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今】履与礼:汉晋等级秩序的立足点

栏目:学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5 23:58:42
标签:履、汉晋等级秩序、礼

履与礼:汉晋等级秩序的立足点

作者:王子今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摘要:自上古时代起,“礼”与“法”结合,共同成为确定社会秩序的支柱。可以看到,人类从直立行走开始支持站立与实现空间位置移动的“足”,被规范了以“礼”为崇高名义的严格制度。以汉晋时期为例,关于“履”的规格设定,成为体现社会地位的表现之一。“赐带剑履上殿”,是执政集团顶端人物的特权。由“孔子履”收藏于西晋武库,可知这一历史文物具有重要文化象征符号的意义。“跣足”作为礼制规定的动作,通常也表示谢罪态度。这是与身份低下者的行走方式一致的。政治制度对社会人生的全面规范,成为中国文化的传统范式。足底的“履”与头顶的“冠”同样,共同成为标志于个人身体的等级特征。

 

作者简介:王子今(1950—  ),男,河北武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秦汉史研究。

 

“礼”与“法”很早就实现了结合,共同构成确定社会秩序的基点与支柱。通过对汉晋时期社会历史的考察,可以看到人类从直立行走开始支持站立与实现空间位置移动的“足”,被规范了以“礼”为崇高名义的严格制度。标榜为“礼”的等级规范,有以“舆服”称代的文献形式。其中对于“舄”“履”的形制、材质与色彩等,都有明确要求。有关“履”的规格设定,是体现社会地位的表现之一。“赐带剑履上殿”,成为执政集团高端决策者的特权。“孔子履”作为宝物收藏于西晋武库,体现了其作为重要文化象征符号的意义。“跣足”作为礼制规定的动作,通常也表示谢罪态度,这是与身份低下者的行走方式一致的。政治制度对社会人生的全面规范,成为中国文化的传统范式。作为通常显现于人们身体的等级标志,包括服饰中最顶端的“冠”和最底端的“履”。“履”,在某种意义上成为等级秩序的立足点。

 

一、秦二世“视群臣陈履状善者,因行残败而去”

 

贾谊《新书》卷六《春秋》讲述了秦二世胡亥童年时期的一次恶作剧表现:“二世胡亥之为公子,昆弟数人。诏置酒飨群臣,召诸子赐食先罢。胡亥下陛,视群臣陈履状善者,因行残败而去1。诸侯闻之,莫不大息。及二世即位,皆知天下之弃之也。”2由“诸侯闻之,莫不大息”推想,故事背景当在秦统一之前。据《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二世皇帝元年,年二十一”3,可知当时胡亥是年不满9岁的童子。这符合三国时人曹冏“胡亥少习刻薄之教”的说法4。

 

这一故事说明上层社会对“履”的质量和色状的重视,秦“群臣”颇有“履状善者”。另外也说明当时制度,“祠庙上殿当解履”5。

 

明代学者曾经分析“脱履入殿”之“古人礼仪”:“古人席地而坐,饮食用笾豆,亦席地以设。故侍坐于长者,履不上于堂。入则脱履,出则内履。虽以致洁,亦便跪拜。若今脱履上殿,意者恐有履声,嫌于不恪。”6这是说“脱履入殿”以求方便、清洁、安静的意义。谈迁《国榷》追述古时礼俗制度:“古者侍坐于长者,履不上堂,解履不敢当阶。”7则强调其恭敬。清人惠士奇分析说:“盖燕飨在堂,履杖不上堂,陈于陛下僻隐之处。故胡亥下陛得坏之。八十杖于朝者,履杖上堂,犹剑履上殿,异数也。”8这是说这一风俗形式成为礼制传统的情形。

 

贾谊作为教育家,曾经有教诲长沙王、梁王的实践9。他讲述有关“胡亥下陛,视群臣陈履状善者,因行残败而去”,是与楚国令尹孙叔敖的故事以为比较的10。其中有关“履”的情节,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和理解当时的礼俗制度。

 

二、“赐带剑履上殿”制度

 

西汉名臣萧何作为汉高祖刘邦实现建国事业的主要谋臣,得到可以“带剑履上殿”的特殊待遇。《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记载:“……于是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11《后汉书》卷三六《陈元传》说:“高帝优相国之礼”,李贤注:“萧何为相国,高帝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12。笔者以为这一优遇具有“礼”的意义。

