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岳华】鞍山书院 :传承瓯江文化的载体

栏目:中央党校机关报儒家道场系列、庙堂道场
发布时间:2021-08-13 14:53:18
标签:瓯江文化、鞍山书院

鞍山书院 :传承瓯江文化的载体

作者:叶岳华

来源:《学习时报》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七月初六日癸巳

          耶稣2021年8月13日

 

 

 

鞍山书院位于浙江省遂昌县云峰街道长濂村之西南。沿村后小路,曲折而上,不到一里,隐藏着两山环绕的一处山谷;望其山势,有如牛和马在饮山涧的溪水,又如熊和羆在向山顶攀登;崔嵬幽雅,蜿蜒起伏,如有磅礴力量在蕴蓄着。这是一方难得的净土,更是一方传承文化的圣地。

 

(一)

 

光绪版《遂昌县志》载,“鞍山书院”在四都长濂马鞍山,里人郑姓创建。书院始建于何时,似乎很难找到确切的年份,但打开《长濂郑氏宗谱》,我们却可以清晰地看到:郑氏于南宋初年卜居长濂。郑氏先祖随赵氏皇帝南迁,由北而南,从杭州到台州,再从台州到处州,一路寻寻觅觅。原本已经在遂昌县城定居,不意郑氏先祖钟意于九曲濂水、五星位山的长濂,于是最终定居于长濂。

 

鞍山书院就坐落在长濂村后的山坳里,三进五开间两厢式,两侧水沟、花坛、围墙,总面积524.16平方米。门前五级块石台阶,门额悬“鞍山书院”匾。书院首进与二进间有一天井,天井中间一棵巨大的腊梅盆景,相传为鞍山书院创建时所栽,天井内静水环绕,别有情趣。天井左右是读书的小厢房,共有12间,每间都配有方桌与椅子,每间可住两位学子,同窗共读,比邻而学。二进大堂名为“敬爱堂”,呈三间两搭厢房格局,学子们朝夕在此顶礼膜拜“至圣先师”孔子,此处亦是老师授课、生徒读书的核心场所。第三进是两层木结构的宝月楼,又名“状元楼”,厅堂中央供有孔子的木质雕像,为樟木精雕而成。

 

书院为典型明代风格的江南民居建筑,屋顶曲面中间微凸,檐角挑起,梁作月梁,柱有卷杀,柱基为元代始有之鼓形素面。书院坐东南朝西北,四周古树参天,溪水潺潺,环境清幽,十分适合静心读书。

 

鞍山书院建筑设计最为巧妙的地方在于水的引进。《鞍山书院记》云:既成,其堂室如跂翼鸟革。复辟两池于旁,水涓涓流,鲂鲤潜于渊。常年的山泉流水,既为日常生活所需,也为书院防火提供便利,更为书院带来了独有的灵气。这水虽不似兰亭曲水映带左右,倒也形成了玉带缠绕、水流潺潺的小景,在幽静中平添几分喧闹与活泼,让书院呈现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正是这泉水,让明代的杨守勤欣喜不已,执教之余,欣然写下了《戏题池上小舟》一诗,诗云:碧水浮新沼,儿童芥作舟。有帆常不卷,无棹任漂流。去去沙为梗,行行石又留。遥知蔽日舰,须向尾闾游。这首小诗流露出的是杨守勤童年般的天真烂漫,也有其内心漂泊徘徊的感伤,更有畅游大海的雄心壮志!

 

(二)

 

浙江宁波的杨守勤,缘何千里迢迢来到处州遂昌的鞍山书院?遂昌的县志中,似乎仅留下“未遇时,流寓于此”7个字。

 

杨守勤,字克之,号昆阜,家居慈溪城察院巷,其父杨世思是饮誉乡里的教师,家虽清贫人却旷达,他为儿子取名守勤,寓意勤勉笃行,天道酬勤。杨守勤不负父望,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精《诗经》。为人豪放不羁,才华横溢,下笔千言立就。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他参加浙江乡试,夺得经元,但在会试中却名落孙山。心灰意冷之际,开启了一次环浙游学之旅。

