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攀文 彭小奇】湖湘经世致用学风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

栏目:文化杂谈
发布时间:2021-07-09 22:54:51
标签:湖湘经世致用学风、青年毛泽东

湖湘经世致用学风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

作者:陈攀文 彭小奇(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五月廿九丁巳

          耶稣2021年7月8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青年毛泽东长期置身于湖湘文化的丰厚土壤,其哲学思想深受湖湘优秀文化的滋养,突出体现于其“大本大源”宇宙本体论、“心体合行”认识论、“尚变反静”功夫论、“救国救民”境界论等方面。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的楚文化绵延至今,经过2000多年的积淀与发展,凸显出经世致用的突出特征和鲜明色彩。经世致用的主旨在于立足社会现实、直面社会矛盾,从国计民生中探求强国富民之道,运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其人文内涵在于“立本求源”“崇实重行”“主变创新”“爱国忧民”。其中,“立本求源”是湖湘经世致用精神探究诸多传统哲学命题的自然结果;“崇实重行”是湖湘经世致用精神观照经邦济世的必然结果;“主变创新”是湖湘经世致用派文人持存“独立之根性”的逻辑结果;“爱国忧民”是湖湘文化一以贯之的精神特质。经世致用精神体现在学风上,便是务当世之务、勇于任事、致力创新、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

 

青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湖湘文化是其文化心理的最早积淀及哲学思想的底蕴和源泉。毛泽东青年时代求学于长沙这一湖湘文化重镇,就读于湖南一师,受业于杨昌济、徐特立等湖湘文化贤哲,耳濡目染了陶澍、魏源、谭嗣同等湖湘巨子的思想和精神,深受湖湘经世致用文化的浸育。

 

“立本求源”作为湖湘经世致用文化的深厚本色,浸育了青年毛泽东“大本大源”的宇宙本体论。探求宇宙本源、穷究人生至理的学术旨趣贯穿了湖湘文化的发展历程。屈原发出“天问”,周敦颐创立基于“太极”的新的天人合一本体论,胡宏提出“性”本体论,张栻、王船山等构建了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魏源、曾国藩、谭嗣同、杨昌济等均聚焦“大本大源”,力图把握宇宙、人生的根本规律,将其作为最高信仰和人生指导原则。毛泽东在湖南一师求学时,也致力于探索宇宙的大本大源,认为“夫本源者宇宙之真理。天下之生民,各为宇宙之一体,即宇宙之真理,各具于人人之心中”。他一面吸取湖湘文化的“大本大源”思想,一面又将其提升到哲学高度并与社会改造相联系,这种高度重视真理探求与世界观改造的思想无疑是对湖湘文化传统的批判继承。

 

“崇实重行”作为湖湘经世致用文化一脉相承的鲜明亮色,浸育了青年毛泽东“心体合行”的认识论。胡安国呼吁“强学力行,以圣人为榜样,志在康济时艰,挽救危难”;张栻提出“致知力行互相发也”;王船山提出“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魏源主张“夫士欲任天下之重必自勤访问始”;谭嗣同倡导维新;杨昌济强调知行统一和力行。湖湘文化这种力戒空谈、崇实重行的优良传统给青年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烙印,他的知行观强调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张躬行践履,在其《讲堂录》中提出“古者为学重在实行”,“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已”。他不仅深入钻研“有字之书”,而且高度重视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阅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他积极投身改造社会的实践,如组建新民学会、尝试“新村”建设、创办湖南自修大学、领导“驱张运动”等,凸显出知行合一的“心体合行”色彩。

 

“主变创新”作为湖湘经世致用文化的突出特色,浸育了青年毛泽东“尚变反静”的观点。历代湖湘文化先贤都怀有勇往直前的“主变”精神。周敦颐继承《周易》的主变哲学并将动静说引入宇宙生成论;胡宏提出“日新不息”的辩证发展观并由王船山发展成“日新”哲学与进化史观;魏源提出“变古愈尽使民愈甚”的变革观并力倡“师夷长技以制夷”;谭嗣同认为“天以新为运,人以新为生”,以“日新”思想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湖湘文化的主变精神潜移默化地影响了青年毛泽东,其《讲堂录》中写道“天下万事,万变不穷”,其《体育之研究》提出“天地盖唯有动而已”,凸显出“尚变反静”的色彩。

 

“爱国忧民”作为湖湘经世致用文化的基本底色,浸育了青年毛泽东“救国救民”的境界论。屈贾被贬仍忠心为国,张栻力主“抗金御侮”,王夫之誓死不降,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谭嗣同为唤醒国人而从容为变法献身,黄兴为革命愈挫愈奋。湖湘文化深沉的爱国忧民底色在青年毛泽东身上得到集中体现和伟大升华。他不仅在《明耻篇》上写下“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更在《民众的大联合》中发出“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的号召。他还确定了新民学会“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宗旨,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千古一问。正是在救国救民情怀驱动下,他不懈探索,走上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奋斗的革命道路。

 

从青年毛泽东哲学思想与湖湘经世致用学风的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是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富营养,以其滋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之永葆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更加自觉地坚定文化自信。二是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扬弃中继承,在弘扬其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是要吸纳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推进理论创新,更加坚定理论自信。

 

青年毛泽东在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上,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成功指导了中国革命实践。进入新时代,要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离不开理论创新与理论自信。青年毛泽东哲学思想所蕴含的实践性、斗争性、主观能动性是激励新时代青年不断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其坚定的人民立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是新时代青年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工作方法。新时代的青年是追梦者和圆梦人,应当胸怀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坚定信念,勇于担当、砥砺奋进,与人民同呼吸、与祖国共命运,不负青春韶华、不负时代重托,在建功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委托项目、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近代湖南经世致用学风浸育下的青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21WTB07)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