士田希吕建的天门书院(在今张家界永定区)。究其因,笔者认为皆因当时慈利《慈利县志》编纂者将宋朝舫刘甸、刘畴兄弟二人与明代的刘畤、刘久兄弟牵引混载了。康熙版《慈利县志》载“清溪书院,进士刘甸、刘畤建。”嘉庆《慈利县志》载“清溪书院,在龙头坪。今文庙即其遗址,明进士刘时、刘玖建。”清溪书院,进士刘畴、刘玖建。”基于此,清嘉庆时县人皇甫如森写了篇《刘畦刘甸辨》文中指出“邑传二刘进士,相沿旧已。以今考之,盖有二焉,一在宋,一在明。在宋者为刘甸、刘畴,政和壬辰科也。在明者为刘畤、刘玖。”

 

其实,嘉庆《慈利县志》“清溪书院,在龙头坪。今文庙即其遗址,明进士刘时、刘玖建。”之载也有误。明万历《慈利县志》中关于紫霞观有记载“紫霞观旧在琼云山巅白云山。宋咸淳元年(公元1265年),善人唐绍普捨基,道士何无瑕建立。洪武中荐罹兵燹,道会徐道彰辈经营之。宣德四年(1429),知县黄孟舟因旧基址湫隘荒远,乃命八都许聪庄材木,五都王圭鸠匠石,协力赞襄、蓰建于山麓清溪书院旧址。大展厥制,落成三清殿,翼以三官堂,祖师坛,列以两庑,峙以蓬莱亭,飞仙楼,望狱台。前为白云山门,后为玉皇宝阁。燕居道司,厢缭坛宇,秩秩有度。正统十二年,太监吴景道创建雷神坛,施刻祖师,将帅一堂。复为题请敕书一道。万岁龙牌一座,道经一,藏三。清龙牌十座,圣帝云牌十一座,敕牌一面,碑记一通。”故后紫霞观应是建在清溪书院旧址。

 

 

 

紫霞观应是建在清溪书院旧址上的紫霞观

 

从2008年出土一块“友(有)宋桂林刘公墓志”碑文中证实了刘甸的存在。其碑全文为:

 

公讳熹,字景祥,其先在京兆名,系因五季抢攘,遂徙于建安麻沙,凡七八传逮熙宁间,曾大父☑登余中榜第爵拜中大夫,广南西路宪;大父甸,政和间,莫俦榜登第,官至荆门长林,承罹靖康之变,掛冠不仕,家于慈邑之西而终身焉,父☑杰,善继家,声英猷益壮平屋(尸立)暇日,虽从事栏文字间,终不以利禄芥蒂于心。母孺人邹氏,家世临川之新金,本晋陵官泒,因伯祖时为太常愽士,与孺人之祖奉议元忠有旧,遂成姻婚,有子四人,公居其次,以父乐于慈闲,家务置之不问,母亲邹氏贤于内助,应酬事务动有理法,不惮其劳。公毅然于四仲伯间植立户庭,事无巨细,公一力以当之。家道日肥,井井有条。邑之士夫,亲故皆四干蠱,如刘公子者,世未多见,公生而岐疑,孤介自任。凡見诸行事诚,急流勇退,人也公叶绍箕裘,尤于篇什加意,一觴一咏,怡然高蹈于事物之表,前辈云:素丝无常,惟所乐之。公亦不减祖父怡退之风。甫及中年,经营花圃于溪之阳蹊迳,次弟培植花卉无虑。数百,本荊公谓莫教一日不开花,意有在焉。旁有家塾,规模宏丽,命名桂林,☑致師儒乐育靡倦,至於礼贤下士,曲尽其诚有加,无巳寖寖☑榆,方将养髙田里,诗酒自娱。岂期一疾,竟成大故。邵康节,虽曰死生亦常理然事不满,望造物小呜呼命止于斯耶。公□娶邵氏实总戎☑功大夫靖之女也,子男三人女三人,其嫡二人長女萬四娘適冨水☑上幕之㓜子聞善,屢試國學進士,長子埴娶覃氏次子,壎娶判寨胡從義之女,季子圻二女孫甥在㓜公生於紹典之戎寅1158,殁於嘉定之已☑,正月二十六日得年六十有二,擇甲申歳姑洗月丙年日,☑瘗于永安北☑去邑約五里,坐坤艮之岡放寅甲之水,其先孺人邵氏☑棄扚嘉定壬申,葬于☑霞祖姑之側,今☑葬正方形公同穴,故爲斯誌庸☑其實刻諸翠珉以垂不朽之

 

孤哀子

 

 

泣血拜手謹誌

 

从碑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墓主是一个叫刘熹字景祥的人,其祖先是京兆的名门旺族,因五代十国之乱,迁居于建安麻沙。其曾祖父官拜中大夫,广南西路宪;祖父刘甸,政和间(公元1111年--公元1117年),与慈利莫俦(状元)同榜登第,官至荆门长林,靖康之变(公元1126年)后,刘甸掛冠不仕,定居于慈利县城之西。父刘☑傑,善于经营家业,母亲邹氏,刘熹有兄弟四人,其为老二。刘熹亦不减祖父怡退之风。到了中年,经营花圃于溪(城西清溪)北,花圃没有。花圃旁建有家塾,规模宏丽,命名桂林。这个建在清溪旁的“桂林家塾”,其实就是后来《慈利县志》中记载的清溪书院。

 

从1126年靖康之变刘甸辞官定居于慈利县城之西,到1220年墓主刘熹谢世这期间为南宋朝。故笔者认为慈利的书院始于南宋。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