 

浙西南山高路险,峰峦阻隔,杨守勤沿着当时还被人视为蛮荒之处的瓯江一路逆流而上,似乎不是随意的“漫游”。会不会是同乡屠隆的推荐,让杨守勤产生寻觅浙西南山水以激发灵感的冲动呢?年长杨守勤15岁的屠隆,9年前在遂昌县令汤显祖的力邀下到过遂昌,一起寄情山水,吟诗赋词,戏谈人生,留下了大量的山水诗词。或许,杨守勤在这位同乡的口述中或者诗词中得知了长濂的风土人情,于是心生向往之情,开启了一段山水之旅。

 

在长濂的村中,老人们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相传,杨守勤为鞍山书院三面青山、前有湾湾溪水的清幽秀丽环境所吸引,于是拾级而上,闻声入院。恰遇老师不在,看到学童稚嫩的作文,他情不自禁地提笔删改起来。稍后,老师返回,见其文笔流畅,学识渊博,谈吐高雅,装束简朴,颇有儒士风度,便有请他留下来执教的想法。杨守勤还主动为村民书写对联、帖联,围观者中有举人郑秉贡、郑秉鍊等,见其运笔如龙,字迹清秀,坚韧有力,认定此人必是才子。遂邀请到家,通过交谈,知他学问渊博。三人论古道今,甚为投缘。郑秉贡、郑秉鍊就代表村人,请求杨守勤留在鞍山书院任教,杨守勤欣然应允。杨守勤学殖深厚,又长于属文,教起书来自是得心应手,很快就深受学童的爱戴和仰慕,并为广大村民所敬重。

 

尽管杨守勤在鞍山书院的时间不长,但其潜心教学,挑灯夜读,学业大有长进。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春,他离开鞍山书院,回到家乡慈溪。第二年,即万历甲辰的春天,上京赶考,力挫群英,在会试中考了第一,在廷试中又夺得第一,成为明朝状元。

 

长濂村人听闻杨守勤高中状元,无不欢欣鼓舞,家家高挂红灯笼,张贴喜联,燃放爆竹,热闹非凡。后来,杨守勤留京任职,村里不时有人前去看望与请教。他一如往日,热情接待,不断勉励。长濂村与鞍山书院也以杨守勤曾来执教为荣,人们争相传诵,竟成为一段佳话。

 

据说杨守勤去世时,噩耗先报到长濂再报到故乡,可见他对长濂的深情胜过乡亲情。

 

(三)

 

杨守勤来到遂昌,走进了鞍山书院,其实吸引他的不仅仅是风光秀丽、灵气氤氲的清幽环境,更是书院那独有的文化传承与精神蕴蓄。鞍山书院成就了杨守勤,杨守勤也成为点亮鞍山书院那颗璀璨的“文曲星”。

 

鞍山书院不仅成就了状元杨守勤,而且也走出一批廉吏能臣。长濂村的郑秉厚幼时在鞍山书院发奋攻读,明隆庆五年(1571年)考中进士,初任江西南丰知县,为官清正,廉洁爱民,撤悍兵,均田赋,政绩显著,人颂神明,立石建祠祀之。长濂村的郑九炯,从书院走向仕途,刚正廉洁、一身正气,先授灵璧知县,后转江宁令,再迁刑部主事和工部员外郎,政绩卓著。

 

岁月如流,鞍山书院迎来送往,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学士,虽饱经风霜,多次修缮,但古朴而幽静的原貌一直保留至今,傲然地屹立在长濂村南端的群山环抱之中,在聆听濂溪奔向东海的潺潺流水声中,笑看风云变幻、山乡巨变,传承着悠远而厚重的瓯江文脉。

 

濂溪为瓯江上游的支流,山高林密,土地肥沃,雨量充沛,四季分明,一直延续着耕读传统,其文化稳定中不断吸纳累加,既保持着吴越文化的主流衣钵,又有中原与闽南文化的熏陶影响,成为存留展示多元文化的集大成者,而鞍山书院正好成为兼容并蓄传承瓯江文化的重要载体。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