 

东汉外戚梁冀也曾享受这一优遇。《后汉书》卷三四《梁冀传》:“……于是有司奏冀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谒赞不名,礼仪比萧何。”13汉末权臣董卓以凉州军阀身份入京控制朝政,同样享有臣下最高待遇。《三国志》卷六《魏书·董卓传》载:“卓迁相国,封郿侯,赞拜不名,剑履上殿。”14

 

后继者又有强势政治人物曹操。《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记载:“天子命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裴松之注引《魏书》曰:“辛未,有司以太牢告至,策勋于庙,甲午始春祠,令曰:‘议者以为祠庙上殿当解履。吾受锡命,带剑不解履上殿。今有事于庙而解履,是尊先公而替王命,敬父祖而简君主,故吾不敢解履上殿也。’”15曹真、曹爽在曹魏政权中也相继获得这一特权。《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真传》写道:“朝洛阳,迁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三国志》卷九《魏书·曹爽传》记载:“明帝崩,齐王即位,加爽侍中,改封武安侯,邑万二千户,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16

 

司马氏地位上升,魏晋之际又看到历史的重演。《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关于司马师威权有这样的表述:“假大将军司马景王黄钺,入朝不趋,奏事不名,剑履上殿。”17

 

诸葛恪“剑履上殿”,则是非常情形。《三国志》卷六四《诸葛恪传》记载,孙峻“阴计”“伏兵”杀诸葛恪,已有迹象暴露,“恪踌躇而还,剑履上殿”,但是最终仍然为孙峻所杀18。

 

三、“履”的礼制意义

 

前引萧何得“带剑履上殿”为“高帝优相国之礼”,以及梁冀“剑履上殿”“礼仪比萧何”的说法,将“履”与“礼”“礼仪”联系了起来。

 

公孙弘曾经叙说“仁”“爱”“义”“宜”及“礼”“履”的字义关系:“臣闻之,仁者爱也,义者宜也,礼者所履也。”19所谓“礼者所履也”,强调了“履”与“礼”的特定关系。后世也有“夫礼者,体也,履也,示之以迹”的说法20。“履”与“礼”的字义,被赋予了文化关联的内涵。

 

史载王莽“折节行仁,克心履礼,拂世矫俗,确然特立”21,形成了其政治威望。“行仁”“履礼”成为正统道德表彰的确定语式。《汉书》卷一〇〇下《叙传下》关于“述《礼乐志》”,引用《易·履》《易·豫》文字:“上天下泽,春雷奋作。”颜师古注:“刘德曰:‘《兑》下《乾》上《履》,《坤》下《震》上《豫》。履,礼也。豫,乐也。取《易》象制礼作乐。’师古曰:‘《易》象曰‘上天下泽《履》,雷出地奋《豫》’,故具引其文。’”22所谓“履,礼也”,是儒学经典内容的经典解说。

 

“履”以所谓“示之以迹”,具有了引申意义,作为表现遵行、实践、循蹈等行为的动词。朱浮上疏称颂汉光武帝刘秀的高尚表现,言“陛下清明履约,率礼无违”23,从“履约”“率礼”文字体会,其实是间接说到“履”“礼”的。

 

除了“履礼”“履约”,我们还看到“履仁”24,“履”“节”25,“履法度”26,“履孝道”27,“履九德”28等不同的说法。诸多对种种正面表现的颂扬,依然沿袭“履礼”的原则。如《三国志》卷二五《魏书·高堂隆传》:“今若有人来告,权、禅并修德政,复履清俭,轻省租赋,不治玩好,动咨耆贤,事遵礼度。”29所说“履清俭”,仍归结于“遵礼度”。又如《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管辂》:“谦则裒多益寡,壮则非礼不履。”30仍旧沿承前引《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礼者所履也”及《汉书》卷九九上《王莽传上》“行仁”“履礼”之说。

 

