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通讲》新书研讨会暨沪上学者圆桌论坛侧记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21-11-15 14:15:45
标签:《四书通讲》

 跨界与判教:人文学研究之会通如何可能?

——《四书通讲》新书研讨会暨沪上学者圆桌论坛侧记

来源:主办者供稿

时间:西元2021年11月14日



 

 

11121400—17:30,《四书通讲》新书研讨会暨沪上学者圆桌论坛在同济君禧大酒店2号会议室成功举办。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等上海高校的20余位文、哲专业学者以“跨界与判教”为主题,就“人文学研究之会通如何可能”展开讨论,并对同济大学刘强教授新著《四书通讲》(广西师范大学2021年6月出版)进行评议。


 

 论坛上半场由同济大学哲学系曾亦教授主持。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刘日明教授代表学院对于各位学者的到来及对同济人文学院的关注与支持表达了感谢。他简要介绍了同济人文学院的历史及复建以来的发展与未来规划,说明了同济人文学院在人文学科的交叉与会通方面所做出的的努力,并希望学者们就此问题展开深入交流,为同济人文学院的发展提出宝贵意见。

 

 



随后,刘强教授对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及目标做了简要介绍。他认为:所谓跨界,即是见贤思齐;而所谓判教,不过就是学有宗主。对于人文学科而言,其知识、思想、方法的分别与界限,多是研究者自设壁垒画地为牢。故而如何在读书治学的过程中打破疆界舍筏登岸躬身入局,在更多同仁的共襄下,朝着人文学研究的会通而努力,无疑是一个必要而艰巨的挑战。其《四书通讲》及近年来的文章,也不过是对此问题的一些粗浅思考,期能略充引玉之效。

 

 

上海儒学院理事长谢遐龄教授以《分裂何以弥合》为题,认为学术研究必须跨越那些难以避免的界限,以弥合学科划分所造成的世界分裂与大道分裂。随后又以自己学术研究中的两次“跨界”经历为例,强调在具体问题的探究中,对于学科进行综合与会通的重要性。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所朱杰人教授指出《四书通讲》体现了作者回归中国传统学术的意识。书中对于以“人”为中心的日用常行之道的讲论,也较好地回应了朱子对“四书”阐释中刻意求深、求玄的批评。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龚斌教授以本书对于“亲亲互隐”的讨论为例,表达了对本书抉微博引、痛斥俗见、敢怒敢言的品格的赞许。同时,也指出作者尚可在佛学与“跨界”“判教”问题的关系继续深入。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震教授重申了在传统文化复兴的当下,人文学研究会通的重要意义。认为本书在对“四书”的内容与义理的融会贯通和以通俗晓畅的语言呈现“道”的日用常行性等方面,较好地完成了“通讲”的工作。

 

 

 

复旦大学中文系查屏球教授认为本书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有着颇强的批判意识、学术勇气与学术担当。在研究方法与表达技巧方面,也体现出古典文化研究者的情怀与特色。

 

 

 

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杜保瑞教授认为,“跨界”的本质在于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就当前学术环境而言,中国哲学的儒、释、道三家有着切实的会通之必要,而会通的前提则是“判教”。如何通过“判教”,让原本对立的学派划清位置,不以分别高下为鹄的,而是使它们在各自领域发挥其本有作用,便是“会通”工作的真正完成。

 

 

 

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认为,作为学者,一旦进入中国典籍,便应有自觉的“跨界”与“会通”的意识。本书对“四书”的实践性、人间性的张扬有其特色。当然,本书在“不可得而闻也”的“性与天道”方面,还可做更为深入的探究。而对于孔、曾、思、孟立说之际与朱子汇注“四书”之际的问题意识与历史使命的同与不同,也应进一步予以揭示。

 

 

 

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余治平教授指出不宜单从理学、心学的理路进行注解,本书超越理学、心学而谈“四书”,对儒学礼乐刑政等方面的彰显,更接近“修己以安百姓”的儒家本色。但也期待作者能够将儒学界关于“四书”的最新研究成果更多地接纳与呈现,使讲论更有力量。

 

 

 

论坛下半场由复旦大学中文系陈引驰教授主持。

 

 

 

复旦大学中文系朱刚教授强调了“道统”说的重要意义与“四书”的内部之异与大体之同,点明其在众多儒学文本中被糅合为一个系统而标举之的原因。他认为《四书通讲》作为一本当代的“四书”阐释著作,能够在通识教育中发挥其应有作用。同时也对书中的主题勾连与体现的逻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郭晓东教授从经学研究的“会通”谈起,认为本书体现了作者在通“四书”之义、会通“四书”而为一个整体、会通传统诸家解“四书”之精义、以“四书”通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努力。其对“道”的表彰,也能看出作者“判教”的思考。

 

 

 

同济大学哲学系曾亦教授认为学术的发展似乎有着“通”与“分”交替反复现象,并指出当前的学术研究有着“通”的内在要求。本书在学术性与通识性间的“跨界”以及对于“会通”的思考,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当前学术研究的“通学”潮流。

 

 

 

同济大学中文系崔铭副教授对本书所体现出的弘扬儒学的热忱与道心表示钦赞。也期待在“悌道”与“友道”的微妙关系、内省自反及君子、小人之辨等方面读到作者更为细致的阐发。

 

 

 

同济大学哲学系陈畅副教授从理学层面谈“会通”。认为理学不仅强调形上之道的构建,更注重将形上之道落实到社会政治及生活中。随后以本书所举熊十力论家庭的观点为例,强调无论在治学还是在生活中,都应具备“跨界”的视野,以避免被其专业所囿。

 

 

 

上海财经大学哲学系郭美华教授指出对于“道”的“窄门”的寻找与贯通,仍需广大同仁的长久努力。他对本书注重“齐家”“治平”等“外王”之道的特征表示赞同。也同时在篇章次第及诸道间笔墨多寡的安排上提出了商榷意见。

 

 

 

上海大学中文系李翰副教授认为本书体现出了建立在本土文化基础上的“启蒙”特征。他强调儒学参与当代文化建设的现代化转换的重要意义,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以及后世儒者对“道”的坚守表达了感佩之意。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朱承教授强调了“自居”与“自限”的迥异。认为本书是作者以“四书”作为思想资源,以古典话语表达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现实问题的认识与思考,以中国古代性道之学反思当下的尝试。他指出作者在“四书”之讲、研、思等方面可谓“既济”,但在某些问题的点破方面,尚有“未济”之憾。

 

 

 

同济大学哲学系陈徽教授认为本书以阐述和弘扬儒家之道为宗旨,通过十三种具体的日用常行之道展现了儒学的基本意涵,可以当作大众了解儒家思想的重要参考书目。但也同时对书中对于老子“以德报怨”的相关论述表达了不同意见。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陆岩军副教授认为本书具有现代语言、古典韵味、人文情怀、践行品格与弘道气象,在返本开新与融会贯通等方面,皆有着不俗的表现。同时也强调书中的批判力度与现实情怀,是值得当下研究者关注与省思的。

 

 

 

闭幕式上,朱杰人教授代表紫阳书院向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分别赠送了朱子画像。

 

 

 

最后,刘强教授对各位学者的批评与启发表示了衷心的感谢。他认为本次论坛在不同学术背景与思想观念的交流中,展现出了人文学研究会通的可能性,也期待学术界能在此方面开展更多的讨论与实践。

 

 

 

本次论坛由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主办,同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同济大学诗学研究中心承办,同济大学经学研究所、《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协办,守中书院、洗心书院等机构提供了友情支持。

 

 


摄影:唐骆

文稿:汪进超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