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英】老祖宗留下来的餐桌礼仪,你可能没学会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2-01-12 18:34:56
标签:餐桌礼仪

老祖宗留下来的餐桌礼仪,你可能没学会

作者:海英

来源:澎湃新闻

时间:孔子二五七二年岁次辛丑腊月初九日甲子

          耶稣2022年1月11日

 

古时宴席“绿酒一杯歌一遍”,今日已不再有歌舞助兴的隆重感,但仍有不少传统礼仪保留至今。进餐时“食不语”,夹菜时“毋固获”,喝汤时“毋流歠(chuò)”。尽管对于不少人来说,这些名称听之陌生,但其实作为习惯早已不知不觉中被实践了很久。而这也正是中国式礼仪文化的美妙:润物细无声,成为每个人由内而外的修养。澎湃问吧邀请资深礼仪专家海英,一起聊聊与人相处背后的礼仪文化。

 

 

 

澎友提问

 

@哈尔:中国有哪些传统餐桌礼仪?宴请长辈、朋友聚会、商务宴请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嘉宾解答

 

海英:在今天,宴请是我们社交活动中经常会遇到的,了解一下宴会礼仪是必要的。虽然进餐原本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但我们中国人对待“吃”不仅讲究兴致,有水平,还要有修养,因为吃饭进餐,有时候就像是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的全部品质和内涵深度。

 

第一:进餐讲究“食不语”。说的是我们进餐时,不是不能与他人说话交流,而是忌边吃饭,边长时间高谈阔论或者大笑,因为这样很容易呛着,还影响他人进餐。更不能边嚼着食物,边对着他人说话,应该先咽下口中食物,再说话回应。

 

第二:夹菜时“毋固获”,也就是说,不要专拣自己喜欢吃的那道菜往自己餐盘夹,要考虑到其他人也要享用。

 

第三:“毋刺齿”,吃饭时,毫不顾忌周围人的感受,当众剔牙,是失礼行为。实在需要剔牙,我们应该一手剔牙,一手作遮掩。不过,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洗手间处理。

 

第四:“毋流歠”,喝汤要小心,忌讳大口大口喝得满嘴流淌,或者喝汤发出声音。比如吃面条,尽量不吸吮,不出声音。

 

第五:“毋咤食”,进食的时候,不要啧啧出声或砸吧嘴。不要大口把饭菜塞进嘴里,鼓着腮帮子吃饭。做到轻闭嘴唇、细嚼慢咽才是最好的吃相。就餐过程中,如果遇到咳嗽或打喷嚏时,来不及避开,记得要以手掩嘴,侧身打喷嚏,不可对着餐桌或他人。


 

第六:礼貌使用筷子。其中之一,在就餐过程中,主人即使自己吃饱了,最好不要随即架筷,不要先停筷。这一举动,有催促快吃之嫌,对那些没有吃饱的客人来说,见到主人停了筷,也会匆匆放下筷子不再吃了。所以,一定要等客人吃完,主人方可停下用餐。同时,手里的筷子,不可东指西点,忌讳以筷指人,用筷击碗,以筷当刀来挑拨食物、胡乱扒菜、用嘴舔筷等等,都属不礼貌行为。另外,忌讳把筷子竖插在盛有食物的碗里,因为这个造型就像“当众上香”,传统习俗是十分忌讳的。

 

第七:饮酒礼仪。别人敬酒时,我们应该停下筷子举杯回应,微微点头以示敬意。尤其是与尊长、嘉宾碰杯,自己的杯口饮略低于对方的杯口。最主要的,就是在宴会上,饮酒要懂节制,不可过量,更不强人饮酒。那种借着酒劲儿,胡言乱语,失言失态的行为,很容易让人心生厌烦。

 

 

 

唐宴饮壁画

 

第八:劝食有礼。就餐过程中,客人往往出于礼貌,一般都会克制饮食,作为主人一方若要主动劝食,建议点到为止,不可对客人行“强让”之礼。尤其是主动为客人夹菜舀汤,一定要用公筷公勺,讲卫生又有礼貌。相反,作为客人,如果面对一桌子菜肴,不好吃或不合自己的口味,出于礼貌,多少也要夹取一些,不能一口不吃。如果遇到主人为自己夹菜,正好又是你不喜欢吃的,也不要当场拒绝,应该有礼貌地先接受下来,并表示感谢,然后象征性地吃上几口。如果实在吃不完,也没关系,把不吃的菜,放在餐盘边上就可以了,不算失礼。

 

第九:餐盘、餐巾的使用。夹菜时,一次不能夹太多的菜堆放在盘里。另一个作用是盛放食物残渣,有的人常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把食物残渣直接吐在台布或地上,这是十分失礼的。另外,就餐前,服务生递送过来的湿毛巾,用来擦手的,餐巾也是用来擦拭嘴角或以防不小心汤汁滴在衣服上起遮挡作用的,不可以替代毛巾来擦脸、擦脖子或擦汗。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