“履”和“礼”的关系,还可以通过下面的史例得以说明。史家指出,中原文化影响边远地方之“礼化”能够通过“冠履”的传布得以实现。《后汉书》卷八六《南蛮传》写道:“光武中兴,锡光为交阯,任延守九真,于是教其耕稼,制为冠履,初设媒娉,始知姻娶,建立学校,导之礼义。”31《三国志》卷五三《吴书·薛综传》也说,秦汉开始经营南海诸郡,“自斯以来,颇徙中国罪人杂居其间,稍使学书,粗知言语,使驿往来,观见礼化。及后锡光为交阯,任延为九真太守,乃教其耕犁,使之冠履。为设媒官,始知聘娶。建立学校,导之经义。由此已降,四百余年,颇有似类。”32所谓“制为冠履”,作为“导之礼义”的方式;而“使之冠履”,是实现“礼化”的步骤。

 

四、“履”的服用等级

 

鞋履穿着于足,用以践地。《说文·尸部》说:“履,足所依也。”段玉裁注有这样的解说:“履依叠韵。古曰屦,今曰履。古曰履,今曰鞵。名之随时不同者也。引申之训践。”33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写道:“足所依也。”“又会意舟象履形,尸声,古文从舟从足从页。古曰舄曰屦,汉以后曰履,今曰鞵。此字本训践,转注为所以践之具也。”34

 

履为“足所依”,因社会等级差异,履的形制自然多有不同。据说汉武帝宠妃钩弋夫人用“丝履”35。《汉书》卷二四上《食货志上》描绘富商的活跃:“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36“履丝”,是高等级消费的标志37。又有以珍珠装饰而称“珠履”者38。王莽曾受“句履”,应是前端突出,形制特别的履39。《后汉书》卷二《明帝纪》称之为“絇履”40。《续汉书·舆服志下》说到“赤舄絇履”,“赤舃,服絇履”,又引“《记》曰:‘知天者官述,知地者履絇。’”41据说王莽喜欢“厚履”,或体现其对“张起”之势的追求42。当然也可能是为了行走时以此形成适当弹性以实现减震的设计。刘盆子为赤眉军立为帝,拥立者“为制绛单衣、半头赤帻、直綦履,乘轩车大马,赤屏泥,绛襜络”,其中“直綦履”,李贤注:“綦,履文也。盖直刺其文以为饰也。”43似是说“履”的刺绣纹饰。

 

普通人所“践”“依”之“履”,有“葛屦履霜,敝由崇俭”的说法44。史籍又可见所谓“虽为上公,天性节约,敝衣绳履,食无兼肉”45。“敝衣绳履”是普通服饰。《三国志》卷一〇《魏书·荀彧传》裴松之注说祢衡故事:“衡著布单衣,綀布履,坐太祖营门外,以杖捶地,数骂太祖。”46所谓“綀布履”,应当也是普通人所“著”之“履”。底层平民亦服用“草履”。《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者,游说之士也。蹑蹻檐簦说赵孝成王。”裴骃《集解》:“徐广曰:‘蹻,草履也。’”47《汉书》卷二三《刑法志》说,受刑者“菲履赭衣而不纯”。颜师古注:“菲,草履也。”48三韩地方民俗,服用“布袍草履”49,当然也是社会下层的风习。

 

刘备“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50。曹操于是曾经斥骂刘备“卖履舍儿”51。刘备之所以受到鄙视,是因为其所经营的,是下层民众所著之“履”。更有“贫苦饥寒”者,甚至“履不完”,以致“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使得“道中人笑之”52。

 

对于名士生活的简朴风格,则有“衣敝履空”等形容53。帝王穿不加鞣制的生革履,也是崇尚节俭的典型表现。如汉文帝“无取纷华”事迹54。某些高官贵族也以“曳革履”传为美谈55。曹操“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也体现“雅性节俭,不好华丽”的特别习性56。

 

“履”和政治地位相关,还有其他实例。汉灵帝时,“十常侍”“皆免冠徒跣顿首”请罪,“有诏皆冠履视事如初”57。曹操厚待蔡文姬,“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时且寒,赐以头巾履袜。”58由曹操赐“履袜”可知,蔡文姬“徒行”,即“徒跣”而“行”。所谓“蓬首徒行”,当和“请罪”的政治表态有关。

 

五、“履”的文化象征

 

