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信益】重读《论语》之“学而篇”(一)

栏目:散思随札
发布时间:2021-09-24 16:01:34
标签:《论语》、学而篇

重读《论语》之“学而篇”(一)

作者:严信益

来源:作者授权 发布

 

《论语》开卷孔子的三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先让我们先看看百度百科现在的解释:对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字面上的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见解:

 

⒈朱熹在《四书集注》中的见解是:

 

学而又时时习之,则所学者熟,而中心喜说,其进自不能已矣。

 

⒉部分小学语文教材的解释是:

 

学习并时常复习,不是很快乐吗?

 

⒊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解释是:

 

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

 

⒋部分学者的解释是:学到了(知识或本领)以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不也是令人愉悦的吗?

 

5.学过之后,还能在适当的时机来实践运用,不也很高兴吗?

 

我们后人上面的解释对吗?按照生活常识理解,学习很辛苦,复习怎么会快乐呢?难道孔圣人在说谎?我认为是我们现在的解释错了,而且错的离谱!

 

首先让我们回到孔圣人生活的公元前500年的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用孔子的眼睛看看那时候的世界,满眼望去那是荒蛮一片,百姓无非狩猎、桑蚕、耕种,只有贵族才认点字,更谈不上学习什么科学文化知识了,所以不能用我们今天的眼光去理解2500年前的那个世界。再者,“学而时习之”中,孔圣人想让我们“学”什么?先让我们看看《论语》都说了什么,是仁、义、礼、智,是温、良、恭、俭、让,这才是孔子想让我们学的东西!所以,这里的“学”是指圣学,即圣人之道。而“习”既不是鸟飞、实习,更不是复习,而是实践!

 

“不亦说(悦)乎”,这里的“说(悦)”,朱熹说对了,是“中心喜说”,就是心中的喜悦,这种喜悦是内心的,不是显现于外的欢天喜地。其类似于佛教的所言的“法喜”,指愉悦,清净,安宁,而且绵绵不断,不同于满足欲望的那种快乐。

 

这句话,我认为正确的理解是:圣人之道在于不断的实践,你会得到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500年前的孔圣人担心后人读不懂第一句,赶紧在第二句进行解释:“学而时习之”就像“有朋自远方来”的“不亦乐乎”。孔圣人是用“有朋自远方来”这样具体的、外在的“乐”,来解释“学而时习之”所得到的抽象的、内心的“悦”。

 

遗憾的是,我们后人确实真的没看懂,将这两句话硬生生的割裂开进行字面的解释,说这是“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愉快吗?”!难道孔圣人会将两句毫不相干的两句话放在一起,作为整个《论语》的开篇吗?而且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样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放在开篇第二句话吗?我们为何没有仔细的思考一下,为什么孔子在这里用了不同的两个字“悦”和“乐”来表示喜悦?不是孔圣人没有逻辑,是我们后人没有理解先人。

 

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这句话是说明“学而时习之”应当具有的态度,孔圣人这次对“悦”进行反面论述,本意是:别人不知道我在实践圣人之道,我也不懊恼,我不会不“悦”!因为我本来就是圣贤君子!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记载:“尹氏曰:“学在己,知不知在人,何愠之有”。意思是圣学在自我实践,知不知道是别人的事情,我为什么会不开心?

 

就比如,你救了一个掉在水井里的孩子,没人知道,新闻媒体也没报道,但是你知道这个孩子长大后,会成为和你一样善良的人,未来会娶妻生子,会幸福的生活,也会给别人带来快乐,你会因为别人不知道你见义勇为而懊恼吗?答案是不会的,你会“愉悦”,除非你的行为不是发自恻隐之心,而是为了沽名钓誉。

 

圣人之道在于自己实践,其真正的人生价值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得到我自己内心的愉悦和满足,与他人何干?!

 

以上三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一个极其完整的、极其完美的统一整体,都是对“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论证和阐述。孔圣人对于圣人之道的实践及其“愉悦”意义,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论述,三句话的重点在于“学”、“习”、“悦”,即圣贤之道在于实践,而这个过程就是得到愉悦和安宁,2500年前我们的祖先孔子何其伟大!

 

孔圣人的话,曾子懂了。《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不是现在的高等学府,“大”是十五岁以上人,这里的“学”与“学而时习之”的“学”一致,即圣学、圣人之道,第一个“明”是彰显、弘扬,即是“习”,即是实践,“明德”即“良知”,这句话的意思是:大人学习圣贤的道路,在于实践良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学而时习之”。

 

孔圣人的话,王阳明懂了。阳明先生年轻时为参悟“格物致知”,去“格”院子里的竹子,格了7天病倒了,什么也没有悟到。后来阳明先生因上疏得罪宦官刘瑾,被贬贵州龙场驿。阳明先生在农场终于顿悟,圣人之道无法仅仅从外在的学习取得,自己的本心即是天道、良知,顿悟“圣人之道、吾心自足”、“心即理”,而后“知行合一”、而后“致良知”,其核心精神是一贯的、唯一的。“知行合一”中“知”即良知、圣贤之道,“行”即实践,“知行合一”就是“学而时习之”;“致良知”中“致”即实践,同样是“学而时习之”,“致良知”是对“知行合一”的完善和提高,阳明先生说:“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

 

圣学离开了实践,无法得到自我的愉悦,个人也不可能成为圣贤。“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是全篇《论语》的灵魂存在,如果说《论语》是一顶王冠,而这三句话就是王冠上闪闪的钻石!是2500年以来圣学之经典,是颠扑不破的人生哲学圣经,是我们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核心。我们今天把三句话解释成了学习的方法,实在愧对先祖圣贤。

 

一言以蔽之,斗胆试着将“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融合贯通一下,即“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在明明德,在致良知”。

 

严信益律师

2021年9月18日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