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仲兹 著《格物学》出版暨自序、目录

栏目:
发布时间:2021-01-06 01:21:09
标签:《格物学》、孙仲兹

孙仲兹 著《格物学》出版暨自序、目录

 

 

 

书名:《格物学》

作者:孙仲兹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月

 

作者简介

 

孙仲兹,吉林辽源人,易学家孙正治之子,曾出版译作《白话高岛易断》。

 

【推荐语】

 

近年来,“建立中国式的学术话语体系”一类呼吁,时而得闻。吊诡地是,这一问题可能是一个真问题,而所谓的“话语体系”的提法却又极其“洋泾浜”——如何使用相对平实自然的现代汉语表述方式,重新透视传统思想资源,建构中国精神史,使之有效地与当下的生活世界富有关联?这确是一个真问题。

 

孙仲兹的《格物学》一书,超越时下学院派作品常见的夹缠不清、中西不明的语词堆砌之弊,别开生面,以朴实自然的运思方式,从形上视角直探格物诸维,为易学的现代衍续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思想角度,深值好学审思之士重视。

 ——北京大学教授、高等人文研究院世界宗教中心主任 杨煦生

 

孙仲兹所作《格物学》一书,以《易》所载形而上学为本,行格物之实,以究天地万物之道,以明人事变常之理。其书深入堂奥,所论多有前人未发之处,所得多有追本溯源之功,故郑重推荐。

 ——西南交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廖恒

 

序言

 

书名叫作《格物学》,这是一本带人以格物视角认识世界的书。

 

对格物的所指,古今之人聚讼不已,各家的见解虽殊,却大抵失于深奥。格物可以使人深奥,但格物本身一定不深奥,盖高明必积平实而至,故而格物也只是平实工夫。

 

所谓格物,就是详察众物之实情,又由此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即众物之实情而见其极则。

 

格物是人类不学而能的本领,也正因为日用而不知,人们对它也一向疏于训练,更难由此至于深广之域。不过,相较于其它认识世界的方式,格物能使人收获可靠的形下知识而不是它们的代用品;与此同时,格物还能使人收获关于形而上者的知识。换言之,尽管人皆生活在万物之中,其自身也是一物,人却难以理解物是什么。不理解物是什么,人便不足以真正理解自身与自然,而一旦理解物是什么,人便将同时理解道是什么。

 

格物须致力于下学,这本介绍格物之学的书却宜反其道而行之。为引纲张目,本书的第一部分是据《周易》讲述形而上学,一种可以说最新、也不妨说最古的形而上学。

 

说这种形而上学最新,因为自东周以降,还未曾有学者阐述过它;说这种形而上学最古,因为若没有这种学问,非止先王之道无由一贯,庖牺氏也无以分阴阳、画八卦。

 

《系辞传》言:

 

昔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庖牺氏的所得之所以亘古不易,因为经验可以骗人、学问也可以骗人,万物却只是难知而已,虽然难知,它们却至诚无息,永远为人提供着可信的知识,也唯有它们能将形而上者指示给人看。形而上者在形上世界,形而上学却不在形上世界,舍万物则无以知形而上者,不妨说,形下世界就是形而上学之全体。

 

庖牺氏由格物而上通下贯,这既是中国文化的肇端之处,也是中国文化的建极之处。在其后的数千年间,这种学问与时偕行,随王者之迹而不断成能于世,它使中国成为了天下的乾道之国,也确然安顿了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时至东周,王风不复,后人渐渐失去了对先王形而上学的记忆,格物之学也一并失落。尽管先时的传统仍在流衍,它却因失去源头而日渐干涸。当其时,失忆的中国学术仿佛退回婴儿时期,它不得不重新学步,像希腊学风初起的时代一样拙稚。孔子生不见用,于是远绍先王,将这种形而上学完整保存在《十翼》之中,其用心,或许是期望它在某天可以再度成能于世?对这个坤道僭越已甚的世界而言,它实可视作孔子及历代先王留给人们的礼物,它也是人们能得到的最好礼物。

 

人类所知的形而上学虽多,它们却常是一类自洽而虚悬的学问,不能使人由此而明于庶物、察于人伦,亦即并无开物成务之能。真正的形而上学则不如此,它必定即天地人文而展示其自身,也因此而能够经贯一切学科、助人理解一切现象,是所谓“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者。

 

因此,在介绍先王的形而上学之余,笔者也据这种学说重新阐释了三个学科,它们分别是物理之学、心性之学以及美学。所谓重新阐释,就是对这三门旨在求真、善与美的学科加以匡定并开出新知,这三部分构成了本书的主体内容,它们也自三个不同角度对先王形而上学加以了证实。

 

对于形而上学,经文之中有迹可践,本书的介绍或不失大体。对三门具体学科,笔者自问见识皆浅,若有差缪,请读者不吝指教。

 

写作余暇,笔者常能想起儿时父亲教我画卦的情景,母亲的叮咛也向未离开耳畔,笔者请将这本书献给他们。

 

孙仲兹于成都

 

目录

 

 

形而上学篇

 

为物与生物

物宜

神明

造物

 

物篇

 

不易

无形

至大

至纯

至生

专直

至疾

不已

附录:理学

 

人篇

 

两仪

乾坤

先王之道

乾道之知

人心

附录:论地外文明与人工智能

 

美篇

 

不易

无形

至大

至纯

至生

专直

至疾

不已

美感

美感与快感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