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素艳】襄平书院觅书香

栏目:庙堂道场
发布时间:2021-11-25 00:11:03
标签:襄平书院

襄平书院觅书香

作者:钟素艳

来源:《刊授党校》第9期

 

 

 

如今襄平书院已成为辽阳市第四高级中学的一部分,静默在校园的西北角

 

这个夏天,刚家胡同窄窄的巷子里,不绝于耳的,除了蝉鸣,还有一种天籁——它起于岁月深处,朗朗诵读一百多年。虽有停顿,却接续不绝,越发生气勃勃。这就是青涩清脆、浸透墨香的读书声,它来自巷子尽头青砖灰瓦的襄平书院。

 

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教育方式,始于晚唐,盛于宋,历经元、明、清。在科举制度下,书院以自由讲学为主要形式,主讲由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担任。其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自由活泼的学习风气成为一种进步的办学方式。

 

翻开因岁月浸染而纸页发黄的史料,襄平书院长河一样的今昔过往,脉络清晰地从古城辽阳的历史中凸显出来。

 

襄平书院在辽阳历史上名噪一时,是辽阳科举时代的最高学府,它与沈阳的萃升书院、铁岭的银冈书院,并称清代“盛京三大书院”。

 

襄平书院原址在辽阳义学街,原名叫辽阳州义学,1723年建。现址在辽阳市白塔区二道街刚家胡同,为1890年建成。1835年重新修建义学校舍时,缘于辽阳古称襄平、自公元3世纪一直是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声名显赫而改名“襄平书院”,这个名称一直延续到1902年。清末废除科举制度后,襄平书院改为襄平学堂;民国时期又改作辽阳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后,襄平书院相继为辽阳市第一中学、第二高级中学、第四高级中学校址……在近180年的时间里,襄平书院更名26次,可见她风风雨雨中起起伏伏的命运轨迹。

 

早在清雍正元年(1723年),辽阳知州王翰建辽阳州义学,有讲堂5间,义学地址就在现在的福民街。可此后的112年一直抱残守缺、名存实亡,直到道光十五年(1835年),章朝敕就任辽阳知州。

 

章朝敕重视教育,发动士绅捐款,修葺义学旧址,建了襄平书院。古城辽阳再起朗朗读书声,勤奋学子不负众望,在后来的乡试、会试中“科第连绵,甲与他郡”。著名文人刘文麟(1837、1838年连捷进士)、赵文瀛(1840、1841年连捷进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大振辽阳文风。然而,书院仅坚持了八九年,便因经费不足而停办,直到30年后,1875年光绪皇帝即位后,下诏恢复天下旧有书院。

 

辽阳知州徐步由与邑绅锡庚、奎光、平格、李敏芬等名流兴资修缮房舍,再次筹建襄平书院,但终因没有官府拨款,无办学经费而被迫搁浅。

 

两年后,高乃昕来辽阳任职,继续倡导捐资办学,可不久却调离辽阳,修建书院再度中止。

 

办学的艰难,没能阻止辽阳几任官员的执着。他们像接力一样,一直都没有放弃修建书院。他们的目光看到了未来,看到了教育对孩子、对辽阳、对国家的重要性。

 

辽阳知州章樾热衷学务,自行捐薪,并再度邀请邑绅筹划捐资,欲另辟校园新址;知州张锡蕃,在二道街刚家胡同购置一块园地,准备广建书院;知州徐芙卿为书院购置学田,筹备办学资金……

 

几任知州积极倡导、多位邑绅解囊相助、铢积寸累的募化,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规模宏伟、院落宽敞、屋宇明亮的襄平书院终于在刚家胡同建成。书院为三进四合院建筑,坐北朝南,建有仪门、垂花门、中厅、后厅及东西配房42间,内设讲堂、山长室、斋长室、监院、斋舍、书房等。正门南向是高大的照壁,门前有上马石、下马石及一对石狮。

 

襄平书院是清代辽阳历史上体制最完备、层次最高的学府,办学资金来源于开明士绅捐资、学田养护及官府资助。生员全部住宿,食、宿、文具等费用全部由公家负担。为了鼓励学习,书院还按照学习成绩的等级,给学生不同标准的补贴。

 

可惜的是,书院只兴盛了短短10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沙俄军队侵占辽阳,清王朝政局动乱,书院经费难以为继,被迫停办。

 

1902年,清政府将书院改为学堂,“襄平书院”之名从此废止。

 

在此后的100多年里,襄平书院旧址历经沧桑。但是,无论时局怎样变化,这里的琅琅书声却从未间断过,著名抗日英雄白乙化、原中央党校常务校长高扬、奥运会冠军王义夫等都曾在此就读。

 

现在,这座清代建筑已成为辽阳市第四高级中学的一部分,静默在校园的西北角。

 

“百年书院植兰树惠泽乡梓,千里辽燕倡雅吟风誉九州”,大门两侧的对联概括了襄平书院的历史和曾有的短暂辉煌。时代变迁,书院也变了模样。四周原砖石结构的围墙已全部拆去,院落由各房屋的后坎墙和四角房山连堵而成。门前的鼓石和上马石仍在,多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碑石。照壁在伪满时期被拆除,垂花门在辽阳解放后被拆除,石狮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砸毁。

 

高高的门槛内,庭院宽敞,屋宇明亮,古朴幽静。中厅中央是精致如盆景似的假山,厅内树木繁茂,有山里红、云杉、海棠、银杏、枫树。一棵高大的山里红树冠盖如伞,簇簇果实已经泛红。地面的人字砖上,大片碧绿的青苔蔓延,至树根、至房前、至墙角。“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此处最好的写照。

 

书院内异常安静,如一个巨大的消音器,喧嚣遁迹,到处弥漫着清雅醇厚的诗书气息。

 

院右侧立有辽阳知州高乃昕撰文的《新建襄平书院记》,一旁的残碑上面字迹模糊不清,应是《襄平书院条例》。最北的房屋中堂,悬挂着襄平书院曾经的校训“公勤毅”。

 

光影变幻中,岁月流逝看似无痕。而在万物生息中,每一块砖石瓦砾的每一丝肌理、每一个碑文凸凹的笔画里都沉积着光阴拂过的记忆。记忆中,那些穿长衫的学子,在《条例》的规矩中自觉自律,在校训的勉励中勤学苦读……

 

从中厅左侧角门进去,是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花园,寥寥几棵树木装饰其中,高低错落,俯仰生姿,很是幽静,是读书的好去处。

 

书院所有房屋保存完整,作为四高中的书法室、经典诵读室、演讲社团等教学活动场所。

 

前两年,这里也曾作为传统文化的交流场所。夏日里,窗外高大的树冠如一把大伞,挡住了仲夏的暑气,繁盛的枝叶伸到窗前,影影绰绰,曼妙自如。室内,几人围坐在宽厚的茶桌旁,清新的茶香伴着轻轻的吟诵,还有声声入耳的蝉鸣,身心便找到了最妥帖的安放……

 

“襄平书院”的名称废止100多年了,但辽阳人仍然叫它“襄平书院”,应该缘于对它曲折的修建历史、辉煌的树人历史和古朴静雅、奋发励志的儒雅气质而心生的敬畏和留恋吧。

 

百年书院,没有龙钟的老态和颓然,在现代化的校园里,波澜不惊,从容端坐,书香四溢。

 

我想,读书声就是它延绵生命的不竭呼吸。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