在张良得黄石公传兵书的故事中,“履”是作为重要道具出现的。《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相约两次,“父已先在”。第三次,“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后来辅佐刘邦,“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张良遂有“沛公殆天授”之说59。张良能够“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60,似乎主要由自黄石公所授“一编书”。而与“履”相关的情节,形成了深刻的历史记忆。此即《晋书》卷八九《忠义传·王豹》所谓“张良履足之谋”61。也有人评论:“子房不下取履,则博浪沙中一侠士尔,安能辉映今古,使人疑为王者之佐哉?”62其中有神秘主义色彩,《论衡·纪妖》以为:“是高祖将起,张良为辅之祥也。”“盖吉凶之象,神矣;天地之化,巧矣。”又说:“《太公兵法》,气象之也”,而“非时”63。《唐开元占经》卷三八《填星占一》引《黄石公三略》曰:“初,张良遇神老于路,则脱履,命良取之。良跪而进之,老曰:年少可教,与良三期而后付《三略》焉。”64其实,“履”,是“老父”与“孺子”,“神老”与“年少”之间知识传递、传统继承、智谋授予的程式象征。唐人释法琳《辩正论》卷七于是称之为“子房授履之术”65。王绩诗作《张良遇黄石公》,也有“张良授履”词句66。

 

类似的历史情节,又见于张释之为王生“结韤”故事。《史记》卷一〇二《张释之冯唐列传》:“王生者,善为黄老言,处士也。尝召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老人,曰‘吾韤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韤!’释之跪而结之。既已,人或谓王生曰:‘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韤?’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韤,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67“王生老人”,自称“吾老且贱”,通过“使跪结韤”与“方今天下名臣”“张廷尉”形成的关系,生成“贤王生而重张廷尉”的舆论效应。“结韤”“授履”所以不同,是因为背景在“廷中”,必须“脱履”的缘故。“韤”在这里于是成为替代“履”的文化媒介。

 

“孔子履”,曾经作为一种文化纪念受到珍视。《后汉书》卷四二《光武十王传·东平宪王苍》:“今鲁国孔氏,尚有仲尼车舆冠履,明德盛者光灵远也。”68钟离意为鲁相,珍视孔子“剑履”。据说“孔子教授堂下床首悬瓮”即所谓“夫子瓮”“丹书”文字:“后世修吾书,董仲舒。护吾车,拭吾履,发吾笥,会稽钟离意。”69《续汉书·郡国至二》“鲁国”条刘昭注补引《意别传》:“意省堂有孔子小车乘,皆朽败,意自粜俸雇漆胶之直,请鲁民治之,及护几席剑履。后得瓮中素书,曰‘护吾履,钟离意’。”70“孔子履”后来成为皇家收藏的宝物。西晋皇家武库意外火灾,《晋书》卷二七《五行志上》记载:“……是以累代异宝,王莽头,孔子屐,汉高祖断白蛇剑及二百万人器械,一时荡尽。”71《晋书》卷三六《张华传》写道:“武库火,华惧因此变作,列兵固守,然后救之,故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屐等尽焚焉。”72《晋书》所谓“孔子屐”,《宋书》作“孔子履”。《宋书》卷三二《五行志三》载:“……是以累代异宝,王莽头,孔子履,汉高断白蛇剑及二百万人器械,一时荡尽。”73充分显示孔氏圣贤“明德盛者光灵远也”的“孔子履”,后来被看作“累代之宝”用心收存。

 

六、政治生活中的“跣足”表演

 

在《史记》中可以看到社会上层人物“跣行”“践”,也就是赤足行走的特别表现。不用鞋履赤脚而行的贵族人物,用这种形式表达异于常规的情绪和态度,成为秦汉社会史镜像中有趣的画面。王侯的“跣”“践”,以模仿下层劳动者形象的方式,表示谦恭、卑下、服罪、自谴。“跣”“践”,常常作为特别的政治形象保留在历史记忆中。

 

