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衍华老师在《论语·述而》通讲的分享

栏目:演讲访谈
发布时间:2021-09-09 00:03:34
标签:《论语·述而》通讲、魏衍华

魏衍华老师在《论语·述而》通讲的分享

来源:“洙泗社”微信公众号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八月初二日己未

          耶稣2021年9月8日

 

各位师友,大家下午好!

 

本篇的分章有不同的说法,这里姑且按照钱穆先生的观点,分为三十七章。本篇的第三十五章“奢则不孙,俭则固”;第三十六章“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最后一章“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这三章,特别是第三十六、三十七两章,是对于孔子形象非常深刻的描述,是后世绘孔子像的重要依据。

 

《述而第七》和《乡党第十》,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可以想象孔子形象的空间。通过这些篇章的描述,人们可以再现自己心目中孔子的圣人形象。在本篇的三十七章中,第四、九、十二、十七、二十、二十四、二十六、三十一、三十七等九章是孔门弟子对老师形象的描述,其余各章则是选编孔子的言语。应该说,本篇各章对孔子形象的概括是非常到位和准确的。

 

 

 

魏衍华研究员

 

本篇一到四章可以为一部分,五到三十四章为一部分。第一章首先谈孔子学说的特点、孔子对此前文化传统的“好古”态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一语奠定了整篇的总基调。第二章、第三章是谈论如何才能实现这个基调,具体的说就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从本质上说,这是达到孔子理想状态的方法与途径。

 

通过以上路径与方法学习,第四章第一次刻画出本篇孔子的第一个形象。这个形象是借自然界中大树的生长状态来说义的,也就是“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一语,说自己的年老,也是说自己的精神状态的衰退。借用“不复梦见周公”一语来表达本人的状态之老和社会状态之乱。这种状态使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也就是孔子常说的“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假如条件允许,孔子所追求的是周公制礼作乐以及礼乐精神体现的“大同”社会。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孔子教学的方法。孔子教学的主体对象是学生,这里是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渴望,没有求知的强烈欲望,老师的教学效果就一定会很差。孔子的这一教学思想对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章、“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章、“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章,讲的是孔子对音乐的积极态度。孔子的教学不只是进行通常的道德说教,而艺术审美也非常重要,它是培养人的精神和气质的重要手段。

 

 

 

第十章“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这与《中庸》中的“凡事欲则立,不预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是相通的。这一章的意思是强调做事前务必要做好周密的谋划,如果“临事不惧”“居简而行简”,所做的事情肯定成功不了,所以平时要秉持一种敬畏的心态和慎重的态度。

 

第十二章“子之所慎:齐(斋),战,疾”。《左传》中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前面说孔子“慎”的对象,其中的“齐”和“战”,这是国之大事,而“疾”则是人生大事。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而人之大事在病与疾。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大事,所以孔子要慎重对待。前者心系国家,后者心系人生。君子最重视、最关心的两件事:一个是国之大事,一个是人之大事,而普通人可能只关心自己的生老病死,这是圣人与普通人的重要区别。

 

第十三章“子在齐闻韶”。这便是孔子“游于艺”精神的一个展现,音乐对于培养人的情商、气质至关重要。此章中的“乐”有两种读法:一个是乐(lè),一个是乐(yuè),这两个读法应该都是可以通的。“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并非是仅仅指《韶》乐的音美,孔子所乐的更多的是《韶》乐背后尽善尽美的先王之道,这与《中庸》中说的“祖述尧舜”相呼应。

 

 

 

第十四章“求仁而得仁,又何怨?”第二十九章“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两章可以放在一起思考。第十五章“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孔子享受的是一种状态,没有过度的私欲。这一章和“贤哉,回也”章也是很像的,可以放在一起品读。孔子和颜回享受的,是这种与先王心灵共鸣的一种状态,而不是过度享受、追求奢靡的音乐快感。

 

第十六章“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分歧非常大。孔子有“大过”吗?郭沂老师说,孔子有一个大过,就是十四年的周游列国。陈文子在“崔子弑齐君”后,到一个国家“违之”,又“违之”,结果,到哪个国家都一样。所以,此时的鲁国和其他国家没有什么区别,孔子周游列国自然也不会获得得以行道的机会。本篇的第三十章还涉及到孔子的一个“小过”,就是鲁昭公娶同姓的吴孟子,本违背“同姓不婚”的礼制,孔子确说鲁昭公是知礼的。

 

第十七章“子所雅言”。这里的“雅言”通常有两种解释:一指正言,一指常言。从《诗》《书》的角度来说,也就是朝聘、祭祀、教学等正式场合所用的语言;另一方面把雅言理解为现在意义上的普通话,我想也应该是可以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里的“师”,可能是有一种师法的意思,就是取法于其他两个人:汲取他们的长处,避免他们的缺点,从而使自己获得长足的进步,我想这章所讲的是孔子之教“近取其譬”的一种方法。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章,和《子罕》篇第五章“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有相似之处,司马桓魋之所以会对孔子持这种态度,是因为孔子曾批评过他为自己造石椁,极其奢靡,造了三年都没有做好,孔子说他“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司马桓魋由此怀恨在心。

 

第二十四章“子以四教”中“文”指学习的内容,“行”在第一篇中说“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一个是文,一个是行。“行”对于理解孔子思想非常重要。“文、行、忠、信”,代表孔子教育学生的内容,一个是学习和践行,另一个是“忠信”。《论语》中关于“忠信”的记载很多,“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言忠信,行笃敬”“主忠信,徙义”等等。“忠信”是仁德的一种精神,一种气质,是圣人学习后的一种品德。

 

第二十五章讲“恒”。“恒”在儒家思想学说中的分量非常重。孟子说:“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这里的恒心,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欲仁,斯仁至矣”等过程中都需要。在这一篇的各章中,皆充满着“恒”的精神,这是“学”的一种态度,是到达圣人境界的毅力。“恒”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没有这种品质,即使学也学不好,也无法达到圣人的境界。

 

以上就是我关于本篇的一些粗浅思考,请各位多批评!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