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京师哲学讲座海外学者系列,王昌伟主讲“新加坡儒学史研究”

栏目:新闻快讯
发布时间:2020-12-02 00:36:57
标签:新加坡儒学史

原标题:新加坡儒学史研究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时间:孔子二五七零年岁次庚子十月十七日戊寅

          耶稣2020年12月1日

 

2020年11月28日19:00,—21:15,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京师哲学讲座海外学者系列之“新加坡儒学史研究”讲座在线顺利举办。本场讲座有幸邀请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王昌伟教授主讲,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许家星教授主持。校内外学界同道近80人参与了此次讲座。

 

 

 

王昌伟教授首先介绍了新加坡华人的历史与特点。他以新加坡儒学史上的三波移民潮为主线,考察新加坡儒学发展的历史语境。

 

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从清末民初中国的孔教运动到新加坡的实得力孔教会,初始阶段孔教会的基础比较薄弱,没有血缘地缘和商业利益为基础,因此其发展相当艰难。它的宗旨是宣传、振兴孔子之教育、道德和文化,更重视提倡德育和传播文化。

 

王教授特别介绍了此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林文庆的儒学思想,林氏著有《民国必要孔教大纲》,主张应称孔教而非儒教,“教”的内涵在于责任与义务,不在于超自然的信仰与崇拜。他认为各文明皆有教,孔教最适合中国人,不能一味排斥其他宗教,更不能摈弃孔教,而西学中的进化论、民主思想等,都源自中国古代经典。孔子思想的基础是自然进化的宇宙观,宋明理学的出现,实际上是背弃了孔子的思想,把注意力转向了子虚乌有的超自然现象,传统儒家的精髓,就在于彰显人性的无限可能。

 

第二阶段从战后至1980年代。

 

王昌伟教授介绍了新加坡学府发展情况:1953-1955年华社筹办南洋大学,英殖民政府于是在马来亚大学设立中文系应对;1954年马来西亚大学哲学系脱离英文系独立建系,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哲学系里没有教授和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这种现象一直要到1980年代后期才改变。1962年在新加坡的马来亚大学改名新加坡大学;1980年,新加坡大学和南洋大学合并,新加坡国立大学成立,在原南洋大学旧址上成立南洋理工学院(即今南洋理工大学)。从60年代到90年代初,在大学校园内研究和教授儒家思想的学者,主要都是港台新儒家的学生。因为冷战的关系,此时中国大陆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

 

1980年代初,儒家伦理作为中学宗教与道德课程的一部分被推出。杜维明、余英时等著名学者莅临担任顾问。课程1990年停办。1983年,政府成立东亚哲学研究所以深化儒学的研究,吸引了许多著名的学者到新加坡进行儒学研究。

 

随着儒家伦理课程的停办,新加坡政府1991年出炉所谓提倡亚洲共同价值观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其基调已经和1980年代不同。1992年也改名为东亚政治经济研究所,显示儒学教育与研究已不再是政府优先考虑的事项。1997年东亚政治经济研究所再改名东亚研究所。

 

 

 

第三阶段1990年以后的全球化时代。

 

王昌伟教授指出随着儒家伦理课程的终结,政府和民间对推动儒学的热情减弱。儒学研究基本局限在大学校园内。中文系有留学英语世界经历的学者,逐渐取代新儒家背景的学者。主要研究路径为观念史和结合社会文化史的思想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博士张丽丽老师点评指出:王昌伟教授的报告非常清晰的讲解了新加坡儒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从学校、社会和个人的人生经历来看,儒学在面对民主自由这些思想时怎么与西方新型文化和谐相处。张丽丽老师提出两个问题:

 

Q

 

1、儒家文化在新加坡现当下阶段有何贡献?

 

2、新加坡儒学的三个发展过程范围是逐渐缩小的,那么儒家的适用范围是否收缩,儒家文化在现实和理想中的张力是怎样的?

 

王昌伟教授将两个问题结合起来回答新加坡儒家在今天如何承传,以历史学视域去看待,并以此联系到整体儒家文化的传承,指出单方面将政治与儒家思想中的部分结合起来可能会产生反效果。

 

会议最后阶段,王昌伟教授详细解答了参会人员提出的其他问题,提出了许多精彩独到的看法。主持人许家星教授对两位学者及各位在线学友的参与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责任编辑:近复

 


微信公众号

青春儒学

民间儒行

Baidu
map