《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记载了刘邦和萧何之间体现君臣关系的一次冲突:“上罢布军归,民道遮行上书,言相国贱强买民田宅数千万。”刘邦至长安,萧何谒,刘邦笑着说:“夫相国乃利民!”同时将“民所上书皆以与相国”,说道:“君自谢民。”然而,“相国因为民请曰:‘长安地狭,上林中多空地,弃,愿令民得入田,毋收稾为禽兽食。’”刘邦大怒,愤然斥责:“相国多受贾人财物,乃为请吾苑!”于是,“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数日之后,“王卫尉侍,前问曰:‘相国何大罪,陛下系之暴也?’”刘邦说:“吾闻李斯相秦皇帝,有善归主,有恶自与。今相国多受贾竖金而为民请吾苑,以自媚于民,故系治之。”王卫尉说:“夫职事苟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陛下奈何乃疑相国受贾人钱乎!且陛下距楚数岁,陈豨、黥布反,陛下自将而往,当是时,相国守关中,摇足则关以西非陛下有也。相国不以此时为利,今乃利贾人之金乎?且秦以不闻其过亡天下,李斯之分过,又何足法哉。陛下何疑宰相之浅也。”刘邦虽“不怿”,但是当天就“使使持节赦出相国”。萧何“年老,素恭谨”,其表现尤为谦卑,“入,徒跣谢”,即赤足觐见,恭敬谢罪。刘邦说:“相国休矣!相国为民请苑,吾不许,我不过为桀纣主,而相国为贤相。吾故系相国,欲令百姓闻吾过也。”刘邦所谓“夫相国乃利民”,司马贞《索隐》:“谓相国取人田宅以为利,故云‘乃利人’也。所以令相国自谢之。”74萧何因请令民入上林田事激怒刘邦,而最终又得和解。老年相国萧何本来是刘邦实现“并天下”75成功的最亲密的助手,因功“第一”,享有“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特权,这时则“徒跣谢”,成为史家瞩目的特别表现。

 

邓通为汉文帝弄臣。《史记》卷九六《张丞相列传》记载丞相申屠嘉惩罚邓通的故事:“嘉为人廉直,门不受私谒。是时太中大夫邓通方隆爱幸,赏赐累巨万。”汉文帝甚至曾经到邓通家“燕饮”,可知宠幸的程度。“是时丞相入朝,而通居上傍,有怠慢之礼。”申屠嘉奏事之后,说:“陛下爱幸臣,则富贵之;至于朝廷之礼,不可以不肃!”汉文帝说:“君勿言,吾私之。”申屠嘉“罢朝坐府中”,“为檄召邓通诣丞相府,不来,且斩通。通恐,入言文帝。”汉文帝说:“汝第往,吾今使人召若。”于是,“通至丞相府,免冠,徒跣,顿首谢”。而申屠嘉“坐自如,故不为礼”,斥责道:“夫朝廷者,高皇帝之朝廷也。通小臣,戏殿上,大不敬,当斩。吏今行斩之!”邓通“顿首,首尽出血”,亦不能纾解申屠嘉的愤怒。“文帝度丞相已困通,使使者持节召通,而谢丞相曰:‘此吾弄臣,君释之。’邓通既至,为文帝泣曰:‘丞相几杀臣。’”76邓通当时“免冠,徒跣,顿首谢”,其实已经实现了申屠嘉消杀其“戏殿上,大不敬”嚣张气焰的目的。

 

《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记载:“(鲁昭公)三十一年,晋欲内昭公,召季平子。平子布衣跣行,因六卿谢罪。六卿为言曰:‘晋欲内昭公,众不从。’晋人止。”对于季平子“布衣跣行”的行为,裴骃《集解》:“王肃曰:‘示忧戚。’”77以反常的衣装和特殊的行走方式表示“忧戚”,显现其政治态度。“平子布衣跣行”,“练冠麻衣跣行”,以比较特殊的表现存留在历史记忆中。这一情形,可以作为我们理解秦汉“跣行”故事的参考。

 

以“跣行”“示忧戚”的情形,亦见于丧礼“践”“跣”礼俗。《史记》卷一〇《孝文本纪》载录汉文帝坚持薄葬的遗诏:“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惟年之久长,惧于不终。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念之有!其令天下吏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毋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者。自当给丧事服临者,皆无践。绖带无过三寸,毋布车及兵器,毋发民男女哭临宫殿。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声,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毋得擅哭。以下,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纤七日,释服。它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率从事。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霸陵山川因其故,毋有所改。归夫人以下至少使。”所谓“自当给丧事服临者,皆无践”,注家有“践”就是“跣”的解释。裴骃《集解》引服虔曰:“践,翦也。谓无斩衰也。”涉及丧服的形制。然而孟康的解释却是“践,跣也”。裴骃《集解》又引晋灼曰:“《汉语》作‘跣’。跣,徒跣也。”司马贞《索隐》指出:“《汉语》是书名,荀爽所作也。”78“践,跣也”,“跣,徒跣也”的意见,大概司马贞也是赞同的。

 

