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在《中庸》中的地位及其思想内涵

栏目:会议讲座、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21-04-23 18:58:18
标签:《中庸》、诚

“诚”在《中庸》中的地位及其思想内涵

来源:北师大爱智者协会

时间:孔子二五七一年岁次辛丑三月初十日己亥

          耶稣2021年4月21日

 

2021年4月11日星期日晚19:00,北京师范大学爱智讲堂第二十二期之“‘诚’在《中庸》中的地位及其思想内涵”于主楼A807如期举行。本次讲座由北京师范大学爱智者协会主办,哲学学院学业辅导室协办。本场讲座有幸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李景林教授担任主讲人,北京师范大学爱智者协会会长姬旭东担任主持人。校内各专业学生、哲学爱好者慕名而来,聆听讲座。

 

 

 

在讲座开始前,李老师自谦地表示,本场“讲座”更倾向是一种“分享”与“讨论”。在短暂的热身开场后,“‘诚’在《中庸》中的地位及其思想内涵”讲座正式开始。

 

整场讲座,李老师以“诚”为中心,将整部《中庸》贯通一体,为我们构建一座完整的知行体系。首先,李老师引用了朱子在《中庸章句》二十章下的概括性总述“所谓诚者,实此篇之枢纽也”,以此引入本次讲座的核心词“诚”,再通过对《中庸》文本的引用:“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佐证“诚”这一核心理念在整部《中庸》的地位与作用。

 

 

 

为了方便我们更好地对《中庸》文本进行一个整体性把握,李老师从宏观角度将《中庸》分为了七个部分,分别是:

 

1.第一章,总论天命、性情、道之义。这也是全篇天道性命一体贯通结构的一个概括。

 

2.第二至十一章,引孔子语论“中庸”之义。

 

3.第十二至十四章,以“忠恕”言道。

 

4.第十五至19章,论孝道祭祀之意。亦可见思孟之重孝道也。

 

5.第二十章,由孔子答哀公问政言天道与人道,引出“诚”的观念。亦由絜矩言治道,归于修身(此与《大学》同),而建基于“诚”。

 

6.第二十一至三十二章,言“诚”。由“诚”括尽性成德“合外内之道”。

 

7.第三十三章,结语,言君子之道的特征。

 

李老师指出,从整体的角度来言,《中庸》表现了一个天道性命一体贯通的结构。天命下贯为人之性,因此这个“性”便具有了先天的道德规定,这就是所谓的“仁者人也”,与孟子的性善论相衔接。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达成天人内在的统一呢?《中庸》将“诚”作为答案,并将其表述为达成天人内在统一的本体。

 

可以说,《中庸》以“诚”标志“性之德”,但对于人而言,“诚”并不是一个现成性的“至善”,而是一个需要日用常行的工夫,唯有通过“诚之”的工夫,天道性命的一体性才可能得以实现出来。“诚之”对于人而言,是一个性情的问题,也表现为一个工夫的历程。性情的问题,就是第一章的“中和”之论。工夫历程,就是忠恕之道。所谓“合外内之道”,所谓物我的合一,天人的合德,其实并不神秘,亦即情发中节,“时措之宜也”,这也就是“致中和”“时中”或曰“中庸”。这一切,皆以“诚”这一概念为“枢纽”。

 

 

 

 

 

其次,李老师向我们阐述了“诚”的思想内涵。

 

李老师在此处特别引用文本,强调了“中庸”之难:“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那么,“中庸”究竟是什么呢?

 

孔颖达《礼记正义》中庸疏引郑玄《目录》:“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庸,用也。”《中庸》第二章引孔子语:“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中庸”是一种顺应时势、从容中道的状态。

 

而《中庸》中的“诚”,综合来看,既是一个成德的工夫历程,又标志着“性”之实现和完成,而性的实现,又表现为物我、天人的合一,而只有在这种物我、天人合一的境界中,人才能真正达到“时中”,完成中庸之“至德”。

 

李老师认为,子思以“诚”囊括忠恕,其目的在于强调“忠”在成己层面的价值作用,将“忠”转向内省,实际上就是将着重点转向主体性的一面。忠恕之道,反求诸己。“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中庸》才会强调“忠恕违道不远”,因为忠恕之道本就是一项工夫,是达成“中和”“至德”的通路。

 

值得注意的是,老师特别强调了一个独到的观点:“忠恕之道不可作积极表述”,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不等同于“己之所欲,施之于人”。

 

除了以诚言忠,老师还强调了子思的以“诚”言仁。以“诚”言仁就是言成德之方,是转向人之内在性及其存在根据的反思,把忠恕行仁之道与“性”或“成性”联系起来,从而建立起了人之道德完成的人性根据。朱子《章句》云:“诚者,真实无妄之谓。”(二十章)这里的“诚”不仅是真理,也是至善的原则。

 

最后,李老师指出,子思“诚”的观念,揭示了孔子天人合德、性与天道相贯通思想的具体内涵。也就是说,《中庸》首章强调了天人本源一体的理念,认为“性”是天道的下放,同时,自下而上地恢复本性、追溯创造性本源的“天”,又是一种创新创造的过程。李老师将其概括为两方面的内容:

 

(1)在人之成德成性前提下建立物我、天人价值实现意义上的一体和谐融通。为生命的存在建立一种超越性的基础。

 

(2)这个天人合德的现实表现,即人之处物为宜的时中或中和。

 

由此,“诚”作为中庸的核心,将《中庸》文本的天道人性相勾连,成为囊括忠恕、仁义与本源性理念的枢纽。

 

 




 

主讲部分结束后,同学们积极踊跃回答问题、分享观点,积极讨论,李老师耐心解答、悉心讲解,使同学们对《中庸》文本以及“诚”的含义有了更深入、更透彻的理解。

 

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