《史记》还有秦史一则有关“跣”的故事的记录。秦穆公十二年(前648),晋国发生旱灾,向秦国请求粮食援助。秦输送粮食援救晋国,“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史记》卷五《秦本纪》的这一记载79,更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二年》,称之为“汎舟之役”80。秦穆公十四年(前646),秦国饥荒,向晋国请求救灾的粮食,晋国国君召集群臣商议,虢射说,乘秦国遭受灾害“伐之,可有大功。”“十五年,兴兵将攻秦。”秦穆公发兵,“使丕豹将,自往击之。”在九月壬戌这一天,“与晋惠公夷吾合战于韩地”。晋君脱离主力部队,“与秦争利”,然而马陷入泥泞之中。秦穆公率麾下部众“驰追之”,没有捕得晋君,“反为晋军所围”。秦穆公受伤,“于是岐下食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晋军解围,遂脱缪公而反生得晋君。”所谓“岐下食善马”的故事,是起初秦穆公丢失了“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官吏抓捕了这些“野人”,准备法办。秦穆公说:“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于是赐“野人”酒,并宣布赦免。“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随从作战者见秦穆公被围,“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战场形势转变,最终秦穆公“虏晋君以归”。对战俘的处置,引发了富有戏剧性的故事。秦穆公宣布:“吾将以晋君祠上帝。”周天子得到消息,说“晋我同姓”,为“晋君”的命运进行疏通。而秦穆公夫人正是晋君夷吾的姐姐,“夫人闻之,乃衰绖跣,曰:‘妾兄弟不能相救,以辱君命。’”秦穆公说:“我得晋君以为功,今天子为请,夫人是忧。”于是“乃与晋君盟,许归之”。提高了食宿待遇,“更舍上舍,而馈之七牢”。随后,“十一月,归晋君夷吾,夷吾献其河西地,使太子圉为质于秦。秦妻子圉以宗女。是时秦地东至河。”81据《史记》卷五《秦本纪》记载,秦晋之间两国国君均亲至对阵前沿的一场大战,秦穆公俘虏了晋君夷吾,而“夷吾姊”“衰绖跣”的表现,使得两国再度和好,秦国也得到了“河西地”,于是“秦地东至河”,实现了新的扩张。秦史的这一片段,说明了“衰绖跣”的特殊意义。

 

政治格局与等级制度对社会人生的全面规范,成为中国文化的传统范式,影响至于人们身体的通常表现,包括“冠履”即头顶的“冠”与足底的“履”的等级标志作用。古代刑罚方式中与施用于头顶的“髡”相对应的残酷摧毁或限制“足”的行走能力的“刖”“剕”“膑”“釱”等,都是中国古代身体史研究应当关注的现象。相关学术主题的讨论,可以另文展开。

 

注释
 
1罗振义、钟夏:《新书校注》:“‘残’,《新序》、卢本作‘践’。”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0页。
 
2《新书校注》:“‘之弃之’,《新序》作‘必弃之’,于义为长。”第250、260页。《太平御览》卷六九七引《贾谊书》亦作“必弃之”。(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用上海涵芬楼影印宋本,1960年版,第3110页。
 
3《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66页。
 
4《三国志》卷二〇《魏书·武文世王公传·广平哀王俨》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载宗室曹冏上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93页。
 
5《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第47页。
 
6[明]俞汝楫编:《祭按厥明行事仪》,《礼部志稿》卷八三《宗庙备考·庙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298页。“履声”之例,有《汉书》卷七七《郑崇传》:“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55页。
 
7谈迁指出,这一传统得以长期继承:“汉魏以后,朝祭皆跣袜。唐礼,正旦冬至称贺,上公一人至西阶,脱舄解剑。宋开宝通礼,太庙神裸馈食并禘祫,皇帝诣东阶,解剑脱舄。”[清]谈迁撰:《国榷》卷六,清钞本,第212页。
 
8[清]惠士奇撰:《礼说》卷一三《秋官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219页。
 
9保傅制度在西汉前期因高层执政者的特殊重视得以健全,不能说与贾谊就秦二世教训提出的警告和发表的建议没有关系。贾谊因此被称作“汉代对保傅教育思想论述最全面的”“教育家”。乔卫平、程培杰:《中国古代幼儿教育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97页。
 
10王子今:《秦二世胡亥童年故事及相关问题》,《人文杂志》,2010年4期。
 
11《史记》,第2016页。
 
12《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33-1234页。
 
13《后汉书》,第1183页。
 
14《三国志》,第174页。《后汉书》卷七二《董卓传》:“寻进卓为相国,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第2325页。
 
15《三国志》,第36、47页。
 
16《三国志》,第281、282页。
 
17《三国志》,第132页。
 
18《三国志》,第1439页。
 
19《汉书》卷五八《公孙弘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16页。
 
20《旧唐书》卷二七《礼仪志七》,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025页。
 
21《汉书》卷九九上《王莽传上》,第4054页。
 
22《汉书》,第4241页。
 
23《后汉书》,第1143页。
 
24《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丙寅,诏曰:‘夫养老兴教,三代所以树风化垂不朽也,必有三老、五更以崇至敬,乞言纳诲,著在惇史,然后六合承流,下观而化。宜妙简德行,以充其选。关内侯王祥,履仁秉义,雅志淳固。关内侯郑小同,温恭孝友,帅礼不忒。其以祥为三老,小同为五更。’”第142页。
 
25《后汉书》卷四八《杨终传》李贤注引《大戴礼》:“《大戴礼》曰:‘古者八岁出就外舍,学小。蓺焉,履小节焉。’”第1600页。
 
26《后汉书》卷四〇下《班固传》:“游侠逾侈,犯义侵礼,孰与同履法度,翼翼济济也?”第1370页。
 
27《后汉书》卷五五《章帝八王传·济北惠王寿》:“建和元年,梁太后下诏曰:‘济北王次以幼年守藩,躬履孝道,父没哀恸,焦毁过礼,草庐土席,衰杖在身,头不枇沐,体生疮肿。谅闇已来二十八月,自诸国有忧,未之闻也,朝廷甚嘉焉。《书》不云乎:用德章厥善。’”,第1807页。
 
28《续汉书·祭祀志下》刘昭注补引《东观书》:“章帝初即位,赐东平宪王苍书曰:‘朕夙夜伏思,念先帝躬履九德”,《后汉书》,第3196页。
 
29《三国志》,第714页。
 
30《三国志》,第820页。
 
31《后汉书》,第2836页。
 
32《三国志》,第1251页。
 
33(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据经韵楼臧版,1981年影印版,第402页。
 
34(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武汉市古籍书店据湖北省图书馆藏临啸阁版,1983年影印版,第603页。
 
35《史记》卷四九《外戚世家》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武帝末年杀夫人,殡之而尸香一日。昭帝更葬之,棺但存丝履也。”第1986页。
 
36《汉书》,第1132页。
 
37贾谊上疏陈政事,说道:“今民卖僮者,为之绣衣丝履偏诸缘,内之闲中,是古天子后服,所以庙而不晏者也,而庶人得以衣婢妾。”“僮”,颜师古注:“如淳曰:‘僮谓隶妾也。’”“闲”,颜师古注:“服虔曰:‘闲,卖奴婢阑。’”“庙而不晏”,颜师古注:“入庙则服之,宴处则不着,盖贵之也。”《汉书》卷四八《贾谊传》,第2242页。奴婢服用古来“贵之”的华丽的“履”,应是反常情形。“丹绨丝履”又见于《三国志》卷五〇《吴书·妃嫔传·孙休朱夫人》裴松之注引《搜神记》,第1201页。
 
38《史记》卷七八《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第2396页。
 
39颜师古注:“孟康曰:‘今齐祀履舄头饰也。出履三寸。’师古曰:‘其形歧头。’”《汉书》卷九九上《王莽传上》,第4075页。
 
40《后汉书》,第100页。
 
41《后汉书》,第3665、3677、3667页。
 
42《汉书》卷九九中《王莽传中》:“(王莽)长七尺五寸,好厚履高冠,以牦装衣,反膺高视,瞰临左右。”“以牦装衣”,颜师古注:“毛之强曲者曰牦,以装褚衣中,令其张起也。”第4124页。
 
43《后汉书》卷一一《刘盆子传》,第481页。
 
44《后汉书》卷四八《仲长统传》,李贤注:“《诗·魏风序》曰:‘葛屦,刺褊也。其君俭啬褊急,而无德以将之。’《诗》曰:‘纠纠葛屦,可以履霜。’郑玄注云:‘葛屦贱,皮屦贵,魏俗至冬犹葛屦,可用履霜,利其贱也’。”第1660-1661页。
 
45《后汉书》卷七三《刘虞传》,第2354页。
 
46《三国志》,第312页。
 
47《史记》,第2370-2371页。
 
48《汉书》,第1110页。
 
49《后汉书》卷八五《东夷传·三韩》,第2819页。《三国志》卷三〇《魏书·东夷传》:“(夫余人)履革鞜”,“(韩人)足履革蹻蹋。”第841、851页。
 
50《三国志》卷三三《蜀书·先主传》,第871页。
 
51《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威王彰传》,第556页。
 
52《史记》卷一二六《滑稽列传》,第3208页。
 
53《汉书》卷七二《鲍宣传》:“……唐尊伯高,皆以明经饬行显名与世。”“唐尊衣敝履空。”颜师古注:“著敝衣蹑空履也。空,穿也。”第3095页。
 
54《汉书》卷七二《贡禹传》:“孝文皇帝衣绨履革。”第3069-3070页。《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孝文皇帝)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身衣弋绨,足履革舄。”颜师古注:“革,生皮也。不用柔韦,言俭率也。”第2858-2859页。《汉书》卷八七下《扬雄传下》:“逮至聖文,隨風乘流,方垂意於至寧,躬服節儉,綈衣不敝,革鞜不穿,大夏不居,木器無文。”所谓“革鞜不穿”,颜师古注:“言不穿敝而已,無取紛華也。鞜,革履,音踏。”第3560-3561页。
 
55《汉书》卷七七《郑崇传》:“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颜师古注:“孰曰韦,生曰革。”第3255页。
 
56《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第54页。
 
57《后汉书》卷七八《宦者列传·张让》,第2535页。
 
58(5)《后汉书》卷八四《列女传·董祀妻》,第2801页。
 
59《史记》,第2034-2036页。
 
60《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381页。《史记》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作《留侯世家》第二十五。”第3312页。
 
61《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04页。
 
62(宋)陈亮:《龙川集》卷二一,清宗廷辅校刻本,第186页。
 
63黄晖:《论衡校释》(附刘盼遂集解),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28-929页。
 
64(唐)瞿昙悉达编,李克和校点:《开元占经》,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438-439页。
 
65(唐)释法琳:《辩正论》,《大正新修大藏经》本,第105页。
 
66(唐)王绩:《王无功文集》卷五《杂著》,清钞本,第29页。
 
67《史记》,第2756页。
 
68《后汉书》,第1438页。
 
69《后汉书》卷四一《锺离意传》李贤注引《意别传》,第1410页。
 
70《后汉书》,第3427页。
 
71《晋书》,第805页。
 
72《晋书》,第1073页。
 
73《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33页。
 
74《史记》,第2018-2019页。
 
75《史记》卷九九《刘敬叔孙通列传》,第2722页。
 
76《史记》,第2683页。
 
77《史记》,第1542页。这一故事,《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有这样的记载:“季孙练冠麻衣跣行,伏而对曰:‘事君,臣之所不得也,敢逃刑命?君若以臣为有罪,请囚于费,以待君之察也,亦唯君。……’”对于所谓“练冠麻衣跣行”,杜预注:“示忧慼。”《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590页。
 
78《史记》,第434页。
 
79《史记》,第188页。
 
80《春秋左传集解》,第284页。
 
81《史记》,第188-189页。对于秦穆公夫人的表现,《左传·僖公十五年》记载:“穆姬闻晋侯将至,以大子罃、弘与女简璧登台而履薪焉。使以免服衰绖逆,且告曰:‘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若晋君朝以入,则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则朝以死。唯君裁。’乃舍诸灵台。”所谓“履薪”,杜预注:“穆姬欲自罪,故登台而荐之以薪,左右上下者,皆履柴乃得通。”所谓“使以免服衰绖逆”,杜预注:“免、衰、绖,遭丧之服,令行人服此服迎秦伯,且告将以耻辱自杀。”而秦穆公的态度,《左传·僖公十五年》写道:“大夫请以入。公曰:‘获晋侯,以厚归也,既而丧归,焉用之?’”杜预注:“若将晋侯入,则夫人或自杀。”于是最终“乃许晋平”。《春秋左传集解》,第291、295页。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